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我觉得我认为


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当前,形势迅速变化,知识快速更新,我们所而临的问题己不再是要不要学习,而是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时不我待的实践需求前提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源在于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是一个信息、接收、加工、存储、提取、使用的过程。由于个体原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文化熏陶、个性特点等的影响,信息接收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全而客观反映。信息的加工就是一个编码、解释并整合到己有信息系统的过程。同样的对象,由于个体知识和经验差异,信息加工的角度、深度都是有差异的。信息的加工、存储并非是一撮而就、一成不变的,随新信息的接收,原有的信息会被进一步加工,从而不断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拓展联系。

信息的加工,是一个从失衡恢复平衡、无序变为有序、无关走向联结整合的过程。越是有序、整合程度越高的信息,越有利于存储和提取。信息的长期存储和快速灵活提取,是体现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

在认识论的指导下,借助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对提高人们学习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习能力,首先要弄清楚应该学什么

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信息,图书馆的书籍汗牛充栋。庄了早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么,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学什么就成了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本文提出的建议是:

1、掌握知识结构的内容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理解、整合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对一个比较陌生的知识领域,人们往往难以注意、理解或准确理解,好比盲人摸象。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知识领域的框架结构、总体认识,学习就会变得容易。知识结构就好比一个坐标系,人们通过在这个坐标系中找到新知识相近或发生联结的位置,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整合。

简单地看,知识结构有高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所谓高度,就是要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掌握对客观世界的总体、趋势、本质性、方法论的认识,主要通过学习哲学、逻辑、各专业的核心问题和理论等实现。所谓广度,就是要有一定的涉猎范围,要掌握跨专业、复合性知识,主要通过对相关专业的学习和不同领域的实践锻炼实现。现在,知识的专业化己经走到了一定的极致,单纯依靠某一专业的

知识往往难以解释、解决现实问题,跨专业的联合己经是知识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少跨专业学科因此应运而生。此外,在学习一个具体的学科专业时,掌握其内容框架也是知识广度的必然要求。

2、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技巧。思维方法指导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加工。

好的思维方法必然要求科学性、有序性、高效性,减少杂乱无章,精简思维回路。掌握好的思维方法,将大大提高我们信息接收、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提高分析、决策能力。比如,战略思维的方法要求我们关注全局和长远,矛盾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等等。

3、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

学习方法指具体的学习技巧,主要针对学习中的信息接收、编码、记忆等具体操作环节。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具体学习过程的效率和效果,更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服务于实践需要。学习方法的学习不能停留在知道了解层面,必须通过多次实践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4、学习各类具体知识

各类具体知识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前提。如前文所说,我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好钢必须用到刀刀上,所以具体知识的学习也必须要抓重点。因此,必须根据当前工作最急迫的需要来学习。否则,平均用力就会导致学习速度跟不上实际需要。

二、提高学习能力,必须遵循认知规律

1、由点到面

要一下子掌握一门学科,或对一个事物形成完全彻底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好高鹜远,往往只能裹足不前。而如果从一个注意的点入手,顺藤摸瓜,就更容易接近核心领域,抓住核心问题,再由核心向外扩散,逐步拓展认识宽度。现实中,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2、由浅入深

认识是需要知识背景和实践条件的,是一个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而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于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掌握基本概念、命题、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牢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对比、联想、应用等过程,学习才能不断深化。有时候,有些知识对于我们非常陌生,这个时候的学习就比较吃力。不过,我们可以先记住,然后再逐步认识它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联系,从而获得深入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学习一个个知识点,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我们要不断地整合加工这些知识点,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灵活适用度。所以,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记忆,还要积极思考,对知识进行由浅到深不断的加工。

3、由此及彼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我们学习的知识怎样能够灵活适用?就是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所谓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这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深入理解,然后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多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要积极运用对比,对比能够进一步厘清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增加认知对象的可辨识度。

4、重在实践

实践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检验学习的唯一标准,丰富发展学习的重要途径。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对于一切知识,都要抱有怀疑的精神,要敢于大胆假设,并在实践中小心检验,来形成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认识。

实践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来源。要向实践学习、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差别联系、变化趋势,找准矛盾和问题,并进到合理解释或调整自己的认识,在假设尝试中确定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

辩证理解学习和行为改变的关系。学习的意义在于指导行为,带来改变。但学习不一定是吸收新知识后产生新行为。有时候,行为改变在前,通过实践、体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而目‘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学到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因此,及时复习在学习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三、提高学习能力,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力一法是提高学习能力最直接的需要。学习方法林林总总,本文仅就几个关键环节的学习方法做初步介绍。

