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草书是书法中最难写书体?

北京纯一斋传统书法


说草书难写,其实有很多的书法爱好者,是闻虎色变。

世上无难事,就怕你软磨硬泡,死缠稳打。

其实草书难就难在变化、难在节奏、难在韵律。


草书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到底谁写的正确,一开始你也不太明白。但是经过比较和研究之后,你至少要学会两三种写法。这样的话,你在欣赏一篇草书作品时,就会更准确的判断出他所写的内容。学习书法就是特别吃功夫,有时候“事倍也不会功半”。


有些草书很难记住,你还必须通晓楷书和隶书的写法,这样寻本溯源,就比较容易记住一个字的写法了。

草书的性情是靠节奏来实现的,而节奏又是靠对比来体现的,比如字了的大小的对比,欹侧的对比,疏密的对比,黑白的对比,高矮的对比,空间的对比等。

王铎的草书的独创性在于,左右摇摆而重心不倒,还有字的疏密变化的大对比。
也许你对以上的草书很难理解


,那是因为你的鉴赏力和审美还不够。那么只有从基础学起,一点一滴,不要怕吃苦,祝愿自己长寿吧。

学习几十年能学点皮毛,也就算心满意足了。


京东千里行书法


我是汶水才子。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说草书是书法中最难写的书体!我回答如下:



篆隶楷行草之中的草书确实是最难写的。因为书写汉字的线条不断演变,才发展了草书之体。重点的难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笔画上的难。也就是将篆隶楷行草的笔意融为一体了,字与字、笔画与笔画、行与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出现断就导致血脉不连。


二是记住汉字的草书字很难。一字多种体,同体又异字,变化无常,似乱而有法度和规则的,但记忆起来真多好难啊!

三是骤提即顿笔的书写方式变换好难。一幅草书作品,需连贯疾书,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般。在提笔、运笔、行笔和收笔的处理方式难以把握,否则你写不出韵律,写不出笔墨淋漓尽致的表现。执笔需全力推送至笔,所以执笔的技巧和方法学起来也是很难啊!

四是笔墨浓淡的掌控很那。草书即靠线条、墨的浓淡相宜表现出来的美。干、湿、浓、淡、枯等等来回折腾,非一般人能做到的。


汶水才子


草书在所有书体中,最难写好。因为它变幻莫测,可发挥余地大,可以写出各种风格。草书的艺术价值也是最高的。写好一副草书是很难的,首先记住单个字的写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字通常有多种写法。另外,不是会写单个字了就能写出一副好作品,还要把每个字融合到一部作品里,形成一种风格,也就是要有章法。

另外,想写好草书,还要提高欣赏能力,多看他人的作品,欣赏能力上不去,也不太可能写出好作品。




冬天的太阳tx


为什么说草书是书法当中最难写的书体?我觉得吧难在笔墨功夫,难在识记困难,难在性格天赋。

首先难在笔墨功夫。中国书法同中医、武术、戏曲一样是传统的中国文化经典。经过千年以上的传承,其法度、套路、程式基本固定下来了。这些法度套路程式就是基本的功夫,任何人具有这些基本功夫都是需要长期训练才有可能的。比如说武术吧,没有练就武术的基本功,你会再多的招式,也是花拳绣腿,毫无用处。但是你如果基车功夫练到家了,那么你不用刀剑,只需飞花摘叶亦可伤人。中国书法也是如此,没有长期的训练,没有过硬的笔墨功夫,也许你会写出草书的形态,但你所写的字线条一定是绵软无力。字法章法,都不会合乎规距。而你的笔墨功夫如果到了很高的层次,那么不管你是写书法还是画国画,入门就会容易,水平也会提高很快。



再就是草书难在识记困难。在书法当中行书,同楷书差不多。主要具有实用记事的文化功能,凡是有点儿文化,就能够识文断字,这个“字”同流传下来的楷书行书几乎没有区别。所以书法创作中,写行书的人就特别多。但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书就不一样了。草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实用的功能不断减去,艺术的功能却越来越强,更要命的是形成了一套有别于现行文字的独立符号系统。不是专门搞书法的,搞狂草书法的人很难识别得了,对普通大众而言,是根本没有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就是喜欢书法的人要记住这一套系统符号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所以写草书,尤其是狂草书,当然就是比较困难的。

还有就是难在草书大家的性情天赋与常人不一样。草书尤其是狂草书,是一个人性情的宣泄,心灵的迹化。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两个草书家,一个是张旭,一个是怀素。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奇怪的绰号。张旭叫张癫,就是形容他在写草书的时候,是一种癫狂的状态。说白了,就是有点儿神经病了。你看,“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怀素的绰号是醉素,他写的狂草书大多是在喝了酒,大醉以后一挥而就的。这种天赋和秉性或者说性格,是正常人一般不会有的。这是草书难以写好的原因之一。


