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国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下去,结果会赢吗?对此你怎么看?

蒋华浪


长平之战秦国对赵国用兵,主帅廉颇低估秦国的实力了,无论是从统帅才能、作战地域、军备还是实力上来看,赵军都不是秦军的对手。秦军统帅白起不用说,说说廉颇为何败。



选择坚守固然没有错,但只是对了一半。长平之战始于上党之争,当时上党本属韩国领土,上党郡守因为韩王的软弱不敢秦军,于是率上党军民归顺赵国将上党之地纳入赵国的范围。由于赵国接受上党之地激怒了秦国,秦赵也因此爆发了战争,秦军首先从赵军手中夺回上党,随后一路追击赵军至长平。为抵抗秦军直取赵都邯郸,赵军统帅廉颇利用长平的地筑起壁垒分道抗击由秦军。



一开始,廉颇的大致构想是通过长平地区适合防守不适合大量兵力展开的地理特点设置防御工事节节抵挡秦军,让秦军长时间不能攻破防线知难而退的。

这种设想按照常规的战役经验来考量自然是对的,因为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一支远离国境上千里的二十万秦军要长期在外作战,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物资供应都是不可能完成的,故必求速战速决,不能长期坚持不退,否则有不能自保之危。基于当时的条件,廉颇并不是没有道理。



可道理是有,然而肯后支持秦军的秦国生产力之强大,秦国军民意志之惊人,是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始料不及的。秦军非但没有因为旷日持久兵疲粮乏而退,反而不断往长平增兵增粮。从初期的二十万依次增加到了最高峰的六十万。直到长平对峙的第三年,赵国内部开始质疑廉颇当初的策略。

赵国内部对廉颇的质疑其实说到底,是不了解秦国的国力深浅所致。当时的赵国是强国,秦国也是强国,而且秦军从咸阳到长平远离国境达千里之遥,按道理,这么远距离的作战是不可能长时间与以逸待劳的赵军磨时间拼消耗的。所以,除了质疑廉颇的策略不当,还真找不到可以质疑的地方。这也大慨是赵孝成王为什么要换上“进攻型统帅”赵括的原因之一吧。



廉颇作为一名老将,持重而沉稳。然而久经战阵却没能全面审视秦国、秦人、秦军的实力和意志。他忽视了这场战争另外两股无形的强大力量了,秦军的背后有秦国强大的国力和秦人超强的意志力在支持着,这两股力量苦苦撑了前线秦军三年,撑到赵国上下都怀疑廉颇是错的。廉颇的失败恰恰是没考虑到这两股力量影响到长平的胜败。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一、廉颇的防守战术

由上党之争引发的秦赵决战,秦军来势凶猛,一直处于主动攻击的地位。而赵国由廉颇率军抵抗,起初也起到了一定效果。因为秦国这场决战势在必得,要彻底打垮赵国,甚至是灭亡赵国。其兵力、物力、财力均占有优势。廉颇是个久经沙场的名将,对秦将王龁的进攻还是心里有数的。赵军采取了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持续消耗秦军战斗力的做法,步步为营,实在守不住了,就边打边退。当秦军攻至丹河,就没有再能继续前进。一方面,廉颇率赵军利用离赵国本土大本营更近的优势,不断补充兵源和物资,因为他知道秦军因长途跋涉的原因,后勤补给比赵国更难。所以,丹河对峙时,双方各有攻防。

二、消耗战的结果

真实的历史是赵国用出生牛犊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秦国使用离间计的传说不比太当回事儿,更重要的决定性原因是赵国经不起这种消耗战。秦国当年已经占据巴蜀地区这个大粮仓,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经济实力早已甩了赵国几条街了,故而,消耗战还能再坚持一下。但赵国则无法摆脱囊中羞涩,当军粮消耗都成问题的时候,战争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所以,赵王对廉颇防守战略非常不满,他更希望能有个能人横空出世帮他打退秦军。正式因为这些原因才催生了赵括领军的长平之战。

如果赵国继续采用廉颇的战法,赵国将不得不继续向前线输送青壮年军人、粮草、装备等,导致赵国的国力逐步透支。此刻秦军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管是王龁还是白起,面对赵军的举国防守,想一举破之,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秦国也要不断向前线输送力量。试想一下,自上党之争开始,秦军先后投入的兵力约60万,赵军投入的兵力约45万,如此巨大的消耗谁也撑不起。不过双方都在等待着谁先撑不起。从综合国力的对比看,赵国的后勤补给线会首先出问题。也许赵军会继续后撤,甚至撤退到邯郸附近,然后就是倾国之力的邯郸保卫战。但只要他的有生力量还在,那时远道而来秦军攻下邯郸的可能性很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也只是小胜。次战役结束后,秦军基本也无力再继续进攻赵国了。

