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既白
我舅舅就是中专生,他是88年考的中专。这么说吧,那时候考中专比现在考一本难度大多了。不知道楼主身边可有叫*中专的人,我舅舅有两个同学一个叫杨中专一个叫徐中专,可见那时候中专的吃香。
那时候考上中专就端上了铁饭碗,像公办老师、邮电局(那时候还叫邮电局,比现在的银行不差)、银行、粮食局、电力局......
所以那时候考中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个县也就几十个录取名额,谁家出个中专生全村都觉得脸面上有光,那时候在我们那里成绩好的老师才允许你考中专,成绩不好的老师就动员你考高中。
92年之后中专基本就不行了,后来考中专的基本都是学习没指望的了。
王磊57516
的确很难考,当时考卷的难易程度无从体验,给你分享一下当时的客观数据,你就能大概了解当时那个时代考中专的难度。
提起80年代的中专生,就不得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在上世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多数学子为了离开乡村、走进城市,选择去报考中专,成为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生。
当时的中专生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工商财、农林水、医卫、师范。考上的学生在顺利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并享受转为城镇户口的政策,诱惑力非常大,在很多青年学子眼里,考上中专不仅仅意味着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拿到不错的薪水、而且可以成为城市人,所以报考中专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986–1992年期间,全国中专院校每年招生大概控制在20–30万之间,而当时的初中生有1000多万,录取率自然低的可怜。根据最近几年国家招生985高校学生的比例大概在2%,招收211高校学生比例大概在5%的情况,2018年高考报名考生规模达到975万,你可以近似的理解为现在考985的难度和当时考中专生的难度差不多。
其实这样的比较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毕竟时代不一样了,这可以作为一代人的一个回忆。现在国家发展了,教育事业也在逐年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收教育,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学习源动力
1987~1988年我担任乡中心中学教导主任,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关于80年代农村初中毕业生报考小中专的情况,我从另一个角度给大家作一展示。
1、由于城乡差别的现实存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影响下,急于改变农业户口的现状、吃上国库粮。而改变这一现状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报考小中专。一旦考中,农业户口就转为非农业户口,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和‘’铁饭碗‘’。
2、为了鼓励农村优秀初中生报考高中学校、为高等学校培养、储备和输送优质生源,县教育局作了一些政策上的规定。如:在正式中考前,统一组织预选考试,划定优秀生名单,要求各学校优先完成重点高中招收优等生的名额分配任务,其余的学生,可自愿报考普通高中或小中专。为此,好多学生和家长找老师、找学校,想方设法报考小中专。
3、有的学生未被允许报考中专,便放弃考高中而选择复读。复读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学校资源。后期,随着复读生的增加,教育局作出规定,复读生不得报考中专,只允许有学籍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于是又出现了复读生顶学籍、换姓名、甚至改户口等问题,增加了学校组织中考报名的难度。
小中专问题只是80年代一段时间的社会现象。事实上当年优秀生考中专的,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发展,后来都十分后悔。凭借他们的智力水平,完全可以通过上高中进入重点大学,晋升提高会更快、发展更有前途。
此是己见,不当之处请阅者指正。
鹰眼看教育
中专不知道 我是中师 中师是提前批次 当时我的中考分高于省重点高中13分 并参加面试 体检 才艺考试 全市1000多人 最后只录取了两人 (我才艺分较高)因为只有两个名额 ,我就读的初中为出了个中师生,感到非常自豪。
然而当我沾沾自喜来到师范,发现我在班上学号偏后 (按进校成绩排),弱弱地问了几个宿舍同学中考成绩,异常惶恐,都是学霸,顶尖的学霸,我跟她们没得比,当然她们很多都是因为希望户口进城才选择的师范,也有的是因为师范有国家补助,经济条件差,我在心里是觉得她们上个大学如现在的985是绝对妥妥的,有点可惜!
