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勇:上市並不是企業最優選擇,上市後將面臨“三座大山”

趙士勇:上市並不是企業最優選擇,上市後將面臨“三座大山”

撰稿| 渾水調研首席研究員 趙士勇

在高層力挺之下,科創板又點燃了各地政府和企業的激情,各省市都在挖空心思搜索科創板資源,比如江蘇蘇州就挖掘出了國芯科技,一批間接參股的上市公司也雞犬升天。

實際上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好像都是把上市當成最終的歸宿,所有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上市。

可是,上市真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嗎?渾水調研認為,真的不見得,在日漸成熟的中國股市,上市後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如果利用不好,反而會壓垮企業。

渾水調研認為,企業上市之後將面臨“三座大山”的巨大壓力。

第一,輿論壓力。上市公司的另一個稱謂是“公眾公司”,顧名思義,你不再是個別股東的私產,而是所有投資者所共有。上市企業與普通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將會變成裸體人,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你的企業管理、財務數據、股權關係等等,都必須公開出來。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所有投資者和新聞媒體關注,你的每一個不雅行為都會被輿論曝光,那怕是董事長在街上撞死了一隻小動物都會被揪出來,你在股東會上每一句發言都會被報道出來,你向投資者許過的每一個承諾都將成為呈堂證供。

你想躲避或掩蓋?不存在的!證券法規定你必須接受公司股東,那怕沒有持有股份的新聞媒體、公眾的質詢和監督。

第二,業績壓力。在中國股市,上市公司都是天之驕子,對業績是有要求的,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業績,那投資者是不會買賬的。特別是那些被政府樹立的典型標杆,更是亞歷山大,一旦業績達不到預期,就要被投資者和新聞媒體的口水淹沒。上市公司每年要公佈四次定期報告,這四次報告就像頭上的刀刃一樣,讓老闆和高管們疲於奔命。

什麼?你們想穩紮穩打?不存在的!投資者等不了你們,你們必須每年增長每年盈利,否則就對不起那些狂熱的韭菜們!特別是一些新興前沿產業,市場前景不明,產品研發緩慢,收入不穩定,而上市後為了湊利潤,無所不用其極,有的乾脆偏離主業,幹一些來錢快的生意。有的就動了邪念,開始財務造假。。。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財務造假的成本更是無底洞啊!

第三,合規壓力。這個上過新三板的都是深刻體會啊!新三板沒有盈利要求,所以前幾年火爆得不成樣子,什麼阿貓阿狗都去掛個牌,逢人就說自己是上市公司,這個瞎話差點連自己都信了。可是沒過兩年就要哭了,一旦掛了牌,你就要聘請審計機構、法律中介、評估機構等等,所有財務信息必須要公開,你公司的錢再也不是你的。所以這兩年大量企業要麼比合規搞死了,要麼主動摘牌,裝逼裝不下去了啊!

你還敢搞兩本賬?不存在的!稅務局會找上門,審計機構也過不了關,誰敢為了那點費用幫你造假?這還只是新三板,如果是IPO,那還要嚴格十倍,各種合規成本也要增加十倍以上。保薦機構、承銷商、持續督導機構、審計機構、法律服務這些每年都是七位數以上的費用,另外還要聘請獨立董事,所有重大事項都要開股東會,所有參會人的差旅成本你也要掏。你要時刻與媒體打好交道,要時刻把各類投資機構和賣方分析師服侍好,砸錢是必須的!

這三座大山還是隻是眾多壓力的一部分,上市不是你想上,想上就能上,更不是上了市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所以在歐美髮達國家,經常是退市的比上市的還多。渾水調研認為,對於不少企業來說,上市會帶來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第一是急功近利。有些科技研發企業並沒有形成市場規模,很多技術還不夠成熟,營收並不穩定,還處於投入期,需要慢慢培育,輕業績而重積累,等待厚積薄發。此時一旦被裹挾上市,每天眼一睜就要想怎麼賺錢給投資者交代,你還怎麼安心去搞研發?為了讓財報好看點,企業不再專注原有業務,會去尋求更多短期效益。

第二是企業團隊被上市衝昏頭腦。在中國股市,上市就是一夜暴富,本來一群富有激情和夢想的年輕人在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本來說好同甘共苦的。一下突然上市了,大家一夜之間變成億萬富翁,試問誰能不飄飄然?誰還能坐的住?

第三打亂企業發展的自然規律。上市本應是水到渠成,企業融資的不同階段都要完整經歷,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到PE,最後上市,只有自然生長瓜熟蒂落才是好果子,而靠化肥農藥催長劑澆出來的,一定是先天不足的。有些企業才拿了天使輪,有些才進入風投,突然就要上市了,還被媒體捧成網紅,這對企業就埋下了致命的種子。

我認為,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尊重市場規律,要讓企業在競爭中成長,在寂寞中摸索前行,而政府和社會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造公平和開放的經營環境,絕不是揠苗助長,更不能捧殺,否則現實的結果肯定會背離我們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