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运20,中国有没有必要再研发更大的战略运输机?你怎么看?

Time


对于中国来说,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是是否需要比运-20吨位更大的运输机,而是这种运输机究竟应该是多大吨位。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地面交通系统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轨道交通方面铁路总里程、高速铁路总里程规模巨大,具有很强的公铁路运输能力。

但从地理范围上来看,中国是一个南北向和东西向距离都超过5000千米的大国,这样一个国家即便再如何发展铁路交通,在超过2000千米的距离上也难以确保快速运输。航空运输在速度上具有陆路运输所难以比拟的速度优势,因此发展重型运输机填补高速运输方面的缺口很有必要。

另外,中国作为一个易受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影响的国家,地面交通体系其实比较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甚至在一些地方并不适合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相比之下,重型运输机只要具有合适的起降场地就能确保点对点的快速运输(大型机场同样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但快速修复也比较容易,另外现代重型军用运输机普遍具有土跑道起降能力),这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时都有很高的价值,因此研发比运-20更大的运输机非常有必要。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是安-225,该机最大起飞重量达640吨、具有43.0米×6.4米×4.4米的大货仓,很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或重型装备。但安-225级别的运输机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目前中国国内能满足该机起降的机场并不多,同时其经济性也比较差,目前研制该吨位的运输机价值不大。相比之下,类似安-124的400吨级运输机能够空运中国军队中绝大多数装备和物资,同时能满足波音747级别飞机起降条件的机场即能够确保该机正常起降,另外在航程上也完全能满足国内任意两点间的运输需求,因此值得作为新阶段运输机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


军机图


有必要,运20虽然算大运,但满载只有66吨,最大起飞重量仅有220吨,总体水平跟伊尔76差不多,只不过实现了完全国产,避免受制于人,但实质上仅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距离“真正”大运还有一段距离。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的大型运输机有不少,譬如美国的C-5“银河”、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等,都是满载超过100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0吨的庞然大物。至于最大起飞重量超过600吨的安-225“梦幻”,运20在它面前,就像个小不点一样。
运20


从需求层面而言,运20系列仅能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我国国土纵深很大,东西南北距离都长达数千公里,缺少重型军用运输机的话,在大规模远距离兵力投送上根本玩不转。就以重型装甲运输为例,我国主力坦克99A型重达50多吨,以运20最大66吨的运载能力,一次顶多装载一辆,而如果用C-5(最大运载重量120吨左右),则可以装2辆;要是有安225(最大运载超过300吨),那就能够装下更多了,这就充分说明运20跟二者的差距。
各型运输机尺寸对比图

特别是,如果未来我国需要遂行域外作战,而域外军事基地又不多的情况下,那运20的局限就会凸现出来。显然以运20最大4500公里的有效航程(最大运载),是无法满足这种作战需求的。
安225“梦幻”
运输机

美帝是最能体会到重型运输机好处的国家。在近20年间美国发动的多次域外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强大的远程投送能力让美军占尽了便宜。虽然军事基地遍布全球,但在具体运输、补给任务中还是要倚重军用运输机,特别是重型军用运输机。美帝拥有一只由数百架C-5、C-17、C-130等各型运输机组成的空中战略投送机队,再配合遍布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确保了美军不管在地球哪个角落打战,都能拥有稳定的后勤保障支援能力。这正是美军可以傲视全球,号称能够全球打击,全球投送,全球战胜的底气所在!