1、阅读的方法

在学习中,我们最常见的学习方式就是阅读。而对大量的阅读材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高效阅读的要领。有的是阅读速度慢,有的是读得快却记不住、理解不深,足见掌握阅读力一法的重要。

SQ4R阅读法是根据认知规律开发出来的一种阅读模式,适合于精读。几个字母分别代表概览( sur-vey)、提问(question) , 阅读(read )、复述(re-cite)、联想(reflect)和复习(review)。概览就是要快速浏览材料要点、结构,对其形成一个全而的了解。在概览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动大脑,主动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再去阅读,会增加阅读的目的性。每阅读完一个部分的内容,要及

时回忆、复述中心思想和主要知识点,做一些笔记,尝试回答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回忆、复述,应该重复阅读。否则后而的阅读内容会加速前而内容的遗忘,或造成混淆。在阅读时,应把那些新的信息、术语和概念与你个人的经历或你己经掌握的信息联系在一起,这样更有助于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在阅读完一个材料后,要及时复习、复述,检验学习理解的准确度和记忆情况。

2、记忆的方法

常用的关于记忆的方法主要有复述策略、精加工和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通过多次重复而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方法。一般复述策略常用的操作模式有:降低干扰与前后摄抑制,新信息接收前及时复述加工:运用多媒体技术、整体识记(短信息)与分段识记(长信息)、过度学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形式多样化复习、反复实践(读写用)。

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这两种策略经常结合起来使用。精加工策略是指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他们的记忆原理为赋予每个短时记忆中独立信息单元更多的逻辑关系以及建立新旧信息间联结,增加信息提取路径。常用的精加工与组织策略的操作模式有:位置记忆法、缩减法、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法、列提纲法、图示法、表格法、对比法等。

3、发现问题的方法

学习不只是从己有的知识为基础去理解、接收新的知识,否则学习就限定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范围内。学习还应该包括发现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发现问题吸收产生原来所不能理解解释的新知识。

这就要求,当我们接收信息时,要多一份怀疑和好奇,不能只接收我们能理解的信息,也要发现与我们己有认识相矛盾、或者暂时不能理解的信息。遇到与我们己有认识矛盾的信息,首先要分析,是偶然的个别现象,还是重复发生的现象。其次要分析,与我们己有认知的差距是保持不变,还是差距逐步扩大。重复发生的现象、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都值得深入分析。我们暂时不能理解的信息,可以借助归类、对比分析,看它属于什么类别、什么方面的信息,它的更深层次涉及什么问题,如果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找到与己有认识的联系,就可以加以对比分析,找到共同点、不同点,进而分析其内在本质。往往单一的现象、信息比较难以分析,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掌握多个观察对象、更长时间顺序的变化。

四、提高学习能力,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差异的,有的人主动性、自控力强,有的人则弱。主动性、自控力强,对学习的自我掌控能力就可能相应较强,学习的目的性、有效性就有可能大大提高。如何提高人的学习主动性、自控力呢?

1、保持开放心态

学习意味着接受新事物,带来自身思维和行为的完善和改变。儿童容易学习,因为他们对改变不抵触。成年人往往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行为习惯,有的人固执己见,有的人不愿意体验认知和行为调整伴随的压力。因为这些,成年人的改变并非易事。要提高学习能力,就必须首先建立拥抱改变的理念,把改变与自我形象之间脱敏,清除心理壁垒。

2、保持学习动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也伴着艰苦。“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喻指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因此更要努力、谨慎。)如果缺乏持续的动力,就难以坚持。

要坚持学以致用。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有用和有趣。有用,就是根据现实需要学习,解决现实问题。问题的解决带来学习效果的肯定,强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有趣,就是根据个人的兴趣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释疑解惑、自我提高的快乐。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处理好有用和有趣的关系呢?个人的兴趣还是要服从于社会、时代、当下的实践需要,否则个人就难以适应周围的环境,难以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

要合理设置日标。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思维和行为的改变伴随着认知失调的压力,切不可好高鹜远,未学会走就想跑,以免负担过重,难见成效,挫伤积极性。

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不能一蹴而就,搞疲劳战术。大脑疲劳后学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这时学习往往事倍功半。要多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学习累了就停下来,换一换脑子,让大脑充分休息。不仅要发展抽象思维,也要注意培养形象思维,平衡发展我们的大脑潜能。

3、保持总结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李瑞环同志讲,不吃糊涂亏,不占糊涂便宜,也是强调反思、总结的重要性。联想集团柳传志工作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战略复盘,即对企业决策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学习效率,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正确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策略。通过经常回顾、检讨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力一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找到不足之处,不断调整完善,可以增强对学习的自我计划、监控、调整能力。

