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攪局者”來了!首家外資控股券商確定,如何重新佈局中國,瑞銀集團最新迴應,這些外資券商待審

券业“搅局者”来了!首家外资控股券商确定,如何重新布局中国,瑞银集团最新回应,这些外资券商待审

券业“搅局者”来了!首家外资控股券商确定,如何重新布局中国,瑞银集团最新回应,这些外资券商待审

以上音頻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券業“攪局者”來了,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花落瑞銀。11月30日晚間,證監會依法核准UBS AG增持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比至51%,核准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這是《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佈實施後,證監會核准的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券业“搅局者”来了!首家外资控股券商确定,如何重新布局中国,瑞银集团最新回应,这些外资券商待审

瑞銀集團今日表示,瑞銀將收購中國國電資本控股及中糧集團分別持有的12.01%及14%瑞銀證券股權,相關交易完成後,瑞銀集團對瑞銀證券的持股比例將達到51%,成為首家通過增持股權以實現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

對此,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思傑表示:“拓展中國業務是我們的戰略重點。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瑞銀在中國的業務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瑞銀集團亞太區總裁施許怡敏表示:“對於瑞銀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們中國業務戰略的重要一環。瑞銀證券是我們在國內的投資銀行業務平臺。未來我們與瑞銀證券更緊密的聯結將加強亞太區內業務協作,這對我們為客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非常關鍵。”

歷時7個多月,外資控股的第一家券商終於落地,這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關鍵一步,也是證券行業迎來充分競爭的分水嶺。

花落瑞銀,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

當市場還在討論,外資控股券商的到來是“狼來了”還是“糧來了”之時,首家外資控股券商真的來了。

正如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思傑所言,“自1989年正式在中國內地市場開展業務,瑞銀一直以來都是外商投資中國的領跑者。”4月底證監會公佈的《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外資金融機構可以控股合資券商。5月2日,瑞銀集團向證監會申請將瑞銀證券的股權比例從24.99%增至51%,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申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

這也意味著在申請了212天后,瑞銀證券在幾次書面意見反饋後,終於在國內拿到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的身份。

證監會官方消息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證券業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證監會於近日依法核准UBS AG增持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比至51%,核准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這是《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佈實施後,證監會核准的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堅定落實我國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積極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紮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對外開放的具體工作,繼續依法、合規、高效地做好合資證券公司設立或變更實際控制人審核工作。

此前瑞銀證券的股權結構為,北京國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外資方瑞士銀行有限公司持股24.99%,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4%,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4.0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4%。

此前瑞銀證券股權轉讓已有跡象。

今年10月10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中糧集團、國電資本分別轉讓瑞銀證券14%、12.01%的股權,轉讓股權比例合計為26.01%,轉讓底價分別為4.62億元、3.96億元。

其中,國電資本控股甚至在轉讓信息中直接提到了現有股東UBS AG成為最終受讓方的約定情形。

更用意明顯的轉讓條件在於,受讓方必須“打包”購買兩家所出售的股權。而巧合的是,若瑞士銀行成功受讓上述股權,將對瑞銀證券的持股比例恰好增至51%,成為控股股東。

果不其然,瑞銀集團今日對媒體表示,瑞銀將收購中國國電資本控股及中糧集團分別持有的12.01%及14%瑞銀證券股權,相關交易完成後,瑞銀集團對瑞銀證券的持股比例將達到51%,成為首家通過增持股權以實現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

此次股權收購交易完成後,瑞銀證券的股東方及持股比例將相應變更為:瑞銀集團(51%)、北京國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3%)、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14.01%),以及中國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1.99%)。

多家外資積極準備

《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簡稱《外資辦法》)4月28日發佈實施後,證券行業對外開放大幅提速,新設合資券商也全面開閘。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表示,在《外資辦法》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已有歐洲、亞洲等地的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向證監會了解公司設立和股權變更的相關信息,並多次表示正在積極準備,擬提交申請材料。

除了瑞銀證券,另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爭相佈局。

野村證券、摩根大通等外資券商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申請,要求在華設立控股證券公司,已獲證監會受理。其中,野村控股株式會社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在9月28日獲得了證監會第一次書面反饋;而摩根大通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已於11月12日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9月份,華鑫股份公告將轉讓華鑫證券所持有的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2%的股權,若摩根士丹利亞洲受讓上述股權,對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的持股比例將達到51%,也將成為外資控股券商。

11月份,據彭博社報道,花旗集團正考慮退出東方花旗證券,在中國另設控股證券公司,原因是其欲增持東方花旗股權至51%的談判未果。東方證券回應券商中國記者稱,未來,東方花旗的既定戰略不會發生改變,管理機制將保持穩定,日常業務和經營不會受到影響,繼續做大做強、穩健發展。

外資券商通過合資企業在中國開展證券業務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我國首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於1995年設立,目前我國的合資證券公司共有12家,包括中金公司、瑞銀證券、高盛高華、德邦證券、中德證券、瑞信方正、摩根士丹利華鑫、東方花旗、華菁證券、申港證券、東亞前海、匯豐前海等。

