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能說會道?

善於偽裝城府


孩子能夠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思想,是孩子自信的體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父母作為孩子第一人老師,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關鍵的作用,那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能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能說會道呢?侯媽從事家庭教育多年,現在和父母朋友們談一下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1.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多與孩子說話,鼓勵孩子說話,讓孩子把話說清楚,說完整,孩子的自信來自父母的肯定.

2.多帶孩子閱讀和給孩子講故事,幫孩子增加詞彙量,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氛圍,從而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3.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引導孩子說話,讓孩子有話可說,調動孩子的活躍性,讓孩子的語言跟著思維在運轉.

4. 讓孩子多觀察各種事物,可以使孩子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說話有內容, 自然地鍛鍊孩子口語能力。

5.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當孩子說出了對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時候,不管孩子的想法正確與否,結果怎樣,家長都不要抹殺孩子的積極性,因為這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意願,重要的是讓他“說出來”,而不要在乎他說得“對不對”。

父母朋友可以關注我,侯媽從事親子教育多年,每天給你分享家庭教育知識.


侯媽家庭教育


女兒今年5歲了,“能說會道”是很多接觸過我女兒的人對她的評價。雖然我自己並沒有覺得女兒屬於能說會道的,但在同齡孩子中她算是比較成熟懂事的。女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一直不錯,她總能找到合適的語句表達自己。這些跟我對她的啟蒙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在女兒出生的第一個月,我便開始和她交流。在平時的生活中,比如餵奶、換紙尿褲、穿衣服時我都會和女兒說一說,在我眼裡,儼然把她當成了一個小大人。嬰幼兒和成人的語言交流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

很多父母認為幼小的嬰兒聽不懂話就不和寶寶交流,錯失了最佳的啟蒙時機。女兒一歲半時,開始學說話,從單個字到整句話這個發展過程僅僅3個月左右。
在和嬰幼兒交流時,注意不要太刻意,不要用特別誇張的語氣,或是把音量調高八度,也不要說起來沒完沒了,避免把交流變成噪音干擾。


女兒一歲半左右我開始給她讀故事(這件事可以更早進行),3歲時,能背誦的唐詩有近50首,4歲半開始自主閱讀。如今,閱讀已然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平時和女兒交流中,她時不時就會爆出一兩個成語,用得恰到好處。這些並不是我刻意教她的,完全是她自己在閱讀中學來的。

如果在寶寶的嬰幼兒期沒有進行很好的語言啟蒙,那麼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一個經歷過大量閱讀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一定不會差。

我是AngeL媽,用科學的方法育兒,堅持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歡迎點我關注交流。


像天使守護你


為什麼要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呢?相信每個寶爸寶媽都有自己的觀點,顧媽媽也有。與其說提高,顧媽媽更願意說保護,保護我們寶寶的語言能力。

首先,語言是我們與外界溝通的最重要的工具,沒有之一。

語言還是我們自省的重要工具。就像:今天我有點尷尬。如果我不會尷尬這個詞,那我只能說,我不開心,不知道為啥,反正不高興吧😠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會讓寶寶有挫敗的感覺喲

既然與內與外都這麼重要,我們又憑什麼不讓我們寶寶擁有更好的語言能力呢😄


那如何能保護寶寶的語言能力呢?

一、統一的語言環境

如果寶寶還沒有建立良好的第一語言,那我們務必先幫寶寶建立良好的第一語言。不要老家話,普通話,老家式普通話,英語……一起上😖是個人都得暈,更別提小寶寶了😲我到底該說什麼好呢?

當然我們建議寶寶培養外語耳朵👂前期不需要強迫寶寶說喲😊

二、避免包辦

😲“寶寶,你是不是渴了,快喝水”

😖“寶寶,是不是餓啦?來吃”

………………

寶寶有一個隨身翻譯,這個翻譯太瞭解寶寶了,一個眼神,翻譯就懂了,那寶寶還需要說話嗎?

你是那個翻譯嗎😊?你是不是秒懂寶寶?你是不是怕孩子玩高興就忘了?

