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民科有沒有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

用戶84644280189


凡是民科,都會堅信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而且可以改變世界。所以這樣的提問,他們肯定是百分之百的讚美自己,然後把科學界辱罵個遍,說科學界都是阻礙科學進步的“罪人”,理由就是沒有把他們請到中科院。

我這可是做了調查的。好幾年之前,曾經有人在QQ上向我說,他發明了一個全新的宇宙模型。我請他用數學描繪一下,他說他就是感覺是這個意思,不會寫,因為他初中都沒有必要。我說,你不會數學,那麼你用語言文字來描述一下也行。他又說,他僅僅是腦子裡面想到,就是不知道如何敘述。我說,那我就沒有辦法可想了。我又問他,“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堅信你一定正確,一定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嗎?”他聽了,一字一句的回答我,說:“是的。我堅信我是完全正確的,絕對正確的。我相信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他這樣的心態,大概就是民科們的普遍心態吧?民科們之所以叫民科,不是因為他們來自民間,而是根本不具備研究能力,如果一個人連數學建模都不會,又怎麼能夠發明一個被科學界接受的宇宙模型呢?民科之中也有擁有學術職稱的人,甚至包括教授,但是他們往往不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面發展,而是僅憑一點道聽途說的知識,艱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由於他們具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往往更加具有迷惑性。


懷疑探索者


看看你桌上的電腦,手中的手機,還有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相當於部分都來自民營公司。那裡面都有研發部門,他們都是非政府、非國營機構的民間科學家,而你正在使用他們的成果。

當然,會有網友說這些成果不夠有顛覆性,最多算山寨加外觀設計。那麼移動硬盤就是中國民科的一大成果,它是由深圳朗科公司發明的,很多中國人都以為是舶來品。還有湖南遠大公司的整體建築,雖然現在沒鋪開,但也是有顛覆性的發明創造。它可以將樓房建築時間壓縮到現在的十幾分之一。

自從洋務運動以來,科學家在中國大多供職於官方單位,成為“官科”。民間科學傳統很薄弱,民國時只有候德榜等個別人在民營企業家資助下取得一定的成果。1949年以後,科學更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成為官方事業,科學家都和官員一樣有編制,有級別,都是“官科”。

1978年改革開放後,大量新興民營企業需要科研人員,但又僱不來,就聘請國營科研院所的人在週末去指導生產,當時叫“禮拜天工程師”,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雙休日,國營單位只休息週日。我一個同學的父親是化工研究院的工程師,每週末都到某民營企業掛職。這是民科的復興。

後來,聯想、華為這些公司從國辦單位轉制,成為股份制企業,成為高科技企業。這裡面的研發部分容納了大量科研人員,也成為中國民間科學力量的主力軍。其代表“大疆公司“已經在無人機行業領先全世界。

如果有較真的朋友認為這都是技術,還不能算科學,那麼民間科學人在基礎科學方面確實薄弱了一些。因為他們首先要生存,只能以應用技術為先。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假設馬化騰這個級別的富翁有科學情懷,投資一百億,派無人飛船登陸火星,從土壤裡找到水,或者生命痕跡,那麼就是永載科學史冊的功勞。這並非遙不可及,只是民間科學現在還很難往基礎科學中延伸。

看到這裡會有人質疑,我所指的民科根本不是他心目中的民科,怎麼不討論那些關在屋子裡研究永動機的奇芭?“民科”是“民間科學家”,或者“民間科學愛好者”的簡稱,他們和其他科學家遵守共同的遊戲規則。而輿論中說的那些人並沒有在研究科學,也不遵守科學的遊戲規則,為什麼要叫“民科”呢。如果把不遵守科學規則的人叫“民科”,那麼他們在任何時代都沒成過頂尖科學家。

打個比方,職業足球運動員要遵守遊戲規則,普通足球迷組隊踢野球,也要遵守這些規劃。如果大家都抱著球在場上跑,那根本就不是在踢足球。“民科”現象也是這樣,如果一個體制外的人並沒有研究科學,只是聲稱自己在研究科學,那隻能叫“非科學”。有學者建議使用“擬科學”這個概念,意思是“很象科學但不是科學的各種活動”。我認為很好,民科準確來講只能是“官方科研體制外的科學工作者”。


科技文化鄭軍


這個完全不可能!