在過去以往,合資券商過去一直受到較為嚴格的管理,業務範圍大多限於投行類業務,外資股東無法佔據控股地位,也在客觀上制約了其經營管理能動性的發揮。上述12家合資券商佔證券公司總數不足10%,總資產佔比僅約4%。持股和業務牌照的限制依然是合資券商難以擺脫的掣肘。

同時,外資沒有控制權、經營業務範圍單一、不允許同業競爭、中外文化的差異等矛盾就像合資券商的一顆隱雷,隨時可能爆發。合資券商隊伍中還曾有海際大和、財富里昂、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華英證券等證券公司。2014年到2017年間,因種種因素影響,這些券商的外資股東轉讓了所持有的全部股份,這些券商轉而成為內資券商。

《外資辦法》不僅允許合資券商由外資股東控股,也同時放開了對其業務範圍的限制,這將有利於引入境外機構先進經驗,引入專業能力、促進良性競爭,提升我國證券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到,為了更好的進入中國市場,不少外資機構在人力、技術和組織架構的組建方面都進行了投入,從研究能力到投行資管方面給予準備。

外資控股並非一勞永逸,匯豐前海證券認為,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准進入中國市場後,需要在經營實踐中,儘快適應本土化經營,仍將面臨不少挑戰,包括新興市場的挑戰,中國證券市場在市場機制建設、產品許可及監管法規建設等方面,仍處於逐步完善和優化的進程之中。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為適應新興市場與全球運營的協調,依據集團母公司最佳實踐標準,管理模式、業務架構與產品設計等均需要適應中國證券市場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人才方面的挑戰,綜合監管的挑戰等。外資控股證券公司既要接受境內監管機構的監管,同時也要滿足境外監管機構的要求。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新元素,對境內外監管機構之間的政策協調與交流提出了新的需求,隨著中國金融開放的不斷深入,外資控股證券公司將持續完善並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在服務中國市場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

國內券商的得與失,該如何應對

外資投行的加速進入將會給中國證券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目前市場各方多處觀望狀態。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2017年,國內共有131家證券公司,較2007年增加了25家,當期共實現營業收入3113.28億元,淨利潤1129.95億元,120家公司實現盈利。截至2017年底,131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6.14萬億元,較十年前增加254%。淨資產為1.85萬億元,淨資本為1.58萬億元,相比之下,2007年證券公司淨資產和淨資本分別為344.26億元、2966.0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證券業的快速發展在體量擴大的同時也落下了資產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國際競爭力不足,證券公司盈利能力受市場行情影響大等問題,要改變現狀和國際一流投行同臺競技,逐步對外開放是機遇也是挑戰。

不過共識在於證券業對外開放提速必將攪動國內證券行業的現有格局。國盛證券分析師賈菲表示,目前內地券商業務同質化問題突出,多元資本進軍內地證券行業,除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外,將倒逼券商業務轉型,或將逐步實現券商創新發展與差異化競爭,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

民生證券認為,境外優質資本進入將推動市場規模擴大,有助於配套制度完善和新業務模式發展。在國際競爭格局下,具有較強資本實力和業務能力的上市券商優勢將持續顯現。從股權合作看,外資可能青睞實力較強的大中型券商進行優勢聯合,市場份額將向龍頭集中,中小券商的生存壓力會加大。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則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已是一片紅海,也比較成熟,當前證券行業的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競爭激烈,而中國券商在國內具有天然的渠道優勢,外資投行想要爭取更多蛋糕並不容易。

中資券商的國際化能力正不斷加強,以香港市場為例,近年來,中資券商紛紛登陸香港,搶佔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2016年,香港市場承銷額排名前十的投行中,中資券商已佔據7席。2017年,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和招商證券的海外業務收入規模已經達到10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也明顯提升。

國開證券研報認為,傳統業務方面,經過互聯網金融的洗禮,經紀業務市場格局相對穩定,外資券商的客戶基礎較薄弱,其比較優勢主要集中在財富管理方面,尤其是針對高淨值客戶的財富管理;核准制下投行業務與監管密切相關,歷史經驗已經驗證了外資券商在投行業務方面不佔優勢;資管業務受影響相對較大,外資機構或能憑藉先進的管理理念、業務模式、技術支持和全球資產配置經驗贏得一部分市場;自營業務和兩融業務考驗券商的資本實力,往往規模大的券商更具優勢,因此外資券商的資本規模將是重要考量因素。

安思傑表示:“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瑞銀在中國的業務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包括旗下財富管理,投資銀行以及資產管理三大業務。控股瑞銀證券印證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我們將繼續尋求更多業務機會。”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业“搅局者”来了!首家外资控股券商确定,如何重新布局中国,瑞银集团最新回应,这些外资券商待审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券业“搅局者”来了!首家外资控股券商确定,如何重新布局中国,瑞银集团最新回应,这些外资券商待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