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科學嗎?

用戶6295859799


大家好我是小海。 根據小海多年農村生活經驗,很願意和大家分享如下:

對於“吃豬油死得快”這個問題我想說,又是所謂的專家給的結論嗎?還是某些心存不良者又來禍害“豬油”來了呢?

豬油的各種說法,真的是用亂七八糟來形容都不為過,窮苦農民出身的我們鄉下人,雖然不懂什麼大道理,可是有幾個是吃豬油吃死的?沒吧?各種專家評論說豬油這個含量高,那個含量高,大家確定這些所謂專家不是某些商家的銷售手段嗎?

別說豬肉炒菜香還是不香,就說老一輩的人哪個不吃豬油?還不是照樣壽命過百的人大把,人死不死的快跟豬油無關好沒。

任何食物都講的是攝入量好沒。吃什麼東西都不能過量,飯吃多了也會死人啊,水喝多了也不行啊!是不是這個道理?再好的東西都應該懂得節制,要想活得久,就要學會勞逸結合,注意保養,多運動,凡事看開點,別輕易動氣,身體才會健康,才會長壽

以上均為個人見解,望諒解!

有不同意見的大家可以踴躍留言共同探討


山村小海


“吃豬油,死的快”、“豬肉是致癌物”,豬們有點承受不起,犧牲自己供人類吃,還要被套黑帽子,豬們🐷太冤枉了,小豬崽的祖祖輩輩都這麼無私,長大長肥被殺死,肉供人類吃,血供人類喝,油也供人類炒菜、拌飯用。幾千年來,一直沒有人類這麼評價過自己,近幾十年高血壓、心臟病、高脂血症、癌症疾病越來越多,就開始傳謠言說與豬有關。真的如此嗎?真相是什麼?


近二十年,大城市人、老外都知道動物油,其中包括豬油對人體健康有害,選擇吃植物油,如橄欖油、花生油等,吃肉都吃瘦豬肉,不吃肥肉,結果呢?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未見下降、還大幅上升了,這至少說明人類這些疾病上升趨勢快不能全怪豬。動物油脂含飽和脂肪酸高,長期過量攝入豬油確實能增加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風險。話說回來,長期過量攝入植物油就沒事嗎?害處一樣多,別提劣質的地溝油,正常的好的植物油也有缺點,研究認為,一個人只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會使人衰老的更快,過氧化物數量增加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結腸癌的發病率。此外,植物油在高溫烹調過程中容易產生化學變化,有致癌可能。如何吃油?首先保證質量,既不要吃劣質豬肉豬油,也要遠離地溝油,其次植物油、動物油要均衡攝入,適量攝入豬油是有好處的,任何一種油過量都不好。人類疾病的增多有很多很多因素,與豬油沒多大關係,吃豬油死的快至少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腫瘤何大夫


豬油也稱豬大油、葷油,是一種動物油脂,常溫下呈白色或者淡黃色的固態,主要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脂組成。豬油炒菜特別“香”,主要是因為豬油當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分解一些特殊蛋白質與甘油酯的產物,正是因為豬油這個“香”的特點,一直深得人們的歡心,但現在卻越來越多人怕豬油了。

現在很多像“吃豬油死得快”這樣的說法使得大家對豬油產生擔憂,這種說法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豬油中含有40%以上的飽和脂肪酸,相對於飽和脂肪酸含量只有15%左右的多數植物油,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確實是很高。我們都知道,飽和脂肪酸不易被人體分解利用,容易在人體裡儲存為脂肪堆積起來,過多食用豬油的首要危害便是肥胖;此外膽固醇、飽和脂肪酸進入人體,很容易沉積在動脈管壁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相關疾病,尤其是近年來,眾多權威機構和研究報道高飽和脂肪飲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紛紛引起了大家對豬油的恐懼感。

那“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真的科學嗎?

超哥想告訴你們,這種說法其實是片面的,甚至有些過於極端了,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的不是因為吃豬油,而是因為吃過多的豬油;不是“吃豬油死的快”,而是“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會造成健康問題”,就像有些人認為植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低而選擇購買椰子油,殊不知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其實任何食物過量食用都會引發健康問題,因此豬油不該背這個黑鍋。

那麼到底吃多少算是過量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每人食用油不超過25-30克,推薦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能超過當天總能量的10%,如果僅吃豬油這一種油,一定要嚴格控制在這個範圍內,但是並不代表這是對人體安全的計量,因為很多食物比如肉蛋奶中都含有飽和脂肪酸,所以在油類的選擇上,還是要減少豬油的攝入量,要做到飲食結構均衡。

總而言之,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豬油確實會引發一些健康問題,但是題目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聳人聽聞,對於愛吃豬油的人,還是可以吃一點來滿足自己的味覺追求,但是一定要注意食用量。

參考文獻

[1]張飛,柏雲愛,魯海龍.飽和脂肪酸與健康研究進展[J].中國油脂,2012,37(04):29-33.


