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少數民族中的姓氏都是漢姓,究竟是漢人少數民族化了還是少數民族漢化了?

小褝仙


進入封建紀元後,中原王朝就一直在有意無意漢化周邊遊牧民族。

漢朝的和親政策,被現在一大幫憤青詬病。但是他們沒注意到,漢朝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匈奴單于生下來的孩子就有一半的漢人血統,就算當單于的不是這孩子,但是匈奴是收繼婚制,你當了單于,就能把除你親媽外你爹所有的妃子娶過來,一來二去,再加上漢朝無論是打得過還是打不過都喜歡和匈奴和親,匈奴貴族階層漸漸從血緣上就被漢化了,換句話說,匈奴單于和漢家王朝是一家人。

所以匈奴人進入中原後,姓劉。

不僅如此,漢宣帝時期,匈奴人被漢朝打散了,南匈奴內附,許多人就被漢人同化了。

這是從血緣上漢化典型的例子。



文化上就更好說了,中原王朝強大時,基本是壓著遊牧民族打,這些遊牧民族為了活下去只能選擇依附中原王朝,中原王朝就會把自己先進的文化生活方式通過賞賜,貿易等等傳給他們。有鍋喝熱湯,我為什麼要頓頓吃烤肉?慢慢那些遊牧民族就會受到中原王朝深刻的影響。這裡面最典型的利子就是契丹人,契丹人從唐朝開始就一直接收中原文化,每代首領都會被賜李姓。後來契丹夷裡堇(管軍事)耶律阿保機篡位,建立遼國,把李姓的契丹人趕下去了,但是他又給自己找了個漢姓:劉。他時常自比為漢高祖劉邦,把契丹後族比做劉邦手下蕭何,所以賜契丹後族蕭姓。為什麼契丹人那麼多蕭皇后,這裡的蕭,是蕭何的蕭。

至於中原王朝衰弱,被遊牧民族打進來,也沒事,你遊牧民族在草原上是靠天吃飯的,是部落聯盟,進入中原,好好享受了一番不想走,不想走怎麼辦,只能用中原的辦法治理中原,儒家,法家,道家他們都得拿起來,學了我們的制度,就得學我們的文化,學了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生活習慣,文字,語言就一併都學了。不出三代,雖然頂著個契丹,鮮卑,匈奴,女真的名頭,可是你從裡到外其實已經和華夏人沒區別了。稍微根點的就是孝文帝改革,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全面向漢族學習,活生生把鮮卑族改沒了。



所以說,中華民族的形成就是中原文化不斷同化周邊文化的過程。姓氏也免不了。

還有一句話,胡虜無百年之運。你學我,不出一百年,你就不是你了。比如鮮卑,比如女真。你不學我,你統治不了這塊地,不出一百年,你哪來的回哪去,比如蒙古。


守仁看劇


準確的說,少數民族名字漢化居多。

第一種情況是少數民族主動漢化,比如北魏拓跋氏主動改漢姓為元氏,其它鮮卑姓氏一律改為漢姓;

第二種情況是:漢人王朝對少數民族賜國姓,比如漢代呼韓耶單于後代賜劉姓,劉淵、劉聰等;唐代賜契丹人國姓,比如李盡忠;等等。

第三種情況是: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如遼金元清,王朝滅亡後為避免追殺或漢人報復,紛紛改為漢姓,如完顏姓改為金姓或王姓,愛新覺羅改為金姓等不一而足。


溢利信商行


南越國的東界只到陽山,閩越國的西境只到盤陀嶺。中間這部分前期是海陽齊信侯駐地,中期是漢南海國,後期是滅兩越漢軍駐地。

南越國俚越蠻民分為:畬、畲、疍、

畬民、疍民、祖先都以蛇為圖騰

畲民卻是以鶴為圖騰

為什麼蛇(畬)佬古和疍民說的語言是一樣的叫百越話簡稱為百話。畲民一部分人說的語言也帶點百話影子。其實是因為畬民和疍民都是共同生活在南越國的,講的都是漢化蠻獠語南越國國語。

百越話簡稱百話(諧音譯為白話),蛇(Sa)佬古亦是過山瑤畬(Sa)民,即是古代在現廣東一側固定耕種平原熟田良田的畬(Sa)民,俚越的畬民其祖先崇拜蛇,身上喜紋身蛇圖案,以蛇為圖騰按期交納當政者賦稅。

