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存在感低,为何能成“战国四大名将”?

Anne_心语


廉颇是赵国大将,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在赵惠文王之时,廉颇就曾率军深入齐境攻破阳晋,无人能敌,从而在战国群雄中一战成名,威震天下。其后,廉颇又同当时的赵国名相蔺相如联手上演一出千古佳话“将相和”,以勇于认错、知耻而后勇的大将风范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同时他和蔺相如一文一武,使得赵国成为战国中足以和秦国匹敌的强大国家。

其后,廉颇再度出战,接连攻打齐国、魏国,攻陷防陵、安阳,取得大胜。并在赵惠文王三十年时,与赵国的名将赵奢联手,打败秦昭襄王派出的军队。

在决定秦赵争霸形势的长平之战时,廉颇正确地分析了战局的实际情况,选择筑垒固守、坚壁不出的防守战略,使得素有一代战神之称的白起也没有办法,只能被动地陷入到了同赵国打持久战的尴尬境地。若非之后秦国使出了反间计,让赵国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了廉颇,那么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还不一定鹿死谁手。

而在长平之战后的赵孝成王十五年,同为战国七雄的燕国趁赵国在长平之战元气大伤还未恢复之时,派兵进攻赵国。廉颇临危受命,大破燕军,杀死燕国丞相栗腹,俘获燕将卿秦、乐闲,包围燕国都城,迫使燕国割让五座城池停战,创造了又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虽然廉颇在其中相对于其他人的战绩没那么出众,但也是足以一战的一代名将。只可惜廉颇老矣,最终廉颇晚年受到奸人的排挤,客死楚国,一代名将就此凋零,令人惋惜。

个人认为:“胜势王翦,优势白起,劣势廉颇,绝境李牧”四大名将的作用不同,所处的国家国力也不一样!主要还是要看对于国家的作用,在听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时,廉颇的当时表现说明他一直想要为国征战,至死都心系国家。通过他的战绩和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国家,足以成为名将!


侃历史趣闻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战功无数,说廉颇存在感低,只是一种错觉,我们先看一下廉颇的战绩。

转战四方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军攻打齐军,获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公元前276年,廉颇率军夺取魏国几邑。

公元前275年,廉颇率军进攻魏国,攻下防陵、安阳。

公元前269年,秦军攻击几,廉颇率军救援,大破秦军。


对峙长平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上党守军无力防守,便将上党送给赵国以引诱秦、赵互撕。赵国高层经过磋商后,接收上党,并派廉颇率军在长平抵挡秦军。廉颇率军与秦军交战先吃了几个败仗,知道秦军士气正盛,于是坚守营垒,以消耗秦军士气,等待时机进行反击。

秦军见难以取胜,便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秦军最害怕的不是廉颇,而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赵括做将军,秦军将必败无疑。”赵王果然中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赵军被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反攻燕都

公元前251年,燕国栗腹向燕王觐见:“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长平了,正是我们夺取赵国城池的好机会。”于是燕王派栗腹、卿秦攻击赵国,赵王大怒,秦国,我打不过,你一个小小的燕国我还打不过吗?廉颇,你带人给我狠狠揍燕国一顿!

廉颇率军反击,在鄗城大破燕军,杀死栗腹,俘获卿秦,为了让燕国长点记性,以后老实点,廉颇便乘胜追击,一举打到燕国都城,燕王顿觉大事不妙,赶快求饶:“大哥,我错了,给你五座城池,放兄弟一马吧!”



廉颇看燕王认错态度挺好,还得了五座城池,这才班师回朝。赵王很高兴,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信平君,代理相国。在赵国一蹶不振的情况下,廉颇还能大破燕军,攻到燕都,逼迫燕王献出五座城池,不愧为一代名将。

排挤出逃

公元前245年,廉颇进攻魏国,攻克繁阳,正想再立新功,可惜此时赵孝成王死了,他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他派乐乘到前线代替廉颇,廉颇大怒,他认为“将在位君命有所不受”,遂率军攻打乐乘,乐乘逃跑,此时廉颇也冷静下来,知道犯了大错,逃到魏国。



遭人陷害

后来,赵国被秦国打的很急,赵王想起用廉颇,就派使者前去查看廉颇的身体状况,廉颇的仇人郭开暗中贿赂使者,让其说廉颇的坏话,使者得了好处,回来对赵王说:“廉颇老将军虽然老了,饭量却很大,可是我在那坐了一会的时间,老将军就去了三次厕所。”赵王听后很失望,说:“唉!廉颇老了!”所以没有再用廉颇。后来廉颇又到楚国,没过多久,死于寿春。

对其评价

廉颇之所以没有像白起一样一战斩杀敌军四十万,也没有像王翦一样轻取一国,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他的国家不是强秦,没有为所欲为、大战一场的资本。其实他后期最大的使命是保护衰落的赵国不被灭亡,他逃往魏国就是为了留得一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可惜他最终被奸邪小人所害,郁郁而终,“我思用赵人”(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成为了他留在史册上的最后一句话。“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於诸侯。”——司马迁。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史料来源于《史记》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探索真历史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两位,我们看秦国和赵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秦国是要东出之国,它得图强是必须东出的向外扩张,看白起,各国谈之色变,王翦更是助嬴政扫平六国。赵国本是三家分晋之后的一国,而且他的位置北面就是匈奴,南面是韩国,东面是燕国,中间还有一个中山国,而且就所有六国中,唯一的一个对秦国有作战想法的国家,我们都知道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非常有效果,只不过他不知道那根神经搭错了,提早让位给小儿子。赵国的名将赵奢也就是赵括他爹,都曾经打败过秦军。后来的秦赵长平之战,赵括换下廉颇,白起坑杀赵国40万,使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后来王翦灭赵,李牧被赵王坑死。赵国灭亡,不是将领不行,实在是这个国君太弱,如果都似秦国的虎狼之君,自然有虎狼之师。


趙先森sir


廉颇的存在感一点都不低。

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而廉颇是赵国军队的代表人物。

廉颇是赵武灵王时代留下的为数又多赵国名将

见证了赵国的崛起和衰败。

也是每一次赵国重大事件的历史参与者

赵国的强大离不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举措。

也离不开廉颇蔺相如二人文武配合。

蔺相如是赵国文臣的代表

廉颇是赵国军队的灵魄人物

将相和,完壁归赵的典故耳熟能详。

廉颇一生征战无数,是赵国倚重的柱石级人物。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廉颇,不至于45万赵军全军覆没。

邯郸保卫战,廉颇率赵国军民拼死抵抗,在魏楚联军的支援下赢得了大胜,赵国从死亡线上挽回一命。

后来廉颇又率8万赵军击破燕军30的入侵。

彻底消除了燕国对赵国的危协。

至于后来,廉颇遭赵王猜忌,出走魏国。

终不复用,身死异国。

后世常用

廉颇老焉,尚能饭否。

来表达英雄迟暮的无耐。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的战功最高,廉颇的名气最大。


百里封圭


廉颇伐齐战燕,战绩也是比较可观的。


奥德修斯蛇夫座圣斗士


去看看廉颇的战绩吧,战国四大名将个个货真价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