美军强大的运输机机队


兵者诡道也


美国国防大学智库研究认为,中国将至少装备400架运-20,中国还打算建造更大的运输机,可与美国的C-5银河或俄罗斯的安225相媲美。既然美国人都说了,我们当然不能让他们失望,一定要发展,大大发展。

“钱到用时方恨少”,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仅有的几架伊尔-76承担着繁重的救援任务,不堪重负。中国航空人痛定思痛,开始着手研制新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由西飞公司歼轰-7的设计师唐长红担任总设计师,采用了三维建模设计、3D打印,以及先进的“骨架”平面建模技术,在2013年1月就迅速造出了第一架运-20原型机,设计载重,达72吨,可以装运一辆99A型主战坦克。除了战略空运,运-20可以作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海上巡逻机、电子战飞机的平台。

运-20最大航程7800千米,此时载油量很大,可用载重就相当有限了,运-20并不是一款既能全球到达,又能大规模投送物资的运输机。“胖妞”虽然身处魁梧,但那是与运-8这种中型运输机比,对于一些超大尺寸的装备物资,“胖妞”也是无能为力的。

一位美国将军曾经说:一个月运往战区一个师,还不如一天运去一个营。战争初始阶段,谁先用兵,谁能把部队投送到战区,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此外,一些超大尺寸的战争急需物资同样需要更大的运输机来承运。可以说,拥有可以全球到达的战略运输机是一个军事大国的必须品,达成“哪里有需求,我们就能到哪里去”的目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一家俄罗斯民用航空公司居然在网上公开销售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童叟无欺,报8.332亿卢布,约8000万人民币。“鲁斯兰”庞大的机舱可容纳4架米-8直升机,或者一架苏-100喷气客机,或者一列地铁,甚至曾经运过一座115吨重的水力发电机涡轮。我们完全可以买一架回来,玩一玩拆解、拼装的游戏,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

最后跟您说,这种大飞机当然要造,关键时刻必须有,用得着。不过,有几架就够了,太多了养不起,没必要,不划算。


红龙防务观察


运20"鲲鹏"大型战略运输机,是我国首款国产大型战略运输机,由西飞集团研发,2013年首飞,2016年服役。运20最大航程达到7800千米,满载航程为4400千米,载重量达66吨,未来换装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WS-20后相关技术性能指标还可进一步提高。
从相关


技术性能指标上看,运20已经达到了同美国C-17"环球霸王"和俄罗斯伊尔476等大型战略运输机的同等水平。但从我国空军未来的实际需求来看,光有运20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研发一款类似于美国C-5"银河"、俄罗斯安-124"鲁斯兰"的拥有百吨级载荷、大载荷跨洲际飞行运输能力的超级战略运输机。

首先,以目前运20的技术性能而论:运20最大航程达到7800千米,满载荷66吨航程达到4400千米;而美国C-5"银河"超级战略运输机最大航程达到10410千米,满载荷122吨航程达到5526千米,还可通过空中加油进一步提高。效率方面举个例子:在同样都是满载荷飞行的情况下,运20能运送一辆99A重型主战坦克,而C-5"银河"却能运送两辆"艾布拉姆斯"M1A2重型主战坦克;在战争发生的第一时间内一架运20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个营级的相关人员装备,而一架C-5"银河"能够运输一个团级的相关人员装备。要知道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第一时间内所能快速投送的兵力的多少会极大影响战争的走向。而不管是从单机的性能还是使用效率比较,运20都无法同美国C-5"银河"相提并论。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千米。以运20性能而论,运20只是符合我国对于我国国土防御的战略需求,而在我国空军缺乏大型空中加油机和海外军事基地的情况下,对支持我军对我国日益开拓的相关海外利益所开展的海外保护行动就会显得很吃力。这也是运20的研发初衷:满足我军对于跨战区的快速兵力投送和国土防御战略需求。但是却无法进行大载荷的跨洲际战略飞行。在我国目前缺乏空中加油机和海外军事基地的情况下,运20只能做为一款跨战区的战术战略通用型运输机使用。在我国日益开拓的海外利益保护需求下,研发一款拥有跨洲际运输能力、百吨级载荷的超级战略运输机势在必行。
再者,目前我国在诸多方面对运20
的需求量巨大。运20对于我国空军而言,不仅仅是一款战略运输机而已,还是预警机、加油机等特种机型的重要改装平台。西飞集团运20生产线的生产可谓压力山大。众所周知,战略运输能力长期以来是我国空军的一大短板,运20的出现可以大大改善这一窘况。而目前如果光凭运20一款运输机型想赶上美国空军的战略运输能力需求就达到400架,后面还有预警机、加油机等相关特种机型改装平台的生产需求,未来还有民用运输领域及国际市场上相关海外客户的需求。急需要有一款新型百吨级载荷超级战略运输机的出现来降低我国空军在战略投送能力方面对运20的依赖程度,缓解运20生产线面对未来实际需求带来的巨大压力。


