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韓信等人真的沒看透劉邦的本質?

良王子


看透了的,只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需要一個不是出身於貴族的君主。在七國貴族肆意欺辱平民、秦始皇窮兵黷武、秦二世暴虐殘忍之後,只有非貴族才能獲得百姓的聲援支持。並且劉邦知人善用,在當時起義的人中,最大的兩股勢力是劉邦和項羽。

但項羽出身楚國貴族,有勇有謀,但為人剛愎自用且性情急躁易怒,與秦始皇多有相似。

而劉邦出身貧寒,知人善用,對待下屬很好,且願意聽取諫言


空山徵羽


張良、韓信等人肯定看透了劉邦的本質,那為何又投奔他呢?秦末起義軍經過幾年征戰推翻了秦王朝,當時實力最大的兩位一是項羽,一為劉邦。韓信先投奔項羽,不受重用轉投劉邦。韓信肯定對項劉兩人進行研究,項是舊貴族,是英雄,但不識人,孤傲,瞧不起平民,更不會重用他們,如韓信陳平等人在帳下多年無建樹。項羽也沒有多少花花腸子,周朝分封得八百年天下,他也分封。但此一時彼一時也,由於分封不均,各諸侯王都擁兵自重,不聽號令,不久就反了。韓信等人知道跟著項羽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而劉邦出身平民,實力也可以,能識人,用人不拘一格,在這一平臺上能有所作為,果然張良韓信等人建立了豐功偉業,封王封侯。功成名就後,張良選擇了隱退就是看透了劉邦只能共患難,而難共享富貴。韓信也知道功高震主,選擇逆來順受,劉邦來調兵就給兵,由王變侯也行,但還是提心吊膽,小心謹慎,想打消劉邦疑慮。可惜韓信不是張良,張良書生一個,對大漢沒有危害,韓信就不同了,用兵如神,此人危險呀,殺之而後安。


qzuser


秦朝末期,民間浩浩蕩蕩發生了很多的起義,陳勝吳廣戰敗後,天下就只剩了劉邦還有項羽,而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項羽,不光是因為他的心機還因為他的身邊有很多的能人異士,一個韓信就當於諸葛亮,在加上還有張亮和蕭何的幫助,這三個人傑就相當於劉備的臥龍和雛鳳,所以取得了天下。

後世的人們稱張良、韓信和蕭何為漢初三傑,漢朝自從建立以後,他們的三個人傑的結局走向完全不同,蕭何被囚禁,韓信慘死,只有張良善終,那麼張良跟他們作為好兄弟好朋友,為何沒有在他們在落難的時候伸出援手,相反卻獨善其身呢?

張良其實並不是不想救韓信和蕭何,只是他知道,這兩人註定是死局,就算他向劉邦求情也沒有什麼結果,可能自己也會白白的搭上一條性命,如果張良像蕭何還有韓信那樣惹人注目的話,其實也會被劉邦除掉,只不過張良這個人是個智慧高人,他的一舉一動對劉邦來說,不足以構成威脅。

張良本就是王族後裔,因為對秦國充滿而來仇恨所以便懷著一腔熱血幾經輾轉來到劉邦的營下,一起推翻秦朝,張良之所以沒有在其他營地重用,就是因為美人懂他的計謀,懂他的人只有劉邦,並且他一直就跟在劉邦的身邊,甚至在鴻門宴上,還幫助劉邦逃跑,救了劉邦,可以說張良在劉邦的心中,不僅忠誠,還很果斷。

劉邦在楚漢之爭中,一開始根本就沒有實力打敗項羽,是張良在最後時刻拉攏了韓信等人,扭轉了戰局,最後幫助劉邦取得了勝利,漢朝建立以後,張良還建議劉邦封賞他的仇人雍齒,穩定朝中臣子的心,還在他的建議下,定都長安,所以說,張良對漢朝來說功不可沒,是劉邦值得重用的人才。

劉邦本來是要讓張良享受諸侯王的待遇,張良雖然感動,卻拒絕了他,還閉門不出,表達自己的意願,他說自己想要追求黃老之術,顯然這只是他的推辭而已,其實他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他看見了蕭何還有韓信的結局,雖然張良放棄了名譽和錢財,可是他保住了自己最重要的性命,最後還幫助呂后成功讓劉盈登基,斷了劉邦想要廢太子的心,可以說,這一點上,張良挽救了漢朝的江山。

而張良也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在這亂世中安安穩穩的度過了自己的下半生,名流史冊。


新聞人AAA


劉邦有什麼本質?又不壞,在那種環境下,不是投這個,就是投那個,投誰不是投,韓信倒是投過項羽,項羽自恃很叼,不鳥韓信,有什麼用,功高得會收斂,說白了,韓信是有點自找不能怪君不仁!就我個人來看,劉邦本人還是挺仁義的,他老婆是真狠!


不舒服也不服輸斯基


也不是這麼說 吧 比如戰國時期 秦國 商鞅變法 有功 被車裂了 武安君白起被賜死 為什麼一人功成萬骨枯 做名將 就要有死的覺務


互聯網2560053145


他們肯定對劉邦有著清醒的認識!可以說看透了劉邦的本質!

可是,更關鍵的是,他們發現只有劉邦強於其他人,符合作為領導者的素質,不必上午追究個人一些細節上的缺失!


尚沃寫給理想5555



南派三嫂


誰能打包票看透另一個人?韓信的下場完全是擺不清身份,為人臣子卻沒有人臣的覺悟,救駕不力甚至以此要挾封賞,收留敵將,換哪個皇帝都殺。


az2777


他們比你聰明一萬倍,正是因為看透了劉邦才依附他的。


順天府尹999


我時常告訴自己誰都不傻、張良韓信何等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