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癌症不看病,花十几万帮村民修路,状元女儿休学回家照顾


一条很多人都想不到的。越过丛林,跨过河流,消除众多巨石障碍,原本被村民认为“不可能修通”,从永福县龙溪村小江屯直通国道4公里长的“凿山路”,竟然是肝癌中晚期患者黄元峰自掏腰包,躺在靠椅上,借助对讲机指挥修建完成的。这是发生在3年前的故事,如今人们行走在这条山道上,依然不会忘记黄元峰。今天小编带你看看这个故事。图为肝癌中晚期的黄元峰躺在椅子上指挥工人开挖掘机施工。

“路通了,了却了我一桩心事,20年来的梦也算实现了。我不怕死,只想不留遗憾,现在连墓地都快找好了,我仍会过好每一天,该做的事还会做。” 这是时年48岁的黄元峰所说。图为修路所需的17万元,全是黄元峰打工挣来的血汗钱,但每想到可以此带动全村致富,他就会露出会心地笑容。

群山环绕的小江屯,只有数十户人家,居民不到200人。虽然距离县城只有10多公里,但原有山路崎岖泥泞,车辆没法通行。早在20年前,黄元峰就有了另行选址修路的想法,“我就是想让村民把一些山货、木材顺利拉出去,让小江屯早日富起来”。但多年来他一直有心无力。图为在小江屯的老家,黄元峰的父亲、今年61岁的黄金干说,儿子修路,他是全力支持的,毕竟这是利人利己的大事。


2014年5月,黄元峰被确诊为肝癌中晚期,经历内心的翻江倒海后,他渐渐冷静下来:“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这条路修起来!”因担心时间上耗不起,他决定一边治病一边修路。第一次住院归来,黄元峰便开始行动。他独自穿山越岭,只为勘察出合适路线。在小江屯部分村民看来,黄元峰如此修路根本不被看好。“他不自量力”、“这条路他修不通”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2014年11月底,黄元峰还是以300元/小时或400元/小时的出价,请来一台挖掘机,开始“愚公移山”式的修路。经过约3个月的努力,新路逐渐初见雏形。2015年2月8日,他还买回一头大肥猪宴请村民。“已经花了大概13万元。”黄元峰说,因新路要跨过河流,接下来还要修两个滚水坝,再加上其他费用,估计还要花三四万元。图为尽管身体不舒服,但工人遇到一些“极难险重”的地方,亲自督促。

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这个路修不好。黄元峰坦言,他的身体状况才是家人最担心的。在得知父亲患癌仍要修路的想法后,黄元峰正在广西大学读大二的女儿黄通慧为帮助父亲圆梦,索性休学一年,只为在家照顾和帮助父亲。图为女儿黄通慧与黄元峰将椅子搭到施工的另一处。黄通慧曾是县里的文科状元,黄元峰去年5月查出肝癌,女儿去年9月休学一年回家照顾他,支持他。


此时的黄元峰已无法进行高强度劳动。为此,黄通慧特意为他在工地准备了一张靠椅。每天,黄元峰就躺在靠椅上,借助对讲机指挥挖掘机师傅修路。一天施工约8小时,黄元峰多数时间都只能躺着。黄通慧每天给父亲熬药,还把锅碗等炊具带进工地,给父亲和工人做热乎乎的午饭。

黄元峰的妻子是乡村小学老师,平时工作较忙,假期时管理田地。虽然妻子口口声声不同意他修路,但又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空闲时也会到工地帮忙。黄元峰还有个25岁的儿子,原本在南宁工作,但在父亲身体出状况后,他也辞职回家另谋职业。儿子说:“在家起码有个照应,修路是老爸的心愿,我肯定是支持的。”图为身患肝癌的黄元峰,随时都背着一个包,里面将有各种药和水果,且每天要喝3斤左右的水剂草药。

“别人以为我修路是政府给钱,我又能赚一笔。”黄元峰说,修这条路,他没拿政府一分钱,而且有8万元还是借来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凭良心做事,能做多少是多少”。在被确诊患癌以前,黄元峰一直在外地做包工头,十多年来赚有200万元,但差不多都花了。图为黄元峰将装满草药的水壶背上工地,他把草药当水喝。


黄元峰还有搞发明的爱好,为研制出抗震避难救生床,他前后共花了十二三万元,后来获得由国家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因为搞发明还失去了两根手指,至今右手腕里还放着钢板,左腿也略有残疾。图为这是他做实验用的装备。

黄元峰还把一部分钱放在了捐资助学上。在得知他患癌后,他曾捐助过的5个大学生都来看望过他。黄元峰使用的手机,价值为100多元。“包括修路和治病在内,家里现在借了10多万元了。”黄元峰的妻子说,这就是自己不太赞成丈夫修路的原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有很多钱呢,不知道这算不算打肿脸充胖子?”图为为搞发明,黄元峰的右手两根手指被弄断,平时他只能依靠左手。

黄元峰的主治医生透露,黄元峰曾向他提出“不要用太贵的药,怕负担不起”。在得知黄元峰自掏腰包修村道的事迹后,医生在惊讶之余特意给黄元峰发去短信:“你真的让人感动……”医生称,经复查,黄元峰的病情现在还算稳定,术后暂未见有复发迹象。图为中午时分,女儿黄通慧来到工地帮黄元峰和工人做饭。


“借的钱我们会还上的,今年就有一批木材可以砍伐了。”黄元峰直言,在小江屯,自家无疑是相对宽裕的,只是暂时遇到困境罢了。除在小江屯有一栋楼房外,黄元峰还在六七年前在永福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他称,自己正在做一个山苍子油基地,别人投资,自己出技术,过几年也会有收入。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否看到那一天。”黄元峰说,他会把技术传给儿子,“现在路修通了,我就没什么大遗憾了,我就想过好每一天,该做的事还会做。”图为路基本修通,隔壁村的一老人砍柴经过。她笑着说,黄元峰真是个好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