秦赵长平之战,导致赵国40万大军被白起装了口袋,并将其坑杀。赵国从此一绝不振,再也没有力量与秦国决战。如果采取防守战略,持续抵抗秦军,也许秦军也能取得最终胜利,但由于消耗过大,而导致灭亡六国的速度被减缓。


牧渔子


分析楼主你这个问题,需要查史书,并且弄清楚以下几点,

1廉颇和王龁对峙了多久,有人说根本不需要查啊,他们对峙了三年,不好意思,史记不是这样说的,史记《秦本纪》和《白起王翦列传》里面都清楚的写明了长平之战开始于秦昭王47年,结束也是秦昭王47年。

2赵国当时缺不缺粮,粮食是什么情况,有人拿战国策齐策里面记载的秦攻赵长平,赵向齐借粮的记录来说赵国缺粮,但是这篇战国策齐策里面下一句话是苏秦劝齐王借粮给赵国,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的时候,苏秦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所以这篇战国策齐策不可信!倒是史记,田..世家,里面写的是秦昭王48年,赵国向齐国借粮,但是长平之战在47年就结束了!48年发生的是邯郸之战。邯郸之战缺粮并不能证明长平之战缺粮!

3秦国缺不缺粮,粮食是什么情况,在战国策 中山策有秦国当时粮食紧张的描述!

4查查秦昭王47年的时候,其他国家在干什么!


青玉案i


不会。

赵国唯一有可能打败或打平秦国的方法就是联合其他的五国。



打仗首先打的是后勤和钱粮。这方面秦比赵强太多。当时司马错已经拿下了蜀地,加上八百里秦川,另外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全方位提升!而赵的改革是胡服骑射,相对只是军事方面的改革,在农业和经济方面差秦国一大截。

就算坚持廉颇的战略,和秦打持久战,最终先撑不住的肯定是赵国。反而主动进攻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这个当时就有人看出来了,一个叫虞卿的臣子就反复向孝成王进言,请求结交魏国、楚国,但是赵王一心和秦国议和,就没有同意。


杨大眼看历史


我认为僵持下去,只能是双方都撤军,秦国另寻地方修筑营垒进行对峙,因为秦国无法支撑那么多的军队在前线,千里运粮消耗不起。而因为秦军的实力,赵国也不敢发动主动进攻,双方会以另外一种消耗较小的形式进行对峙。

至于说秦国有巴蜀,赵国缺粮的,请看下面。

巴蜀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都江堰工程,而都江堰于公元前256年开始修建,大约4年后完工,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提前了四年,也就是说巴蜀成为粮仓向秦国大规模供应粮食起码要在长平之战5年以后。不清楚的请百度。

在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建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赵无食,请粟于齐。齐王建六年,秦攻赵,赵国没粮食向齐国借粮,这段话是很多人说赵国缺粮的历史依据。但齐王建六年是公元前259年,是长平之战后一年,是秦国攻邯郸时赵国缺粮,长平大战时期没有赵国缺粮的记载。史记全文也可以百度。

另外在看赵括是如何替代廉颇的,秦国主动使用反间计,造谣说廉颇年老畏战,秦军不怕廉颇,只怕马服子,再加上赵括名声在外,终于让赵括替代了廉颇。如果赵国急于求战,秦国只需要安心等待就行,为什么主动用计?为什么比赵国还要急于求战?只能是一个原因,秦国撑不住了。

最后,胜了就是胜了,败了就是败了,历史不可能让你读档重新来过,白起设个圈套,赵括乖乖钻进来,这就是白起的本事,赵括的无能,就算把赵括洗的白白净净沥青脱毛,四十万赵军也活不过来。


咴汰狼34794315


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有以下这些:

1、从两国的将领来看,秦国是名将白起,而赵国的是赵括。两者在用兵策略、实战经验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赵括是一个较为激进的将领,让他来实施廉颇的办法,不一定能做的很好。