超哥話食


“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科學嗎?

這裡豬油的含義就是高飽和脂肪。

雖然,一直存在爭議,但是,目前更主流的機構,包括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世界衛生組織等的觀點仍認為,高飽和脂肪飲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可以說,“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目前來說還是科學的。

爭議

飽和脂肪被歸罪緣起1930年代美國心臟病發病率的躥升,並且發現這種升高與血液高膽固醇升高相關。因此,誰能升高血膽固醇誰就是健康的敵人。這其中,除了高膽固醇飲食外,第二個被罪對象找到了動物脂肪。

這種歸罪在20世紀50年代,由於當時最大牌的營養學方面的科學家,也是明尼蘇達大學Ancel Benjamin Keys博士的聲望和工作而幾乎做成定案。他認為,近視進食過量的飽和脂肪會提高膽固醇,從而導致心臟病發生。

凱斯博士甚至因此登上時代週刊的封面。

他隨後發表的對美國,日本和歐洲近13000名男性進行的“七國”研究為他的觀點提供了證據,表明心臟病並不是衰老的必然結果,而與營養不良有關,主要就是高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飲食。

到1961年,凱斯博士通過入主美國心臟協會營養委員會而將他的主張官方化,美國心臟協會發布了限制飽和脂肪的飲食指南,主張用植物油和碳水化合物替代動物脂肪。到1980年,美國農業部也跟進支持這種主張。

從此,這一主張牢牢主導著美國心臟協會健康心臟營養指南和美國農業部美國國民飲食指南的基本方向。

鑑於美國心臟協會、美國農業部,以及WHO的權威性,這也成為世界醫學界主流的觀點。

但是,這並沒有讓持有反對意見的科學家閉上嘴巴,因為,他們發現有大量研究證據顯示,高飽和脂肪飲食並不增加血膽固醇水平,不增加心臟病風險。

相反,高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遊離糖攝入可以增加心臟病、肥胖以及糖尿病風險。而高脂肪飲食,甚至是高飽和脂肪飲食,對心臟病反而有保護作用。

比如,最新,今年8月底歐洲心臟病學會期間發佈的來自18個低、中、高收入國家、涉及135000多人的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PURE)研究結果顯示,高碳水化合物攝入與較差的總死亡率和非心血管(CV)死亡率相關,而高脂肪(哪怕是飽和脂肪)攝入與較低的風險相關。

上風

雖然爭議不會消除,但總體上反對飽和脂肪的證據總體上還是佔據著上風。

今年6月中旬,美國心臟協會發布的題為“膳食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總統諮文,詳盡闡述各種不同膳食脂肪與心臟病(CVD)之間的關係。

雖然承認高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遊離糖飲食是心臟病危險因素,但是也重申了飽和脂肪的心臟病風險。

相關的關鍵證據概括為:

•隨機臨床試驗表明,以來源於植物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替代來自乳製品和肉類中的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CVD發生。

•減少總膳食脂肪攝入量(包括飽和脂肪),並主要用不特定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這些脂肪的膳食策略,不能預防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

•大量人群的前瞻性觀察研究表明,降低飽和脂肪攝入量,同時相應增加多不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攝入量,與CVD和全因死亡率降低相關。

•飽和脂肪增加血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壞膽固醇)濃度,是動脈粥樣硬化和CVD的主要原因;而用多不飽和脂肪或單不飽和脂肪代替之則降低LDL膽固醇。

•用多不飽和脂肪酸或單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降低血液甘油三酸酯水平,它是CVD的獨立生物標誌物。

•用多不飽和脂肪酸替代飽和脂肪酸可防止和消退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動脈粥樣硬化。

總的來說,研究證據表明,用來自植物油的多不飽和脂肪(主要是n-6,亞油酸)替代飽和脂肪,比使用單不飽和脂肪(主要是油酸)更有效的降低CVD風險。

一記刺拳

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這個月月初發表的一項實驗研究給了飽和脂肪一記幾乎足以致命的刺拳。

研究人員通過一種稱為活體受激拉曼散射(SRS)顯微鏡的成像技術在活體細胞觀察到過量飽和脂肪可以在細胞膜形成局部硬化膜片,其中的分子就像被“凍結”成了固態,部分失去流動性,從而影響了鑲嵌在細胞膜中功能蛋白的三維立體結構和功能。

