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何又稱為“天水一朝”?

司馬長史


南北兩宋時代,是中國自唐末五代十國之後的又一次局部統一王朝。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定鼎天下,建立了北宋。

從此,開啟了軍事力量較弱而文化極其繁榮的宋朝。所謂天水一朝其實也就是趙宋一朝,其來源主要是趙姓皇權確立的地望。古人比較講究地望,每個姓氏都有聚集的地理空間,看重門戶高低,實際上是先秦宗法與分封制度的延續。趙姓建立宋朝之後成為國姓,居百家姓之首。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

士族雖然大部遷移與分支,仍保留原籍之稱號,稱之為郡望。

人口即有轉移,猶能各舉其原籍作為標識。

從歷史源流來說,鳥夷是嬴姓、趙姓的先祖,秦趙兄弟不分家。而趙姓一支出於造父、非子,地望有兩個,分為天水趙氏和涿郡趙氏。趙匡胤一家的淵源地始祖與本姓郡望,起初都在北方涿郡,直到唐末。但是,到了後周時代,趙姓家族迅速發跡卻在天水一帶,當下甘肅還有趙姓的祭祖宗祠,因此宋代就以天水為地望。根據《宋史》第65卷記載:

天水,國之姓望也。

天下趙姓,皆出於天水。

趙匡胤追認父親趙弘殷為宣祖,因為趙弘殷曾經駐兵天水,並被封爵為天水縣男。天水朝的別稱傳到了當時北方的金政權,到了靖康之難時期,徽欽二帝被擄走,為了挖苦兩個俘虜皇帝,金朝封宋徽宗為“天水郡王”,宋欽宗為“天水郡公”。真正讓天水一朝流傳很廣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在臨終前,寫了《贈蔣秉南序》文,裡面談到:

(歐陽修)貶斥勢利,尊崇氣節,遂一匡五代之澆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遺留之瑰寶。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從陰陽術數與附會角度來看,漢武帝設“天水郡”,伏羲生於成紀,也就是今天的秦安縣。俗話說天一生水,天水羲皇故里多盛景,地處西北天河注水之所,山水靈秀,林木密茂,水質純淨、甘冽醇厚,絕對是養生宜居之地。

這種自然的柔性特徵塑造了宋代重文輕武的格局,社會風俗清雅多姿、百姓生活富庶精緻、士人精神心靈從容寬和的優雅狀態與朝代氣質。今天的甘肅“天水堂”,被公認為天下趙姓祭祖之地。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瓷器鑑定真知堂:

由於對宋瓷的研究,對宋代歷史也就比常人多了一份瞭解。

所謂天水一朝指宋朝,其實是歷史學家陳寅格提出來的一種說法。陳寅恪在《贈蔣炳南序》中說:“尚氣節而羞勢利,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永遠之瑰寶”。指代的就是宋朝。

後人有無學者,以為金國曾經冊封宋徽宗宋欽宗為天水郡王,天水郡公是辱華之舉,用天水一朝指代宋朝也是辱稱,其實不然。

金國滅亡了北宋,後來南宋也在和約中俯首稱臣過,這在歷史上是不爭的事實,無法否認。亡國之後,宋徽宗父子被廢為庶人,也就是什麼爵位也沒有了。後來又被封為昏德公昏德侯,這才是真正的辱封。再後來因為想跟南宋和談,才進封為天水郡王天水郡公。作為金國的俘虜,其身份本同於牛馬,後來得此王爵之封,也算是優待俘虜了。

其實,金國之所以提高宋徽宗父子的政治地位,並以天水為王號,出發點卻是尊重,高看宋徽宗父子的。因為,趙宋自稱來自甘肅天水。天水是趙姓郡望。(《宋史》卷六十五:“天水,國之姓望也。”)。

北宋太祖趙匡胤之父曾經在天水為官,趙宋也就自認為自己來自天水。那麼以天水為祖籍的趙宋王朝被稱為天水一朝,也無可厚非。不過,這乃是陳寅格一家的說法,並非趙宋自稱,也不是金人稱宋。

趙弘殷

趙弘殷(899年—956年),涿郡(今河北涿縣)人,漢京兆尹趙廣漢之後,趙敬之子,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父親。少驍勇善戰,初事後唐王鎔,有功,留典禁軍。後漢任護聖都指揮使。入後周,以功累遷至檢校司徒,封天水縣男,與子趙匡胤分典禁兵。顯德三年(956年)去世,追贈武德軍節度使。建隆元年(960年),追諡為武昭皇帝,廟號宣祖,陵曰安陵。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周穆王時因功,受賜趙城(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

趙姓來源於造父。這個就已經屬於神話傳說了。其實,真正的趙氏天水望族,根源在於戰國滅亡後秦國的一件事。

秦始皇滅趙國後,把代王趙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屬甘肅),形成一個望族,這就是天水趙姓的來源。

由此可見,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追溯自己的父親最高的爵位是天水縣男爵,而天水則是五代初期,趙氏自認為門閥最盛之郡望。把自己的出身追溯為天水望族趙姓,對於趙氏統領天下無疑是一個好宣傳了。這才是天水一朝真正的來歷。

宋徽宗趙佶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瓷器鑑定真知堂


1.天水一朝,是對宋朝的蔑稱!相當於稱大清為滿清一樣。

2.天下趙姓出於天水,金俘虜宋帝之後,分別封為“天水郡王”,“天水郡公”。

3.亡國奴,喪家犬,後人的感覺,借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