我国战略运输机家族未来不能只是运20一支独秀,还必须得有一款拥有百吨级载荷、跨洲际飞行能力的超级战略运输机的加入来同运20形成高低搭配,优化我国战略投送能力的结构,两者综合提高我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运20生产线的压力和降低我国在战略投送能力方面对运20运输机的过度依赖程度,还可腾出运20生产线大量生产资源,以运20为改装平台研发生产其他特种机型如预警机、加油机等,全面促进我国空军向一支战略空军的转型。

以上是小编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来评论。


无语胜似有语


运20是我国研制的第一种大型军用运输机,最大航程达到7800千米(满载时4400千米),载重可达66吨。上述数据看起来颇为可观,但实际上,如果将军用运输机按照战术运输机和战略运输机来划分,运20最大起飞重量略高于200吨,刚迈过战略运输机的门槛。与世界上其他型号的战略运输机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

图像最真实、最直观,咱们先来看一下:

上图是美国C-5银河和C-17环球霸王,大一些的C-5载重120吨,小一些的C-17载重77吨,可见外型上的巨大差异。

上图是俄罗斯安-124鲁斯兰和伊尔-76耿直的对比。大的是安-124,载重150吨;小的是伊尔-76,载重40吨。

运20有多大呢?直观的说,大小介于伊尔-76和C-17之间,比伊尔-76略大,比C-17稍小。运20的最大载重和其他指标,也都总体介于二者之间。

上图是世界上主要的军用运输机,但是没有包括俄罗斯的安225哥萨克人这个空中巨无霸。当前世界上的军用运输机,按照运输能力排位应该是:

安225“哥萨克人”,250吨;

安124“鲁斯兰”,150吨;

C-5“银河”,120吨;

C-17“全球霸王III”,77吨;

C-141“星”,41吨;

伊尔-76“耿直”,40吨;

C-135A,37吨;

CC-150 “北极星”,34吨;

Y-8“运八”,20吨;

C-130H“大力神”,19吨。

这些运输机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举一个实例:在1990年的“沙漠盾牌”行动的前两个月,为了实现防御性快速部署,美军空运司令部每天空运124架次,总计出动飞机累计飞行达14.5万小时,运送40多万人员和物资,周转量达20亿吨公里。

要知道,美国当时的主力运输机是C-5A和C-141B,这两种运输机凭借强大的载重能力和超远的飞行航程,才确保了部署任务的完成。既便如此,美军也是凭借太平洋基地群、印度洋迪哥加西亚,以及欧洲的基地,使得运输机能够跳跃式、接力式运输,从而实现了战略空运目的。

要知道,迪哥加西亚距离海湾大约4500公里,C-5A银河的最大载重时的航程也不过5500公里,而C-141则不足4000公里。如果没有C-5的这种体量和运力,仅靠相对瘦弱的C-141和海上运输,部署时间会大幅度延长,甚至对后续战况造成重大影响。

当前,从使用效率和性价比来看,200吨级运输机仍然是大国空运的主力,可以实现4000~5000公里的大载重、长距离运输,能够将装备物资直接送往一线战区,大大缩短了作战部队的投送时间。

但是,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很强,紧急部署需要持续高强度的空运作业,运20一类的200吨级运输机仍不免捉襟见肘。特别是在远离国境之外的地区,或者整建制投送重装部队时,诸多超重、超宽、超限的大尺寸装备,就无法装进运20的机舱。此时,300吨级以上的重型运输机的作用机会凸显出来。