2、从两国的国力来看,秦国国力雄厚,能够充足的供给大军所需;而赵国相对秦国而言,国力相对薄弱,打消耗战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3、从两国军队来看,秦步兵无敌、赵国铁骑强悍,都是擅长进攻的军队,赵军坚守就已近丢失了自己的长项。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所以说,就算是赵国依旧按照廉颇的办法,胜利的天平也不会向赵国倾斜。


全锦观历史


赵国与秦国的决战是输在朝堂庙算,在那样的局势下根本就不利于赵国倾国开战,廉颇采取何种战术所能影响到的只是输多输少的结果,除非廉颇能像白起破赵括那般反破秦军,从根本上歼灭秦军主力,不然相持下去不会有胜算。赵国换上赵括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想以歼灭秦军的方式获取胜利,风险不是一般的大,廉颇则可以让赵国输的没那么惨痛。

《商君书》有一篇《兵守》就强调四战之国的劣势,四面之国是必须要以防御战为主的,不然主力出动受到多方牵制,会更被动挨打。

当时很多战争都是初期打出胜负就进入谈判,以败方割地为结果,极少有奔着彻底灭亡一个强国而去,因为都心知肚明吞不下一个强国。当年白起大破楚国首都也只是占据了汉江平原,没法进一步再灭楚国。所以秦赵二国从开始都预计不到战争会演变成空前的规模,演变成双方僵持不下,不肯做出让步。

即便长平之战后也是以赵国、韩国割六座城池为赔款,才进入下一场战役邯郸之战,战争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运用外交。

秦国全国的动员力本就强于赵国,而赵国还处于四战之地,秦国无后顾之忧,时楚国新君登位,只求自保。魏、韩还处于坐山观虎斗。在后人看来当时魏、韩、楚仿佛是支持赵国的,那是因为赵国最终打输了,各国没法坐视赵国被进一步蚕食。廉颇若以消耗战跟秦国对抗下去,迫使秦国退兵。那么对赵国疲惫之师下手的很可能就是燕国和魏国。


燕国于长平之战后就在侵占赵国领土。魏国的态度一向举棋不定,并不喜欢赵国成为三晋最强一个国家。赵国击退秦国同时,本身军队肯定也伤亡众多,魏国究竟会做什么都没法保证。

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决定了赵国没有更大的战略空间,廉颇的防御思路在当时作为稳妥,亦无可厚非,能够耗退秦军,进而走向谈判,割少些地给秦国已经算最好的结果,想赢的可能性不大。

许多战争都是必败的,但还依然要打,那也只是为了获取政治谈判的筹码,实力不对等的两国家分出胜负无非只是时间问题。当然,不能说防御战就没有机会,后来李牧同样采取防御战术,后大破桓齮。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制止秦军攻赵。因为李牧数次击退秦国,秦国仍旧不断联合燕国一同进攻,李牧的获取没法挽回赵国战略劣势。


这也是为何当时纵横家的评价很高的原因,因为只有纵横家才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通过合纵组成强大军事联盟,从根本上击垮秦国才有最终的出路,正如当年乐毅击垮齐国,让齐国退出争霸舞台一样,秦国一时的挫败仅仅是休养数年再卷土从来罢了。

末尾附载《商君书.兵守》全文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故曰国危。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钜万之军者,其国危。故曰:四战之国务在守战。守有城之邑,不如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其城拔者,死人之力也,客不尽夷城,客无从入,此谓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城尽夷,客若有从入,则客必罢,中人必佚矣。以佚力与罢力战,此谓以生人力与客死力战。皆曰:“围城之患,患无不尽死而邑。”此三者,非患不足,将之过也。守城之道,盛力也。故曰客,治簿檄,三军之多,分以客之候车之数。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赺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老弱之军,使牧牛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获其壮男女之食。而慎使三军无相过。壮男过壮女之军,则男贵女,而奸民有从谋,而国亡;喜与,其恐有蚤闻,勇民不战。壮男壮女过老弱之军,则老使壮悲,弱使强怜;悲怜在心则使勇民更虑,而怯民不战。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苏沉船


爱历史,读历史,我是“文史荟萃”,与大家共赏历史。

廉颇用的方法是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逸待劳,想要通过固守的方法消磨秦军的锐气,进一步拖垮远道跋涉而来的秦军。但是,秦军的补给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是廉颇固守时久,城中粮草渐渐不支。赵国经过连年战争,消耗很大,国力远远不如秦国,无法满足前线需求。所以,赵国采用廉颇的方法长期坚持下去,最先垮掉的是赵国,而不是秦国。


