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每年2-5份是加州鲈下苗高峰期,下面笔者提前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八步”学会加州鲈标苗。

培育加州鲈苗种的池塘以土池较好,要求长方形,东西向,背风向阳最好。水源充足,水质好,不受污染,面积以1~3亩较为理想(或将大鱼塘用纱网隔成1~3亩的育苗区)。

池塘具有独立进排水系统,池塘高2米,水深1.0米~1.5米,池底淤泥最好控制在10厘米以内。配轮式增氧机一台,0.75KW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用生石灰进行全塘泼撒。淤泥厚度在15cm以下,使用量为150斤/亩;厚度在15-50cm之间,使用量为200斤/亩;厚度在50cm以上,使用量为300斤/亩(也可以采用湿法清塘,即一次性池塘进水40-60厘米后,将生石灰(100-150斤/亩)装入船舱,加水后趁热全塘均匀泼撒)。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碱化塘底2-3天后,进水深达到1m为宜,用30斤/亩的茶麸全池泼消毒(杀死杂鱼和螺类)。

方法:将茶麸饼放船舱加水,水淹没茶麸即可,浸泡一天一夜。第二天使用前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泼洒茶麸后要一直打开增氧机,确保泡沫尽快消失。茶麸消毒一般在水花下塘前10天左右进行。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茶麸消毒后,立即在塘的四周围网隔离青蛙产卵,防止蝌蚪觅食鱼苗。

用高60cm纱网在标苗塘周围进行围圈,围网在离岸边的水面20cm插入泥土固定,同时在靠岸的网边铺上胶布,以防雨水把泥冲向鱼塘。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地笼即捕小龙虾的“虾笼”,长方体形,两侧开口,同样和岸边保持平行,水面淹没其1/2左右高度及可,两头用竹竿固定,每张池塘配备4-8个地笼,即每侧塘边1-2个。

茶麸的毒性消失后,将池塘水完成抽出引入新水(用2层80目网过滤)。加州鲈水花培育提倡“新水放苗”(即加新水到放水花的时间不超过5天),进水50-70cm深后,要彻底杀虫,并彻底消毒,隔天解毒抗应激。

2、鱼苗下塘时以摄食轮虫为主(即细水蛛),轮虫生物量应达到每升水5000至10000个,生物量为20毫克以上。在生产中可以用肉眼观察计算轮虫的数量,即用玻璃烧杯取池水对着阳光粗略计算每毫升水中小白点(即轮虫)的数量,如果每毫升水含有10个小白点,就是每升水含有一万个轮虫。所以在观察时如果每毫升水中有5个以上的小白点,即可放鱼。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在珠三角地区,养殖户将鱼类鱼花开口生物饵料称之为“水蛛”(江浙一带则称为“鸡花”),其实都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统称。“水蛛”分“小水蛛”和“大水蛛”。

1、“小水蛛”一般指能通过60目筛的轮虫和小型枝角类,其作为许多鱼类鱼苗开口5天内的主要食物;

2、“大水蛛”主要指中、大型桡足类和枝角类,是苗期食性转化前的主要食物,根据鱼类品种不同,大水蛛一般是作为下苗后7-15天主要食物。

观察水花活力,选择强壮而有顶水现象的水花为宜;再次,观察水花是否规格整齐,规格差异小的水花优先选择。

放苗前一天要试苗。在附近借不少于50尾的小苗,放入一个封闭的网中或者装有池塘水的桶中,放置一夜。过夜成活率96%以上,即可以进行放苗操作。

3、抗应激处理:放苗前4-10小时,全池泼洒解毒和抗应激产品

早上9点钟左右在上风口投放,将装有水花的氧气袋或桶水放置塘内15-30分钟,待氧气袋或桶水内水温与塘水温相近再放苗。放苗后5-6小时,再泼洒一次抗应激产品。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土塘培育水花的过程中,由于前期饵料限制,建议培育水花的密度控制在15万尾/亩,如果饵料充足,可放20-30万尾/亩,不建议超过30万尾/亩。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鱼花下塘后,以捕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此阶段以小水蛛为主)。若鱼苗出现沿塘边游走,说明此时生物饵料不够,需用100目密网捞取浮游生物,再用60目筛网筛出“小水蛛”来投喂。待鱼苗体长至1.5~2厘米之前,需时常留意水蛛大小,避免出现水蛛太大影响鱼苗的适口性。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这一阶段的鱼苗处于食性转换阶段。为确保鲈鱼鱼苗饵料生物供应,鱼苗下塘后每隔3天亩用2~3公斤黄豆浆全池泼洒,尽量维持饵料生物数量和时间。可以尝试延长投喂生物饵料时间,逐渐驯料,提高育苗成数。