讓寶寶多多的表達,而不是你全部幫助他。其實寶寶天生喜歡吚吚呀呀,如果我們阻止了他的表達,我們又有什麼權利說,孩子語言能力不好呢😔

三、避免兒童用語

“吃飯飯,喝水水,睡覺覺,小車車……”

在語言方面,我們的孩子不需要我們把他們當成特殊群體,或者特別弱小的群體。

想讓孩子擁有更好的語言邏輯,那我們和他說話就要帶邏輯,想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詞彙量,就認真的說話。家長的引導很重要,請時刻謹記:孩子是在模仿中長大的。

孩子不是洋娃娃,他是有自己的人生的。

四、豐富詞彙量

孩子的語言是有累積期和爆發期的。大多數孩子的語言都是成井噴式爆發的😊

所以積累就格外的重要。那我們怎麼積累呢?除了生活中不說兒童用語,多溝通外,還能做什麼呢?

讀繪本,講故事

從小培養我們寶寶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從孩子40天眼能視物以後,我們就開始給看一些黑白卡片,孩子6個月開始,我們就要解決孩子的閱讀習慣。當然啦,你可能要問顧媽媽,這麼小,他能聽懂嗎?

顧媽媽堅定的告訴你:能!

一定是適齡的,如果你講白雪公主,他肯定聽不懂😓 每個階段的寶寶喜歡的都不一樣,可以和顧媽媽討論喲


你可能還要和顧媽媽說:我講了,他不聽啊。

顧媽媽告訴你:你可能講的太……沒意思了😓多用誇張的語言,動作。放下你的偶像包袱😄

講故事,讀繪本益處多。不僅培養了親子感情,還能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提高認知能力,更更更能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如果還沒有開始,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


好啦,歡迎大家和顧媽媽討論喲😄顧媽媽來了


顧媽媽來了


孩子表達不好~小仙女🧚🏻‍♀️來幫你~

總是在身邊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家孩子啥古詩都會背,啥都會說”或者是“咱倆孩子兩歲多了,還啥都不說呢,這可咋整”

小仙女告訴你,千萬彆著急,每位寶貝都有不同的生長髮育軌跡~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也許他不想說,也許是他說了你也從來都沒認真聽過.......

寶貝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一段時間變成可愛的“小結巴”

有些家長害怕孩子變成結巴,每次孩子說話的時候都特別著急的跟孩子說“你彆著急!慢慢說!別結巴!”其實這樣反而讓寶寶越來越注意自己說話不流利的事情,寶寶一緊張說話就越來越不流利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的~這段時期的寶寶只是大腦運轉速度太快了~我們可愛的小嘴巴說話的速度跟不上大腦運轉的速度,因此,寶寶就變的“結巴”起來了。

在寶寶“結巴”的時候,不去在意,不去提醒,慢慢幫寶寶理清思路,幫她表達出他要表達的意思~給寶貝一些時間,會好起來的~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家長從沒給過寶寶適合的語言環境。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家長照顧的太周到了,周到的讓寶寶誤以為自己不需要說話就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也就不再說話了……等家長想要寶寶重新掌握語言功能的時候,就需要更加漫長的過程來彌補小時候詞語積累的不足……

等寶寶長大了,語言爆發期的時候,如果家長髮音不標準,或者家長說話的速度太快,寶寶就學不懂了。不會嘴形的變化也不會舌頭的配合,這樣怎麼能說好話呢?

媽媽們可以試一試,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讓寶寶坐在你的左手邊,右手拿著書,這樣寶寶既能看到書,又能看到媽媽嘴形的變化。學習說話就容易多了~

對啦對啦~家長們一定要多給寶寶一些表達的機會哦~

故事不一定要你講,可以讓寶寶講出來,或者你講上一句他能接出下一句也很棒呀~並且,【劃重點】故事機、點讀筆、火火兔,這些可不能代替媽媽甜蜜的小故事哦~儀器是沒有辦法教給寶寶發音的哦~


仙女小樂樂


1.在寶寶12個月的時候有一次需要開夢期,當您對著寶寶說話時請放慢語速,嘴型誇張,有足夠的時間和環境讓寶寶模仿。


2.提供語言環境,比如寶寶想要什麼即使不會說但也要給寶寶時間看你說,進行環境的支持。

3.養成看書習慣,不光是家長講給寶寶聽,如果寶寶自己會說單個字,那麼就可以讓寶寶和您一起復述故事的大概。


4.在寶寶2歲的時候是需要爆發期,給寶寶提供足夠的語言環境,聽故事,兒歌,都可以促進寶寶的需要發展,但是請不要跟其他寶寶比較,寶寶的心裡落差大會給寶寶的自尊心大打折扣,給孩子一些時間環境,空間。

