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写好书法必须明白静、兴、恒三字?

旭陽東獒


“静、兴、恒”三字真言,出自白蕉先生的《书法十讲》:现在愿诸位在学习书法时注意的有3个字:

第一个是“静”字。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功;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

第二个是“兴”字,即要有兴趣。但是一时之兴是靠不住的。

第三个字是“恒”。要锲而不舍,不能见异思迁。要坚持。

我想,这个静字,首先是要心静。心既静,自不会受外界因素干扰。即使受到干扰,也会及时调整回来。

按照白先生所说,学习书法不能急功近利。历史上的书法家大都不是要用字换钱的,自不需要靠书法逐利,因而无功利性,若有,也是内求差别即“我书比之某某如何?”因此可以安之若素,追求自己的审美趣味。而当世的某些所谓书法家,尤其是某些“职业书法家”,是要靠书法过活的,心里想着写一张就能卖多少多少钱,心如何能静?

既然要卖,那就要迎合一下买字人的喜好,又有何做到追求自我?一群追名逐利之徒,如何写出好的东西来?而后学者羡慕不已,遂走上同样的路数,于是“风气大坏”,也就成那样了。

历史上有几个大动荡时代,魏晋算一个;民国时代算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恰恰又是文化爆发的时代。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样的时代,想要求一方宁静,須释放内心,追求本我,潜心自好,自然有个性,有趣味。另一个原因是,内心的逆求:潜意识里挣扎,求得心灵上的极致——越是艰难,越要活出风采——这是外力的反推。

这样的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便催生出了灿烂的书法艺术和其它方面的艺术。

归根结底还是心静,是“静水流深”的静,其下可能波涛汹涌,反应到书法、文辞等,自是意趣盎然,有灵魂,有气质的。。

第二个字“兴”,比较直白,就是要有兴趣,要自己喜欢,没有兴趣,自不会潜心深研,难下苦工,成就有否,自不必说。

延伸一点,“兴”字还可以理解为兴致。喜欢,做的时候有兴致,乐此不疲,不以苦为苦,反以为乐,自然会调动内部外部的所有能量,全力以赴,思维活跃,专注一点,兴致盎然,自然是时半功倍。

第三个字“恒”,也好理解,就是要坚持嘛。

浅尝辄止,见好就收,自难入殿堂,久之兴致索然,只有放弃一途,怎会有成?学书的过程,也是符合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生演变规律的,练到无法进步,放弃即前功尽弃,顶过去便如入桃花源“豁然开朗”,发现一片大世界。过程有长有短,次数或多或少,考验的便是恒心,有坚韧不拔之恒心,又有虚静淡然的“静”的心态,一波一波地冲击过去,自是收获满满。

观古书法家之学书历程,无不符合此等规律。

打个比喻,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按照馆阁体答卷,否则,仕途断绝,你是学还是不学?写不到好处怎么办?再写,久之必成。

讲学习书法比之生死存亡之机,有此心,必能坚持,恒心须有此等心气方可。

本文昭明书馆原创,一家之言,读者自有分数。








昭明书馆


我用唐大书法家、书论家孙过庭的语句来做回答吧! 神怡务闲(精神愉快,事务悠闲),一合也;感惠徇知(感人恩惠,酬达知己),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这不是临池习书的静与兴吗? 与之相违背的有:心遽体留(心情躁动),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闲,五乖也。 时逾二纪(二十多年),有乖入木之术(形容书法没有达到很高造诣),无间临池之志(二十多年都没间断临习书法)。——这不是恒吗? 临习先贤笔墨痕迹,更须静心读碑读帖,充实一点国学素养,滋养心灵。避免闹出笑话。如毕福剑先生的“九球天后”,不评论书法水平怎样,四个字就写错两个。有的写些不知如何欣赏的口语“真不容易”等等。 不止书法界,当今社会环境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不正是缺少这静、兴、恒这三字吗?




兰水书艺院


静、兴、恒

仨字丰富了学书法的诀窍,做事,心平气和,宁静致远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大智慧。浮躁与冷静,是一对相互排斥的孪生兄弟。

艺人若冷静,心态释然,若浮躁则心境变乱,释然而生妙品,心境燥热生霉物。

学书法追求雅致,崇明理,只有淡泊而谧静,趋名利则浮华生焉。大凡浮躁者一种是个性而成,一种是基于出名而为。

兴乃盎然也,是为心动,因趣而兴致勃勃,所以兴趣俩字永远拥抱。

做事情,都是因了喜之好之乐之,成功者必有的规律。具备痴迷,也是兴趣的引导啊。

恒,持之以恒,不辍,不停的意思,坚持不懈,心境远大,目标明确,敢于挑战自己。

凡事预则立,认准的事情,永不回头。

因此成功者,天赋以外,必须具有仨字的特征。

故,学书法也不例外,要静、兴、恒。

谢谢





狂喜淡墨a


首先要得法,然后是兴趣,再就是坚持,最后一定有好成果




温馨的蓝天


此为写书法之三要!我比较赞同!首先说“静”字之诀;夫静者,写字之必然之情,心如不静,焉得习得好字?世上万事,必得静而做之!才能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习字亦当如果,初学者必从楷书帖。看法帖一笔一画如何结构,自已亦必按帖习之!要用心,心无杂念,才能临摹如帖!第二,“兴“!兴者,趣也!如果一个人对一事物有兴趣,而如研究之,必有独出他人之境。古人说,久习之道,可以前知。必能成才!第三“恒“!恒者,久远也!持之以恒,数十载如一日,必然出类拨翠,书写成章,明大家文征明先生八十余书《赤壁赋》气贯长虹耳!








灵虚子道人


静,是相对而言。静,也是指一个忘我的状态,而不是单指心静,内心没有波澜。我们都知道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内心会种原帖创作者的内心产生高度共鸣,会随着原帖创作者内心的起伏而起伏,而随着原帖创作者内心的平息而平息。相对而言,外界环境不管是清静还是噪杂,都和我们无关,因为我们已进入到一个忘我的状态,这就是静与动的相对性。

在此说一句题外话,书法创作,也是需要诸多条件的,孙过庭的《书谱》中说到的“五乖五合”概括的很全面,大家可以去关注下,在此不作详述。

兴,通指兴趣,有时也指人的心情。兴趣很好理解,指爱好,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强动力。《书谱》中的五合无一不是和心情有关系的,心情顺畅时产生的那个兴奋劲,不管是学习还是创作都是有利的。

恒,指恒心,这一点更好理解,不管做任何事,如果不坚持到底,都将功亏一篑。


硬笔书法小门童


我认为不只是练习书法,是学习所有东西都需要静、兴、恒三个字。

而且应该是兴在前比较合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能从中得到乐趣,才愿意去做;

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静”,其实就是”专注“,专心致志,心不静,心浮气躁,做事情就只能敷衍了事,不可能做得好。

“恒”就是坚持和毅力,学习和做事业,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需要坚持,才能在一个领域做出成绩来,所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这三个字。


小鸥老师


书法!讲求心静、雅兴、如若心浮气躁,书法肯定也是俗野之路!不能静下来读帖,临帖!持之以恒的去钻研!终究是登不了大雅之堂!江湖味实足!所以书法讲求静,兴,恒!


zgqlyl19841017


当今书法,你得是官,你得会炒,你得能涂。所以书法须官、炒、涂


佛珠诤言


好句由情出,好字由心生。胸中无激情,笔下怎龙腾。学书分阶段,基础系功成。初学需静研,得法方乘风。兴是登山梯,有恒方达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