為什麼眾多上市公司把教育作為第二產業,甚至是主業?

MC飄飄


一、市場龐大

中國教育行業是萬億級別的市場。從宏觀行業環境來看,民辦教育行業處於行業上升期,尤其是新版民促法為民辦學校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歷史機遇。教育行業是一個受經濟週期影響較小的行業。


從經濟上考量,其特點是現金流好、消費週期有規律可循;從中國家庭的角度考量,中國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尤其是對優質教育服務的需求,從長期來看是一項剛需。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優質教育的需求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和購買能力都在提高。


近年來,中國教育行業總支出逐年增加,民營資本投入逐年上升,民辦教育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所以對於民營資本來說,無論是選擇進入民辦教育行業,還是快速擴張實現外延式發展,還是通過資產證券化擁抱資本市場,都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二、多家上市公司進軍教育領域,開啟上市熱潮

碧桂園旗下有博實樂,萬科、海亮集團、陽光城等眾多大型集團均開始進軍教育領域,開辦學校或培訓機構。就當前政策而言,中國民辦學校登陸A股基本不現實,港股和美股是可以考慮的資本板塊。港股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資本市場認可度較高,學校資產打包上市流程標準化,可操作性強,所以中國大部分學歷學校都選擇在港股上市,課外輔導培訓類公司大部分選擇在美股上市。


目前中國10家上市民辦教育集團,在港股和美股的比例是7:3,行業龍頭在港股。港股的中教控股、成實外教育、宇華教育市值都突破了130億港元。新版民促法頒佈後,2017年已有5家集團陸續在港股上市,另外有兩家已提交上市申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民辦學校登陸港股。


上市後效益良好,發展迅速

以海亮教育為例,海亮教育上市後市值為20.9億美元,2017年實現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30.46%,增長原因主要在於學費的上漲和在校學生數量的增加,其中,學生人均學費由每年3.5萬元增長至4.07萬元。在收入結構方面,其收入主要來自K12基礎教育項目;另外,國際教育項目成為海亮教育收入增長新動力,實現收入1.95億元。


京領新國際


在國家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全面激活社會創新驅動的政策背景下,證監會等相關監管機構為上市公司進行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併購重組掃除了許多政策障礙和限制,教育公司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奠定了良好的社會政策基礎和進取平臺。


求索社


教育扶貧才是真正讓我們國家全面脫貧得途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