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補舍日:恢復統一彝族年和火把節兩大節日時間意義重大


火補舍日:恢復統一彝族年和火把節兩大節日時間意義重大


內容摘要:世居於祖國大西南的彝族,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民族。彝族的祖先於萬年前就創制了獨具特色的彝族天文學。繼而創制了一部文明中國的彝族十月曆,然後又在“太陽運動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原理基礎上興起了一年一度的彝歷年和火把節,並曾在數千年中全民統一時間過節。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彝族的兩大節日時間從近代以來陷入了極不統一的落後泥坑中。為了弘揚本民族的優秀傳統習俗和文化,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把彝族兩大節日時間恢復和統一起來,這是一件事關中國彝民福祉,關係到這個民族世居的祖國大西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大發展,也關係到整個中華各族人民實現國強民富的偉大復興之夢的大事。

關鍵詞:恢復統一 兩節時間 中國彝族 彝族年

自稱為尼,他稱為彝的彝族,是個跨國的民族。當下可劃分為國內彝族、中南半島各國彝族、海外僑居彝族三部份。中國大西南是這個民族的世居地。據最新的人口統計表明,分佈於國內滇川黔桂四省區的中國彝族總人口為1千多萬,其中雲南600多萬,四川300多萬,貴州100多萬,廣西數萬。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成都、昆明、貴陽等大中城市也有少量的居住者。

世居於中國大西南的彝族,是中華56個兄弟民族乃至全世界兩千多個民族中,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一個古代先進近現代落後未來很有希望的民族。

一、彝族是中華民族中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民族之一

據《勒俄》、《梅葛》、《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彝文古籍和《中國彝族通史》等漢文史書以及民間相傳。彝族曾經歷了伍遮(雪水生物)→阿妞(猴類)→舉烏(猿類)→伍湊(原始人)→什聖(勺)→耿俄→你裡(尼能)→木烏→丘補→篤慕(都木)十個歷史時期。有些已被彝族世居的西南諸省區發掘的古人類遺址如雲南元謀、晉寧、四川三星堆、金沙、貴州沙井、銅鼓山等地出土的地下文物所印證。也有些被髮掘於西南以外的內地乃至外國的文物所印證。獨具特色的天文學、文明中國的彝族十月太陽曆、被專家譽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的古彝文、原始易經和先天八卦五行等是彝族文化燦爛的主要特徵。

二、獨具特色的彝族天文學

勤勞勇敢而又富有創造力的彝族先民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勞動實踐過程中,逐漸地發現了宇宙中的地球、太陽、月亮、北斗、茨顆、掃它、博布、納杆、旨也布等宇宙間的星球,具有既自動又互動的規律。先民們在觀察、認識、掌握了這些規律的基礎上,創制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中國彝族天文學。

中國彝族天文學的核心是“地心日動”。在公元1543年西方波蘭籍的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日心地動”說成立之前,全世界人類都處於“地心日動”說的觀念,中國彝族也不例外。至今,我們的一千萬同胞中,沒讀過書的和居住偏僻的那部份,依然還處於老的這種觀念中。古代彝族先民創制的天文學之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白天觀察太陽圍繞地球運動的規律,傍晚觀察北斗柄指向運動的規律。因為彝族世居的祖國大西南屬山脈延綿、江河縱橫、間有平壩的高原山地。先民們尤其是他們之中的天文學、曆法學家們就常以東西兩方的山脈和溝壩適合的觀察點作“天彭”,觀察太陽昇暮運動的變化。以南北兩方寬長視線觀察北斗柄指向的變化。

在太陽運動的長期觀察中,天文學家們發現太陽在氣候最冷時的日出或日落點就在地球(以山脈作代表)的最南端(日南至,即冬至),氣候最熱時的日出或日落點就在地球的最北端(查閱的諸多資料都如此說。其實,根據筆者數十年的觀測結論是,較冷時的日出或日落點在東南端,最熱時的日出或日落點在正東偏北方)。

三、彝族曆法的產生

先民中的天文和曆法學家們就把太陽圍繞地球運動的一個大時空或週期稱之為“木次顆”即一年,把太陽從東出西落的短暫時空稱之為“木次尼”即一天。然後將1年360天劃分為18個時段,就成為了第一部彝族最早的18月太陽曆。每月20天,一年18個月360天。

十分有趣的是,據歷史學家考證從亞洲中國遷徒,經西北利亞、白嶺海峽到西半球美洲大陸居住的印第安及其後裔瑪雅等族群,也使用18月曆。且僅是該曆法的年月日名稱兩個民族各異。那麼東方中國彝族和西方印第安人之間,有無親緣關係,這是有待中外歷史學家和民族學家們研究考證的另一個歷史問題。