待其吃光池塘中的桡足类及枝角类动物后,鱼苗长到6~7朝后转入驯化阶段,开始投喂鱼糜浆和死水蛛的混合物,连续一个星期后单纯投喂鱼浆;直到7.5朝后可以开始喂饲料,最初按照10%饲料+90%鱼浆比例投喂,然后逐渐增加饲料的比例,大概半个月后就可以全部转为饲料。驯食刚开始为较细的破碎料,以使饲料破碎大小需要与鱼体口裂相适应,确保食性顺利转化。

这一阶段鱼苗已经比较强壮,由于幽门盲囊的发育成熟,消化能力也逐渐增强,这阶段主要以颗粒膨化饲料为主,投喂时加少量鱼浆水来增加诱食即可。投喂餐数固定在2餐为宜,投喂8成饱即可,注意提高鱼苗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① 搭料台:在料台下搭板子,以便鱼苗拾到洒落的饵料;深入水体50-70cm。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1、每次投喂前拨动水面或者利用敲打金属器物,造成条件反射诱导鱼群过来摄食。

2、投喂时注意掌握“慢、快、慢”的投饲节奏和“饱食投喂,均匀投喂”的原则,驯料时间间隔达2小时以上,使鱼苗充分消化。

3、每天驯化时间需达6~8小时随着鱼苗长大,肠道排空时间的延长,投喂餐数也由原来的6餐逐渐缩短至2-3餐。这个阶段如果发现规格出现较大差异,还可以在食台旁边暂养红虫,提供给鱼苗充足的饵料,避免出现残食现象。

4、随着饲料投喂比例增加,在日常投喂过程中可以分别拌相关产品调理肠道助消化,预防病害。

5、定时、定点、定量投喂,保证供给足够的饵料,以保证全部鱼苗均能食饱,使鱼苗个体生长均匀,减少自相残杀,提高成活率。

1、加州鲈鱼苗饲养过程中分期向鱼塘注水是提高鱼苗生长率和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一般每5~7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厘米左右,直到较理想水位。每隔5天左右用相关产品调节水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4小时,避免鱼苗出现气泡病死亡。

2、注水时在注水口用两层80目密网过滤野杂鱼和害虫,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把池水搅浑。

3、坚持在黎明、中午和傍晚巡塘,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投苗后注意天气防应激。鱼苗阶段机体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

1、水花经15~20天左右培育(6朝-7朝),鱼苗体长已达2~3厘米左右,当鱼苗鳞片生长较完整时,鱼苗互相残杀最严重就要及时拉网捕起分筛,按大、中、小三级进行多次分级育饲养,有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在分筛前后都泼洒抗应激产品,过筛后注意预防有伤口导致细菌性感染。

2、再经过约10~15天培育至体长达到4~5厘米(7朝-8朝),一般分筛成有至少两个规格,第一次过筛为8朝左右,分为8朝上和8朝底两个规格。第二次过筛在大部分为9朝时,分为9朝上和9朝底两个规格,10-11朝之后可放大水面养殖。

收藏丨“八步法”教你学会加州鲈“标苗”

一般而言,10朝的鱼苗可以分塘作为养殖大规格的加州鲈,此时下塘后,到养成450g/尾以上的成鱼,成活率一般可以达到92%以上。

池塘面积5~10亩,水深≥2米,池塘淤泥≤10厘米,每亩配备一台3kw增氧机。

池塘水质达标后,亩放养9厘米规格鱼苗6000~8000尾,混养适量大规格鲢、鳙鱼种,控制水质,配3寸以上的白鲢500尾,花鲢100尾。

投喂粗蛋白质≥40%、粗脂肪≥8%的全价配合沉性或浮性饲料,日投喂3次,至年底可长至平均尾重400克左右。

由于国内加州鲈养殖区域比较广,每个区域养殖环境和技术都有所不同,里面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因养殖区域问题有所偏差,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