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习俗吗?

色影君


一、置办年货.

老家那边是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过小年,过了小年以后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置办年货的那些物品大部分是在本地的那些商店里面买的,蔬菜等物品的话可能是在路边的小商贩那里买,鞭炮这些物品可以在商店买也可以去其他地方购买。

在置办年货的时候,大人们会给小孩子买一些新衣服。置办年货时候所需的物品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糖果、瓜子、对联、灯笼、灯泡、蔬菜、鱼、羊肉、猪肉、牛肉、白糖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东西都在这个时期置办妥当了。


二、打扫房屋.

过年前的这段时间,大人们会带着小孩子,把整个房子都打扫干净。首先需要拿长竹竿绑了小扫把用来除去房间位置较高地方的蜘蛛网,然后把房子里面角角落落的脏东西都给扫出去,把所有的桌子凳子都要擦拭一遍,把柜子里面的东西掏出来,并且摆放整齐,把那些陈旧的杯子都拿出来清洗一遍。感觉这个打扫房屋的过程还是比较费事情的,一般需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够完成。


三、炸果子.

老家农村地区打谷子,一般是在过年前四五天的时候开始弄,主要是炸麻花,还需要查一些其他的面食,这些东西都是在正月里面吃的东西。

四、祭拜.

在过年前的一段时间里面,家里的男主人要去祭拜祖先。这个祭拜祖先也是分两个过程,一个是拿着纸钱、鞭炮去祭拜,还有一个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天黑之前,去给祖先的坟前点上蜡烛或者灯泡。


五、贴春联.

贴春联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九下午的时候去做这件事情,像以前的话都是父亲在贴,我在旁边帮忙。

六、年饭.

我家年饭是在大年三十中午的时候吃。为了节省时间,大人们可能会在腊月二十九晚上或者下午的时候就着手准备一些吃的东西,比如说该洗的要洗,该煮的要先提前煮一下。到了大年三十上午的时候早早的就起床开始生火、煮菜、洗菜、炒菜这些事情。等到那些菜品准备差不多的时候,家里的男主任就会在院子里面点上鞭炮,鞭炮,放完以后就把所有的菜品都端到客厅里面准备吃了。

在吃年饭之前,大人们会在客厅的餐桌上面插上香和蜡烛,用来祭拜祖先。吃饭的桌子下面也是放上了烤火的东西,年饭就在这样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之下开始了。


七、看春晚、串门.

吃过年饭后的下午是小孩子比较开心的时候,她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到处去串门以及放鞭炮等活动。

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就要准备看春晚了,小孩子的话一般不喜欢看春晚,而是喜欢到处去串门。像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就喜欢拿着手电或者是东龙去各家各户串门要糖吃,要鞭炮放。后来长得稍大了一些,以后过年晚上也会去那些亲戚家里面打麻将、打牌玩。这些年承认了,以后过年夜主要就是在家里面看春晚,边看春晚边玩手机、抢红包、吃东西,也是挺幸福快乐的。

在看春晚的时候,有时候我过了12点就熬不下去了,把家里面的那些烟花和鞭炮放了以后就开始睡觉了。


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一整天都可以休息的,因为这一天讲究的是要休息好,不要做什么事情。像在以前的话,我们可以跟着那些小伙伴一起打牌,后来我喜欢搬个凳子在院子里面晒着太阳、听着歌然后吃东西,那是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

九、拜年.

从正月初二开始,就要去那些亲戚家里面拜年了。像在以前的话中月初二,我和妹妹会拿着一些物品去爷爷奶奶那里拜年,然后顺便在那里和那些小伙伴一起打麻将、打牌、玩鞭炮。


饕餮视听


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年了,那时候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母亲自己给我们做的衣服,那也觉得很快乐。每到过年,我们是农村,妈妈和姐姐都会在年阴历24号还有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给我们做件新衣服,阴历26号家里会蒸上一大箩筐各种各样的花馍馍,还做些肉丸子,那时候是吃不上糖和瓜子的,到大年三十上午还要去坟上请已逝去的老人回来过年,这是必须的,一直流传到现在。三十晚上一家人坐一起吃团圆饭,主食就是饺子,吃饭前还要先放鞭炮,然后就是在初一早上要给同族的老人磕头拜年,初二开始挨个走亲戚吃饭,亲戚多的可以走到十五才走完,这年就算过完了,那时候虽然穷,过年没什么好吃好玩的,但那时候人很单纯,很知足,很开心,所以我很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气氛。