四、十月曆的創制

18月曆被人們運用了一段時期之後,相傳先民們尤其是一位名叫什聖阿智的天文曆法學家認為,這部曆法有月份多天數少,沒置閏等毛病。於是就立志改進和創制一部好算、易記、使用方便的歷法。他們將太陽每年運動到地球最南端的日出點命名為“子久”之天文點;把太陽由南向北運動到地球最北端的日出點命名為“子弓”之天文點。再將一年360天按“土上木,木上火,火上銅,銅上水”的順序排例的五行元素作代表,劃分成土木火銅水五季,又以一切事物都有公母(陰陽、雌雄)的觀念,把每一季劃分成公母兩個月,五季就成公母十個月,每個月恆定為36天,用十二生肖輪3回。這就成為了一月三輪36天,一季兩月72天,一年五季360天。另加5—6天(每4年為一閏,其中3個平年5天,第4年閏為6天)作祭祀祖先和歡慶太陽迴歸活動日。筆者家鄉觀察太陽運動的彝老們就稱這5—6天為“日休”或“日睡”。合計起來是平均每年有365.25日,與太陽迴歸年密近。

五、兩大節日的興起

我們這個民族的兩大節日即彝歷年和火把節源於古老而科學的十月曆。相傳由一位名叫歐補科薩的歷法家在總結民眾祭祀祖先和太陽神作法和經驗的基礎上,在太陽“子久”(冬至)天興起了用牲品祭祀祖先和辭舊迎新“科昰”(過年)習俗;由一名叫火梯那板(也稱火體拉巴)的大聖人,在太陽運動至“子弓”點上的(夏至)那天,戰勝了天王妄圖滅掉人類而派來人間作惡的斯仞阿比等天兵天將。並發動群眾取得了用火海的戰術燒滅了天王放來人間妄圖吃盡禾苗的天蟲的勝利。從此興起了一年一度的彝稱“東伺”的火把節。

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之後,人們發現火把節在太陽運動至天文點之“子弓”天過,不太適應農耕時期生產力的發展,例如當時正值廣大群眾在田間或地塊上管理莊稼的大忙時季。從氣候上來講又恰恰是梅雨季節。於是,天文和曆法家們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廣泛聽取大眾意見基礎上。把他們每天傍晚或凌晨觀察北斗星斗柄上下運動的規律加進來,既完善了十月曆“太陽運動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結構和原理,又豐富了十月曆的科學內涵。就按此原理將火把節的日期改在北斗斗柄上指到最高點的“智久”(大署)這一天。用當今使用的公曆換算則在每年的7月22—23日。這個時季,一是恰遇人民大眾農閒了,二從氣候上是以晴為主的時候。人們疲勞的體力得到了恢復,也有精力籌備了,必用的牲品牛羊豬雞壯了,坡上的蕎麥可以嘗新了,正是舉族歡度佳節的良時。

從那時起,彝族全民性的時間統一的一年一度的“科昰”(過年)和“東伺”(火把節)。這種優良傳統習俗就在中國大西南彝區延續了數千年曆史。

對於彝民族的過年和火把節的名稱,史書和本民族以及其它兄弟民族有過不同的說法。例如:稱彝歷年為星迴節,北宋《太平廣記》載“南詔以十二月十六日謂之星迴節”,《滇系·雜載》說“火把節即星迴節”。稱火把節是星迴節之說,清康熙年間的雲南《祿勸縣誌·風土誌》載:“六月卄四日為火把節,亦謂星迴節”。稱兩節都是星迴節之說;大年和小年之說;火把節是農曆“六月二十四”之說;火把節又或是農曆“六月六”之說等,這些記載都一是隻反映北斗指向的變化而忽略了太陽運動的變化,二是官方用漢農曆替代了彝歷的反映。僅從1949-2048這一百年來看,彝族火把節在大暑天與漢農曆相遇的就有1954.1973.1984.2003這四年。也許官方在彝區強制推行漢農曆的那年遇著這類情況,所以從此以後就成為六月二十四就是火把節的習說了。

其實,只要我們用十月曆“太陽運動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原理來理解,就會明瞭彝歷年是祭祀祖先和太陽神的節日,又是辭舊迎新、感恩祈福求安的節日。也是歡慶太陽迴歸到地球最南端之“子久”、冬至點的節日。如果真正的將太陽和北斗運動作為十月曆的原理,那麼,要說過年是“星迴節”,倒不如說是“陽回節”,更不是過小年了。

火把節是祭祀祖先神靈和火神的節日,同時也是歡慶北斗星斗柄迴歸達最高點(宇宙最北端)的“智久”大暑點的節日。所以,稱火把節為星迴節是合理的。有些文人達官把漢農曆“六月二十四”當作火把節的代稱是不對的。因為它並非彝歷。但是,六月卄四=火把節的觀念和作法,在一些區域和支系中已經形成。還有一些區域或支系又以農曆“六月六”作火把節的代名詞。

火補舍日

火補舍日,原普格縣政協副主席,涼山彝學會理事、涼山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成員、涼山州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普格彝學會會長、普格火文化研究會會長。退休後投身研究和發揚普格縣紅色文化和彝族傳統文化,足跡遍佈普格大小彝寨,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已成為普格歷史文化故事的“活字典”。


火補舍日:恢復統一彝族年和火把節兩大節日時間意義重大



策劃|阿細先基團隊

來源|依俄阿侯尼澤熱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