五、提高学习能力,要不断增强学习资源管理能力

增强学习资源管理能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善于选择书籍

实践不仅包括自身实践,也包括前人、他人的实践。建立在前人、他人实践的基础上的学习,主要载体是书籍资料。每个大学的图书馆藏书动辄上百万册。是不是都需要我们去读呢?答案不言而喻,但是选什么样的书来读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每门学科或专业,都有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著作、教科书,这些书值得精读,以此牢固掌握基础概念、理论,融会贯通,建立起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你就有了挑选其它图书的标准。对一些新的研究、新的观点只需泛读,或部分阅读即可。在选择新书方面,利用书评或向该领域的专家、老师请教,可以大大节省宝贵的时间。对于其它工具类的图书,则只要放在案头,随时查阅即可。除了一般书籍,期刊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料,而且往往介绍的是某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根据兴趣和工作需要,选择性地读几本期刊。

2、善用检索工具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制造了海量的信息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搜索工具。

我们在掌握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工具和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知识检索工具和方法。否则,信息的收集、整理会大大占用我们的学习时间。

3、善于请教他人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光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思考,认识将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求教于他人,我们将大大减少重复、低效的学习过程。知道这个道理不难,难的是遇到什么问题知道应该向什么人请教。这要求我们有广阔的视野和社会交往,结识各领域有专长的人士,搭建自己的顾问团、专家库。当然,向他人请教,不是把问题甩给别人,或者迷信权威,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

4、善于管理自己的资料库

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有些知识信息,并不需要深层记忆,我们只要能够借助工具再现即可。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一定是善于收集、整理、管理资料的人。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有体系的资料归类、整理方法,人们可以高效有序地查找提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既能减轻大脑信息负荷,又能大大提升我们可以运用的知识总量。

5、合理利用时间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善于学习的人,并不比别人多拥有时间,而是比别人更合理地利用了时间。合理利用时间,首先是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一个人再忙,总是可以找到一些零碎时间的。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可以大有所为。

实际上,普通人每天浪费了太多的零碎时间,非常可惜。其次是要提高时间规划能力。时间是固定的,要用好时间,就要有好的计划,什么时间适合学什么就学什么,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计划的学习。最后是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集中精力是提高效率的通用法则。

【欢迎亲爱的朋友们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思维技术


大家都是成年人,我来告诉你学习能力是什么:

学习能力就是抛弃旧知识的能力。

首先,有抛弃旧知识的态度,你已经在社会上成功了一半了!

很多人在职场上,在与人交往中,总是强调自己在XXX领域有10年的经验,但诛不知眼下,旧的成功经验反而成为你思考的条条框框!

所以你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这么说,我很惭愧,虽然在XXX领域做了10年,但是我非常希望听到你们几位的跨界思考,我们一起来头脑风暴一下吧,看看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这么说,你的上司,合作伙伴不会看轻你的10年工作经验,反而认为你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相反,你言必谈我当年是这样这样做的。只会给对方一种感觉:这个人也就这样了,思维已经定型了,在他头脑里,我们拿不到什么新的想法,我们只要找一个5年经验的人,但是思维没有僵化的就行,不用花这么高的价格请这么一个过气的高管。

一刀老师强调功利化学习,也就是学了马上可以用。

听过一刀老师的训练营的,都知道在功利化学习中,你必须经常看看热点问题和自己擅长的领域的交集在哪?

比如,现在《前任3》电影很火,你是做排污工程的,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关。但你必须要思考,前任3这部电影这么火,背后是什么大趋势,电影的营销手法有什么可以借鉴到我做排污工程的。你想到了AB两点之后,用笔记在笔记本上。

然后,你去网上看大牛们是怎么评价前任3是怎么操盘炒作的,把这些大牛的观点和自己原来的记在笔记本上的想法进行对比,你可以知道:原来我只想到了AB两点,没有想到CD另外两点。

第三步,你拿着你的笔记本,还有大牛们的观点,去找你的朋友聊,你再看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可能是EFG你再把你记下的ABCD告诉你的朋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第四步,你请他们推荐,我目前要做排污工程,除了前任3电影,你还推荐那些方法妙招我可以去学习的。这样你就得到了ABCDEFG和甲乙丙丁。

经常重复以上四步,你的视野一定会大开阔,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刀职场


   1、学习能力的高低跟你的学习效率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在大家学习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我来完成这件事需只要十分钟,而你来落实可能就要花费一个小时,这就是效率,或者说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归纳分析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创造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能力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提高的。 另外,也可以学习掌握一下速读记忆的能力,来辅助提高学习复习的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有必要好好的去练习提高。