因為,現在的科學研究已經進入領域細分,非分工合作不能完成的階段。縱觀科學發展的歷史,在古代甚至近代,經常有科學家可以精通數門學科。但是,現在即使物理學中的一門力學已有非常多的分支,即使最頂級的物理學家也只能掌握其中的一個極小的分支。因此,專職的科學家,縱觀全世界都是需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等21年以上的教育,甚至在美國、歐洲、日本及中國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還要經過2-3年的博士後研究,算起來大致需要23年至24年的系統教育。經常有民科認為,他們不需要受這麼長時間的教育就可以掌握最尖端的科學,這雖然不能說絕對不可能,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民科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因為,就拿物理學來說,要想做到民科所說的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首先你得知道相對論是什麼吧!而沒有大學高等數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普通物理等基礎知識,你不可能知道電動力學知識,又怎麼可能理解相對論呢!難道僅僅通過網上的一段幾百字的描述?實際上現代的科學家,不僅要對前人的理論系統的掌握,同時需要多人、甚至多個機構協同合作才能進行科研活動,即使這樣仍然有許多科學家一生也不能做出突出的貢獻。但是,就是有民科抓住這一點,認為很多科學家就是因為書讀得多了束縛了思維才不能取得成就。
事實上,他們忽略了一個邏輯,即使經過系統專業的訓練也不一定能取得研究成果,但是不經過專業訓練就更不可能取得研究成果。


地震博士


民科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悟空問答中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當然還包括其他方面的一些問題,比如什麼是科學,如何界定科學,轉基因的安全問題,當然最近霍金先生離世的消息產生了很多有關霍金的問題,包括霍金的預言,霍金的貢獻,外星人等等。

這也說明大家比較關注民科的問題,特別是大概兩年前郭英森隨著引力波的發現而被大家所熟知,他也帶著民科的標籤,實際上,民科總是以挑戰各種經典的科學理論為使命,甚至認為自己做出了顛覆科學這座大廈根基的重大發現,但是如果仔細推敲的話,會發現他們的東西根本站不住腳,因為科學講究證據,驗證科學理論的標準是可證偽性,而民科們所提出來的東西只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根本得不到科學界的認可,他們並不熟悉科學研究的一般規律,總是異想天開地提出各種詭異的觀點。

如今科學研究的領域越來越細分,每個科研人員都專注於自己狹窄的研究領域,所以就此而言,這也要求他們開展更多的合作,否則很多科研項目是難以完成的,這也體現在越來越多的成果出現在交叉學科領域。

這種情況下,民科根本不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退一萬步而言,民科實際上不應該算是科學家,至多算是科學愛好者,或者說對科學研究感興趣的人。但是他們又不同於當前人們所關注的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tist),因為公民科學家通過自己日常的行為參與到了科學研究當中,比如幫助科學家採集野外鳥類的數據,收集天體方面的數據等等。而民科們則是在閉門造車,一心想顛覆傳統上經典的科學理論,但是卻不知道目前的科學研究進展到了何種程度。

總之,一句話,民科根本不可能成為頂尖的科學家,他們甚至不能算是科學家。


WANG論科普


朋友們,你們好!本人研發的永動機及“永動機原理”是本著實際應用的目的研發的!現在聲明:以前研發的是“永動機原理一”,現在本人通過科學試驗及數學記算已經把“永動機原理一”升級到“永動機原理二”,“永動機原理二”的能量轉化量是“永動機原理一”的無限倍!利用“永動機原理二”可以發出無限量電能,可以供全人類及全世界所用!人生在世的意義,比的是誰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誰做的貢獻大!例如,你的貢獻是服務10億人:而你的貢獻是服務100億人,可想而知,當然是服務100億人的貢獻大!“永動機原理”最終是屬於全人類的和全世界的!謝謝天下所有的朋友!!!🌻🌻🌻🌻🙏🙏🙏🙏


遠古的重水


如果是工程類、應用類的學科,民科基本上沒有太多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因為這些領域的成果往往需要協作才能產生。但是在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的基礎學科領域,學術界對於民科應該抱有開放的態度。


華羅庚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民科出身。1925年華羅庚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瞭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正是因為清華大學開放包容的態度,華羅庚之後再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並在那裡發表了許多重要的學術成果。


印度傳奇數學家拉瑪努金,也沒有受過正規的高等數學教育,但憑藉自己的努力,成長為數學大家。


2016年,數學民科遭遇浙大伯樂的故事也為人稱道。物流公司包裝工餘建春,受到了浙大數論專業蔡天新教授的邀請,到浙江大學去介紹他的數學成果。消息傳出不久,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就製作了時長2分半的新聞短片《餘建春:數字就像我的朋友》,向全國觀眾講述了他多年和數字打交道的故事。最近,CNN、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等外媒也紛紛對此事進行了報道,餘建春的故事因此傳遍了世界。


尊重科學專業,但同時保持開放態度對待體制外的民科,這不應該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國應有的態度麼?


