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只因沒有契約精神?為何我國古代王朝的改朝換代如此頻繁?

靜夜史


沒有契約精神是中國古代王朝改朝換代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古代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對所有統治下的老百姓有生殺大權。同時,中國古代的皇帝也是個高危職業。

為什麼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人敢反呢?理由很簡單,這個寶座太誘人了。除了這個位置太誘人之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古代王朝缺乏契約精神。

你的皇位本來就是搶人家的,人家搶你的就會認為很正常,儘管你自認為是上天之子,人家也可以認為自己是上天之子啊。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式的大一統的王朝看似基礎牢不可破,實則是很脆弱的。你皇帝高高在上,整個國家都是你的,你以好處拉攏一幫人為你服務。正因為你的高高在上,多少人覬覦你的寶座。在皇帝眼裡,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敵人,而且這些敵人大都在暗處,你不知道誰會對你下手,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人對你下手。他們可能只是在等一個時機,等鬧饑荒,等有人帶頭,等你不注意。

為什麼反的人會有人跟隨呢?理由也很簡單,給好處啊,封官許願,榮華富貴都可以許給你,當朝皇帝能給你的,加倍加十倍的給你,至於成功之後能不能實現就不管了,反正為了這個寶座是不擇手段。

沒有契約精神,就會導致人們為了利益會不顧一切,什麼道德、什麼親情,什麼友情,什麼承諾,統統放一邊去。

改朝換代之後,當權者也會論功行賞,但他們的論功行賞只是賞給一小部分人,普通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多大實惠,理由也很簡單,因為蛋糕只有這麼大,普通老百姓哪裡分得到。一個新的朝代開始之後,統治者也會做做樣子,減租減稅啊等等,也會給普通老百姓一些實惠,但時間一長,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力已經很穩固了,他們就忘了,他們只顧自己享受,哪裡還記得老百姓哦。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他們說過的話,可以隨時更改,沒有人敢反對,皇帝如此,必然上行下效,長此以往,改朝換代則成為必然。

中國古代之所以改朝換代頻繁,沒有契約精神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手機用戶中華人168


說改朝換代頻繁只是你在背朝代列表時感覺的吧?你覺得怎麼有這麼多朝代!但是你看看中華民族有多少年曆史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一個夏、商就1200多年年,是什麼概念!西周270多年,東周(春秋戰國)500多年,雖然大秦時間短,但東西漢就有400多年,三國到後期的東西晉,再到五胡亂華,南北朝,這些紛亂時期就有500年,時間和其久遠。大隋雖然短暫,但大唐又是290多年的歷史。

其後又有一段混亂時期,大宋也有300多年,元朝100多年,大明276年,大清也是276年。想想是多麼的久遠,但每個朝代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罷了。

每個朝代的更替是有很多原因的,不過共同點就是各個朝代末期大都是民不聊生,天災人禍現成的。


鄉下江哥


契約精神和改朝換代沒有關係。中國改朝換代的頻率,實際上並不比其他國家慢,也不比國其他國家快。大體上差不多。

契約精神實際上是歐洲在近代轉型的時候所形成的一種商業道德。有學者把這種精神追溯到基督教,認為基督教當中信徒和上帝所簽訂的契約這種意識影響到了歐洲後來契約精神的發展。聖經分為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約實際上就是指信徒和上帝的契約。這種觀點屬於過度引申。

英國啟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構建起了以契約為基礎的國家政權理論。這種觀點認為,國家之所以形成,實際上是因為社會成員之間達成了一種契約。部分人將管理權力讓渡出來給予國王,從而形成了國家。不過這並不是得到歷史學和人類學證實的國家產生的真實解釋。不過是一種哲學性的思考和假設,主要目的是在此基礎上構建新型的國家政權模式。洛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分權思想,後來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廣泛採用。所以社會契約論並不是用來解釋改朝換代的理論,本質上是用來構建資本主義新型社會政權的理論。