就是說,研究闡明瞭飽和脂肪造成細胞毒性的一種可能的分子機制。

如果這種發現最終被重複證實(實驗室研究通常是真實的,除非故意造假),那麼這對飽和脂肪可以說是致命性的不利證據,甚至可能給飽和脂肪之爭蓋棺定論。

綜上所述,更多的證據和更權威的機構都傾向於認為過量飽和脂肪增加健康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更應該選擇相信這種更主流的指導建議為佳。雖然飽和脂肪也是正常生理所需要的,但是,留給它的可攝入量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對於含有高比例飽和脂肪的豬油來說,還是儘量敬而遠之為妙。


掙脫枷鎖的囚徒


“吃豬油死得快”這種說法在過去提了很多年,豬油令人避之尤不及的原因,主要的觀點是認為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會導致膽固醇水平增高,從而導致堵塞血管,引起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病。

其實豬油背了很多年的黑鍋。

首先,豬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高於飽和脂肪酸的,從這角度來說,和牛油對比,豬油更健康,而西方人現在流行的觀點是牛油是三種適合日常使用的食油之一!

其次西方科學界早已對膽固醇開始了重新認識。膽固醇是人體細胞合成的關鍵原材料,尤其是大腦細胞。人體內的膽固醇95%由自身合成,5%才是由食物中吸收。而且人體具有精細的膽固醇調節功能,每當人體虛弱或老化,自身合成膽固醇功能下降時,人體就會下意識的從食物中加強吸收膽固醇來補償。所以為什麼百歲老人都喜歡吃紅燒肉,就是這個道理。而當人體新陳代謝功能正常,自身合成膽固醇的功能正常的時候,就會自動控制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量。所以,西方研究早已發現,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對於人體的膽固醇含量的影響非常有限,可以忽略不計。

豬油簡直是個寶貝,食療必用。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針對脾胃和肺。豬油味甘,且有特殊的香味,可以增進食慾,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豬油質地細滑,食用後經過大腸,可以起到潤滑腸道的作用,使人排便通暢。

不管是豬油還是植物油,其主要作用還是為人體提供熱量、必需脂肪酸,同時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消化吸收,豬油與植物油的功能並無二致。而且植物油在長時間高溫烹調的情況下,會產生更多致癌物質。而在煎、炸等溫度較高的情況下豬油穩定性比大部分植物油表現優異,產生致癌物質的量也更少。


胡洋


豬油的確是兒時的記憶,那時候大家做飯炒菜,做點心都用豬油,肚子餓了還去冰箱裡偷豬油吃,偷點味精,偷點醬油,偷點……板藍根(偏題了)。

倒是現在,很少看見大家再用豬油來料理更多的菜了,其實這是好事,說明大家的健康意識在提高。因為豬油是一種動物油脂,而動物油脂和植物油脂相比其中的“飽和脂肪酸”較高,而“不飽和脂肪酸”較低

“飽和脂肪”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甘油三酯,說白了就是脂肪,其實它對我們並不是有害,它是能量的可靠儲備,是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而且還能夠融入更多脂溶性維生素成分,如維生素E。但過多攝入飽和脂肪會讓我們熱量攝入過量,造成肥胖、血脂濃度高的情況,長期下去,可能會增加誘發一些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我們常見的動物油脂有很多,比如牛油、豬油、羊油等,很多烤肉料理就會用到這些油,原因很簡單,香啊!

說豬油不健康倒也不對,“死得快”就更是片面。我們適量吃豬油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是因為現代的物質條件好了,不缺油水,如果還吃多動物油油脂過量,熱量超標,隨後的慢性病就接踵而至,必定是不好的。你看在咱們祖父輩那一帶,天天吃豬油來也沒說得什麼心腦血管病吧。用動物油雖然口感香濃,能夠提味開胃,但適當食用即可,不宜過多。不然攝入飽和脂肪較多,而肥胖襲來,到時候就有更多疾病就上鉤了。

剛才提起了“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也是一種油脂,但這些油脂不僅提供熱量,它們的工程就更大了,比如提供多種有益成分,如亞油酸,ω3,ω6等,還能夠調解膽固醇總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或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建議大家還是多選擇植物油脂,飽和脂肪較少,而不飽和脂肪酸更高,對於保護心腦血管更有好處


只有營養師知道


豬油,百姓喜歡稱其為大油,這幾年不知道招誰惹誰了,成了過街的老鼠一樣,都談它色變。豬油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豬油本無罪,餐盤傾斜才是元兇。

豬油,作為油脂的一種來源,理性認知,控量即可!