珍惜53261796


我在西北小山村,我们这边过年有很多讲究,腊月二十三祭灶,灶神爷下午要到天庭给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人间的情况,做上手工拉条子,放鞭炮,上香。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家里的房子各个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腊月二十五一直到年三十,农村里的人采购各色年货,制作食品。此时正是主妇们展示烹饪技艺的时候:蒸的馒头、花卷、千层饼、转转(老家的一种特色馍馍)、还要蒸贡品有各种寓意的五谷杂粮做的的面山!非常非常漂亮。花卷翻出花边,绽现红曲、姜黄。红曲点中,花蕊娇艳;油锅鼎沸,油果子、糖花子、油饼子、馓子。烤馍馍有香豆子干粮、锅盔、各种各样用香豆子、红曲、姜黄、胡麻卷的烤馍馍,非常的好吃,鸡鸭鱼肉,猪肉,牛肉,羊肉提前都准备好了,诱人的香味充溢厨房。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幕。从清晨开始,早晨起来吃着昨天晚上煮的羊头或者猪头、牛头,这个根据各自家的经济情况来定,我们这早晨吃的这顿饭叫“装仓”,意思是大家要吃的饱饱的,寓意来年都不会饿肚子,呵呵,这当然是以前人的说法了,他们当时生活条件差,吃不饱肚子,一年到头就等着过年吃点好吃的。吃完早饭,家里的长辈早早地起来开始扫院子,院子里面撒上水,到中午一些手脚利索的人家开始洗大门、贴对联。这贴对联还有很多的讲究,若是隔壁或对门,谁家的对子贴的早,这家今年就会有好运。黄昏时分,全家围坐,共进年夜饭,我们这儿大年三十吃的是臊子面,臊子汤由肉丁、香菇、胡萝卜丁、豆腐丁、金针、木耳、绿菠菜烹调而成,色香味俱佳;擀的面切成的面条,又细又长。寓意一家人小孩身体健康,老人健康长寿。宴后,家人一起嗑着大板瓜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呷着“三炮台”香茶熬夜守岁,以求长命百岁。零点换岁之际,旧时要接财神、祭天地。老年人讲究水缸要挑满清水,谓之装财水。还要在米缸、面缸、水缸放入红枣和硬币!还要在大门前、院子里泼洒清水,谓之洒银水,以寄寓人们致富的愿望。

初一早晨,家里的年轻人要到街坊邻居家给家里的老人磕头拜年,每家每户的年轻人都要到街坊邻居家给他们家的老人磕头拜年,拜完年后全家共进象征团圆的饺子,饭后,孩子争着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赠送红纸封包的压岁钱。

初二,每家每户带着孩子和老婆到老丈人家去给两位老人磕头拜年,初三,开始到至爱亲朋间互相拜年,串东家,走西家,一直持续到初八,亲戚朋友多的可能一直到正月十五,几乎半个月都在吃吃吃!哈哈。二三十年前的村里人上门拜年一包糕点当礼品,主人先敬三杯酒,再沏香茶、端四碟糖果瓜子,末了留客用餐。

初五称为破五,吃荞面搅团。用荞面煮成糁饭状,烧上臊子,或素卤,或清汤,调上油泼辣椒、蒜泥、香醋,酸辣可口,使连日食用油腻菜肴的人大开胃口。

初五以后,直到十五六,各乡镇各村的新年社火就舞起来了,匝地而来的鼓声,炫入双目的色彩,古朴典雅的造型,充分体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和古老的传承。社火队的排队、角色很有讲究。打头阵的是风婆、雨师,寄寓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其后是大头罗汉戏柳翠。系为一个戴大头面具的僧袍和尚,围绕花枝招展的柳翠姑娘,嬉戏而舞。继之为春官老爷坐龙杠。春官老爷,为春季之官。其形象颇似戏剧的丑色:戴圆翅乌纱帽,涂白眼窝,八字胡,着红官袍,持折扇,坐于太师椅上,颇为滑稽可笑。再后为十二三对竹马子古装少男少女打扮,胸前后背装置纱制马头、马尾。其后是“船姑娘”,再后是推车子、狮子滚绣球,我们当地的太平鼓表演,还有山丹念经卷。











我是村支叔


回答这个问题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我是一个70后,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记得小的时候,总问问爸爸什么时候过年,总感觉每天过的日子那么慢,离过年还有那么远,我们渐渐的长大,而时间也感觉过的越来特快!