中國改朝換代的頻率其實並不高。可以用兩個參照一個是歐洲,一個是日本。歐洲歷史上,古希臘時期是小國林立的城邦體制,相互之間的征伐也很頻繁,政權更迭也不少見。古羅馬帝國,其實分為好多個階段,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一個政權,而是多個政權共同構成的一段歷史時期。說是帝國,實際上早期是共和體制。中後期轉化為帝制之後又有多個王朝。雖然存續時間較長,但政權實際上經過多次更迭。中世紀時期,歐洲國家的王國和王朝的關係很複雜。封建領主制下,大領主之間的相互聯姻,會導致政權頻繁變動。比如,英法百年戰爭的源頭就在於法國國王和妻子離婚之後,妻子帶著自己的領土嫁給了英國國王。法國國王和英國國王就圍繞著這塊領土展開了鬥爭,並持續百年時間。近代的奧匈帝國,也是因為聯姻才形成。這種因為聯姻形成新的國家或者原有國家分裂的情況,在歐洲歷史上屢見不鮮。所以王朝更迭很普遍。以英國為例,征服者諾曼底公爵威廉開始,一直到現在,不過千餘年時間。但各個王朝的平均時間,也就在百餘年左右。和中國相比,沒有特別長。日本的情況和歐洲類似。在唐代時大力引進中國製度之後,日本迅速封建化,形成了以天皇為主導的權力體制。但是到了中國北宋時期,天皇的權力被削弱,形成了以將軍為主的幕府體制。到了明代中期,日本又進入了戰國時代。明代晚期的時候,德川家康統一了日本,重新迴歸幕府體制。日本三個幕府的平均持續時間大概是在200年不到,和中國的政權相比,也沒有特別的長。

中國改朝換代密度最高的時期是兩個動亂階段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持續時間近400年。較為主要的政權有十幾個,除少部分以外,大部分存續時間都在100年以下。五代十國時期,其實非常短不足100年。這一時期改朝換代,確實非常快,平均不到20年就要換一個王朝。宋遼金相互割據時期,時間雖然相對較長,但政權相對穩定。其他時期大一統王朝的國祚都比較長。大部分都在200年以上。秦代隋代和元代三個王朝統治,時間雖然短,但後面的王朝都能實現長期統治。綜合考察,中國大一統政權的平均國祚也在200年不到,和日本與歐洲大體相當。


zyb38537240


社會的實質就是契約,社會因契約精神而存在,人類史上從來都沒有過沒有契約精神的社會。家族關係丶夫妻關係、君臣關係、國際關係丶協議的簽定與遵守…都是契約關係。

契約的達成靠協商,實質上是靠實力。契約的信用程度,靠利害得失關係的權衡,當利與害、得與失的成本相背離時,契約將被撕毀,反之契約將被遵守。

國家的滅亡是國家的存續條件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所致,也就是說國家能掌控和調動的資源,不足以維繫國祚的延續。實力不夠就威懾能力不夠,沒有足夠的威懾,社會契約就得不到安全保障,所有的承諾將會變得一文不值。

要知道契約存在的前提就是利益與威懾,契約精神的存在是建立在違約代價慘重的前提之下的。一個高效而安定的社會必定是一個有良好的契約精神的社會。一個有契約精神的社會必定是一個法制社會,一個法制社會必定是一個有法可依,違法必嚴懲的法治國家。因此社會的崩潰,最先出現的就是法度的荒廢。只有依法治國,才能確保社會的契約精神。

我國古代改朝換代之所以頻繁,主要是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不斷髮展,導致社會利益分配方式不斷的改變與利益格局的變遷。利益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的改變就導致社會契約的不斷改變和重新簽定,由此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改朝換代。

上古時期,生產力相對落後,交通不便,而人類社會要發展又必須要相互交流,而族群間要順暢交流,就必須建立一套大家約定俗成的制度。因此就出現了上古的天子統萬邦的分封制,這樣一來,天下族群交往就有了規矩,天下也就有了契約精神,契約精神的代表與象徵就是天子,尊天子丶替天行道丶天命所歸、替天巡狩…就是在維護天下契約,就代表了契約精神。

商周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交通能力的增強,各族群間與各地區之間的時空距離相對縮短,所以天下各邦國、各族群之間的衝突與戰爭逐漸頻繁。其實從商朝征討四夷,到周朝的諸候爭霸,就是一個生產力不斷髮展,導致生產關係開始逐漸演變,進而推動社會契約的重修與社會契約精神的重建的一個過程。

秦朝統一中原,開始中央集權制,實行郡縣制,是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但是社會生產關係調整不到位,所以秦朝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並不匹配,所以無法達成新的社會契約,無法建立社會契約精神,秦朝很快就滅亡了。

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後退了一步,讓商周的貴族政治體制變相的延續,而這種生產關係顯然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從西漢至隋唐,千年左右改朝換代了很多次,而生產力發展也相對緩慢。