  2、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3、上课时认真听讲,不仅容易记忆,而且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当你第一次记住了,下次回忆起来更简单。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不抓住,课下你需要花费的时间可是45分钟的好几倍。辅助听讲的一个好办法是做笔记,包括书本上的重点勾画等。做笔记会督促你集中注意力,笔记也是复习时很有用的资料。做笔记时,不需要记下老师说的所有内容,而是记重点,记下提纲以及核心概念,补充要点和精炼的阐释。

  4、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老师问同学是最常见的方法,同时你也可以寻找一些课堂内容以外的相关信息来辅助学习,这样你也会更感兴趣,记得更牢。你不仅能够理解核心概念,也有了如何拓展相关信息的思路。在网络化的时代,获得一些辅助资料不是一件难事。

  5、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思维导图是个很棒的辅助整合知识点和记忆的方式。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它可以是跨越学科界限。如果你发现某个历史知识点和政治某些知识有联系,完全可以联想到一起。)


每天学习一点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个问题有一点宽泛,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概括的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空间知觉能力以及感觉统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会在听、说、读、写、计算、阅读、推理方面表现出与其年龄段相符合的学习效率。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 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感觉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大的毛病,也是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番茄工作法,每集中注意力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番茄时钟开始的时候就强迫自己不动手机,开始认真学习,当番茄时钟结束后不管手头的工作有没有完成,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休息一下。推荐几款APP:潮汐,番茄进阶。都挺好用的。

  2. 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看书还是学习,一定要学会记笔记。感觉思维导图挺好用的,可以不定期拿出来复习,还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都挺好用的。当然最主要的记笔记方法还是最原始的纸笔。写的一本一本的笔记,看着就很有成就感。

  3. 其他的观察力,思维力,空间知觉能力不好培养,有可能和你天生有关,还有你小时候生长的环境有关,所以因人而异,也不必着急。我感觉多练习多读书,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肯定会有提高的。加油,相信自己。

    过精要主义的生活,你一定会越变越好的。


帽子


推荐你看看我的文章《7个有趣的提高记忆小窍门》,学习这件事真的不光要靠努力,还要有方法。

人的记忆力是由大脑控制的。大脑是人体一个很神秘的地带,即便到了今天,人们对大脑的探索还很有限,所知甚少。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认为有趣味的事物印象深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来了解以下7个有趣的小窍门吧!


迷迭香的气味

“There's rosemary, that's for remembrance,pray you love, remember."

这是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奥非利亚的一句对白:“迷迭香,可以帮助回忆,亲爱的,请你牢记在心!迷迭香的花语就是“回忆”。

现代研究表明,迷迭香(rosemary)的气味,确实能使人增强记忆力,并且提升百分比高达75%。不同于它的老搭档薰衣草(lavender)拥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迷迭香能提神醒脑。


红字黄纸

记笔记,打草稿,算数字时,如果用红颜色墨水的笔写在黄颜色的纸上,会加深印象。某种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对红黄对比颜色的感知强于对其他颜色对比的感知。这是利用色差原理,加深书写内容在大脑里的印象。并且研究还发现,人更容易记住用怪异字体书写的内容。


旋律记忆

日剧《Mr.Brain脑神探》中有一章,男主角因为意外患上了怪病,记忆只能保持一个小时(还是多少?忘了,和鱼差不多)只记得如何弹钢琴,男主目睹谋杀案后将凶手名字用谐音谱成乐曲,留下线索。音乐不仅能辅助记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并不是很擅长音乐,也没关系,运用对偶和押韵去记忆,也有很好的效果。


分块记忆

分块 chunking 是一种重要的记忆策略,同一串字母,用不同的分块方法来记,哪一个更有利于记忆?在分块时,将目标内容划分为与已有知识相近的内容,更利于记忆。

在分块时,将目标内容划分为与已有知识相近的内容,更利于记忆。


握拳记忆

当你想要快速记住一个单词或一个号码时,握紧一只拳头。这样能迅速提高大脑的活力,帮助你记忆。当你需要复述出刚才记忆的内容时,握紧另一只拳头,此时双手握拳,事半功倍。右撇子记忆时握右拳,复述握左拳,左撇子反之。


多学一门外语

学语言是非常有效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因为学外语的目标是用其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记忆大量词汇,锻炼了记忆力,反应能力。每天计划一部分时间学习外语,或者用零碎的时间学外语,养成习惯,对改善记忆有大大的帮助。


数字“7”的奥秘

这么有趣的小窍门为什么只有7个?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大小就是7,例如我们在记忆清单条目时,往往第7条后面的内容很难记住。结合分块原理,再巧妙利用数字7原理,就能记住大量信息。比如我们运用一些工具训练记忆时,思维导图,流程图,设计分支时,不要超过7个,否则会使思维更杂乱,更难记忆。



