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一)玉米產業重要消息

1、CBOT玉米收盤接近持平,受強勁美國出口數據支撐

路透芝加哥11月29日 -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週四收盤基本持平,交易商稱,高於預期的美國出口銷售數據抵消了大豆市場帶來的外溢影響。CBOT交投最活躍的3月玉米合約收盤持平於每蒲式耳3.73-1/4美元,近月12月合約收跌1/4美分,報3.60-1/4美元。交易員在本週於阿根廷召開的20國集團會議期間的美中貿易磋商前繼續軋平頭寸。週五是CBOT-12月合約的第一個交割通知日。交易員和分析師普遍預計交割量在0-500口,但也有人預計交割量高於1,000口。美國農業部報告,上週出口銷售美國玉米近130萬噸,高於40-95萬噸的行業預估。今日CBOT玉米期貨預估成交量為489,266口。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15&id=468579

2、烏克蘭農業部:2018年玉米產量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基輔11月29日消息:據烏克蘭農業部稱,2018年烏克蘭穀物產量將創下烏克蘭獨立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玉米豐收。烏克蘭農業部預計玉米產量將達到3480萬噸。截至11月26日,玉米收割工作已經完成94%。收穫產量已達3290萬噸,上年同期為2110萬噸。平均單產為7.64噸/公頃,上年同期為5.35噸/公頃。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28&id=468576

3、產地港口倒掛持續,上漲空間還剩幾何

澱粉價格相對平穩,深加工利潤再度縮水:澱粉價格維穩運行,東北地區澱粉價格2350-2450元/噸,價格相對穩定;華北地區澱粉價格2630-2700元/噸,個別企業澱粉價格略有上調,企業庫存略有上升。目前來看,澱粉行業開機率較前期有較大回升,但仍需警惕霧霾天氣或將引發環保限產情況發生。現貨方面來看原料玉米對澱粉的成本支撐作用偏弱,深加工持續發力收購新糧,但產品端未有明顯起色。關注企業提價意願。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15&id=468515

4、“瘋狂”依舊玉米批量上市待“天氣”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11月2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1878萬噸,同比減少267萬噸,5日收購量同比偏低。今年玉米收購進度同比偏慢,與主產區農戶惜售情緒息息相關。除此之外,目前吉林及以南地區氣溫尚未全面降至0℃以下(以最高氣溫為準),也是當地玉米批量上市的一個障礙,這也是目前吉林和遼寧深加工企業大幅提價收購的原因所在。氣象預報顯示,近段時間東北氣溫呈現“過山車”般變化。隨著冷空氣不斷東移,未來降溫區域集中在華北、東北一帶,有利於東北玉米脫粒上市。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15&id=468438

5、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正式簽署議定書,為大麥、玉米進口放行

從海關總署官方網站了解到,11月22日,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總理第四次定期會晤在北京舉行。期間,在兩國總理見證下,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峰與哈薩克斯坦農業部副部長伊薩耶娃正式簽署了《哈薩克斯坦大麥輸往中國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和《哈薩克斯坦玉米輸往中國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議定書的簽署,標誌著哈薩克斯坦大麥和玉米可以向中國出口。

海關總署在其官網文章中表示,開放哈薩克斯坦大麥、玉米的進口,不僅有利於進一步推動中哈兩國經貿發展,而且有助於拓寬中國大麥和玉米的進口渠道,滿足國內飼料、釀酒和能源等產業的需求。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67832

評論:新玉米成本上漲促使深加工企業理論效益高位回落。不過,國內廠家玉米澱粉報價同步上漲,拍賣陳糧庫存尚可,支撐短期生產利潤可以維持,中長期趨勢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的市場消息,在此之前,玉米“建倉”與“風控”恐怕一個也不能少。