高挺觀點


要是在兩百年前,科學體系還未健全,很多東西還是依靠科學愛好者發現的時候,民科確實可以成為頂尖科學家,但是在21世紀的民科是絕對不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的。
第一:現在的科學體系已經極為成熟,各個領域都被仔細的探索過了,很多人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抓耳撓腮終於以為發現了一個別人沒發現的小的東西,結果一查發現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人研究過了。要想有大的發現,只能一直往上學習,最起碼得是博士。而民科最多是本科專業,甚至連論文都不會查。


第二:現在的科學研究需要很紮實的數學基礎,這點在物理學方面特別明顯。最頂尖的,最前沿的物理學,甚至完全成為數學的世界。而那些民科們有多少人擁有數學基礎???還有的民科甚至連微積分都不會!這樣的人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麼??
社會上很多人讚揚民科,我覺得這種行為有待商榷,鼓勵一個人去做一件註定沒有結果的錯誤的事情,這樣很不道德。不要說什麼鼓勵他的夢想,那不是夢想,而是白日做夢。


北方水木


我這應該不屬於不請自來的情況,因為一位叫拼命大爺的網友@了我,那我就說說。當今的民科有沒有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極有可能。比如本人的研究,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誰懂得如何把引力波搞成實用技術,而本人的研究就可以把引力波搞成一個大宇航工業的工業材質。注意,引力波可以產生實用技術,引力波可以產生實用技術,引力波可以產生實用技術,重要是事情說三遍。但國內d弱智的噴子弱智的方粉不懂得什麼是理論研究什麼是實用技術研究,只是一味的對本人侮辱誹謗太可憐。在這個新科學體系中,本人也搞清楚了超光速問題應該是什麼樣的學術架構,而不是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想超光速就可以隨便超的。僅此一項就足以鄙視國內所有侮辱誹謗民科的人。只是目前中國不是正常國家不是正常社會,所以,包括本人在內的一些民間科學愛好者(其實,本人就是民間科學愛好者,根本談不上民科)飽受生存的煎熬磨難,精神上還要經受侮辱誹謗,實在不公平。從國外的科技發展歷史看,科技進步從來都是廣開門路集思廣益的。最後說一句,如果有機會有條件,請相信本人會讓各位網友看到一個科學的新世界。


遼寧郭英森


有。理由證據,先從中國古代到國外說起。

證據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曹雪芹的紅樓夢,張衡地動儀,還有造紙,火藥發明和活字印刷等等都是來自民間而非政府。

證據二,在世界有開啟工業革命的珍妮紡織機,瓦特的蒸汽機,愛迪生的電燈,尼古拉的交流電,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馬克思的唯物觀等等

根據以上事例,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和創造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來自民間而非政府的歷史,又根據民間與政府的人口數,民間人口是政府人口的總數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在根據高尖端人才出產在總概率中,未來人類懇定還有很多頂尖學術與科學家會在世界各地民間誕生。


張元澤學術


民科本是民間科學愛好者這一類群體的簡稱,對科學感興趣無可厚非。但是民科之中有那麼一批人,他們對科學感興趣但又不懂科學理論,他們往往試圖將以往的科學大廈通通推到,建立起一座全新的科學大廈。



他們常聚在百度民科吧,不屑於研究小問題,往往試圖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又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瞭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和科學共同體不能打達成基本的交流。就像是在沙灘上建造大廈,大廈將永無建成之日。

據一位科學家朋友介紹,國內某知名研究所門口總有"民科"來下戰書、"砸場子",一開始還接待,結果發現這些研究既無學術價值,當事人也無法溝通--你說他錯,他卻認為你是故意"打壓"。研究所領導和科學家們後來不勝其擾,就從保安隊裡選了一位有高中文化的保安,教會他25道數學難題,凡遇到"民科"來訪,就讓保安大哥出馬,只要挑戰者連續做對5道題就可以上樓與科學家見面,但至今無一人通過。


當然,這只是民科中的一部分人,有學者認為可以把這部分人稱為“科學妄想家”。這類人是不可能在科學上有所建樹,更別提成為頂尖科學家。

而民科中的另一部分的人,則不同於上面提到的“科學妄想家”,這類人同樣對科學感興趣,有一定的科學邏輯。他們願意從小事開始研究,不會目光空大,在原有的科學大廈上添磚加瓦。可能他們的專業性不強,但也願意去鑽研,這部分科學愛好者,是有可能成為頂尖科學家的。

“科學妄想家”的例子有許多經典的,比如郭英森雷紹武。而另一部分科學愛好者,我以前看到有人發過例子,是關於生物科學方面的。但是用“民科”這個關鍵詞去搜索顯然不行了,被汙染的太嚴重了,我一時也不知怎麼去找到那些有或大或小的成就的正真的民間科學愛好者。如果大家知道,可以評論區說出來,正一正民科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