Yours悦思英语


上课最重要,要背的上课要消化,我看过快速记忆法,意思明白后记几个关键词,扩充,没必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背,好辛苦。每天早上起床前我有浅睡的习惯,白天的事情在脑子里放电影般过一遍,不清楚的地方再过去看书,效果很好,到考试时再翻看一遍,基本沒问题,英语我从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读慢点,读一个音节脑子里就出现那个音节的字母,所以记住单词的发音就记住单饲。语法方面很简单,跟中文的逻辑差不多,英语比中文好学,每天养成听的习惯,写的习惯(把书关上,看课文能否写出来),英语会学得很好。几何多画图,图画在理科中很重要,要养成题和示意图互转的习惯,简单的题一目了然,难‘点的动一下脑筋就行了,万变不离其中,对于作文,除了多记些优美句孑外,接近生活使你的作文生动,有情调,学习没那么难,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事半功信倍,放宽心态,轻松学习,不要做埋头苦学的书呆子,要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倜傥书生,你的学习将会大大提高


大海142581829


提升学习能力的3个底层方法:刻意练习,以教为学,时刻反思

一、刻意练习。在刻意练习流行之前,大家可能对一万个小时理论更加熟悉。但为什么后来一万个小时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呢?试想,你花一万个小时阅读写作,却不总结其中的套路和模板,没有自己的方法论,脑子里都是碎片化信息,你怎么可能成长起来。

而刻意练习强调的是要刻意练习套路和方法论。我第一次体会到刻意练习带来的好处是学习羽毛球。从小就喜欢羽毛球,但一直没练习。大一,参加羽毛球比赛,为了能继续通关,加入羽毛球校队,我开始研究高手是怎么打羽毛球的。

从站姿,握拍,转身,发球,挥拍到接球,扣球,步伐,每个动作我都拆分开练习。例如发球,学过羽毛球的人就知道,从发球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如何。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会看视频,请教高手,像电影慢镜头一样,光是发球就练习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结果可想而知,进步神速。

后来我又运用到数学学习中。数学题目的解答都是有套路和公式的,当我把每个题目的解答思路和模板理清楚后,做起题目来太顺手了。包括写作,弹尤克里里,画画,都是有套路的,只要你严格按照那个套i路来,刻意练习它,你的学习能力绝对有大幅度提升。

二、以教为学。小时候写作业,老师总是让我们教其它同学。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教学相长,但发现每次教会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巩固,那个套路在神经回路多走了几遍。

大二通过阅读上课突破了对自我的认知,因为脑袋里积攒的知识太多,想传授出去。于是大三组建了自己的分享会,把我学到的全部讲出去。每分享一次,我的知识体系就重塑一次。发现以前模糊的概念在分享的过程中也变得愈发清晰。

包括自己最近在准备插画课程,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以前没想到的学习障碍被瞬间打通,平时画画练习时更会想如何把这个教给我的学生,又回到了第一点,那套模板在脑回路里多走了几遍。

三、及时反思。我个人思考能力提升很快也得益此习惯。每天睡前回顾白天发生的事情和决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情的发生?为什么会做出当下那个决策?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当你坚持这样的练习,你就会发现你掉进坑里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你的深刻反思,在脑袋里形成了机制,遇到同样的情况会做出更好的选择。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如果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我一定不会去那个地方。成功就是避免错误的发生。


徐思泉


一个人的学习进步,在学校有老师教,在家有父母教,在职场中如果有人肯教,那你就要烧高香,感谢祖宗的保佑了。
由此可见,在职场中保持自己强大的学习力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那怎样才能职场呢?
一是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搭建知识框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保证你能大概了解这个知识领域内的全部知识的纲要,即这个知识领域有哪些分支或者子领域,每个分支或子领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大概是如何解决的,达到除了很偏的内容以外,没有你不知道的分支。这就可以保证你能够做出基本上正确的,八九不离十的选择。要多利用互联网,搜索看看有没有牛人总结好的技术文章,或者是去领域内最权威的论坛或者问答站发帖跪求指导,主要浏览目录和各章节的第一段或导言部分,这种效率最低,但是可靠性最强,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在领域内获得广泛接受的普遍的认识。
二是培养自己抓知识重点的能力。
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学习也要抓重点。一流的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重点,和知识框架去决定自己所看的书。这里介绍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找真正的高明者,给你说概要,说紧要点。很多人担心高手不理自己,其实高手更愿意分享。开放的心态和沟通,本身就是成为一流的学习者和高手的重要条件。一流高手会有信心,知道就算是告诉你了,也不至于你就能把他怎么样。往往高手更孤独,缺乏真正到位的欣赏。一流的选手往往有更大的野心,如果要实现更大的目标,你需要让周围的人更出色才行。比如如果一个经理,下属都很烂的话,他自己的成就也很有限。所以必须要让下属更出色。
三是增强知识迁移的能力。
我们从来不是完全从头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人的大脑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用已知的原理去解释;发现一种事物,试着回忆跟它相似的事物,找出其一致性;在大脑里搭建好知识结构,将学到的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某一处分支里。

