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下午四點打野球!

郭老師說:有空寫寫球類館打球的事啊。

我說:好。

憋了好幾天,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寫?寫些什麼好呢?

那天阿發說:下午去哪兒打球?

我說:球類館吧,場地好,不費鞋!

相對來說,球類館的場地建設在我們區算比較好的了。有個室內球場和室外球場,室內球場帶觀眾席,我曾很認真的數過,有350個左右觀眾席座椅,場地一水的木質地板,天氣不熱的時候在裡面打球是不錯的選擇;夏天的話,會比較悶熱,還不如恣意的外場來的舒服自在。

而室內場館像大多數場館一樣,常常是鎖著的,只有每週二和每週五下午可以開放供大家相互切磋,偶爾週末等籃球培訓班結束,還能去蹭個球。不過能有個固定的時間向群眾開放,已經很不錯了,至少不會像某些地方、某些單位的場館最後淪為領導們的私人運動場館來的要親切自然。

外場帶圍欄,場地塑膠,比在水泥地打球更暢快,心理作用告訴我們,在塑膠場地上打球能跑的更快,投的更準。

最重要的,外場從來不鎖,這可為廣大籃球愛好者提供了揮灑的舞臺了。可也正因為全開放,只要天氣好,場地上總是人滿為患。尤其是週末,一個籃球架下面總是圍著二三十人,如果是4人一組的話,輸了再想上估計得等個半小時,這還不包括中途插入的隊伍。所以很多時候,除了轉球分邊,大家還是願意和自己熟悉的或者覺得球技好的人一組,這樣打起來不容易輸,籃球愛好者都知道,沒輸就是坐莊,或者像那個胖子說的,我要當皇帝,即使當不了常規皇帝,當個末代皇帝也挺好。

那個胖子,打球熱情高,身體條件好。大家都知道,每個故事都有一個胖子的嘛,這裡也不例外。有胖子的地方就有笑聲。號稱全區第一中鋒,球場上卻時常被人批評,原因嘛,你肯定見過打球不防守的,但你肯定沒見過每次防守都叉著腰的。而且,只要第一中鋒一上場,每球必爭,爭球權啊,投籃就喊犯規;己方進攻時,就聽全場都是他“把球給我,把球給我”的喊叫聲。真把球給他了,拉到三分線外或者三分線靠裡一步,bang投一籃。不是第一中鋒嘛,怎麼老在外線兜著?倒是有準的時候,罰球線和兩個45度角是很準,可他大多數時候他不出現在那裡。所以有時候和他一組,空有第一中鋒,籃板卻不一定能得到保證。

有的時候,在場下看球比在場上打球更開心。在場上常常有“當局者迷”之感,反倒坐在場邊,能發現對方的弱點,儘量規避自己上場後犯錯誤。這也就是一個好的教練對一個球隊的重要性,場下的教練要是能及時發現場上球員的問題,及時調整才不至於使自己處於劣勢。但在連犯規都是自己叫的野球場,哪有那麼多教練,要麼都是教練,都得聽我的。不統一的隊伍上場,大都各自為陣,不輸才怪。有的人“梆梆梆”一頓操作,隊友及觀眾開始都以為是個王者,等球丟了才發現是原來個青銅。接著便是一陣並沒有惡意的哈哈大笑。但有些自由組隊的,確實打的好,各種擋拆和流暢的無求跑位,要是再有個籃子準的,不跑死也得投死對方。

在球類館,你能看見不少執著的球友。比如,老任飄逸的三分和蛇形突破,老葉瘦弱的身板硬扛籃下的勾手打板和強硬的地滾球,郭總的高弧度投籃,財哥高舉著籃球衝向人堆投籃並附帶著不管進沒進“有效”的吼叫,郭老師拿球三分線外投一個,胡總精準的投籃和四兩撥千斤的上籃,老尹邁著霸王步強起上籃,地板流挺哥的大屁股低位單打,以及好幾個叫不上名字的胖子在籃下的碾壓式打法。球技有高低,動作有標準有奇怪的,但不管如何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大家打球總是開心的。場上再怎麼爭吵,下了場大家還是朋友,隔天又可以愉快的再來一場,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一身大汗,不做作、不裝逼,開心才是打野球的真諦。

其實球類館早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球場,她承載著我們的歡樂、汗水和對一件事情的追求。對喜歡打球的朋友來說,每天要是不到球類館轉轉都感覺生活裡似乎少了些什麼,即使有時候下了班,沒帶球鞋,到場邊看看場上那些人的拼搶,聽聽他們熟悉的爭吵也不失為一種樂趣。人生本不值得,但方寸間不論得失,只求開心快樂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麼。

所以,只要群裡有人說:“誒,下午四點球類館打球啊”。你可能早就蠢蠢欲動了,心裡肯定像胖子一樣狂喊“我要當皇帝,末代皇帝也行啊!”

誒……下午四點打野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