直至宋朝建立,科舉制和中央集權制才徹底成熟,官僚政治體制才徹底取代貴族政治體制。生產關係才與生產力完全相匹配,所以宋朝發展很快,在當時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也是華夏曆史上的人文精神形成的關鍵時期,當然也是始於商周時期,一直在重建的契約精神的完成時期。自此以後華夏王朝的中央集權程度一直在提高,而國家存續時間相對也長了很多。元朝走了回頭路,開了歷史倒車,違背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所以存續時間短一些。

決定改朝換代丶決定契約精神的存廢的永遠是生產關係的演變,決定生產關係的是生產力。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契約,對契約精神的解讀也會不同,而決定這一切的就是生產力。


鬼影147951010


“契約精神”和“改朝換代”沒有直接關係,只能說是有一點歷史根源。


“契約精神”是相對於西方人來說的,它基於物品交換,最初起於商業性質,久而久之所在社會群體上就形成了契約精神的文化傳統。

1.歐洲人契約精神的起因主要是地理原因

  • 歐洲文明起源於希臘,也就是愛琴海一帶。希臘地區山高路遠、島嶼諸多,人口分散。諸多島嶼上都有住民,可想而知,各自的小島上不可能什麼都生產,包括食物、生活物資、船舶、銅鐵礦物、蔬菜等等。

  • 所以大家為了生活,只能在其他地方進行獲取,也就是進行物資互換,相互彌補各自的不足。打個比方,你家有的東西我家沒有,但是我想得到你家的東西怎麼辦,搶不過就只能換;反之你家沒有的東西我家有,最初是物質互換,但是物質互換很麻煩也礙事兒,後來發展到金幣互換,也就是錢,各個島嶼相互買賣物質,所以商業形成,而且更講究自由貿易,這就是愛情海商業文明——西方人的商業精神就在這裡誕生了。

  • 商業契約精神如何形成?因為大家都是在海上島上混的小部落,每一個小部落都相當於一個團伙,大家都有缺錢缺物資的時候,藉藉搞搞的事情就出來了,大家和氣生財簽訂契約,如果我家缺錢我去給你借錢,簽了契約最後我賴賬不給,那你就到處打廣告說我不講信用,如此一來沒有人敢跟我做生意了,那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都是道上混的,得講究信用吧!所以契約精神逐漸形成了起來,直到今天西方人是最注重契約精神的。

    2.中國古代為什麼這麼喜歡“改朝換代”?

  •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央集權,中央集權從“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後,在古代中國上下普遍認識中有著重要影響,即愛君就是愛國,國家就是皇家,這意味著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中的皇帝權力巨大,即天下大事乃皇帝一人所掌。獨權專制利弊失衡時,容易發生國家動亂。比如皇子之爭,戍邊皇親造反,天災人禍農民起義、權臣造反等導致國家“改朝換代”。

  • 那麼為什麼日本天皇能“萬世一系”千年不變?西方國家也同樣存在王朝“千年不變”?我們今天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沒權,沒權你辛苦巴拉打了半輩子當了國王有什麼用呢?今天英國女王只有唯一的一個權力就是同意權。哪怕國會商量把女王處死,女王自己也只有一個權力,那就是同意(當然,也可以自個罵罵咧咧的嘮叨幾句)!

  • 同樣日本天皇也一個樣,

    在整個日本的歷史上,天皇掌握實權的時間並不長,大多數只是國家象徵而存在。同樣,天皇沒權我奪你的位置幹嘛,瘋了?除非腦袋被門夾了,是吧。

3.“契約精神”和“改朝換代”的關係是什麼?

  • 只能說自由貿易發揚了“契約精神”,而自由貿易的契約精神所造就的巨大商業帝國大亨弄斷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從而控制了國家的命運,最終導致西方王權落入議會或國會。


  • 另外延伸補充,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潮還沒有形成氣候以前,西方國家教權至上,教皇才是國家權力的第一把手,人文主義思潮形成以後,商業財團逐漸的從教皇手中奪走。

“當金幣在錢箱裡“鐺啷”一響,一個有罪的靈魂就得到了主的寬恕。”


我是格律詩,歡迎參與討論,謝謝!



格律4


打天下時說共享天下,打下天下又獨享天下。如此不講契約精神怎麼能長久?


手機用戶60954907643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明白嗎?如此中華方顯輝煌!不像歐洲就一家族內鬥亂倫史,民眾直到現在仍是貴族的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