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要灭苏克萨哈时索尼孝庄等人为何没阻止?

有寶


关于鳌拜要整死苏克萨哈时,为什么索尼、孝庄太后(昭圣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不加阻拦的问题,原因比较多,说起来会比较冗长。下面就简单说几个主要方面吧。



先说鳌拜为什么要整死苏克萨哈。众所周知,顺治(清世祖)死后(一说出家,但个人觉得可信度不高)给儿子康熙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四人当中,索尼年纪最长,而且城府很深,加上在多尔衮、豪格争位以及清算多尔衮时的精准站队,基本上属于朝臣中的资深人物,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而且,索尼遇事不轻易表态,对于鳌拜和苏克萨哈的冲突更是不掺和,尽量置身事外。也正是凭借着自身的资深影响力和置身鳌拜和苏克萨哈争斗之外这两点,索尼成为了孝庄太后和康熙(清圣祖)拉拢的目标,并最终成为了皇后的祖父,被拉上了皇家的战车。因此,鳌拜对于索尼基本上属于敬而远之,既不勾搭、也不主动招惹,关系尚能算作是和睦共处。



遏必隆作为清王朝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小儿子。他的上位,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啃老本的味道。而且,四人当中,遏必隆的势力相对较小,性格也相对软弱。因此,面对鳌拜的强势,遏必隆选择了明哲保身,甚至有那么点儿墙头草的意思。鳌拜自然不会把他怎么样,毕竟装点门面的泥菩萨还是要留几尊的。



简单点说就是,四人当中只有苏克萨哈与鳌拜不对付,而且还时不时还发生一些正面冲突。鳌拜想要揽权,苏克萨哈是最大的障碍。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苏克萨哈自然成为了鳌拜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那么,为什么鳌拜要整死苏克萨哈时索尼和孝庄太后不加阻拦呢?关于索尼,前面已经说过了,索尼对于二人之间的争斗选择了置身事外,自然不会加以阻拦。更何况,由鳌拜出头,搞掉一个有资格、也一定会跟自己瓜分利益的人,何乐而不为?索尼坐收渔翁之利,也乐得鳌拜如此。



那么,孝庄太后呢?为什么也不加阻拦呢?孝庄太后作为彼时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康熙的监护人,她巴不得四个辅政大臣相互勾心斗角,辅政大臣们斗得越厉害,她和康熙的地位就越稳当。同时,四个辅政大臣又是孝庄太后和康熙掌握绝对权力的最大障碍,而鳌拜和苏克萨哈恰恰又是这最大障碍中的两大主要部分。让鳌拜和苏克萨哈内斗,搞掉其中任何一个,对于孝庄太后和康熙来说,都无异是一个借刀杀人的好机会,既可以除掉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又可以自己不背恶名,何乐不为?为什么要阻拦呢?其实,孝庄太后和康熙内心甚至巴不得这老四位同归于尽呢?不是吗?



再者,苏克萨哈的名声太差。多尔衮得势之时,苏克萨哈攀附多尔衮,极尽巴结之能事。多尔衮前脚刚死,他转头便投入了顺治的怀抱,加入了清算多尔衮的洪流之中。这种卖主求荣之人,相信没有哪个领导敢放心使用。鳌拜要整死苏克萨哈正好为孝庄太后和康熙解除了一个将来终究要面对的大麻烦——如何处置苏克萨哈的问题。



与此同时,鳌拜为了揽权而整死了同受顾命的苏克萨哈,短期内可能会对朝臣、甚至一些宗室王公产生强大的的震慑作用。但是,长期来说,其作用又是负面的。你今天能整死苏克萨哈,明天难道就不会整死我?很多处于骑墙观望状态的实力派肯定会有此想法。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这部分实力派对鳌拜的离心。那么,一旦康熙振臂一呼,或者如后来一样,直接擒拿了鳌拜。还有多少人会愿意帮鳌拜出头或者求情?不落井下石就已然不错了。这不正是孝庄太后和康熙乐于看到的吗?



当然,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除掉其他辅政大臣后鳌拜独大,威胁皇位的问题。其实,很多人是受到了《鹿鼎记》的影响。鳌拜的势力虽然大,但还没有膨胀到不拿皇帝当回事的地步。首先,没了苏克萨哈,还有可以与鳌拜抗衡的索尼在。而且,索尼是绑在了康熙战车之上的。即便索尼后来不久也去世了,鳌拜也只是在行政权力方面占据了优势,而他的手始终没能伸到军队。即便依靠旧日在军中的影响力和旧班底,鳌拜真正能控制的军事力量也非常有限。而且,清初的宗室王公们可不是晚清的酒囊饭袋,虽然经历了清太宗皇太极的限制和多尔衮的清洗,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是握有实权的,甚至不乏手握重兵者。这些人没有站出来是因为鳌拜的揽权并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如果鳌拜真想篡位谋逆,还真不太可能成功,首先爱新觉罗家族的这些宗室王公们不会坐视不管。这也是为什么康熙凭借几个摔跤少年就敢擒拿鳌拜翻盘的原因之一。



说到底,鳌拜等辅政大臣之间的争斗还是局限在满清政权这个平台之上的,鳌拜的揽权同样也是局限在这个平台之上。如果超出了这个平台,另起炉灶,又将是另外一个局面了,各方势力都不可能坐视不管、任其发展。同时,鳌拜本身也从来没有另起炉灶的打算,从内心而言,鳌拜还是终于清王朝的,这一点连康熙的儿孙们、甚至康熙本人也都是认同的。这也就是孝庄太后和康熙敢于放任鳌拜整死苏克萨哈的原因之一。



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分析到这个层次了。如有谬误、不足,敬请海涵、指正,拜谢!