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二)蛋肉禽產業重要消息

1、日前,農業農村部與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7個省(市)人民政府簽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省推進合作協議》,通過部省(市)聯動,探索整省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機制和模式,把7個省(市)打造成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標杆樣板,帶動各地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2、京東數字科技推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通過整合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和神農系統(SaaS),獨創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打通養殖全產業鏈,真正實現了農牧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互聯網化,可以幫助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至10%,縮短出欄時間5天至8天。

3、湖北省立法保護清江水環境,畜禽養殖廢棄物直排入江最高罰5萬元。

4、胡春華出席全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場會並講話,他強調,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任務,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徑,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三) 生豬一週重要新聞彙總

1. 11月27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新疆伊犁州伊寧縣一養殖場排查出O型口蹄疫疫情。該養殖場存欄生豬331頭,發病108頭,死亡46頭。疫情發生後,當地按照有關預案和防治技術規範要求,切實做好疫情處置工作,已撲殺285頭髮病豬和同群豬,全部病死和撲殺生豬均已無害化處理。

2. 11月27日,海南農墾生豬產業化聯合體在海口舉辦揭牌儀式。該聯合體由海墾畜牧集團和養豬公司、合作社或家庭農場(農戶)組成,是以農業企業集團為龍頭,以養豬公司、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為基礎的“公司+養殖戶”形式的一體化新型農業產業經營組織。

3. 大石4A生豬定點,屠宰場動工

11月23日,位於大石街會江村的大石4A生豬定點屠宰場破土動工,預計2019年年底建成。屠宰場在原址基礎上向周邊徵地合共擬用地面積43473.5平方米(65.2畝),依照《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資質等級要求》SB/T 10396-2011 中AAAA級各項條件,按照班宰生豬10000頭能力設計。設有4條屠宰生產線、1條分割肉生產線、汙水處理系統及配套的待宰間、急宰間等功能間、設施。

4. 11月23日,武漢海關發出通告:近期,非洲豬瘟疫情對我國養殖業構成極大威脅,出入境旅客回國時請勿攜帶、郵寄肉類產品(如生肉、香腸、火腿、肉乾、肉脯等等)入境,這些產品屬國家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物。如違規攜帶,海關將依法予以截留銷燬或退回處理,情節十分嚴重的還將追究刑事責任。

5. 近日,環境部公佈各省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完成率。在距離大限不足50天的時間裡,廣東、江蘇剩餘問題最多。另外,山東、福建、浙江等七省市承諾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 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目標。相關會議指出,要嚴格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評制度,強化汙染監管,落實養殖場主體責任,倒逼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11月23日,農業農村部與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7個省(市)人民政府簽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省推進合作協議》,通過部省(市)聯動,探索整省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機制和模式,把7個省(市)打造成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標杆樣板,為其他地區做表率,示範帶動各地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6. 據山東省平陰縣物價局價格監測,平陰縣生豬價格從九月份持續下跌,跌幅長達三個多月,仔豬價格上漲,精飼料價格微漲,導致生豬利潤下降。根據11月份平陰縣生豬生產成本情況調查表統計數據,出欄生豬價格12.10元/公斤,環比上月每公斤下跌3毛,跌幅2.42%,與去年同期價格下降1.6元/公斤,降幅11.68%;精飼料價格2.65元/公斤,環比上月同期上漲0.76%,比去年同期上漲6. 43%;仔豬價格16.50元/公斤,比上月同期價格每公斤增加0.50元,漲幅3.13%,比去年同期上漲3.13%;本月調查戶生豬飼養每頭平均淨利潤36.35元,比上月同期減少了56.67元,下降幅度達60.92%,比去年同期下降85.67%。

7. 近日,雲南鶴慶縣倡議當地提前殺過年豬,減少存欄且不急於補欄。倡議要求在2018年11月30日前儘早屠宰年豬,並適當增加屠宰量,加工成臘製品保存。生豬規模養殖場也要儘快出欄肥豬,減少生豬存欄量。