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空天军曾紧急出动10架安124重型运输机和数十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实施了跨越数千公里的高强度空运任务,将T90、S400、米8直升机、米24武装直升机等一批重型武器系统运抵叙利亚的战略要地,从而保障了驻叙俄军装备运输和后勤保障的需求。充分体现了重型航空运输系统的巨大价值。

就现实而言,我国已经启动了300吨级重型运输机的预先研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中巨无霸”的一定会现身。届时,中国的将形成新型300吨运输机、运20、运30为骨干的空运体系,战略空运能力将获得空前飞跃。


军备解码


自从运20服役之后,有关研究更大型号运输机的想法已经开始出现,许多人有这样的主张。有不少相关的文章,有关乌克兰转让安124生产技术的传言一度流行,有关抢购一架安124的主张也不少见。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运20也基本可以满足我军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大型载机机平台的要求,目前尚不需要更大的运输机。

当然了,这不是说我军队对更大的运输机没有需求了,只能说是,一个时间问题。事实上,从全球部署等角度来说,我军在未来必然要考虑这个问题,运20运输机的任务很难满足全球部署的需求,也就是说,从中国任何机场到达任何全球任何地点的要求是做不到的,往往还需要中转站。

我军对更大运输机的需求确实会有,但是这种需求不是很急切,在目前情况下,相关研发项目不可能启动,只能说是一个未来项目,也许十年到20年之后,才会有考虑的可能性问题。

目前的需求不仅很低,而且在技术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因为我们的运20才刚刚服役,许多技术并没有成熟,也许只有等到运20完全成熟之后,我们才能够考虑更大型号的运输机的研发问题,现在还不成熟了。


南国军情


运-20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目标时星辰大海。

运-20的战术性能大体相当于俄罗斯伊尔-76或者美国C-17这样的大型运输机,运载能力相对于过去的运-8、运-7等涡桨发动机运输机而言,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公开报道显示,运-20的最大运载能力达到66吨,满载情况下的航程达到4400km,可以运载步兵战车、坦克、全副武装士兵、自行火炮等,这个快速运载能力已经超越了周边很多国家的空军运输能力。

但是相比于美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毕竟满载情况下的航程才4400km,也就是满载情况下只能运达亚洲大部分地区,而无法运达更远的非洲、中东、大洋洲等地。如果利用运-20构建全球运输保障体系,就需要前出分布军事基地,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维护和包围国际利益。

对比之下,C-5这种才是我们下一阶段必须要研发出的战略级别运输机,构建全球快速反应远程打击部队投放能力,24小时,能够像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投放一个满载合成化、模块化步兵师。这样才能够和老美向抗衡,让我们的军队随时都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保护好国家得了利益。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需求决定一切!如果我们像美军那样有全球的基地,那么当运-20开始服役的时候,就是我们造更大运输机的开始。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啊!唯一个海外补给基地,跑道仅能起降直升机和无人机。这样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对于超大运输机的需求是有,但是不迫切。远没有让运-20大规模量产来的重要。毕竟,现有的伊尔-76机队太老了,运-8\\运-9还运不了大件,所以此时我们更需要运-20。

对于美军来说,C-5的存在意义是超级大件、超远距离的战略物资运输。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天上的高铁,是战略空运的主干力量;C-17就是普通的绿皮车;C-130那就只能当当接驳客车了。

俄军也差不多,安-124也是俄罗斯和叙利亚之间的关键运输通道,只要是一切急需的东西,通通都可以运。例如之前的S-300,就是安-124一趟趟背回来的。

知道用途了,我们就得看看安-124或者C-5对于我们的需求是否贴切。中国本身不是个民航业发达的国家,通用航空更没有办法说是普及,就算在国内运输机场条件都不一定完全满足安-124或者C-5这类超大型运输机的使用。因此我们定义为运-20级别是非常符合我们当前需求的。毕竟,如果不进入战时状态,我们还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租到安-124或者安-225这样的超大型运输机,满足下偶尔的海外订单运输需求,还是够用的。

