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中的“閩瓊記憶”

民俗文化中的“閩瓊記憶”

儋州市南豐鎮老街,這裡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上百年曆史的老房子,見證了客家人篳路藍縷的艱辛。 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民俗文化中的“閩瓊記憶”

新編歷史瓊劇《海瑞》演出劇照。 陳德雄 攝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不僅豐富著人們的生活,還能夠增強民族凝聚力。

福建,原是古越族居住的地區,是古越族文化的發源地。晉唐以後,由於征戰不斷,中原的漢人,或為了征戰,或為了避亂,紛紛遷移到福建。中原文化、荊楚文化,隨著漢人的遷移而傳入福建,與福建的土著民族——古越族的文化相結合,慢慢形成了福建特有的文化——閩文化。

海南,又名瓊州。海南文化發育在這片熱土上,經過時間的洗禮,越發凝練厚重而富有活力。在海南地區,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亦散發出迷人魅力。

閩瓊兩地,在民俗文化發展過程中,是否曾碰撞出火花,待人們撥開歷史的薄紗,去慢慢追尋。

海南話有多少“閩語”成色

海南大學教授符其武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海南話,是我國閩方言的一個次方言。在語音、詞彙等方面傳承著與大陸閩語共同的一些重要特徵,如輕唇讀如重唇,匣母讀如群母。

同時,由於相對獨立的發展,海南話也衍生出海南本土的一些特點,在共享方言特徵詞方面,表現出部分同源近指甚至異指的情況。簡言之,海南話與閩語同源,是海南特色的閩語。

福建閩語自宋代傳入瓊島,幾經輾轉,一路拾零撿趣,又經過多代人的沉澱累疊,逐漸反客為主,最終發展成為海南島上的漢語方言。

符其武說,如今的海南話與福建閩語實際上已不能自由通話,但作為閩語源流的一支,海南閩語一方面承繼著閩方言的一些共同“基因”,另一方面其相對獨立的發展也會使其自身產生某種程度的“變異”。

海南閩語究竟還有多少“閩語”成色?

海南話與福建閩南話在聲韻調的具體音值上已經發生很大的變異,以至於在聽感上兩地人現在難以互相聽懂對方的言語。但這些只是表象上的差異。從語音系統反映出來的特徵上來看,兩地方言仍承傳著非常重要的共同“基因”。

例如,保持“古無清唇音”這一上古漢語語音特點被視為閩方言獨有的特徵,海南話裡同樣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讀音字例:斧、飛、肥、放、痱等。

又如,閩方言保持上古音“匣母讀如群母”的特點在海南話裡也可找到很多例證:寒、銜、滑、鹹、舷等。海南話與閩南話一樣,基本保留古漢語四聲八調格局,入聲韻、陽聲韻基本上三尾齊全,有著大致相當的文白分韻及韻攝分調規律,這些都是兩地方言深層的共同語音特徵。

海南閩語在獨自發展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令福建閩南人深感驚詫的語音變異,最典型的便是學界裡津津樂道的“幫端母變讀為內爆音”,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心母讀如端母”和“塞擦音讀如擦音”的鏈式移位現象,這些則是閩語海南化的特殊的語音現象。

瓊劇藝術中的“閩緣”

已故美籍華人、著名語言學家李方桂先生曾說過:“社會上許多複雜的合作,離開語言是不可能完成的。”

民俗與語言,也是密切相關的。民俗事項遍佈在語言的各個角落,而某些早已消亡的習俗又都還保存在語言當中。研究海南地方方言而不考慮海南民俗,則往往僅知其表而不知其裡,所以民俗學也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工具。

民俗語言是百姓在生活當中的習慣用語,是百姓在生活當中經常使用的口頭語言。這些民俗語言有的符合語法,有的不符合語法,但是被劇作家運用到戲曲作品中,經過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創造,則能更形象、更具體、更生動地表現生活。

瓊劇作為一個基本上只在海南形成並發展成熟的地方戲曲劇種,數百年來的歷史變革和重大社會實踐都對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以說,海南人口的發展、遷徙和融合,特別是受到外來文化和外來族群移民的衝擊之後,在瓊劇文化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這些烙印就反映在瓊劇的民俗語言當中。

兩宋以來,特別是元、明、清之後,大量的漳州、泉州的閩南人和粵東的客家人湧入海南,成為了當時海南移民的主體。因此,海南話就是閩南方言語系,在瓊劇民俗語言中,陸陸續續地嵌入了閩南方言。比如閩南方言中,“將要”說成了“欲”,“壞了”說成了“敗了”,“做什麼”說成“做乜”。

因海南話與閩南話相近,海南人有很多是從閩南移民過來的,他們對閩南戲都非常喜愛,弋陽腔就是通過閩南戲班傳播到了海南。

據瓊劇史料記載,最初的瓊劇藝術都傳自閩南戲班,例如清末瓊劇名伶汪桂生,定安人,他的曾祖父就是閩南戲班的名伶,他們一家定居在定安傳藝,一家四代都成為了著名藝人。

移民文化對瓊劇民俗語言的影響,除了在形式上為瓊劇民俗語言提供了借鑑和融合之外,還表現在內容的滲透上。比如高腔劇目《琵琶記》《金印記》《浣紗記》等都被改編成瓊劇,在海南演出而廣為流傳。

海南客家的“前世今生”

閩西有“客家祖地”之稱,是學術界公認的客家形成之地。客家在此形成後,由於戰亂及開拓發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及其子孫把這裡作為新的起點,邁出堅實的步伐,向國內外遷徙。

客家人渡瓊的歷史悠久。海南客家研究專家古小彬介紹,宋明時期就已有客家人遷居海南。“客家人大規模遷入海南島的時間主要是在清代初期。”

起初,有部分客家人隨同其他閩粵移民一起南遷海南,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發佈《敕開墾瓊州荒地》命令後,移民日增。這時,有相當一部分居住在廣東省廣州、肇慶、嘉應、潮州、惠州地區的客家人,越海遷居陵水、瓊中、儋州、臨高和澄邁一帶,尤其以西部為最。民國時期,又有一大批客家人從南洋和廣東來到海南島創辦實業。

新中國成立後,海南經歷了4次大規模的移民熱潮,不少客家人從廣西的博白、玉林、陸川,以及廣東的惠陽、五華、興寧、揭西、清遠、廣寧、陽江等地,攜老帶幼,成群結隊來海南謀求發展。

據《海南客家》一書介紹,海南現在還能講客家話的約20多萬人,100多個姓氏,最早來海南的客家姓氏有羅、文、唐等。

羅氏於南宋時期分別從江西吉水和福建寧化遷入,文氏於宋末元初自吉安避難來瓊,唐氏則於元朝末年從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遷來。在海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在儋州市那大鎮、臨高縣和舍鎮、澄邁縣中興鎮、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平鎮等地。

儋州的南豐鎮又是客家人數最多的一個鎮,有“客家鎮”之稱。來到海南島的客家人,長期固守著自己的方言、習俗,比如,客家人普遍住在山腳下。俗語說“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與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一樣,海南的客家人就像“山裡人”。

在婚俗方面,客家人注重在客家內部異姓通婚,以保證血緣的純正性。位於東部牛嶺腳下的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坡尾村委會的同安村,村裡有個叫黃少芬的老人,他們的祖先是在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遷至陵水的,到他這一代也就第五代;他家的人全部會講客家話,而且五代人中,有四代人娶客家女為妻。 (海南日報 記者 郭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