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和學渣有共同語言嗎?有!

孩子班級裡有個同學,該同學成績較差。孩子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長期在外,一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問題全落在媽媽身上。

每次當爸爸回家時,男孩都特別乖巧,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假裝認真學習。所以在爸爸心目中,這麼乖的兒子學習出問題一定是老師沒教好,媽媽沒督促好。

媽媽憋出內傷。孩子平時在家裡根本不是這樣,作業要催著才做,而且做作業時懶懶散散的,質量可想而知。去課外班學習也不認真,基本上沒什麼效果。

學霸和學渣有共同語言嗎?有!

媽媽試過各種方法,耐心講解,鼓勵鞭策,包括各種打罵,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兒子我行我素,任你風吹雨打,我還是那樣。

班級裡還有一個學霸,也是他兒子心目中的牛人。這個學霸不但學習好,知識面廣,說起各種奇聞異事頭頭是道,連遊戲都玩得很好。

媽媽試著讓兒子和學霸交朋友,兒子倒是樂意,但人家學霸各種嫌棄,看不上她兒子。不願意跟他玩。

學霸和學渣有共同語言嗎?有!

於是媽媽雙管齊下,一方面自己和學霸媽媽交朋友,另一方面給自己兒子各種零食,比如巧克力等等,讓兒子和學霸套交情。

孩子可能天生對零食沒什麼抵禦力,很快兒子就和學霸混在一起了。同時在媽媽的努力下,也和學霸媽媽成了閨蜜。經常交流育兒經驗。

媽媽接著要兒子向學霸請教學習上不懂的地方,作為回報,每天給一塊士力架,一週一結算,現金支付。如果請教的問題多,有額外的報酬。學霸欣然答應。

有時候學校的時間不夠用,晚上兩個孩子還用IPAD視頻講解。

學霸和學渣有共同語言嗎?有!

媽媽把兒子課外班的時間調整到和學霸一個時間段,在同一個補習學校學習(程度不同,兩個孩子學習的班級不一樣),這樣可以代替學霸媽媽接送,並安排吃飯。

一開始,兒子對學習有點牴觸心理,並不願意向學霸請教學習問題,他更願意和學霸一起玩,一起談論遊戲。

但媽媽要求每天最少向學霸請教三道題,記在本子上,不然斷他的糧草,不給他零食和錢。

兒子被逼無奈,只能按照要求去做。

就這樣,短短一個學期,兒子的成績上升了10多名,能排在班級中游了。這下孩子自己也用心了。

學霸和學渣有共同語言嗎?有!

一年後,整個四年級,在學霸的帶動下,這個孩子居然順利地拿到了好幾張奧數競賽證書,雖然不是四大杯,只是一些小杯賽,但這也是個巨大的進步。

最後小升初,學霸如願以償去了最好的民辦,而他兒子也順利的進入了一家二流民辦中學。

從本來對口的菜中到二流民辦,這中間的進步之大讓媽媽驚喜無比。

更重要的是,兒子跟著學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感受到了成績好的各種福利,也體會到了學習的魅力,開始自覺地學習了。這讓媽媽欣慰不已。

學霸和學渣有共同語言嗎?有!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學霸的心,差別在於有的孩子看看自己的成績,覺得那個目標太遙遠,自己無法達到,於是找各種藉口,各種逃避。

但只要當孩子看到希望,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目標時,每個孩子都會迸發出無窮的熱情,沒有孩子不喜歡榮譽,沒有孩子不喜歡別人羨慕的眼光。

家長要做的,只是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給孩子創造一定的條件,然後再在後面推一把,孩子就能沿著成功的道路大步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