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同学们很多没转行的都是各个学校的校长园长,起码也是学校骨干中层,通过自学考试也都是本科以上文凭(不硬)。
但是,还是感到非常遗憾,当年响应国家的号召那么多优秀的孩子学了中师,中师生的发展却是有瓶颈的,最多也就这样了搞搞基础教育,而以她们的能力走高中大学的路,我觉得会宽广好多,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
安若素vivi
举例说明。87年,清华,北大,中科大三大院校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580分。清华北大在湖北招生共89人。湖北省理科状元刘赛游635分;他84年进新洲一中时是全县前4名的成绩,597分。84年初中毕业时,我们一个班7个进一中,7个进中专.中专优先于一中,高于一中分数线14分。进中专的7人中最高也是597分,最低571分。87年,新洲一中过580分的有24人,8人报三大院校,全录取。而这24人进校时都在全县前50名,就在中考585分的成绩档。也就是说,87年考入中专的,如果不是特别情况发生,绝大部分可进三大院校,差一点的也能进好的985。87年武汉文科状元邓汉学,北大金融,在84年中考也是前13名进的新洲一中。84年的中考状元是一位女同学,601分,87年考入华东政法。也就是说,那时进中专的(一个县仅30个名额),都是相当好的成绩,理论上讲,都有机会进三大院校,稍差一点的进985。也有极个别的,中考分数很高,高考未达目标。84年,我初中一蔡同学,中考570分,能进中专,他选择了一中,87年只考了专科。这是极个别。现在清北一年在湖北招360多人。那时进中专的人,放在现在,相当于什么水平?84年我估计初中毕业考入中专的,整个湖北省不会超过2800人(湖北省72个县)。而中考进中专比进重点高中要高十多分,所以这2800人绝对是湖北前5000名以上的学生。放在现在,象武大,华科等十几所985就有五千的招生计划。所以说,211还排不上号。
巧得很001
满脸都是泪呀!我81年生人,农村人,96年参加中考,数学满分,物理化学基本满分,超过省市重点高中分数线,但是为了一个包分配的梦想,读了4年制的统招中专,谁知道98,99年毕业的学生还给分配了(虽说不怎么好),我们这批赶上了第一批不包分配,后来自己找工作又被大学生吊打。悲催的人生莫过如此。
小平民1916
现在满世界都是大学生,中专生不值一提。因此好多人对八十年代的中专生也是嗤之以鼻。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知道80年代的中专真的难考。
也许考试题没有现在难,但是录取率实在太低啦。
我爱人1984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那年的数学成绩出奇的低,许多人考了个位数成绩。不知道有没有那年的同学看到这篇回答,如果有,我们一定有同感。他们一届300多名毕业生,考上大专和中专合计十多个人。
他考上了一所中专,读了三年,毕业后分配工作。工作后才知道,中专毕业相当于高中……
很多八十年代中专生上班后继续学习,考大专,考本科。
润杨阆苑
80年代中专确实难考,一旦被录取,国家免费教育,毕业包分配工作,单位还要分配住房,农村孩子一跃跳出龙门,再不用种田争工分,男孩也不需冬季上河工,拿工资转户口吃商品粮,嫁娶城镇小伙姑娘当新郎新娘,在那个年代,出名"大学生"全家乃至全庄人都高兴,是件挺有脸面的事。
中专吃香难考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时大学毕业生一般恋家不愿去异地工作,单位是按级别发工资,全国一盘棋,各地几乎无差异。
大学生国家分配政策是全国统配,而中专生实行社来社去,就是那里考来的学生,毕业后回那里去安排,所以大中城市的考生倾向于报考中专学校,确保回到自己的故乡,免得分在遥远的小县城与艰苦的边疆。
老伙计61322
本人即是一名九十年代初的中专生,1991年参加中考,考上了省内一所省部属中专学校,因而难不难,经历使我有了一定发言权。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户口还是模亘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可愈越的鴻沟,而考上中专,就可以转为市民户口,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政府包分配。而且不用经历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读、学费学资以及前途未卜,因而受到了农村家庭的极度追捧。
以我参加中考那一年为例,全县8000名考生,能考上中专和中师的不过二百人。其中,师范招一百来人,那年的录取分数460分;地市级中专招六十多人,录取分数520,省部属中专只招四十来人,录取分数530。而县一中作为省重点,录取分数线只有360。中专的录取比例只有80:1,超过了现在的211。
到校后,我们宿舍六个人,其中唐县,抚宁县,滦平县一二三名各一个,我是成绩最差的,应该在县里四十名左右。
但也有一点,那时候,学校教学水平较低,管理非常松散,家长远没有现在这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长。因而,脱颖而出并不是太难的事,毕竟竞争不是很激烈,好多孩子就不学。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是幸运的。
流浪歌手32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那时候的中专,是相当的难考,比考大学都难,可以说是百里挑一都毫不为过。方面我们初中,初三五个班,每个班五十多人,竟然一个中专都考不上,每年只有复读班才能考上几个。当时我们化学老师的儿子,作为初三新生竟然考上了中专,一时全校都传为美谈。当然,当时的大学也是相当难考,我95年高考,文科,全班新生复读生都算,一共九十多人,一共才考上三个本科。不要说是因为教育质量差,我是衡水人,衡水的中学教育质量,想必大家都有耳闻的。当时高中好上,但是大学难考。所以,很多农家子弟只想考中专,只要考上,就可以农转非,跳出农门,并且当时的中专是分配工作的,所以大家觉得初中考中专,比再度三年高中考大学,更加短平快,更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