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算心理正常?

用戶7677134348316


題主在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混淆了兩個概念——心理健康和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的人一定心理正常,但心理正常的人不一定就心理健康。

也就是說,從人群的角度而言,心理正常的範圍更廣一些。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個人心理完全成熟,自我認同和肯定,有主見,不被人左右,能正常學習、工作、進行社會活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懂得拒絕和捍衛自己的權益,適應生活角色並轉換無壓力,有一定的責任心,足夠的安全感等等。普遍的講,大多數人都還處於心理亞健康,因為人的心理成長需要一個過程,甚至可能是一生。

心理正常指的則是心理與社會相互協調,具有自控力,能正確對待外界影響,能夠與人正常交流,進行社會活動,有自知力。包括一般心理問題。換而言之,心理正常的人也會有心理問題,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點引發情緒的事件。只是這個問題,還沒到失去自知力的程度。一旦一個人的心理問題達到了無法正常進行學習、工作……影響社會功能,就有可能心理異常了。

在心理學上,心理異常指的是大腦、生理、生化功能障礙和人與客觀現實關係失調的基礎上,產生的對客觀現實的歪曲反映。包括神經症(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等等)、人格障礙、行為障礙、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種心理情感障礙。

對於多數人而言,心理還是正常的。


心理社工師約納


嚴格說來,沒有一個人是心理完全正常,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心理問題。

但通俗地講,能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稱得上是“心理健康”的人了。

1.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2.自我感覺良好;

3.能正常學習,工作並參與社會交往;

4.懂得享受生活;

5.不苛求自己和他人;

6.不去追求完美;

7.懂得拒絕,學會說“不”;

8.重“過程”而輕“結果”;

9.角色轉換靈活;

10.有一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1.很少自責和抱怨;

12.有足夠的“安全感”!

其實上述每一條都可以展開來談,限於篇幅,還是精練簡單點兒好。

對照一下,您能佔幾條?


心理醫生張彥平


最後祝看這片文章的小夥計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會說會笑的小夥子


我認為心理正常就是:遇到大小事不忙不慌,有條有理去做事和解決問題。




G北斗星X5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心理正常的定義。心理正常主要是指各類心理活動表現適當、關係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且人格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確切地說,當一個人身體、智力、情緒比較協調;能適應環境,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中可以彼此謙讓;有幸福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我們就可以確定這個人心理正常。

接下來,我們用心理健康水平的十大標準來判定一個人的心理是否正常。

一,心理活動強度 這是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心理正常的人對精神打擊的抵抗力比較強,遇到精神打擊,雖有反應,但不會導致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而反之則心理不正常。

二,心理活動耐受力 心理正常的人在面對慢性的、長期的精神刺激時,雖然被這些不良的刺激纏繞,日常也會體驗到某種程度的痛苦,但最終不僅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別人無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卓越的成績。

三,週期節律性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種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狀態,人的所有心理過程都有節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動的效率做指標去探查這種客觀節律的變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則相反。但不管怎麼說,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經常處於紊亂狀態,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的心理正常水平下降了。

四,意識水平 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用注意力品質的好壞作為判斷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某種工作,不能專注于思考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可能心理正常水平就要打折扣了。因為注意水平的降低會影響到意識活動的有效水平。

五,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會因無關因素而引起情緒的波動和產生思維的動搖,有時還會表現出意志力的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給心理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隱患。當然,受暗示這種心理特點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但以不影響正常心理活動為標準。

六,康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誰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創傷,出現情緒極大的波動,行為也會發生暫時改變,甚至還會出現某些軀體症狀。但由於人們的心理素質不同,從創傷中恢復的能力也會有所不同。我們把這種恢復能力稱為康復能力,一般來說,心理正常的人,康復水平比較高,恢復得比較快。

七,心理自控力 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思維的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當一個人心理正常的時候,心理活動會顯得非常自如,情感表達也恰如其分,而且語言流暢,儀態大方,既不過分拘謹,也不會太隨便。

八,自信心 自信心實質上是正確自我認知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而盲目的自信和盲目的不自信都是心理正常水平欠缺的表現。

九,社會交往 良好的充分的社會交往既是人心理活動的支柱,也是人正常心理活動的重要標誌之一。而人一旦出現心理水平的異常如精神障礙、躁狂症、抑鬱症等症狀時,就會出現社會交往受阻、接觸不良、社交恐懼等人際關係障礙。

十,環境適應能力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心理是適應環境的工具,人為了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為了自我發展和完善,就必須適應環境。所以說一個人能儘快適應環境,或是對環境變化能做到積極應對,也是心理正常的一個重要標誌。

總之,一個人只要基本上符合上述十大標準,我們就可以說這位朋友心理正常。


作者 白新明


白新明心理健康到家


一個身心健康的人,能認知合理,情緒穩定,不輕易隨環境變化而易暴易怒,行為適當,不出現過激行為,人際關係和諧,能容入社會,與他人關係良好,能適應環境的變化,稱為心理健康


戶外休閒生活


心理正常有幾種標準。七條、二十一條的。我們認為:問題的存在不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即為正常。


張老師心理諮詢


身心健康,能很多的適應社會,精神正常。


徐鳳心裡諮詢


有正常的喜怒哀樂,不焦慮,自信,能與人正常相處,能平和地對待工作和生活,遇到棘手的事情能坦然面對並處之,不逃避。


若水35632461


這個問題確實沒有標準的答案,人云亦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於正常的定義都不同,因為認知,見識,思維,生活環境等都不一樣!作者可以問,你經驗了哪些事情,你怎麼解決的,這種經驗心理狀態是正常還是不正常!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