科技天天侃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是我们一生的主题。对于我们的工作而言,要学习的东西无非两种,一种是知识,一种是技能。知识和技能其实是相辅相成,知识是技能学习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实践。技能实践也会促进知识的发展。

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人素质的一部分,是我们做好一件事的基础。很多人都知道知识和技能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那么重要,也想去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都会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可是时间花了,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增长多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你不够努力去学习,而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学习什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学习。如果你要快速地掌握一些东西,首选你要选择好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在选择对的基础上,再用合适的方法去学习。

首先来谈谈我们怎么确定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很多人,迷迷糊糊就上了大学。

因为隐约觉得自己喜欢理科,所以就选择了理科;只是隐约觉得,这个专业不错,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结果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却发现不是我们的兴趣,所以怎么学也学不进,慢慢地我们不知道学什么了。

因为好像喜欢计算机,所以就去学计算机,结果,学得似懂非懂;因为好像喜欢心理学,结果学到一半就丢了;因为好像喜欢会计学,结果只弄懂了会计的目录,就把书放一边了。

我们想学很多东西,可是都没有坚持下去。我们似乎学了很多东西,可是最后却发现,只学了皮毛,可能连入门级都没有到。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是摇滚音乐最流行的时候。

那时我们最喜欢beyond的歌曲。每天下课之后,我们一帮男生就会围在一起,一个人拿着一把吉他在弹,其他人就唱。

我对听歌兴趣很大,可是对弹吉他兴趣不是很大。后来家人知道我有很多同学都有吉他,就给我买了一把。他们希望我能够有一技之长。我想既然家人都希望我能够练好吉他,那我就练一下吧。于是我自己也买了很多吉他书,可是我学了很多年,却依然是入门级别。

其实我也会练吉他,可是自己觉得练吉他很辛苦,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吉他书也才翻了几页,折腾了几年之后,我的弹吉他水平就停留在了入门级的水平。

等我上了高中,吉他就被我丢在一边了。因为一项技能一旦你长时间学不好,你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所以,我们要学习一门知识技能,首先应该是我们内心最迫切希望和感兴趣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却措手无措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时候了。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学习,会更加有针对性。

选择感兴趣的东西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又一个有效方法。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例如,一些体育迷,一谈起体育便会津津乐道,一遇到体育比赛便想一睹为快,对电视中的体育节目特别迷恋,这就是对体育有兴趣。一些老京剧票友们,总喜欢谈京剧、看京剧,一遇京剧就来劲,这就是对京剧有兴趣。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无论是对你将来的职业选择还是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是很重要的。胡适有一次在学校里演讲,分享了他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专业的。

胡适在选专业之前,常问自己,要以什么为标准呢?依自己的兴趣呢?还是看社会的需要?我年轻时候《留学日记》有一首诗,现在我也背不出来了。我选课用什么做标准?听哥哥的话?看国家的需要?还是凭自己?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

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我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与我性质相近的是什么?问我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便照着这个标准转到文学院了。但又有一个困难,文科要缴费,而从康大中途退出,要赔出以前二年的学费,我也顾不得这些。经过四位朋友的帮忙,由八十元减到三十五元,终于达成愿望。

在文学院以哲学为主,英国文学、经济、政治学之门为副。后又以哲学为主,经济理论、英国文学为副科。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仍以哲学为主,以政治理论、英国文学为副。我现在六十八岁了,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

我对文学也感兴趣,白话文方面也曾经有过一点小贡献。在北大,我曾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中,五系全做过主任。

我刚才讲过现在的青年太倾向于现实了,不凭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做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自己的损失。

胡适对文学感兴趣,所以他能够排除万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从而因为感兴趣,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我该学习什么,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提升我们学习效率的问题了。

你有可能会有这样疑惑: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看书?为什么我去听课,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为什么我很讨厌那些长篇大论的培训而只喜欢那些能够亲身体验的培训。

曾几何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大学的课堂上,当老师在上面讲得起劲的时候,下面已经睡倒了一大片。其实不是老师讲不得不精彩,不是学生觉得内容不重要,而是每种人学习类型不一样。当老师只是自己一个人在不断灌输的时候,对有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催眠曲;而有的人则听得津津有味!