其實不止是豬油,時下里動物的油脂似乎都不怎麼招人待見。成了誘發慢性疾病的元兇。作為動物性油脂之一的豬油,裡面不僅含有飽和脂肪酸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並不是如大家想象的全是飽和脂肪酸。即便是飽和脂肪酸,也是身體需要的重要“組織材料”,真沒必要對它誠惶誠恐!

不管是什麼油,吃多了都是健康“炸彈”!

時下慢性疾病高發,不是因為單一的豬油吃多了導致的。而是整體的熱量超標,餐盤結構不合理。任何油脂吃多了,都會影響健康。所以對於健康吃油是要點一是控制量,二是要注重比例。

豬油以及其他動物油脂中雖然多數以飽和脂肪脂肪酸為主還含有膽固醇,過多食用確實容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對健康不利,但是前提是過量吃。動物油脂中含有的膽固醇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膽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所以控制好量吃一吃無傷大雅。

總結一下就是豬油本身沒有罪,只是現在的飲食結構,油脂的來源,做好從植物油中去攝入。對於豬油及其他動物性油脂從肉中獲取就足夠了,但是不代表就談豬油色變,理性看待即可。


錢多多營養師




的確像問題所述,在我小的時候偶爾就會吃一次豬油拌飯,再放一點醬油,吃的那叫一個香。

但當時好像很少有人得高血脂症,高血壓,糖尿病。到是到了這些年。已經不單單是三高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還有高血尿酸和高體重的人員越來越多。

造成這些的並不是豬油,而是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的搭配。 有很多人認為植物油好,還買一些椰子油來做飯吃,其實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要遠遠大於豬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油脂的攝入量在25到30克。但有人有多少人能做到?在每餐炒菜時,一人用一羹匙油呢?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在豬油上。豬油今年還上了英國BBC十大健康食物排行榜。

豬油中含有飽和脂肪40%左右,單不飽和脂肪50%-60%左右,多不飽和脂肪10%左右,可以看到,它的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比例趨於均衡,而且也對心臟產生了足足的益處。

在所有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中,豬油僅次於魚肝油,位居第二。而大家都知道,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

大家看問題不要太片面,吃東西也不要太教條,要均衡營養,完美搭配。


實在愛營養


豬油很香,且香味獨特,用豬油來做油炸食品或者麵食也更酥脆,因此即使很多人知道豬油並不是太健康的油脂,很多人還是捨棄不了。吃豬油過量確實有害健康,豬油作為一種動物油脂,富含飽和脂肪,也確實應該儘量少吃,但”吃豬油死得快“得說法也有些片面和誇張了。



查詢營養成分表可知,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比例為43%,而常見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和米糠油油)的飽和脂肪酸比例只有15~20%,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比例明顯過高。過多的飽和脂肪攝入容易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異常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國內WHO、中國營養學會和美國農業部都建議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儘量將飽和脂肪的攝入控制在膳食總能量的10%以內。

各種肉蛋奶等天然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很多餅乾、甜點和油炸食品(如薯條、炸雞)中也常用富含飽和脂肪的黃油、奶油和棕櫚油等,這些很受歡迎的加工食品也是富含飽和脂肪的。因此,絕大多數人正常飲食飽和脂肪就很容易攝入超標,如果再去吃豬油確實是對健康有害的。

除了富含飽和脂肪之外,豬油中還含有膽固醇,而植物油不含有膽固醇,過多的膽固醇攝入對健康也是不利的。

過多的豬油攝入確實不利於健康,但只要把飽和脂肪攝入控制在總能量的10%以內,也就是無害健康的,如果肉類、蛋、奶吃的少,或者都選的很低脂的瘦肉和脫脂奶,那少量吃一點豬油也不至於就死的快。而且豬油只是富含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不是毒藥,也不是絕對禁忌。

總之,豬油作為一種動物油,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於健康不利,不推薦吃,應該儘量少吃,但也並非毒藥,偶爾吃一次也不要太有負罪感。


營養科普趙之德


嚴格來說,如果以科學作為評價標準,本來就不存在“死得快”這種說法,更不可能有“吃xx死得快”這種科學論斷。
在目前已知的範圍內,人的預期壽命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人的飲食習慣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也的確有很多深受人們喜愛的食物,如果長期大量食用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以豬油為例,之所以有“吃豬油死得快”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過去的很多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與心腦血管發病率增加之間有一定相關性。而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起常用的植物油來說要相對更高。因此現在更為提倡使用植物油炒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相關結論,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長期過量食用。從目前大多數人的飲食習慣來看,應該已經很少有人還會長期大量食用豬油了。所以,題主也不必多慮,注意保持規律作息,合理搭配因,堅持運動,偶爾吃一吃豬油應該也是不會有大礙的。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