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老年人骨质疏松平衡力差,容易摔跤。一旦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创伤和冲击。首先对于心态来说,就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恐惧,疼痛以及长时间卧床所导致的焦虑会让老年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骨折以后往往会导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影响到老人的睡眠,睡眠的减少会使机体出现很多不良影响。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复杂严重的骨折会导致局部的大量出血,一下肢骨折和骨盆骨折为例,出血量巨大,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果少量的出血会导致老人的体内血色素下降,老人的造血功能较差,因此机体处于一个供血供氧不足的状态,会导致多器官的功能下降甚至衰竭,严重的自然会危及到生命。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老年人长时间卧床,尤其是下肢骨折的病人,下肢活动时会导致疼痛,长时间的制动会导致下肢的血流速度减慢,出现血管栓塞,血管栓子如果脱落流到心肺部会导致肺部栓塞引起死亡。长时间卧床以后会引起褥疮、泌尿系感染、严重的肺部感染等,同样可以导致死亡。

因此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案,尽早的恢复其肢体的运动功能可以显著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我们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说xxx老人在厕所摔倒了,骨折了,半年之后,就听到xxx老人去世的消息。

为什么老人骨折后,寿命就会大大衰减呢?是不是每一个骨折的老人寿命都会衰减呢?我今天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为什么很多老人只要骨折,往往半年或者一两年内都会去世呢?这主要跟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有关系。

我们知道,老年人由于钙流失严重,因此骨头比年青人要更加“脆”,摔倒后就更容易断。尤其是大腿、小腿、手臂等四肢更容易骨折。加上老年人的愈合能力较差,因此骨折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年轻人要长。

因此当老年人的大腿、小腿、股骨头、腰椎等处骨折之后,必然需要卧床休息,而且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个时间有多长,三个月到半年。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床上趟那么久,各种并发症就来了。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1.褥疮

当骨折的老人长时间卧床时,背部、臀部等处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会出现缺血坏死,形成褥疮。褥疮的杀伤力很大,可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这与护理的水平有关,子女能不能做到每天多次给老人翻身?说实话,很少有子女能够坚持做到每小时定时给老人翻身的

2.坠积性肺炎

这是导致骨折卧床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躺的久之后,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加上老年人本身各器官的功能已经减弱,所以很容易引起全身多器官衰竭,出现死亡。

当然,现在医疗技术已经有进步,很多时候采用手术治疗骨折,使骨折老人可以早期下床,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另外,如果注意护理的话,也是能够帮助骨折老人渡过鬼门关的。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这个问题不能用真和假来回答。老年人骨折后,预后和治疗程度、康复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关。

老年人由于钙流失严重,骨骼中的无机质比例比较高,骨头比年青人更“脆”,摔倒后容易发生骨折。特别是大腿、小腿、手臂等四肢骨更容易骨折。此外,;老人身体抵抗力比较差,骨骼自我恢复能力弱,骨折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样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会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1.褥疮,骨折的老人长时间卧床时,背部、臀部等处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会出现缺血坏死,形成褥疮。褥疮引起的局部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但是如果骨折治疗后,子女有时间陪伴,经常给老人翻身、按摩等,也能避免这个问题。

2.坠积性肺炎,这可能是导致骨折卧床老人死亡的常见病因。如果躺得太久,身体不活动,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久而久之导致肺炎。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偏低,身体器官功能下降,严重肺部感染容易引起心衰,危及生命。

3.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骨折如果伴有血管损伤,可能会引起深静脉血栓,另外长期卧床不动,也会诱发血栓,一旦出现心梗、脑梗,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

但是,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骨折后都会导致寿命缩短,有的老年人身体素质比较好,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后续护理也比较好,按时加强功能康复训练,3-5个月也可以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行走,晚年的生活不受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