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中第一字“永”字的最后一笔,是中锋用笔写出来的吗?

千千千里马


《兰亭序》中的第一个“永字的最后一笔是用中锋写出来的吗?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王羲之的所有点画,都是中锋。会中锋用笔的人,永远不会写出不合中锋用笔的笔法。之所以存在争论,因为争论的人不会用中锋,认为“侧锋取妍”,是《兰亭序》姿媚态妍的奥妙所在。


其实不是高端的科学难题,别人保密便无法获知。《兰亭序》在那里放着。中锋、侧锋、或者是什么锋,你都可以试试就能得出结论。何须争论?

运笔是以手肘运笔的人,他的笔永远是保持垂直于纸面的。以指腕运笔的人,笔管便是左右摆晃,或正或偏。以中锋运笔的人,你让他以偏锋运笔他也不会。会用偏锋的人,想让他保持中锋他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不想和任何人进行辩论。等你弄清楚中锋的奥秘以后,就会明白“八面出锋”是怎么回事。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他的最后一笔捺画,使用的是标准的中锋。从墨迹中看,怎么都无法分析得到中锋的痕迹。还是一样的办法,自己做试验,答案你一定会找到。我找到的答案是中锋。因为我临写这个“永”字不下千遍。各种姿势的用笔都尝试过。最接近的用笔就只有中锋才能做到他的这个样子。

现在见到的《兰亭序》为双钩摹拓本。所谓的“双钩摹拓”,是中国失传已久的“复印”术。我现在正在研究恢复这一古代艺人的智慧结晶。王羲之这个“永”字的捺画,实际上并不是完整的笔画。在它的下沿,有不规整的轻微磨损。使得正常的书写时,无论你使用什么方法,都难以达到他的这个样。以人力去模仿自然的形态,是没有人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的。只是使用中锋,能够更接近他的那种形态。



子衿书法


”永”字的最后一捺,属于失峰或叫做走笔现象。

我们从高清图能看出,绞笔发力点很正常。途中不但突然提前发力了,而且要命的是这个力量已经超越了毛笔的“生命”极限点……所以就出现了一根走笔的”捺”了。(属于败笔)

好在书写者的经验老道,三个字后就了解了这支笔的“笔性”,很快的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再看下图




”永和九” 三字是启首连贯,在”九”字收尾部还有一点”破笔”现象,但是已经在书写者的控制之下完美的收尾了。接着再继续看“捺”

是否越来越顺了……一个喝醉酒的人发生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兰亭序》中有大量的出峰起笔及侧峰用笔,因为是小字。(古人的生活书信中,没必要写大字,纸张也贵死了)不但不会影响美观,而且增添出了一种流畅与洒脱中的气势……

需要指出的是,出峰写大字往往会显得字体很软弱。

想要进一步的解读古人书写的古法。那么,就请模仿一下席地而坐的书写方式吧(那时可没有桌子椅子),三指书写(铅笔字写法)可能是个自然选择了 ✍


吕永亮


关于王羲之《兰亭序》中第一个“永”的最后一笔是中锋用笔写出来的吗这个问题,我认为争论某一个字的某一起笔、行笔和收笔是否用中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依王羲之高超的、微妙的用笔技法,他用中锋也好,侧锋也好,一般书家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实际上,他就是用很快的速度随意写了一笔。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第一个字“永”字,并不是行书而是楷书。上图中的“永”字,就是从楷书法帖捜集到的。所以说,《兰亭序》中的第一个字“永”,是用楷法写出来的,不是用行书的笔法写出来。由此可见,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永”的最后一笔入纸时的动作是中锋用笔而不是侧锋用笔。

上图中的“永”字,都是王羲之写的行书“永”,这六个永字只有一个与《兰亭序》中的第一个字“永”相似,最一笔也是中锋用笔,其它的五个“永”字都是标准的行书的写法。

上图中的“永”字,就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第一个字——“永”。放大看,就是标准的中锋用笔。

