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亿应收账压顶,“国产替代概念”第一股浪潮信息求生现金流

营收翻倍,净利润的表现却大幅落后,5年目标下,浪潮信息似乎更看重扩张后的市场占有率,而不是利润增长。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开始积极处理应收账款以获得更多的现金周转,73亿营收账款压顶,浪潮信息旦夕祸福。

73亿应收账压顶,“国产替代概念”第一股浪潮信息求生现金流

11月28日,浪潮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业务经营中产生的合计不超过20亿元应收账款转让给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浪潮信息表示,此次转让部分应收账款主要为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就在同一日,浪潮信息公告,公司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保 理业务,累计发生额不超过 30 亿元。其目的是为了缩短 应收账款回笼时间,减少应收账款余额,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浪潮信息近期似乎正在集中处理应收账款的问题,数据显示,三季度浪潮信息的应收账款已达73亿元,同比增长逾80%。这或许与公司的发展目标与大量投入政府购买业务账期较长有关。

五年前,美国“窃听门”发酵,对华窃听丑闻也不断被曝出。2014年,媒体报道中国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必须切断与美国咨询公司的关系,并放弃使用IBM等公司生产的服务器,改用国产品牌。此后又有媒体报道,系统相关金融机构亦需使用国产品牌服务器。“国产替换”概念因此诞生。

作为本土服务器的代表,浪潮信息毫无意外成为“窃听门”后的大热股。然而在频繁地与事业单位打交道之后,应收账款问题成为了如今浪潮信息的“命门”。

服务器规模力争全球第一

浪潮信息于2000年6月登陆A股,算得上市场上的一只老牌白马股。不过其主营业务的技术门槛并不算高。营业收入中,服务器及部件占比达到了99%。

今年上半年,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要实现服务器全球第一。目前,浪潮信息的服务器规模在国内已稳居第一,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浪潮来说最直接的方式或就是加大投入、扩大产品布局。

今年8月,为进一步拓展当地服务器市场,浪潮信息公告称,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在安徽合肥高新区、陕西西安高新区、四川成都高新区、山西太原小店区和天津市东丽区等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每家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

海外业务方面,公司也频频发力。8月,浪潮信息旗下的浪潮信息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拟斥600万美元,在加州设立浪潮美国资产管理公司,以加快公司服务器业务的海外市场开拓。

研发费用方面,公司也毫不吝啬。2018年三季度单季的“研发费用”为5.1亿,而2018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6.98亿,上半年平均单季度“研发投入”约3.5亿。研发费用的上升强化了公司的产品线。

今年,公司发布了全新一代8路服务器--TS860M5,具有业界最大的扩展性 和性能密度,能够满足企业大型数据库和大数据系统两大类应用的性能需求。

5月,公司全新一代智能全闪G2-F系列全面上市,其针对SSD(固态硬盘)特性进行了从全闪存存储架构、效率到可靠性的 全面优化。

6月,智能存储G2及G2-F全系列产品共11款型号21种配置顺利通过VMware全套存储认证,提升了VMware虚拟化方案的整体性能,提高了存储的易用性。

现金流吃紧

大规模的投入与扩张使得公司的业绩表现大大超出了外界的预期。截止今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5.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公司归属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48.76%。

可以看到,虽然三季度营收翻倍,但是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却远没有那么耀眼,这与公司主业来自于低毛利的互联网市场有很大关系。

营收的大幅增长也带来了一连串的新问题,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85.55%,存货较期初增加85.1%,短期借款较期初增加156.03%、应付债券较期初增加100%,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98.39%、172.76%。

而以上费用的增加并非完全出于一时,浪潮信息的发展战略或许决定了这是将是一个不断累加的过程:

73亿应收账压顶,“国产替代概念”第一股浪潮信息求生现金流


2015年以来, 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不断增长,到了今年三季度,增长趋势变得愈加陡峭。

关于这两项数据的陡增,公司表示主要系服务器及部件销售增长,以及订单增加,相应采购量增加所致。不排除公司今后为了保证供货而继续增加库存的可能,这或将导致公司资产减值风险,并进一步拖累其盈利能力。

根据公司财报,浪潮信息截至2018年三季度,11个单季中8个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呈现净流出状态,同时8个季度筹资活动呈现净流入状态。2018年前三季度,浪潮信息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达到惊人的-82.3亿元,2017年全年、2018年前三季度筹资现金分别40.95亿元与净流入78.94亿元。

政府支持难解薄利局面

2013年6月5日,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德华斯诺登向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等美国政府部门监视公民隐私的“棱镜”项目。事件过后,信息安全一时间备受重视,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各级政府开始大量使用国产IT产品,浪潮信息赶上了这次机遇,营收也开始迅速增长,突破百亿。

近年来,政府部门的销售占比逐年增长,截止上半年,占比已达21%。同时,浪潮每年都获取一定数量的政府补助,其中2015年6200多万,2016年5800多万,2017年达8000万元。

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公司依旧难以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而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现金周转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营收和净利的双增并没有给公司的股价带来太多支撑,相反,浪潮信息近期股价波动明显跑输大盘,从9月初至今,浪潮信息跌幅已超过35%,市值缩水近百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