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年後在日本可能消失或被替代的工作,你的工作“中槍”了麼?

現在,日本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活動,基本上已迎來高潮。據說,今年似乎是“賣方市場”,很多學生已經獲得多家公司的錄用。

中國大學生的求職活動也充滿辛勞。但在日本,公司的選擇將決定今後的人生,因此學生們也都很拼命。雖然此前屬於日本社會根本的“終身僱用制”一直在衰落,但仍然可以說,找工作是要“託付一生”的。

在20年後在日本可能消失或被替代的工作,你的工作“中槍”了麼?

那麼,日本的年輕人們希望就職於什麼樣的公司呢?每年都有求職畢業生追捧的熱門企業排行榜發佈,就算是 “賣方市場”,在追求熱門企業之際,競爭依舊非常激烈。與很多人打算創業的中國學生相比,日本的年輕人仍然以“進入大企業”為主流。

但是,在這裡必須思考的問題是——即使現在是大企業,今後能否始終是大企業?現在表現強勁,10年後乃至20年後也未必保持強勁。30年前的熱門企業有些已經難以進入排行榜,因此有必要冷靜作出判斷。

下面天道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日本社會可能消失的這些工作吧!

近年來,在全球範圍成為話題的是,最近10~20年“增加的工作”和“減少的工作”包括哪些。

據日本一家媒體的報道(2015年4月),最近15年增加的職業,第一名是護理老年人的職員。從事護理老人的職員在最近15年裡增加了約100萬人,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仍然嚴重。

在老齡化導致老年人市場快速增長這一點上,日本和中國如出一轍。護士、上門護理從業者、看護助手等的招聘正在增加,這種情況似乎將持續一段時間。此外,日本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優勢的汽車、食品相關領域,最近10年裡就業人數呈現增加態勢。

而減少的工作,包括農業相關、會計事務工作、零售店經營、以及公司高管等。由於農產品的進口增加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從業人員出現減少,同時在會計事務從事者減少的背後,似乎還存在會計軟件的普及等科技的發展。

一項工作未來會不會消失,關鍵是看計算機能否將其代替。英國牛津大學副教授邁克爾·奧斯本2013年發表論文稱“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10年後人類的工作將消失”,在世界範圍受到關注,中國的各位讀者也有所耳聞吧。

奧斯本副教授根據各職種的勞動相關數據進行估算後發現,醫生和小學教師工作將得以保留,但電話推銷和出租車駕駛員等將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此後,日本經濟新聞社旗下的生活信息網站NIKKEI STYLE,分析了日本2025年的就業環境。據分析,到2025年,日本的勞動狀況大體來說呈現以下局面:

步入嚴重老齡化社會、人才不足更顯著

在嚴重老齡化社會,不僅15~65歲的適齡勞動人口減少,而且護理老人工作的離職者也將不斷增加。

機械開始代替人類

即使沒有發展到人工智能的程度,機械化也將穩步推進。以服務業為中心,如果不從事非人類不可的工作、或成為具備稀缺技能的“高端”人才的話,情況或將很嚴峻。

醫療和福利行業一線,勞動環境或將改善

在勞動力短缺日趨嚴重的醫療和福利行業,人工智能的代替無法推進。必須想方設法創造易於人工作的環境,例如提高員工收入。

同時NIKKEI STYLE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估算了702個職種是否將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職種

財務人員

電話接線員

房地產中介業者

律師事務所的事務人員和秘書

醫療事務人員

銀行窗口人員

收銀員

保險推銷員

模特

未來將保留的職種

小學教師

心理諮詢師

人事經理

醫生

護士

經營者

神職人員

文化機構研究人員

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推測顯示,日本49%的職業可能在10~20年後被機械和機器人所代替。職業選擇是人生中最大的決斷。需要具備看透時代的眼光,同時,能在多大程度上擺脫固有觀念也將受到考驗。

20年後消失的工作和剩下的工作有哪些?思考這個問題,或許成為在生活中未雨綢繆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