小的时候过年没有现在的物质条件好,粮油是供应的,商店里的罐头对我们来讲都是奢侈品,但是那时候感觉年味特别足,小朋友一起放炮竹,打雪仗,挤一挤去谁家看黑白电视,走亲戚,串门子,唠家常,现在呢,我们用微信问候一下,而且还是群发,打个电话的都是朋友够近的或者你是领导职位的,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手里捧着电话,都在各自的无声的世界里交流,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交流,我喜欢现在的世界却更喜欢以前的你!


长白山下大海哥


大年三十贴对联,包初一要吃的汤圆抄手(初一什么事都不能做),晚上看晚会,然后零点开始放烟花鞭炮,此起彼伏的要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初一不能吃大鱼大肉,要祭祖,还要准备很多红包,初二开始,亲戚们轮流做东请客,差不多要持续到十五去,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闲梦夜微雨


小时候,家乡过年真热闹。我住在古镇,一幢大院里共七户人家,曾、徐、方、黄、吳五姓和睦相处。年前十多天,家家户户都趁天晴磨糯米晒粉、打年糕、搞米酒,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过小年,小年晚上过,很简单,用晒粉做汤丸,或煎年糕,待装香鸣爆祭祖后,便过年。餐毕,便邀小朋友出去看龙灯、彩莲灯、蚌壳灯及彩龙船,并跟在灯后捡爆竹玩。

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大人打扫卫生,炒花生丶豆子和芝麻,熬麦芽糖,制冻米糖,抽时间带孩子进店买新衣。二十八早上过蒸菜年,用紅花草或白萝卜拌米粉蒸。二十九中午也是过年,但大院里只有抚州佬兄弟两家过年。三十除夕是大年,六盘四碗各家不一样,不管荤腥,都要搞十个菜上桌,做到十全齐美。这天下午,要贴好春联和年画,要上山给祖先及亡人送火,要洗澡更衣,焚香燃爆,要煮好年饭,用个敞口大缽子剩满年饭,插满准备好的新红筷子,留到初一吃。事毕,全家过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几分几角几元因家境而定。过完年要守岁,因此,晚上家里都会烧梗子柴,家家都会将余火把家人的火笼装满,以备守岁熬夜。小孩不管那么多,放下筷子就到外面看游龙灯去了。回家后,等着燃爆关财门。

正月初一要早起开财门迎财神;要装好花生、豆子、糖果、年饼碟子,准备迎接邻居孩子登门拜年。这天吃斋不吃荤,鱼肉荤菜剩盘要留到初二接客。初一讲究一年清清吉吉,真是穷人有穷人的过法,吃青葱炒豆腐,一青(清)二白(洁、吉),吃芥菜(先苦后甜)。炒热年饭吃罢,很早就戴好有子(即帽子)去给邻居们拜年,待招了满满一有子(帽子)果品才甘休。家乡初一只给村人和邻居拜年,不能走亲戚。给亲戚拜年应择双日,初二初四初六皆可,过了初七,到元宵,其间天天可走亲访友。这些乡俗,大人传下,至今不忘。


123老梅吳楣福


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是过年了!

我的家乡是个小山村,虽然那时生活很贫困,但过年仍然能让我们无比欢乐!

每年进了腊月门,我家就开始筹备过年了。先淘米蒸豆包,再杀年猪,办置年货,扫房糊墙,蒸馒头,做新衣服等等,记得每年母亲都 是一直忙到年跟前。

过年这天到了,我们早早的起来,穿上母亲做的新棉袄,然后看着父亲贴春联,屋里屋外的跑着跳着……

吃饭了,母亲端出雪白的大米饭,香喷喷的一盆小鸡炖粉条!这是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好饭!我们都欢呼起来!大米饭香极了,鸡肉和粉条更好吃!都不知吃那样好了!心里感叹世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这一天我们最高兴了,晚饭母亲做了更丰满的一桌菜!有鱼有肉,有青菜,让我们大饱口福!吃饭前要先放一挂鞭,噼噼啪啪的清脆爆竹声响彻云霄,把麻雀都惊飞了!

