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太祖和明太祖都是白手起家,为什么建立的朝代亡国以后结局天差地别呢?

宋安之


其实,问题中所谓建立的朝代亡国以后结局天差地别到底具体是指什么?题主没有很详细地展开,这既然不够明确,我们的讨论有可能是无的放矢的。

试姑言之。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出身于相对而言的社会底层的人(他们之间原有的地位高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竞争对手出身和地位或多或少都比他们高一些,即使并非完全如项羽这样属于贵族,因而,他们夺取天下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是以一种更激进的攫取和更无底线的斗争方式进行的。

两人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作为后来者,一直以「朕本淮右布衣」相标榜的朱元璋始终有意识地把自己比作刘邦。

但是,从根本上,朱元璋和刘邦是不同的。

刘邦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自己争取利益,但是他本质上并非贪求无厌的——

一方面,成为天子固然很爽,当个沛公其实也不坏,另一方面,“常有大度……,喜施,仁而爱人,意豁如也!”我们会发现,除了一些为了避免自己利益受损的个案,他并没有大规模屠戮功臣。

(刘邦为了逃命可以连儿女也不顾,但是他本身也没有特别憎恶乃至想凌辱看不惯的人)

朱元璋则不同,一方面,他貌似有一种建立纯洁光明国度的可怕的理想主义;另一方面,他不像刘邦没有特别的爱憎,很多政治举措包含镇压凌辱虐待自己的仇恨对象的举动。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争,本质上是两个与邪教有关联的首脑竭泽而渔、斩草除根的互相杀戮)

朱元璋后来始终认为元朝是以宽失天下,「宋元之弊在于宽驰」,因而他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高度控制的极权,这就是明朝灭亡是以脆断的方式呈现的原因。

最为吊诡并且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苏州地区的曲艺类别苏州评书中,保境安民、不横征暴敛的张士诚变成一个懒惰而目光短浅的坐守之寇,而对其征收惩罚性重税的朱重八却成了歌颂的对象。


幸而历史记录的缝隙间留下了苏州百姓的识别好坏的智慧和知恩图报的厚道,朱元璋曾经充满嫉恨地说:

当初张士诚窃据江东,那儿的百姓至今称他做张王。我为天子,那帮家伙居然反而叫我老头儿。


谈古论金


有句话,叫做“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宋亡于外敌,明亡于党争”,虽显片面,也自有其道理。

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一位是市井无赖,一位是和尚,都起于乱世,因缘际会,两位都当上皇帝,自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要谈结局,先说开局,分析也要有个追本溯源。



先看汉明两朝的历任统治者,汉朝很出了几位明君,高祖、文景、汉武、以至东汉的汉光武刘秀等,余者虽无大作为,也说不上荒唐昏庸。再看明代,自朱元璋朱棣后,再也没出现过什么像样的君王,可说是极尽荒唐昏庸,有数十年不上朝的,有做木匠的,有爱上乳母的……偶有贤良中兴,也属回光返照。

在过去的皇权至上的时代,国家通过朝廷治理,朝廷的中心是皇帝,一个处于权力核心的皇帝作为,对国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虽说朝代更替是历史必然,掌权者的表现也左右着王朝衰退的速度。因此两汉是缓慢的衰落,而明王朝衰败的速度则快的多,因此西汉覆灭时,刘秀还能再造个东汉,明亡之时,再无力使南明复起了。



再说汉时的外戚当权也是有传承的,卫青霍去病也是外戚,只是被丰功伟绩的光环遮住了。何以外戚在汉武帝手里可以建奇功,到了末代那几个小皇帝手里就成了乱政源头?只因权力的掌控跑偏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始终牢牢的掌握国家权力,到了东汉末年那几任皇帝,身体不好驾崩太早,年幼的小皇帝只能仰仗太后们来主持大局,太后们也只能通过亲戚们来帮衬。等皇帝成年,有心改变现状,却已大权旁落有心无力,造成外戚宦官们轮换专权的乱像,又逢黄巾之乱,群雄趁势而起,汉灭。



而观大明,有过之无不及,皇帝完全就是甩手掌柜,长期的不上朝议政,正经活都不干了,直接交给宦官们全权代理,把个大明搞得乌烟瘴气。末代崇祯有心改变,然内有天灾人祸,官员集团阉党集团相互碾压,朝局濒临崩溃,几无可用之人。关外后金政权一直虎视眈眈,趁闯乱一举攻入灭明。

至于说汉明两代结局不同,汉是败于内亡于内,终其汉朝,汉武帝灭匈奴之患后,再无外族形成气候。明是败于内亡于外,运气不如汉时,恰逢满清崛起。类似一个行将溺死的人,又被外敌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百味乾坤


汉朝诸侯王还是有很大自由的,虽然汉武帝推恩令之后诸侯王的实力大不如前,但是他们的地位还在,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他们还是可以一呼百应的!明朝就不一样了,朱棣番王造反起家,最怕的就是诸侯王造反,所以从他开始所有的诸侯王都是被圈养的,没有政权,没有兵,没有自由!只是被发配到地方吃当地赋税的活死人,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许离开封地半步!所以这样的诸侯王没有见识没有能力甚至除了封地上都没人接触到他,他们的存在只是增加了国家的负担而已,当大厦将倾时这些被圈养的猪也就只能等着挨宰了!


水风清69251641


汉朝亡于汉宣帝之子。当时汉宣帝曾经说过:“乱我家者太子也”可见一般。所以说儒生就不是好东西。看看历史上的宋朝,明朝。就知道了……文人的知识越多越反动!


轨迹248571779


汉高祖,不是汉太祖!


王学伟359


我认为这是,机遇和把握机遇的人,一次巧合。光武帝刘秀就把握了这样的机会与巧合。宋高宗赵构也抓住了这样的机遇。致于明朝和其它王朝,即使有这样的机遇,切没有刘秀和赵构这些抓住机遇的人了。


智者乐水454


纠正一下,是汉高祖, 历史上没有汉太祖!哈哈


用户104511495115


主要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进程不一样,汉代时候中央集权制还比较弱,君权与相权相互平衡,到了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直接管理六部,既是皇帝又是宰相,皇权彻底走向了极端。所以亡国后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东方穆康


创业和败家的关系


jk哥哥


集权制度发展进程不一样,刘氏汉代时候中央集权制还比较弱,主要靠相权辅佐平衡,到了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直接管理六部,既是皇帝又是宰相,皇权彻底走向了极端。所以亡国后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