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天下三分曾发生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然而在这些战役中有三次战役改变了天下的格局,你知道是那三次战役吗?还不知道的就随小编来看看吧!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

1、官渡之战

建安元年,曹操在许昌挟持汉献帝,从而形成“挟天子令诸侯”的局面,然而此时的曹操手掌大权,建安二年,远在寿春的袁术称帝,然后曹操以讨伐叛军的名义将其消灭,接着吕布也相继被杀,从而扩大了曹操的势力,西到关中、东至徐州,黄河以南等大部分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按当时的兵力部署来看,曹操的兵力远远不及袁绍,在这种情况下佣兵数十万的袁绍怎么可能屈尊于曹操之下呢?决定要与他一战,建安四年7月初,袁绍亲率数十万兵马南下准备攻打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建安五年,袁绍拥有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消灭曹操,曹操得知袁绍南下,率先击败与袁绍联合的刘备,攻占官渡,最后曹操用计谋,斩杀袁军大将颜良。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初战失利的袁绍,锐气受挫,改变战略方针,分兵进攻。由于官渡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两军相持数月,而此时的曹操兵乏粮缺,欲会许昌。谋士荀彧却说:如果此时退兵,以袁绍的兵力我们必败,反之,袁绍轻敌,内部不和,见相持已久必有所变,然后在出奇制胜。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此时曹操没有办法,只有采纳荀彧的策略,随后曹操派5000精锐偷袭了袁绍屯粮的乌巢,烧毁了全部粮食,消息传来,袁绍军中人心惶惶,军心动摇,曹操趁机全军出击,杀敌数万人,此时袁绍只能率其余部下北逃。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也正是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2、赤壁之战

曹操大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八月初曹操准备挥师南下,先杀了刘表,在杀孙权就能统一南方,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指日可待,九月,刘表病死,曹操攻入新野,其子刘琮率众部下不战而降,在收编了刘表的军队,曹操号称80万大军进攻孙权。而此时手下败将的刘备派诸葛亮前去东吴会见孙权,达成结盟抗曹。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东吴大都督周瑜亲率3万水军,同刘备联盟的2万军队共同抗曹,由于曹操是北方军队不善于水上作战,于是就将船只连成一体,演练水军,伺机攻占,周瑜手下大将黄盖献计用火攻,然后诈降曹操,在加上诸葛亮推算今夜必有东南风,曹操见黄盖前来投降大喜,黄盖见风起驶入曹军水寨放火烧毁了曹操的战船,然后孙刘联盟趁势出击大败曹军,曹操只能率余下众人从华容道逃回许昌。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经赤壁之战后的曹操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统一全国,也真是应为赤壁之战的胜利让刘备和孙权各自壮大起来为后来的三国之争拉开了序幕,而此时曹操退回北方修生养悉。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3、夷陵之战

由于兄弟关羽、张飞被东吴所杀,加大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数万大军攻打吴国,而此时孙权的大将吕蒙以死,只能让陆逊担任要职抵抗刘备,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得出刘备兵力强大,求胜心切,锐气正盛,应该避其锋芒,不可正面交锋,再伺机破敌,吴军众将领被陆逊说服。然后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长达百里的山地让给了蜀军。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从222年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僵持不下,刘备为了能迅速结束战争,曾多次派人到吴军阵前破骂,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加上天气炎热,暑气逼人,刘备只能将军营转移至深山密林中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刘备身处密林中,连营数百里,兵力分散,从而给陆逊提供了可乘之机。陆逊采用火攻,加上天气炎热,他们又在这么密集的树林中扎营,火攻乃是上上策,于是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经此一战蜀军大败,刘备率其余人乘夜突围,逃入白帝城中,次年四月,刘备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揭秘: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知一二却不知其三

通过着三次战役,小编觉得曹操是一个政治才能,军事领袖,有句俗话是这样评价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可见曹操是有勇有谋,而刘备呢?在没有诸葛亮之前是连战连败,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成就了一番霸业,在夷陵之战前诸葛亮多次劝说刘备,刘备不听执意要讨伐孙权,果然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而归,可见刘备的才能远远不及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