5.自己在家帶娃時,可以把自己變成話癆,不停的跟寶寶去講解,去說話,以寶寶口吻或者以比喻的口吻跟寶寶去交流。

6.有時間多帶寶寶感受大自然的美,促進寶寶的閱歷和知識。當他們會說話時會說的特別多,懂得特別多。



唯唯越越


看到“能說會道”這四個字,我腦海裡立馬浮現了我兒子嘰嘰喳喳說話的樣子,甚至最近看抖音,也發現很多寶貝說話特別厲害,那她們是天生就這麼會說話嗎?當然不是,這個跟他們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

每當家長跟我說“老師,我家寶貝還不怎麼會說話。”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寶貝是不是在家經常看電視或者玩iPad呢?”中獎率高達百分之一百。看電視雖然有語言的輸入,但是小孩子缺少了人與人溝通的能力,無法鍛鍊到寶寶的表達能力,影響到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此,我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看電視。



說到如何來提升寶貝的語言能力,一個好的語言環境是特別重要的。在寶寶嬰兒期的時候,當她們咿呀學語,你是否會認為孩子小,聽不懂而缺少與寶貝互動的寶貴時間呢?其實在這個時期,寶貝咿咿呀呀的說話,我們家長更應該積極地去回應寶寶,模仿寶寶的發音,多逗引寶寶,讓她能夠喜歡上說話,當她發現我發一個音的時候,有人跟我一起互動,她會特別開心。除此之外,我們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去豐富寶寶的語言環境,語言輸入越多,輸出的自然也會越早、越多,就像是有些家長可能會發現二胎的寶寶語言能力會比大寶發育得早,那是因為大寶當時家裡只有一個小孩,而二寶從小有哥哥姐姐帶著,不怨其煩地陪她說話,語言環境豐富了,語言輸出相對來說就比較早。所以說提升寶寶語言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帶著寶寶去串門,平時只要不上班我就會帶著我兒子去跟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在玩的過程當中,除了發展他的語言能力之外,還能促進他的社會交往能力。



小寶寶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無論什麼東西對於他來說都是新鮮的、陌生的,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媽媽還要向寶貝介紹這個世界,帶著寶寶去探索這個世界,抱著我剛出生不久的小兒子,我首先向他介紹了我們的家,告訴他這是門,這是牆,這是窗戶,這是沙發……,同時還握著他的手去摸一摸,感知不同的觸感,接下來我還會向他介紹其他蔬菜、水果等等。比如說“寶貝,這是蘋果,蘋果,大大的,紅紅的”,那我們在跟寶寶說話的時候可以用兒語,就是說話的音調高一點,針對重點詞彙要用誇張的口型,緩慢的速度讓寶寶模仿。這裡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媽媽在說話的時候不要使用重疊詞,比如“喝水水”“吃飯飯”“睡覺覺”之類的,按我們平時說話的樣子就可以了,寶貝是能夠聽懂並模仿的,當然除了稱呼和“小狗狗”這種原本可以組成重疊詞的詞語。如果你經常使用重疊詞跟寶寶說話,以後又要重新去幫他糾正,比較麻煩。

在語言的積累期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擴充寶寶的語句,比如寶寶說“媽媽,水”,我們可以在寶寶面前把寶寶應該表達的句子完整的表述給他聽,“寶貝,你是要喝水嗎?那你以後可以直接跟媽媽說,媽媽,我要喝水”。而對於那些還不會說話的寶寶,當他用動作表示的時候,我們雖然知道他要幹嘛,也不要直接就幫他做,同樣要引導他說出來,“寶貝,你是要吃蘋果嗎?你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我要吃蘋果”。就是把原本寶寶應該表達的句子,我們陳述出來讓寶寶模仿。



在當“話嘮”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陪寶寶一起閱讀,從小培養寶寶早期閱讀的良好習慣。也許你會發現寶寶特別喜歡重複聽某一個故事,那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是在不斷重複的過程當中學習的。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媽媽先講給寶寶聽,過段時間可以讓寶寶講給媽媽聽,同時媽媽也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寶寶來回答。



好了,講到最後,也少不了寶貝最喜歡的兒歌。寶寶與生俱來就擁有音樂的天賦,那麼我們媽媽可以經常陪寶寶說兒歌,唱兒歌,玩一些兒歌遊戲,在促進語言發展的同時,還能促進親子感情。如果在唱兒歌的同時,媽媽加多一些動作,你會發現以後你只要唱這首歌,寶寶就會做出相應的動作。晚上睡覺給寶寶唱搖籃曲,寶寶就知道要睡覺了。音樂帶給寶寶的神奇作用我就不多說了,歡迎各位媽媽在評論下方分享你的經驗👇