評論:新疆出現口蹄疫疫情,隨著冬季氣溫的下降,生豬養殖需注意疾病危害。

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四)小麥產業重要消息

1、10月份我國小麥進口同比降45.8%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我國進口小麥22萬噸,同比下降45.8%;1-10月份我共進口小麥272萬噸,同比下降32.5%。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20&id=468587

2、法國小麥面臨美國以及南美小麥的激烈競爭

貿易商周四稱,在週二阿爾及利亞舉行的60萬噸產地可選小麥招標會上,法國小麥面臨阿根廷小麥的激烈競爭,而且美國以及烏拉圭小麥也構成強勁的競爭對手。歐盟發佈的周度數據顯示,迄今為止,2019/19年度歐盟軟小麥出口量為620萬噸,同比減少29%。阿根廷和美國小麥的定價更加有競爭力,而且俄羅斯小麥出口也比預期更為持久,導致歐盟小麥出口增長的希望變得渺茫。英國貿易商Gleadell發佈的報告稱,市場預期俄羅斯小麥出口步伐放慢,但是問題在於“何時”放慢,而不是“是否”放慢。至於說俄羅斯小麥出口確實放慢之後,歐盟小麥出口競爭力如何,這一點目前還不能確定。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68608

3、安徽小麥面積減油菜面積增

據農情調度,今年安徽省落實秋種面積5536萬畝,與上年比基本保持穩定。其中小麥面積4216萬畝,比上年調減97.8萬畝;油菜面積570萬畝,比上年擴大78.8萬畝;蔬菜面積589萬畝,比上年擴大19萬畝。同時,各地圍繞小麥提質增效,大力發展市場需要的強筋、弱筋小麥和特色鮮明的黑(糯)小麥,建立專用小麥生產基地800萬畝,夯實皖糧品牌創建基礎。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68278

4、WTO警告巴基斯坦小麥出口補貼政策

巴基斯坦《論壇快報》11月27日報道,WTO成員國近日對巴基斯坦小麥出口補貼政策表示憂慮,並表示若巴基斯坦繼續對小麥出口進行特殊補貼政策,將對巴發起爭端解決程序。報道稱,今年巴基斯坦小麥總庫存達到1193萬噸,日前巴食品安全部向經濟協調委員會建議對共計310萬噸小麥及產品實行出口運費補貼政策,經濟協調委員會已對其中100萬噸進行審議,並批准了50噸支持請求。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id=468116

5、拍賣成交量減價跌 麥價缺乏持續上行動力

本週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298.1338萬噸,成交37.9889萬噸,較上週減少13.5774萬噸;成交率12.74%,較上週降低4.56%;均價2397元/噸,較上週跌10元/噸。從總體情況來看,總成交量已降至拍賣總量增投前水平,成交均價則降至近半年新低。本週,市場階段性供需矛盾緩和以及購銷雙方心態轉變,使得麥價繼續上漲動力不足,國內小麥價格延續高位運行,局部地區有小幅回調。據中華糧網監測,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463元/噸,周比跌2元/噸。

鏈接:http://www.ncpqh.com/news/getDetail?newsclass=115&id=468683

評論:投拍量增加後,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質優小麥偏緊的供需情況,本週拍賣成交量減價跌,麥價缺乏持續上行動力,國內小麥價格延續高位運行,局部地區有小幅回調。近幾周麩皮價格一直呈現緩跌行情,麵粉市場需求回暖緩慢,開機水平偏低,麩皮整體供應量不大,麩皮價格逐漸趨於穩定。

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五)油脂飼料產業重要消息

1、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發佈的周度報告稱,截至11月28日,阿根廷2018/19年度大豆播種工作完成40.7%,高於一週前的29.6%。按照絕對值計算,今年已經播種的大豆麵積達到730萬公頃。

2、美國農業部(USDA)週四公佈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11月22日當週,美國2018-19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淨增62.88萬噸,符合市場預估的40-90萬噸,較前一週均值下降8%,較四周均值增加50%。

3、11-12月巴西大豆出來或將達到700萬噸,出口裝運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和12月期間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達到近70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50%。