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学习类型。

我们先做一个小测试。

请大家闭上你们的眼睛。请回想一下自己上一次愉快的旅游经历。会有什么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呢?是一些景象呢?是高山?是大海?是闹市?有和谁在一起吗?还是一些声音呢?

是人说话的声音还是海浪的声音还是风的声音?还是海鸥的叫声,除了声音以外,你有闻到烧焦了的烧烤的味道吗?还是某种香味吗?还是你能感受到内心愉悦放松的那份感觉吗?

也许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回忆的时候第一感觉不太一样?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之间的差异?

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现在,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色彩斑斓的世界,高昂低沉的声音,冷热温良的触感,酸甜苦辣的味道……大千世界的一切,以及我们获得的所有人生经验是通过什么进入我们的大脑的?

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我们是通过五种感觉器官来获得对世界万物的认知。这五种感觉是分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我们正是通过这五种外感官来感知和认识周遭的一切。同时,我们还用内感官继续认识、感觉和储存所有的经验元素。在刚才的小测试中,为什么我们的第一感觉不太一样,其原因就在于内感官上。

内感官就是外界的一切刺激和信息经过五种外感官的接受,进入大脑后,我们储存和运用这些信息需要内感官的参与。外感官有五个,而内感官则只有三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外感官。内感官则是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

回到刚才我们所回忆的愉快旅行,你有没有大约了解到你用得最多的内感官是哪个呢?当你回忆的时候,首先出现在你脑海的,很可能就是你的内感官类型了。例如首先出现声音的,有可能就是内听觉型。

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不自觉地选择运用一个或多个内感官,即表现出感觉和学习的偏好。从而形成三种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

(1)视觉型。视觉型的学生非常喜欢看书、杂志和报纸,喜好通过视觉表象系统获取和加工信息,对文字、图表记忆深刻,通常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脑中似乎有台照相机。这一类人,如果你向他问路,他可能会给你画一张很清楚的地图。在学校里,他们通常受到老师的喜欢,因为他们能够比较认真地听讲,专心地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讲解,同时,他们在阅读书籍方面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他们搞清楚一个复杂问题,往往会说“我明白了”。大多数视觉学习者,但不是所有的人,倾向于有条有理、整洁的衣着。

(2)听觉型。听觉型的学生偏好听讲,非常喜欢音乐和收听广播,他们通常对读一本书或者指导手册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更需要得到声音信息,所以,他们对老师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声音方面。如果有人教会他一个复杂问题,他往往会表示“我听懂了”。如果你要给他买礼物,那么他们更喜欢一个录音机或者MP3,而不要一本书。他们喜欢开车的时候听广播,而不喜欢拿着IPAD盯着看。

(3)感觉型。感觉型的学生偏好实践中学,喜好通过触觉、感觉表象系统获取和加工信息,偏向在行动中学习,如体验、实操、实习等。感觉型学习其实是最好最快的学习。对于感觉学习者而言,他们更需要运动、需要感觉、需要触摸、需要动手去做的过程。所以,如果强迫他们坐在课堂上不动,那么他们就会感觉非常地无聊乏味。他们需不断地动手、体验、参与。

有研究资料表明,大约20—30﹪的学龄儿童喜欢通过听觉接受并贮存信息,40﹪通过视觉,另有些则喜欢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较为有效地获取知识,还有些人则属于二种或三种感知觉结合型。

所以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我是属于听觉型和感觉型结合型的人。所以我看书学习喜欢做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去完成,然后按重点去看。在看书过程中,如果我一个人,我一般都会朗读出来;在图书馆人多的时候,我必要的动作就是要边写边看,如果这两个动作我没做,就算我看完一本书,我也不会有很大的印象。

在我参加人力资源管理技师考试的时候,我首先就是做好计划,每一章给自己规定计划,按照上面的方法先看完书,看完一章之后,马上做这一章的练习题。就是在工作繁忙几乎抽不出时间来进行培训的情况下,理论知识考了将近80分。

所以每一个人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是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另外,很多人学习没有效果,是因为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方法混淆了。

知识理论的学习,可以靠理解、背诵、记忆,但是技能的学习光靠理解、背诵、记忆是不行的。就像我们去学游泳,买了很多教游泳的书,最后却发现,就算我们把书中所有的游泳技巧,游泳姿势记下来,如果我们不下水去游一下,我们还是学不会。

技能的学习需要实战。一项技能的形成,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也许你口才不好,所以买了很多关于口才的书。一买回来,你就一口气看完。