潮安東方愛嬰陳老師


一、理念

有一本書叫《一萬小時天才定律》,一項技能,通過足夠時間的練習,你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奧運會的各種冠軍,大都是是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同樣,語言能力也一樣,需要足夠的訓練。


許多人可能覺得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說話,不用刻意去練習。但實際上,不同家庭在語言學習方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一項研究表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詞彙量遠遠多於低收入的詞彙量,到4歲的時候,這一差距為3000萬。(有一本書叫《父母的語言》,可以參考)

二、方法

1、親子閱讀

睡前跟孩子一起讀一個小故事,週末跟孩子一起去圖書館。在閱讀過程中,採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自由地組織語言。

2、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每天孩子回家的時候,讓孩子說說在學校裡有哪些有趣的事。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而不是禁止性的。

3、控制看電視的時間

看電視是一個單向的語言輸入過程,孩子被動地接受語言。長時間看電視不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


華瞳家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我讀過的一本書幸福的種子裡有這樣一段話:要增加幼兒的詞彙量,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到豐富的詞彙。

那麼如何讓孩子嬰兒開始就能不斷的聽到豐富的詞彙呢?

1、讀書給孩子聽,讀繪本故事給孩子聽。那裡有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語言,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經過了作者的精雕細琢。在兒子三歲開始每晚親子閱讀,堅持到現在兩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的詞彙量,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總是給我很多驚喜。這是輸出,而輸入就是我讀給他聽的那些書,日積月累。



2、除了讀故事,還有一件事兒也會對孩子的詞彙量,溝通表達能力有很大影響,而且這件事特別容易,每個媽媽都能做到,就是我們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不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嬰兒覺得他聽不懂,然後就很少去和他交流,或者故意轉換語言風格,語言表達,總是簡單重複的詞彙。從兒子出生以後我們家裡的人就特別喜歡跟他聊天,而且把他當成一個大人一樣去正常交流,這並不是自言自語,而是讓他從小就能聽到正常的語言表達,聽到很多詞彙,特別是三歲開始我自己親自帶,我們每天都會找時間聊會兒天,聊人生,聊我的工作,聊心事兒,聊生活,我就覺得坐在我旁邊的不是一個小屁孩,而是我的朋友一樣。所以我的語言裡也有各種各樣的詞彙。我發現這樣久而久之他跟別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好,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夠快速理解別人想表達的



3、任何電子設備發出的語言都不能替代爸爸媽媽的語言,因為人是有感情的,人也是需要感情的,孩子聽到的媽媽讀的故事,媽媽說的話是有溫度的是溫暖的。所以不要把讀故事,聊天都交給故事機去做。


小晗晗愛閱讀


掌握小技巧,你的寶寶也能變得成說會道

孩子的語言發展關鍵期是在幼兒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可塑性高學習能力強,只要我們家長在寶寶的幼兒期掌握小技巧創造更多機會充分調動寶寶的積極性,多聽多看多說,相信日積月累,您的寶寶也會能言善辯。

我們應該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使寶寶能獲得更多的語言儲備量,堅持每天讀繪本故事唱兒歌童謠給寶寶聽,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寶寶聽得懂的語速和語言說給寶寶聽,儘量語言簡短易懂




要豐富寶寶的視野,可以讓寶寶自己翻閱繪本故事 ,多帶寶寶到大自然、超市、公園等等大環境去豐富視野,嚴肅控制寶寶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和次數,每次和寶寶說話都儘量讓寶寶看到我們的嘴巴的嘴型變化,讓他知道聲音與嘴巴的因果聯繫




要躲鼓勵寶寶開口說,可以讓寶寶多點講講自己的所見所聞,讀繪本講故事,鼓勵寶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多點創造機會給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聊天

總之寶寶的語言是和寶寶的性格和環境有著很大的聯繫的。只要我們父母能夠潛移默化得感染寶寶,讓寶寶多聽、多看、多說,日積月累,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能夠不斷提高和達到質的飛躍!