高培书画琴


我觉得,原始草书的概念多指简化而潦草地书写,带有速记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特定的书法体式,因其笔法精炼、字形简约、快捷灵动,一挥而就,即所谓草书。



所谓草书之难有二:

一是难在草法字符辨识上。草书不像正书那样一目了然,容易记忆。例如,同一个草符,用在字的不同位置上,稍加变化就可以产生出几个不同的字。因此,熟悉草书规范写法是重要的一环,但有一定难度。

二是难在创作草书作品上。如今书法意义上的草书,已经远远超出了快写速记的范畴,也不仅仅留于用草字书写一篇文字那么简单了。而是在掌握草法基础上,给字法、章法赋予更多的艺术含量,求其生机勃发、盎然有趣。



如果说正书是活灵活现的具象艺术,而草书则是内涵丰富多彩的抽象艺术。

若把书体或字体比作音乐的话,一种书体(字体)就像一个人在演唱,或一件乐器在演奏,而草书(字体)则完全不同,犹如一个大的交响乐团或一个小型乐队,好比多个乐手和歌手同台演出……此时,书写者需要扮演多个角色,例如,忽而是鼓手,忽而是琴师,忽而是指挥家……笔锋之下,无处不是跳跃的音符出神入化,在律动之中手舞足蹈。



所以说,想写出一件唯美动情的草书作品,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技法,熟悉各种书体(字体)笔法精要,还要对书法美学理论有所了解,尤其不能缺少字外功修炼,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方能写出意境深幽、气势磅礴、仪态万千、景象卓然、耐人寻味的美妙之作。否则,仅是书写草字而已。

以上是我一点习书心得,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互动交流学习。谢谢!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草书有章草,今草(小草),狂草,现在又多个行草。

草书之难难在一字多变,不信去看一下古人传下来的帖子,同一个字,从陆机开始到现代大家,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写法。虽有后人假托王羲之的《右军草法至宝》及于佑任的标准草书加以规范和引导,但书者还是写出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写草书时是通篇考虑的,即布局。如写今草的智永千字文,如果出现张旭肚痛帖的任何一个字,都会显得不伦不类。



南山智叟2


难写表现在,写草书要遵循规范,书法中所说的草书,不是潦草的写法,而是一种规范写法的独立的书法形式。有章草,小草,狂草之分,章草是最早的一种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小草是在章草基础上产生的,狂草是小草之后最恣意抒情的写法。



草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特有的曲线美,生机勃勃的线条,抒发人们最浪漫的感情,启发人们无尽的想象力。



入门选帖要择经典,应从王羲之的名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入手,然后练张旭《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以增加控制笔墨,书写复杂线条的能力,并练习中锋行笔力度,速度和质感。



我听过某书法大家写草书的感悟,写草书就是背符号,然后熟练应用。


肆工斋


草书确实难

1、草法难,草书是一些简化的书写符号,和我们平时书写不一样,需要单独记忆,很多草书写法很相似。

2、笔法难,虽然草书不宜写太快,但还是比行书、楷书要快的多,在高速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的用笔是很难的。


3、章法难,草书,尤其是大草,不像楷书、隶书、篆书那样可以单字排列。大草都是无行五列的,狂而不乱需要下大功夫。

4、节奏难,草书变化丰富,粗细大小干湿浓淡,把这些和谐的放在一张纸上难。

5、坚持难,别人能写漂亮的楷书,而你要写别人看不懂的草书,坚持下来难啊。


不二斋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为什么说飞机是交通工具中最难驾驭的一样。技术含量越高的活越难做,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曾说过一句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话:“草不草就在这个小小的弯弯上”。仔细想想真是那样,草书不是乱画乱简乱连乱狂,也有规范,例如章草就是基本规范。既要合乎规范,还要有气势,勾连正确,尽量让观者能识别,这就是难度,当然丑书除外。


Martian28


上午好,题主!

说草书最难写,这个没有科学依据。我认为,草书是最好学的一种书体!为什么这么说呢?书法家于佑任说过,学草书者,每天学一字,学习三年就成功了。



学草书,只要用心记住草书符号就可以。比如:氵、言字旁、冫,都是有符号的。于佑任编写的《草书千字文》里,就详细介绍了草书符号的具体应用,而且还对偏傍部首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和示范。另外,在于佑任编写的《草书千字文》中,还搜集了历史上和近代、现代书法家的草书范字,供学习草书者参考。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有学草书意向的书法爱好者,先不要临写历代草书家的书法作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于佑任编写的《草书千字文》上,坚持每日学习一字,用三年的功夫把《草书千字文》临习完,把草书符号记准记牢,到时候,就可运用自如了。

学习草书,要有篆书和隶书的基础,因为草书是由隶书演变和发展过来的。而隶书又是篆书演变和发展而成。关于这一点,初学草书者可能会持怀疑态度,但是,当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历史上的草书大家都是这样学习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就是当代的草书大家沈鹏、刘洪彪、申万胜、胡抗美、言恭达等人,也是这样走过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