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轨并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局面

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产业也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各界的投资主体纷纷投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汽车大国向现代汽车强国转变。据统计,2017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截止2017年,产量已经连续3年全球排名第一,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上占据了半壁江山。

多轨并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局面

在我国汽车界,新能源汽车从兴起到目前发展到如此壮大的规模,这一路上,离不开国家政策扶持和引导,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加大和累计,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首先,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出现产能过剩风险日渐积累的情况。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能源汽车2012-2020年的发展规划目标提到,截止2020年,要达到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0万辆。但实际去年6月底,就已经超过了200万辆,这速度远远超过了预期目标,产能过剩。

其次,各类资本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产能进一步扩大。加上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也发展壮大,动力电池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情况。数据表示,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单单 是2016年的力电池领域的投资金额就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仔细分析了下,导致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过度的补贴政策加大产能过剩风险;二是唯GDP论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三是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大量低端过剩产能。

多轨并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局面

该如何解决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风险呢?首先要明确,新能源汽车除了造车技术外,看中的还是电池效率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氢燃料技术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因为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来看最适合最理想的,环保又节能,轻量化、续航力久、充能时间短、电池寿命长;电池重量还仅仅是电动车电池组的一半等优点。关于氢燃料电池的研发,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和市场实践经验,可以考虑与日本进行合作,因为日本在氢燃料电池研究方面的的技术、管理和运营等都比较先进,我国可以借鉴和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动力电池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所以,要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问题,我国应该实施"多轨并驰"的模式,把目前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和成本上,加大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亲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