灝賓媽媽


培養孩子語言發展是個很大的話題,這裡我們只探討孩子的語言智能是非異常的情況下,孩子只是不會說、不愛說、說不好,那麼除了日常的教說話以外,通常大人會犯一些技巧性錯誤,很常見的,給大家列舉幾個:

一、不會說話

常見場景:

寶寶到了該說話年齡,別的孩子都會說了,自己寶寶還是金口不開,於是家長開始著急教。

寶寶跑過來找媽媽,嗯嗯的指著桌上夠不到的蘋果

媽媽:“你要吃蘋果是嗎,我告訴你這是蘋果,你說蘋果,蘋果…”

奶奶見狀也著急,跟著說:“你說蘋果,蘋果,果果,果果”

寶寶並沒學著說,開始咧嘴要哭。教學以失敗告終。

家長以上做法錯了嗎,也不能這麼說,教還是要教的,但怎麼教也是值得關注的。

1、儘量避開寶寶迫切需求時段教學,有些家長總想用“逼上梁山”的方式,讓寶寶情急之下出現開口說話的奇蹟出現,這通常只會讓寶寶感到自己的需求被擱置有被忽略的感受。所以,儘量在平靜狀態下教說話。

2、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學習說話,比如,拿著蘋果可以給孩子看,“你這這是什麼呀,蘋果,蘋果,大蘋果,紅紅的大蘋果”;你聞一聞蘋果,湊近給孩子“你也聞聞香不香,好香的蘋果的味道”;蘋果是今天寶寶的零食“我們來把蘋果吃了吧,先把蘋果皮削掉,再切成小塊蘋果,你來吃一口蘋果,媽媽也來吃一口蘋果”;你們整個時段都是在談論蘋果,但是並不貧乏枯燥。你們專注的與蘋果互動,儘量減少干擾,避免你一言我一語、邊看電視邊聊天,孩子注意力被分散的情況出現。

3、不要指望一朝開口,想到教說蘋果,今天就說了不下50遍蘋果,孩子沒反應,第二天看到橙子,又開始反覆教橙子,把蘋果的事掉了,這樣不符合孩子重複學習的需求。你可以今天教他蘋果,明天出去野餐時再教蘋果,後天去超市時再談論蘋果。相信孩子一定在你的語言浸潤下開口的。


二、說不好話

常見場景:

寶寶會說句子,但在語法上偶爾會犯些小錯誤,家長早已過了擔心寶寶不會講話的階段,所以知道孩子正常了,就不再刻意教他說話。

寶寶:“媽媽,奶奶昨天帶我去搖搖馬去了。”

媽媽:“哦,奶奶昨天帶你去搖搖馬了呀。那你搖上馬了嗎?”

寶寶:“?” 媽媽:“哈哈哈”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童言無忌覺得很好玩,經常調侃寶寶,殊不知家長這樣容易把天聊死,讓孩子覺得你在戲弄他,自尊和自信受到迫害,不再愛跟你說話。

1、不嘲笑錯誤,正確回放剛才的話。要知道,孩子會說話之後,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適應語法習慣、準確適用詞彙,在這期間,家長要協助寶寶進一步發展語言能力。“哦,你是想說,昨天奶奶帶你去坐搖搖馬了是嗎。”這樣用正確句式及時示範,糾正他的問題,會讓寶寶越來越自信表達。


一、不愛說話

常見場景:

寶寶已經會說話,能表達,但沒有滔滔不絕表達的慾望,家長擔心這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狀態,今後去幼兒園、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總是找話題跟孩子聊。

寶寶在家玩積木,爸爸下班到家,見到寶寶開心的打招呼。

爸爸:“寶貝兒,爸爸下班了,你叫爸爸了嗎” 寶寶:“爸爸”

爸爸:“唉…真棒。你在幹什麼呢” 寶寶:“玩積木呢”

爸爸:“哦,玩積木呢呀。搭的是什麼呀?我跟你一起玩好不好?”

寶寶:“嗯…”

有沒有感覺寶寶很高冷,爸爸一腔熱情沒有回應,留在一旁被冷落。其實,爸爸只需要注意跟孩子聊天的方式就可能讓寶寶滔滔不絕跟你說話了。

1、少些提問,多些描述。大人問題太多,孩子打不過來或不知怎麼說,乾脆就不說了。爸爸可以這樣加入:“你的積木可真多,你這搭的是個城堡吧,我帶了新朋友小恐龍,咱們一起玩吧”。撇開那些發問式的溝通,認真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情景,孩子會跟你討論,他搭的不是城堡是動物園,他的動物園裡能放下好多動物,恐龍當然也沒問題啦。……吧啦吧啦開聊。

2、少些封閉提問,多些開放提問。家長可以問問題,但如果你的問題只是選擇題或判斷題,孩子很難長篇大論,因為他只需要回答A或B、是或否就能應付你。與其說“你搭的是動物園嗎?”不如說:“咱們怎麼才能讓龐然大物恐龍住進你的動物園呢?”這樣走心的談話,孩子想不多說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