不务正业歪医生


苏克萨哈是一个异类。

顺治在多尔衮死后进行政治清算,公开吞并正白旗,正白旗因此成为上三旗。但上三旗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镶黄旗地位最高,其次是正黄旗,最后才是正白旗。

四大辅政大臣,首位是索尼,年高位重,又是康熙正妻祖父,但可惜年老,无力抗衡。遏必隆母亲是公主,镶黄旗大姓钮钴禄氏,但性格软弱,不敢与鳌拜争锋。鳌拜是镶黄旗大姓瓜尔佳氏,功勋卓著。只有苏克萨哈是正白旗出身,母亲虽然是公主。但他有一个最特殊的地方,之前是紧跟多尔衮混的,多尔衮一死立即告发多尔衮预备谋反,这深得顺治喜欢,却始终被其他大臣认为背主。

四大辅政掌权之后,上三旗纠纷甚多。因为圈地运动,两黄旗始终压制正白旗,镶黄旗更是直接夺取正白旗的土地,再让正白旗别圈土地以补之。苏克萨哈当然得占出来硬顶。与鳌拜的关系越来越差。索尼在旁边挑唆,遏必隆附和鳌拜,孝庄更是装作不知道,其余大臣也都是越来越不信任苏克萨哈。

所以,苏克萨哈只能死。


四川達州


先看看鳌拜和苏克萨哈的矛盾起因。镶黄旗和正黄旗是皇帝的直属旗,在满洲八旗中地位最高,顺治朝多尔衮当政,多尔衮是正白旗人,清兵入关后他发动了圈地运动,并利用手中权力把好地分给了正白旗,把较差的土地分给了镶黄旗和正黄旗,这引起了镶黄旗和正黄旗的强烈不满。但是多尔衮是摄政王,掌握着大清最高权力,不满意也没办法。



顺治驾崩后,四位辅政大臣当政,索尼年龄大不怎么管事,遏必隆没主见,苏克萨哈原先是多尔衮的亲信,多尔衮死后反水揭发多尔衮罪状受到顺治青睐,但他的行为被多数人不耻,因此威信不高,鳌拜渐渐独揽了朝廷大权。

鳌拜是镶黄旗人,对多尔衮当年分地极为不满,他掌权后决定把当年多尔衮分的土地变过来,将镶黄旗正黄旗的土地与正白旗对调。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而且是旗主,为了正白旗利益,他坚决反对鳌拜调地。以前两人关系就不好,但毕竟是儿女亲家,还算过得去,从这时起,两人撕破了脸皮。苏克萨哈处处和鳌拜对着干。



康熙亲政后,鳌拜不想交权,苏克萨哈要辞去辅政大臣一职,给顺治守陵。索尼死了,苏克萨哈去给先帝守陵,实际上就是解散辅政大臣队伍,逼迫鳌拜交权。鳌拜不想交权,于是罗织罪状,杀了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是个没有政治信仰的人,他和鳌拜斗,其实是为了争取自身利益。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他采取自杀式袭击策略,要与鳌拜同归于尽。

苏克萨哈客观上在帮康熙,但主观上并不是要极力帮助康熙。孝庄对苏克萨哈的人品和作为心知肚明,她救苏克萨哈的想法并不迫切。



再者,鳌拜专权,专横跋扈,并没有把康熙放在眼里。孝庄要救苏克萨哈,他需要借助康熙,实际上康熙拒绝了鳌拜杀苏克萨哈的请求,后来鳌拜强求,康熙知道自己和鳌拜正面对抗没有胜算,没办法只好违心地同意杀苏克萨哈。

孝庄再出手,会引起鳌拜警觉,鳌拜耍横的,她和康熙就会落于危险之地。精明的孝庄,怎么可能为救一个大臣把自己和皇帝置于危险之中,况且苏克萨哈对康熙并非死忠之人。她要等待时机成熟,一举除掉鳌拜。