可是你还是不会说话。因为口才作为一项技能,不是靠看书就能学来的。而是要靠练。

实践出真知,行动才是技能学习最好的方法。

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有别,当然,技能的学习是在知识理论的学习基础之上。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学到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好自己该学什么;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是要意识到:学习知识靠理解,传承知识靠运用,掌握技能靠训练。(完)

原创文章。如果还想收到这么有用的职场文章,记得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我是刘仕祥老师,生涯教育专家,演讲教练,人力资源管理师,高校职业规划讲师,著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直击人心:从0到N职场沟通术》。


刘仕祥讲口才


对于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我推荐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


书中作者提到的整体性学习法对我们应用到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他将学习的过程划分成了六个部分,分别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和测试。

以平时比较常见的微课来举例,结合这种学习策略,可以让学习更加高效起来。


1、获取


首先是知识的获取阶段,目前微课的主要获取途径为朋友推荐、成长类的公众号发布以及各个直播平台的信息。



比较好的直播平台例如赤兔、知乎live、一块听听、朝夕日历、千聊、荔枝微课等,每天都有大量的微课信息发布,只要你想学习,总是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课程。


大多数微课的学习方式会采取语音+PPT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场景进行选择。


比如你在路上或者做其他事情时想充分利用时间,那可以选择泛听的方式,大概了解课程的内容,记下一些关键的要点,稍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而如果是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课程,你可能就需要边做笔记边互动,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获取的阶段,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学会筛选和简化。


可能你这段时间对时间管理比较感兴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时间管理的课程你都要去听一遍,你需要对自己的状态和微课的情况都进行一定的了解。


知识虽好,适合自己才重要。这个阶段做好了“断舍离”,可以为后续的工作节约大量的时间。


2、理解


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个分享人在说些什么,那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


有很多认真的小伙伴,不管什么课程都会记录大量的笔记,但笔记虽然很清楚,对于内容却理解不了。


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一下,是否需要进一步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又或者找找其他人对于这个内容的讲解。


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会帮助我们更充分地把知识进行内化。


3、拓展


很多人听微课真的只是听听而已,觉得这个内容自己已经掌握了,所以学习的过程就到此为止了。而事实上,对知识的拓展才是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最关键的地方。


在《如何高效学习》当中,作者提到,对于知识的拓展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深度拓展指的是知识的背景探究,横向拓展是指了解是否有类似的理论,而纵向拓展则是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可以说到了这个阶段,才真正将获取的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结合,也可以认为是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阶段。


在微课学习中,如果听到分享者提到了哪个概念,那课程结束后你可以就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未知的内容。


一般一堂微课最多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多内容是不可能讲解透彻的,并且由于受众不同,分享者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你听了一堂关于整理的微课,那可以去探究整理的流派、理论基础,也可以去了解整理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哪些地方,当然你也可以思考,整理是否可以和知识管理结合,是否可以和时间管理结合等等。


这个过程是因人而异的,但只有去拓展了知识才会变成自己的,否则你接收的将永远是别人的心得体会。


4、纠错


学的多了,你会发现由于讲师水平不一,即使是同样的内容每个人的讲解也会有所不同。


另外,每个讲师在讲的过程中,其实都有一个既定的场景。如果你的场景和他的场景不同,就很容易出现你的方法我可以复制,但没办法粘贴的情况。


这个也是考验你独立判断的时候。比如一个面向职场的时间管理方法,一个全职妈妈就没办法直接运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进行调整,清除那些不适合自己的知识。


当然你也可以去了解下一些自己并不认同的观点背后的原因,因为这也是一个自我认知的绝佳机会。


5、应用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应用了,前面所有内容都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无论是别人的知识还是你的知识,如果不和生活产生关联,那它都只是储存在你大脑中的信息而已。


只有切切实实地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你去践行了,去尝试了,收获的经验才将造就不同的你。


而直到这个时候,知识的获取才形成了一个闭环。只有实践才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


6、测试


在上面的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贯穿着测试的步骤。在书中翻译的是“测试”,其实我觉得可以理解成反思,也就是每个阶段都问问自己,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效果。

比如可以试着问问自己:

这节微课是我需要学习的吗?

课程中的内容我理解了吗?

老师讲到的某某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吗?

这个知识和我现有的知识可以结合吗?

这个方法对于我来说适合吗?

我可以用这种方法做些什么呢?

……


通过以上类似的问句,你可以让自己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也可以促使自己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一节微课的作用才真正最大化起来。

不光是微课的学习,其他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整体性学习的方式,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高速运转的通路,进而对生活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不要因为免费就任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也不要因为付费就放弃了可以进步的机会。


我们始终要记得,自己才是知识的主人,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知识,它终将是为自己服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