另外,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不仅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还有更多因素,比如政治外交。在搞政治和外交方面,秦国的智商不知道要甩赵国好几条街。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对峙,眼看赵国逐渐处于下风,但是其他诸侯国硬是坐视不理,难道他们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不是不懂,而是懂了,也装作不懂。由此可见,在外交上赵国已经失败了,孤立无援。

其次,秦国后方有一批智囊团,他们虽然不去前线征战,但也对战争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上,赵国是没法比的。举个简单例子,秦国丞相范雎能够施展离间计,使赵王临阵换将,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把作战经验丰富的廉颇换了下来,导致赵国40万生力军毁于一旦。

综上所述,赵国采用廉颇的方法,只能延长战争时间,而不会赢得战争胜利。


文史荟萃


赵国用廉颇跟秦国耗下去。赵国还是赢不了。只能使战争的时间延长而已。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的改革,也仅限于军事。而秦国在商鞅的改革下。全面启动。废井田,开阡陌。二十级军功制度。翻箱倒箧。商鞅虽然作法自毙了,但秦国却一直延续着商鞅的变法制度。在军事上,秦国的士兵其实并不关心战争的胜败。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这场战争,自己能剁几个敌人的头颅,自己的军功能够升到哪一级而已。依照秦国的军功制度,两个敌人的脑袋,就能提升为二十级中的第一级。四个脑袋晋升为第二级。依次类推。级别越大,所需要的敌军头颅数目越多。再加上每一级的奖励,奖多少钱,多少地。即使自己受伤变残废了。依靠自己的军功赚来的金钱土地,也能过个很丰硕的晚年。对于这些,赵国军队是没有的。再加上赵国是举国之兵应战秦国。导致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时间一长。首先垮掉的必然是赵国。


风雨中的梅云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来就不缺乏英雄,自古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上乱世时期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比如隋末,比如战国时期。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是和平中藏着乱世的种子,乱世中蕴含着和平的希望。

战国是一个非常璀璨的历史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是也发生了很多流传于后世的历史故事。比如著名的将相和,讲的是赵国时期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两人从政治对手,最后变成了一世的朋友,包围了赵国几十年太平。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分水岭,赵国是战国后期仅有的能对抗秦国的国家之一。长平之战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战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大涨,渐渐有了统一的势头。而赵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其他的国家齐国与秦国结盟,楚国明哲保身,魏国一蹶不振,赵国成为了当时阻止秦国统一的先锋。

长平之战前期,赵国主帅廉颇采用坚壁清野的守势对抗秦国,秦军虽然强大,但是面对廉颇的战术,也没有丝毫办法,两军久久对峙良久,消耗巨大。后来秦国派细作去赵国散播谣言,赵王撤下了廉颇,派赵括为主将。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就展现了不同于常人的天赋,思维敏捷,才能出众,只不过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秦国也偷偷换了主将,杀神白起成为了新的秦军主将,赵括面对杀神,自然是讨不了好处,长平之战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不仅留下了赵括纸上谈兵的骂名,也清扫了秦国统一的一大障碍,赵国从此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资本。

赵王撤下廉颇,任用赵括,导致长平之战最终失败。而廉颇在战争前期的战术对抗秦军非常有效,赵括一接手就被白起打得落花流水。这是否证明如果赵国用廉颇的方法就能耗死秦国,改变战争的走向了?

其实不然,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实力,秦军士兵固然凶悍,白起能力也是超强,但是赵军也是精锐尽出,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如果单论士兵战斗力和主将能力,这场战斗的结果究竟是何走向还未可知。

只不过除了士兵和将帅,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影响战局的决定性因素。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不仅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还吸引了无数六国人才前来投奔秦国。经济、军事、文化、政治实力迅速发展,在战争中,秦国的战争机器常常能为前线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如果赵国用消耗战术,以赵国的经济实力和体量,最先耗死的是赵国,而不是秦国。廉颇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深知赵国的实力无法与秦国抗衡,于是采用守势,赌秦国无心跟他打消耗战,赌秦国发生内乱。很可惜,秦国统一的决心击破了廉颇的幻想。

再加上赵国当时的外部环境非常差,秦国渐渐崛起的时候,六国就联合讨伐过秦国,但是被秦国以逸待劳,利用六国心怀鬼胎,击退了联军。长平之战发生时,几乎没有国家站出来支援赵国,赵国孤军奋战,失败是迟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