我的观点是:既然学王羲之《兰亭序》,就要认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还要从一个一个的点画学,把每个字的笔法和结构的全部细节都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兰亭序》临摹出形似和神彩。

关于某一个字的枝节问题,还是不要过于较真的好。学书法,抓住“主流”才是关键!我这里说的“主流”,就是古人的

笔意。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中州耕牛堂主






为龙书法


其实别太纠结这个问题,古人给你留下十八搬兵器,咱不能只用菜刀。。沈尹默先生提出:“用笔之妙,无非笔笔中锋”。殊不知此论断害了多少学书者。笔笔中锋不知怎样写字。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王羲之的手札,都是中侧并用。古人云正以取劲,侧以取妍,侧锋并不是一用就犯法一样。当然,不同书体中锋侧锋的比例不一样。比如正书(篆,隶,楷)就基本上是中锋。而行草书就会大量运用侧锋。因为侧锋的运用会提高书写速度,方便点画的链接,同时侧锋也能表现出和中锋不一样的质量和形态,一副好的作品本身就是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而中侧之分就是矛盾的两面,只有中锋字就呆板,只有侧锋字就过媚。所以行草一类表现里比较强的书体,侧锋的运用是必然的。

你所说的永字的捺就是侧锋,中锋也可以写捺,但是质感个形态与侧锋不同。

学习书法,要活,要自然,别纠结。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望读者点赞关注,私信交流





书山勤为径


对劲,是笔芯和副毫一起造成的

古人讲笔法为筋骨血肉,而不是分开来说。

筋就是笔尖所走的线,

骨就是笔芯所走的线,也叫中锋,只要笔芯相对在中间范围他就起作用

肉就是副毫所走的线,就是所谓侧锋,骨和肉是一起的,你看看李世民的书论早就说清楚了嘛,干嘛把都有的东西分开来说?

李世民说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

以副毫为皮肤,副毫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如图所示


最后在强调一遍,古人的笔心是用麻纸卷起来的,看下图,和现代的散心笔不一样!!!


含章子


答案是否定的。行、楷书凡捺画全用中锋无法完成准确的形体特征。需顺势中锋入纸,而后逐渐转入偏锋,最后再由偏锋逐渐转入中锋离开纸面完成。偏锋时笔锋处于笔画外侧。

行书《兰亭序》捺画写法:

楷书《《九成宫》捺画写法:


张庆涛中国书法大课堂


谢谢你的提问。目前,我们对中锋和侧锋的理论解释有些含糊,如果辩论能够明确一些,那就好了。

《兰亭序》第一个字“永”字的最后一笔“捺画”,明显与唐代楷书的捺画不一样。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上面的轮廓线比较直,下面的轮廓线比较圆,正好是一个“内方外圆”的书写效果。

如果按中锋用笔,那么笔画应该“对称”才合理。

这个笔画出现了方圆不对称现象,所以,好像不完全是中锋写出来的。

其实也不对,写还是中锋,只是有一些内外力度不同而已。

个人认为笔的运行,一直是变化的,就是在一个笔画以内,也会有中不中偏不偏的情况。颜真卿很多竖画,也会在垂露,悬针部位偏锋的。这样的笔画和技法很多。

《兰亭序》第一字永字最后一笔,显然没有用正中锋写出,而是一个“离心拋”的“偏锋”。

这个技法,还是中锋主体,但是,一则圆,一则方,所以表现力很强。

实际我们讨论的就是什么是中锋,什么是偏锋。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善于控制内外笔锋的例子“引”的竖法,没有用经典的“垂露”,也没有用“悬针”。看见,他深得王羲之笔意。