到了晚上十点多,母亲和我们包完了饺子,父亲就领我们接财神了,也叫发纸。只见父亲先在院子中间用豆秸点一大堆火,然后放一挂大鞭,之后拿出一沓烧纸点着,往屋里走,口里说着接老祖宗回家过年了!一边走一边撒下烧着的纸,一直到厨房,屋地,都放一张纸,一直到上供的排位上,这才把祖宗接回来。

这边,母亲的饺子也煮好了,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每年都要包几个带钢镚的饺子,说年夜里谁吃到谁有福!有时为了能吃到钢镚,吃饱了还要多吃几个,把肚子撑得鼓鼓的!

吃完饺子,母亲又端出一盆缓好的油黑发亮的冻秋子梨!这也是一年中仅有的待遇,随便吃!我们可乐坏了!过年真好,一天都有好东西吃!那年景冬天冻梨是唯一的水果了!我们又是一顿猛吃!有一回小妹吃多了,冷得直打牙蹦骨!又可怜又好笑!

吃完了冻梨,我们也困了,可父母说除夕夜不要睡觉,要守岁!我们强撑着玩了一会,还是东倒西歪的睡着了!

初一早上也吃饺子,之后父亲带我们去给伯父伯母拜年,初二队里又来了大秧歌,吹着唢呐,敲锣打鼓的,全村人都去看,热闹非凡!

就这样把春节过去了,那时常常想,要是天天过年有多好,尽吃好东西!母亲说那就没有这么多好东西吃了!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是今非昔比!真的是天天都在过年了!可是小时候过年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为在那艰苦的岁月,我家里一帮孩子,父母平时省吃俭用,总能让我们过一个欢乐的年,吃上许多旁人家吃不着的好东西!这中间蕴含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终生不能忘怀!永远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习俗,我是东北吉林人。


常青树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直是晋城人传统,春节是晋城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了。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民间传统时间更长,一进腊月开始准备,阴历二十五,大人开始扫灰尘,粉墙,贴年画,蒸馒头,炸油糕,吃喝穿戴到家庭陈设,除夕过年才算准备好了,三十夜不睡觉,初一穿新衣服戴新帽,就这蒸火放鞭炮。初二前响回娘家,闺女女婿起得早。初三初四走亲戚,七姑八姨都走遍,初五扫完圪渣。正月十五闹元宵,出了正月才算完。

除夕夜守岁

除夕称“大年”,“年三十”,这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初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春对联门神,院里架好年火,初一五更点燃晚上包好压岁饺子,捞上两碗献祖宗,然后家人食用?晚饭后摆好祭神供品,准备好鞭炮香火。

大年初一拜年

正月初一零点进入春节,在晋城,民间活动第一项安神,人们起床后第一件事情放鞭炮,然后烧香放鞭祭神,春节准要一项拜年,拜年是主人热情款待。

初五“破五”接财神初七祈福,正月十五闹红火……版面所限,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女人风骚不逊


我是00后,虽然我不太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是怎样的了,但应该还是能够记个大概吧:

NO1.红包。

记得小时候回家,爸爸妈妈总会给我封一个一两百块钱的红包,那时候家里经济不是很富裕,一两百块钱的红包还是很好的,不过我就很喜欢我爸爸妈妈这点,不论我成绩是好是坏,他们都是这样拿红包的,从来就没有变。

NO2.年货。

“小朋友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临近过年时,总会有这样的歌谣响在耳边,就意味着可以吃一年里最好的一顿饭了,那时,亲戚朋友们都赶回来,一大家子人围在一桌吃饭,说说笑笑,弥漫着浓厚的年的气氛,现在想来,还是蛮怀念的。

NO3.新衣服。

过年时总会穿上新衣服,到朋友面前炫耀一番,想着转得像花蝴蝶的自己,总会忍俊不禁的笑出来,同时也在感叹:过年,真好!


笑看万里江山love


无外乎漫山遍野的鞭炮声了,几乎从中午一点左右开始,一直到晚上天黑,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贴上地摊十元一幅印刷年画,吃完年饭,差不多就天黑了。准备好香蜡纸烛,一所坟三根香,一对烛,烧纸适量。一到晚上,漫山火光,如果当时有手机,绝对是很好的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