4、美國農業部週三發佈報告稱,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售出268,748噸大豆,在2018/19年度交貨。

5、諮詢公司Safras上週五預估,巴西2018/19年度大豆產量料為1.2222億噸,高於前次預估的1.2106億噸。Safras預估巴西2018/19年度玉米量為9,490萬噸,高於前次預估的9,420萬噸。

6、原油期貨上週五拋售加速,觸及逾一年最低,且連跌第七週,因在主要產油國考慮減產之際,投資者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依然加劇,且益發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NYMEX1月原油期貨重挫7.7%或4.21美元,收報每桶50.42美元,盤中觸及2017年10月以來最低。該合約創下2015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且收盤價為2017年10月以來最低。

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六)食糖產業重要消息

1.巴西糖庫存降至五年低位

據巴西農業部數據,由於生產進度放緩,截至10月底巴西全國糖庫存量僅有不到910萬噸,為2013/14榨季以來最低水平,上榨季同期為1060萬噸。

2.巴西中南部:糖產量同比下降近30%,糖廠因降雨延遲收榨

11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糖廠甘蔗壓榨量達到2129萬噸,食糖產量同比下降29.88%至87.975萬噸,乙醇產量同比增加1.37%至10.8億升(含水7.2464億升,無水3.6022億升)。UNICA表示,幾乎所有甘蔗產區出現暴雨,延緩了收割進程,導致許多糖廠延遲收榨,11月上半月僅31家糖廠結束壓榨,低於預期的79家。

3.11月上半月巴西含水乙醇銷量同比大增逾30%

11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區乙醇總銷售量為12.8億升,其中5693萬升出口,12.2億升在國內市場銷售。巴西國內市場的含水乙醇銷量達到9.021億升,同比大幅增加30.84%;無水乙醇銷售量3.1976億升。2018/19榨季截至11月16日,巴西中南部糖廠累計銷售乙醇191億升,其中出口10.7億升,國內銷售180.3億升。

4.印度:糖庫存料進一步增加,糖業改革迫在眉睫

印度糖廠協會(ISMA)稱,印度2018/19年度糖庫存預計増加,即便產量料從前一年度的3250萬噸降至3150萬噸,在2600萬噸消費量,500萬噸目標出口量的情形下,庫存將從1070萬噸增至1120萬噸。ISMA稱,面對這種情形,印度糖業亟需改革,這是當務之急。

5.Green Pool:2018/19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預估上調至360萬噸

11月28日,商品分析機構Green Pool上調2018/19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預估至360萬噸,之前預估為322萬噸。該分析機構表示,儘管小幅下修產量預估,但包括巴西和泰囯在內的消費增長預估低於預期,因而上調2018/19年度全球糖供應過剩預估。

6.甜菜收割持續受乾旱影響,歐盟糖價現反彈

歐盟委員會作物監測部門MARS11月報告顯示,10月1日-18日,歐洲東南部、德國、法國東部、比荷盧三國、烏克蘭和俄羅斯中部地區降雨量嚴重不足,春季以來德國、波蘭西部、捷克北部、法國東部和比荷盧等國乾旱情況進一步加劇,影響了甜菜等作物的收割以及冬季作物的播種和萌芽。由於新作物推遲上市並且單產低於去年同期,歐洲糖價出現反彈。

7.17/18榨季廣西製糖集團陳糖基本全面清庫,雲南製糖企業陳糖庫存5萬噸左右

隨著11月27日鳳糖宣佈陳糖已經清庫,標誌著廣西製糖集團17/18榨季產糖基本全面清庫。截止11月29日,雲南英茂、南華兩家制糖企業合計陳糖庫存在5萬噸左右,其他製糖企業已經全面清庫。截止11月末,雲南第三方庫存約為14萬噸,環比下降44%,其中僅有4000噸為新糖,其餘的仍是陳糖。

11月第5周:生豬、玉米、小麥、雞蛋、肉雞、大豆、白糖重要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