这个问题好像理论上说的不是很清楚。讨论一下也许对大家有帮助。“永”字一边直线,一边弧线的特点,其实也是王羲之常用的技法。

要写出这个效果,主体还是中锋。但是技法上采用了“离心拋”的方法,所以,就不是很对称,而是一边直线,一边弧线。


颜真卿厉害了,他写竖画,有不少在“垂露”或“悬针”部位,喜欢用这个技法。

实际上,我们看很多书法的不少笔画,都采用这个技法。

有的写出来,有点像月牙,那么,内圆和外圆的线是不一样长的。

如果是真正的中锋来写,效果太对称,就写不出这种不对称的效果了。

所以,中锋也是可以变化的,利用侧锋有“内锋”和“外锋”机制,善于控制侧锋的力度,就会写出富有立体感的笔画。

王羲之的笔法之妙,就在于他对中锋的“分力”技法,发挥得非常极致。


千千千里马


多年前,我曾在公交车上与一个相识的书法人抬杠,那人习字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虽然我不大看得起他的字,但他确实是比我写得好,因为我懒,很少习字,所以我们俩抬杠,他的态度总是居高临下,滔滔不绝,很少容我说话。那次抬杠,缘由是什么想不起来了,只一样至今也忘不了,就是,他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我说不对,是块面的艺术,没等我说完,他就极尽言辞的高声反对,我几次想补充自己的观点,都被他阻断,直至下车,也没机会表达出来。

昨天受邀答题 ,因为事多,就忽略了。今日得空,翻来一看 ,竟想起当年的那次抬杠,正好借此把我的观点补充完整了。虽然那小子看不到。

从大处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没错,无论是单字还是整篇,各种字体的书法都是由线条构成的,但是 ,具体到线条的细节却是由块面连接合成的,再说具体点,就是,线条是由块面合成的。各种一小节一小节的宽窄不同,方圆不同 ,枯润不同,急徐不同,力道不同的小块面合成了具有各种变化的连贯的线条。这样的线条表现是立体的,生动的,有变化有磁性的。说到磁性,我就想起腾格尔,刀郎,汪峰,田震等歌唱家的嗓音,那是有着沧桑岁月质感和富含内心情感的极具表现力的磁性音质,这种音质能将歌者与听者置于同一场景之中,没有疏离和隔膜。比如 ,同是歌唱草原,胡松华的音质,透亮,有光泽 ,声线集束匀称无杂质,但这种声音让人感觉不到草原的归属感 ,是草原之外的人对草原唱的赞歌,而腾格尔的音质正好相反,嘶哑,粗砺,嘈杂,有毛边,但是磁性极 强,而且浑厚饱满,情感表达的真挚炽烈 ,是用心血,用生命歌唱自己的家乡 ,直击人心,震撼人心,将听者拉进天堂一般的内蒙古大草原。

说了半天,似乎是离题万里,驴唇不对马嘴。您会说,这些废话与王羲之兰亭序的永字的那一捺,有毛关系呀?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只不过是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书法笔画线条的运行是中锋用笔这是没有错的,也是必须的,只是中锋用笔不能一味的均匀不变,不能一个力道,要有变化,有块面的体积感,不能光滑没有磁性,因为没有磁性,就很难生发出气韵,就如启功的书法,好看,光洁有力,笔笔中锋,但看上去总是缺少点味道和意趣。

至于兰亭序永子字的那一那捺,到底是中锋还是偏锋,就不重要了。体积有了,质感也出来了,呼应合理,结字得体,整体不违,就是好笔画。


梅兰竹菊53118


我看不全是中锋。

我认为起笔后是中锋,到点画开始变宽处就是偏锋了,到出锋收笔处——即捺笔末端三角形部分,又是中锋。

可以看出捺画的书写过程是这样:逆锋起笔后第一段是半个斜着的竖画,是中锋写成,穿过横折竖钩后用偏锋写出中间最粗的一段,转为中锋后先按以承续中部的宽度,后提以逐渐变细,越写越细,最后出尖。

所以,这些动作是瞬间组合完成,是中锋和偏锋的结合。

不过,这个捺画的中间部分,用笔该称为偏锋还是侧锋,我是拿不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