原廣東(俚越)非越地區遊耕畲(Sa)民人口數量較少,祖先以鶴為圖騰流動農耕生活,少稅常抗拒賦稅不納賦稅,入非越地區山地遊離耕種為生。

兩廣疍民(白話疍民佔大部分,其祖先身上也喜紋蛇圖案),是無編入戶籍不使用土地無賦稅在兩廣江海水上捕魚遊動生活。南宋詩人楊萬裡在《疍民》一詩中,生動地描述了水上居民的生活場景:「天公分付水生涯,從小教他踏浪花;煮蟹當糧哪識米,緝蕉為布不須紗;夜來春漲杏沙咀,急遺兒童屑荻芽;自笑平生老行路,銀山堆里正浮家。」

雖然客家地區現有少量古代畲民後裔(即現在的畲族),但這些人跟一起在非越地區的客家人沒有淵源瓜葛關係!

如唐.杜佑在《通典.州郡.風俗》中曰:「尉佗於漢自稱‘蠻夷大長老夫臣佗’,俚人呼其所尊為‘倒老’。」杜佑這裡所說的「倒老」,就是現代粵語所說的「大老」。也就是說,粵語呼其所尊者為「大老」 ,自西漢以來,二千多年不變。

「客人語言雖與內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讀書之音甚正。故初離鄉井,行經內地,隨處都可相通。惟與土人風俗語言,至今仍未能強而同之。……土與客風俗語言不能同,則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千數百年,亦猶諸今日也」。

蛇佬百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76c0006e8b718811bf8\

李冠希的捷徑


其實呀,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的起源是一樣,如苗,瑤,土家,羌,壯,等等,都是中華土著。只是由於融合或戰爭,特別是影響深遠的炎黃民族融合,各族群的演變走向異化。這些民族的風俗都是差不多的,如土家族管父親叫爺,和山東臨沂市漢族的叫法完全一樣。因為土家族就是上古時從東方遷走的。苗族瑤族也是一樣。所以很多少數民族的姓氏同漢族完全一樣,因為他們從中原遷出時,姓氏已經開始形成!


山海經易讀


漢族是一片海洋 少民是一滴雨水 一滴雨水可以降低多少海洋的鹽度?華夏漢人佔據最好的資源,相比周邊最高的生產力 人口得到快速繁衍。人口文化必定是擴散型,人口占絕對優勢,文化佔覺對優勢,你說誰學誰,漢姓都是有幾千年追溯起源的。不要說少民了 古代周邊越南韓國日本都是用漢字,越南韓國都用漢姓。什麼叫中華文化圈 中華的本質是華夏 華夏的本質是漢。韓國首都以前都叫漢城。我很好奇你對一個滿族說 你是一條漢子 對滿族小朋友說 你是一個小男子漢 他們會不會跳起來說 我是一個滿子 我是男子滿 哈哈哈


野豬皮割皮人


入境隨族,漢化少,少化漢都有,本人家族周氏,本是漢人,祖先於明朝末年被流放到廣西,至今已四百多年,全村與分支大約四千人口,基本上都講壯話,戶籍上都寫壯族,應該屬於漢化少了。


三千越鉀可吞吳


你這問題問的真是。。。漢族本來就是多民族融合而來的 何談“漢姓”?


吃雞是不可能吃雞的吃


在軍事上,總是野蠻戰勝文明;在文化上,總是野蠻皈依文明,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漢族是東亞大陸文明的源頭,自古以來引領著文明的潮流和走向。雖然在軍事上屢遭外敵入侵,但在文化上卻“溶解”了一切接觸過的野蠻人,直到鴉片戰爭遇到文化更先進的西洋人為止!結論:在文化發展脈絡上,古代中國全是“華夏化”,近代中國全是“西洋化”!


氣吞萬里如猴


建議題主先研究一下近代史和現代歷史。

中國是什麼時候有民族之說?近代中國為什麼要反傳統:不再強調家族和‘天下’,而是強調民族和國家?中國是什麼時候劃分民族的?現代漢族的來源於哪些古代部族?、、、知道了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再來提關於民族的問題。


夏天的蟲4


頭條老是搞這些引起種族矛盾的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