但是,不排除未来我们有了更多海外利益需要维护的时候,更大型的战略运输机,或许就应运而生了。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军事天地


运20才刚刚摸到大型运输机的门坎,但是福利却是非常大的,他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空军投送能力,增强空军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而且我们的预警机和加油机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他还能推动我国空军像战略空军转型。这么大的好处,怎么可能止步于此呢?运20运输能力还远远不够,我们的“老师”美国有C5,俄罗斯有安124,能力远远强于运20,因此我们还应该发展一款类似的运30才行!

运20虽然解决了我们大型运输机的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俄罗斯的苏24战机被土耳其F16偷袭打下来后,俄罗斯在2天内就用安124将S400防空系统部署到了叙利亚;俄罗斯的伊尔20被以色列当挡箭牌而被击落,俄罗斯在4天时间里将S300空运到叙利亚,这些大型设备运20还没有这个能力,这就是差距!

因此运20不可能是终点,我们对更大型的运输机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特别是我们岛屿众多,需要有快速部署的能力,特别是先进防空武器快速部署能力,如果战 事突发,我们要能快速将先进防空系统,比如红旗9、S300、S400在1~2天内部署到位,这需要更大型运输机才行。

运20运输机只可能是大型运输机发展的一个起点,而非终极版本。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将研发性能更加先进,吨位更大的战略运输机,从而让中国在空中运输方面,在取得一次突破式进步,相信这一步我们正走在路上了。


狼烟火燎


中国目前不需要更大型的战略运输机

战略运输机是指主要承担远距离(一般是洲际间的)、大量兵员和大型武器装备运输任务的军用运输机。

中国空军装备目前最大的运输机是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的20多架伊尔76运输机。

首先从战略运输机的作用上来讲,战略运输机是指主要承担远距离(一般是洲际间的)的运输任务。

我国的中长期国防战略目标是积极防御,目前我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周边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美国在

亚洲部署的军事力量。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军事实力,还不具备,也不能保证对洲际范围内的战略目标

进行有效以及持久的打击。这也不符合我国当前的整体国防战略防御目标。

其次要知道,一款飞机的设计、制造、试飞、定型、量产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周期也很长。

美国C-17一架的成本在2亿美金。美国18年的国防预算预计在6400亿,而中国据财政部3月5日最新发布的报告,

2018年中国国防支出费用将达到11070亿人民币,约1581亿美金,当前中国急切需要升级换代的领域在空军的歼击机,

以及海军方面。此时花费庞大的经费去研发,生产和维护战略运输机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属于资源浪费。

大型运输机涉及材料,气动,动力,电子,信息,军事装备,结构,机械加工等行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和高集成产业。

特别是航发领域,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仍处于世界三流水平,远远落后与美英俄法等国,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还有起码30年的差距!

运 -20 目前使用的发动机主要是俄罗斯科研生产联合体提供的 D-30。只有一部分国产 WS-18 发动机。我国也是刚开始发展高涵道比航空发动机,

很多相关的技术还是不成熟,WS-18 发动机,相对于运 -20 已经步入正轨的量产来说,不仅数量远远不够,而且 WS-18 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更让人堪忧,

单晶叶片的良品率仍然饱受诟病。在两款发动机中,虽然 WS-18 的单项指标更甚一筹,但是总体可靠性远远不如 D-30。

目前已经量产的运20可以满足陆军大部分的军事装备投送,航程7800千米,基本可以实现在整个亚太地区、环印度洋地区和欧非战略利益区的快速投送。

中国的利益在那里,中国的军队就要在那里”运20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解放军目前的战略需求。

所以在当前整体国家战略目标没有大的变化,大型运输机整体技术储备不够的情况下,国防经费应该用于完善海军以及空军战斗机力量。

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防预算逐渐充实。国防战略的转变自然会促进下一步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发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