顺便说一句,鳌拜杀苏克萨哈时索尼已经死了。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鳌拜展开手中的折子,疯狗厉声吼朗读着:苏克萨哈世受皇恩,身为国家重臣,但他不知报恩,却贪恋权欲。对皇上亲政面颇生怨恨,不愿归政。故以请辞辅臣要挟皇上。大放厥词,欺主犯上!!。慢!康熙打断他的话,康熙终于忍不住,厉声喝道:苏克萨哈只不过是自己请辞去辅臣职位,怎么会有如此大逆不道之罪。不可妄议啊!鳌拜不看康熙脸色的变化,汪汪了嗓门:皇上!苏克萨哈绝非只想辞职这么简单,他若没有异志,绝不会如此狂妄!康熙望着地上的安亲王道:苏克萨哈犯了这么大的罪,按律该如何处置?安亲壬慌了神,他完全能听出皇上的怪罪之意,但这事能怪我吗?皇上,孝庄太后都拿他没办法,我又能对鳌拜如何?议政会上,只有他说了算,全是他们同党发言,稍有人说话,鳌拜便厉声呵斥,甚至卷袖挥拳,拳头对准打对方,他人又能怎样呢?。鳌拜吼道:回皇上,欺主犯上,应以谋反罪论处!应凌迟处死,全家抄斩……。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康熙一拳击在御案上,他再也忍不住了,双眼冒火,厉声道:危言耸听,苏大人不过说句气话,也不至于犯下如此重罪!!说罢,不顾一切地冲出大殿,气汹汹地离开乾清官直径地来到慈宁宫,一屁股坐在孝庄太后的旁边,胸口仍一起一伏。孝庄有些吃惊,不禁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皇上为何气的这么狠?康熙愤怒道:这个鳌拜越来越放肆,竟敢私改御批,妄抓大臣,把持议政会,把苏克萨哈全族男子无论老小,一律斩草除根,其心何等歹毒!孝庄听了也感吃惊,没想到鳌拜出手这么快,这么狠!!可眼下又能怎么样呢?只有等待时机,决不能君臣闹翻。孝庄叹了一口气:皇上,此时此刻绝对不能与鳌拜闹翻,只有好言相劝,尽力保苏克萨哈,唉!如果鳌拜一意坚持,没有办法,也只能用苏克萨哈的人头来换几年大清的平安。康熙愤怒说:太皇太后,上次鳌拜诛杀苏纳海三人时,就已使忠臣心寒,今日若苏克萨哈再被诛族,必使朝臣再失信心,我大清还有什么正义可言?孝庄又长叹了一声:皇上,大丈夫能屈能伸,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昔日多尔衮专横时,先帝便是靠着装成一副不学无术的样子,才没有使多尔衮有篡位之心。现在的鳌拜比多尔衮好多了,他的罪行还没完全彰示。康熙一整夜没有睡,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救苏克萨哈一族人不死。


茹叔敬


曾经说过,鳌拜的案子根本就是个冤案。不然的话,像他这种以“谋逆”被拘禁这么大的罪名,怎么可能平反?更何况是康熙亲自为他平反?雍正、乾隆前赴后继地加封?

鳌拜是个一勇之夫,政治头脑差劲得很。他参劾苏克萨哈,并不是因为他看苏克萨哈不顺眼,而是康熙主要是孝庄看苏克萨哈不顺眼。

当时的康熙,还是个年不满14周岁的孩子,他能懂什么呀?

关键在孝庄的身上。谁不知道,正史上,康熙朝的前期根本全是孝庄在撑着,小皇帝是个傀儡。

孝庄不止看苏克萨哈不顺眼,她看四位辅政大臣就没一个顺眼的,打定了主意早灭了他们。——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辅政大臣“怀”的是军国大权呢。

四个辅政大臣里,索尼当时已经病成了废人,所以他没事。并且,孝庄对辅政大臣的清剿尚未完全展开,索尼就挂了,他只比苏克萨哈晚死了三个月而已。

辅政大臣里有一个聪明人,就是遏必隆。他原本“屡乞罢辅政,许之。”他可能比较清楚孝庄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上赶着辞职。——本来人家都辞职了,但鳌拜事件后,还是以“缄默不加阻,亦不劾奏”为罪名把遏必隆削职夺爵下了狱。这不叫鸡蛋里挑骨头叫什么?可见孝庄有多歹毒。

孝庄用的办法,叫“借刀杀人”,鳌拜的头脑最简单,所以“雀屏中选”,成了孝庄的刀。孝庄在鳌拜面前稍透露对苏克萨哈的不满,一根筋的鳌拜就以为这是他表忠心的时候到了,尤其鳌拜与苏克萨哈又不和,于是鳌拜与班布尔善等人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做掉了苏克萨哈。

鳌拜够努力的,“强日累奏”,这就是孝庄要的效果——看吧,不是皇帝要杀苏克萨哈,是鳌拜强迫的。既宰了人,又没脏了手。

鳌拜落入这样的圈套,直到被抓时才醒悟。

所以,被抓后的鳌拜,一反常态没去恳求孝庄——废话,都知道了就是这歹毒妇人要害自己,躲她都躲不及——而是让康熙看,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叨念为康熙父皇顺治登基不惜起兵助阵的事。

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勉强使他保住了性命。

康熙也知道鳌拜是冤枉的,只是,这是孝庄的主意,这种事不能明说。

不过,康熙52年,还洗还是亲自给鳌拜平反,“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康熙死后,在雍正为康熙立的功德碑上,将他一生所做的大事全部收录,其中也没有提到“除鳌拜”,并给鳌拜追封。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二者皆不毒……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纯钧LHGR


因为他们知道 鳌拜会被韦小宝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