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原料漲價後再斷供 東北製藥意欲壟斷救命藥?

深度:原料漲價後再斷供 東北製藥意欲壟斷救命藥?

又一種救命藥的製劑廠家遭遇“無米下鍋”的困境。

近日,有自稱為左卡尼汀注射液生產廠家人員在網絡上發佈公開舉報信,稱左卡尼汀原料藥由東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597.SZ,以下簡稱“東北製藥”)獨家把控,並無故漲價數十倍,甚至直接斷供,意在提高自家制劑出廠價格,牟取利益。

有左卡尼汀注射液生產企業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東北製藥左卡尼汀原料藥由今年年初約3000元/公斤上漲至8000元/公斤。同時,東北製藥銷售人員稱,目前該公司左卡尼汀原料藥暫停對外供貨,僅留作自用。

事實上,東北製藥早有整合藥用左卡的雄心壯志。

2014年5月,東北製藥公開表示,藥用左卡市場已經由我公司進行全面市場整合,我公司作為國內左卡原料藥領導品牌和目前為止唯一符合藥用標準的原料藥供應企業,在製劑市場將樹立第一品牌,鞏固銷量第一的市場地位。

▌原料藥斷供

據瞭解,左卡尼汀注射液適用於慢性腎衰長期血透病人因繼發性肉鹼缺乏產生的一系列併發症狀,臨床表現如心肌病、骨骼肌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以及低血壓和透析中肌痙攣等。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發佈《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收錄121個病種,左卡尼汀注射液是治療其中幾種疾病的關鍵藥品。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信息顯示,目前僅有東北製藥、常州蘭陵製藥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左卡尼汀原料藥生產批文。公開資料顯示,東北製藥是目前為止唯一符合藥用標準的原料藥供應企業,其左卡尼汀銷售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均居全球前三甲。

網絡舉報信稱,東北製藥是目前國內左卡尼汀原料藥唯一生產廠家,目前東北製藥對該原料藥進行惡意市場壟斷,價格從700元/公斤上漲到目前8000元/公斤,甚至斷貨。左卡尼汀注射液生產廠家和東北製藥多次溝通協調,對方仍不願供貨,導致製劑生產廠家無米下鍋,藥品供應中斷,醫院臨床和患者使用長期得不到穩定供給。

其稱,東北製藥斷供的原因是為使其他製劑廠家無法生產左卡尼汀注射液,而只有東北製藥能生產,再大幅度提高製劑價格,此舉最終會導致患者支出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國家醫保費用。

某左卡尼汀注射液生產廠家採購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最近一次從東北製藥採購左卡尼汀原料藥約在一兩個月前,這一次的採購價格暴漲至約8000元/公斤,而在今年年初,其價格為約3000元/公斤。

記者以採購方名義致電東北製藥左卡尼汀原料藥銷售負責人,對方稱,東北製藥左卡尼汀原料藥近期暫停對外銷售,僅留作自用。對於為何停止供貨,對方稱由於環保等原因,該產品生產比較緊張,故不對外供貨。

對於左卡尼汀原料藥漲價和停止供貨的原因,記者致電致函東北製藥證券部,工作人員稱其不瞭解相關情況;隨後記者聯繫東北製藥宣傳部,工作人員稱其同樣不瞭解相關情況,需向公司彙報後答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相關回復。

12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出原料藥領域反壟斷最大罰單。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當前,我國原料藥領域壟斷行為時有發生,損害患者和醫藥生產企業合法權益,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該局將持續加強原料藥領域反壟斷執法,嚴厲打擊壟斷漲價等各種壟斷行為,保護患者和相關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業績回暖

東北製藥誕生於1946年,是我國最早的化學制藥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分為原料藥、製劑和醫藥商業三大部分。公司原料藥主要產品包括維生素C、左卡尼汀、抗感染類原料藥等。

進入市場經濟後,東北製藥發展幾經波折,僅2011年和2012年,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達8億多元。2017年以前,東北製藥扣非淨利潤已經持續6年虧損。

從2016年開始,東北製藥業績開始回暖,實現淨利潤2400萬元,但此時扣非淨利潤仍為虧損。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76億元,同比增長17.90%;淨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400.23% ,同時扣非淨利潤上漲11倍,各項指標均創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

進入今年,東北製藥業績持續上漲,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17億元,同比上漲34.02%;淨利潤1.57億元,淨利潤與扣非淨利潤接近翻番。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東北製藥多次提到受主導產品維生素C價格上漲的影響。

中國是全球維生素C原料藥的主要供應國,價格受國際市場行情波動影響明顯。2011年以前,維生素C價格看好,行業進入門檻低,國內許多原料藥企業紛紛入局,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大幅下降,致東北製藥陷入虧損泥潭。

2016年年底以來,受到環保政策的影響,一些維生素C的生產廠家停產,市場供應開始緊張,價格大幅上漲。作為東北製藥業績收入佔比最大的原料藥品種,維生素C價格上漲終於給東北製藥帶來翻身機會。

為了抓住這一輪維生素C價格上升的機會,東北製藥通過定增融資加碼維生素C業務,完成維生素C產品線的搬遷、產能升級相關工作,全面提升公司維生素C的生產工藝、技術與生產質量標準,增強公司維生素C相關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能力和市場份額,從而增厚公司的盈利能力。

▌方大入主

作為瀋陽市國企混改的唯一試點企業,東北製藥在今年5月通過定增引入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寧方大”)作為戰略投資者。遼寧方大出資6.73億元認購約7510萬股股份,加之其在今年2月率先買入的股份,認購完成後,遼寧方大持有東北製藥13.20%的股份,躍升至第二大股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共募集資金8.5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公司維生素C生產線搬遷及智能化升級項目。

5月28日至6月12日期間,遼寧方大通過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增持東北製藥5.23億元共計約4457萬股股份。彼時遼寧方大的持股比例已經提升至21.02%,超過東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藥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瀋陽盛京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

遼寧方大的腳步並未就此停下,6月25日至8月8日,其再次舉牌將持股比例增加至26.02%。至此,遼寧方大在2018年已經對東北製藥累積投入約15.67億元,坐穩了控股股東的位置,遼寧方大實控人、董事長方威成為東北製藥實控人。

其實,遼寧方大與東北製藥淵源頗深。早在2012年6月,遼寧方大就與東北製藥當時的控股股東東藥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每股8.35元,總價款為2.79億元受讓東北製藥10%的股份,共計獲得3,338.10萬股。東藥集團仍為第一大股東,遼寧方大成為第三大股東。

兩年後,遼寧方大於2014年6月9日至7月25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將持有的東北製藥10%的股權全部減持,從中賺取股權買賣價差約3500萬元。

此後的2015年,東北製藥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雙雙下滑,同時股價大跌。就在此時,遼寧方大再次迴歸抄底。東北製藥2015年三季度報顯示,遼寧方大合計持有2360.37萬股,佔總股本的4.97%。2017年底,遼寧方大再次清倉,在此期間東北製藥股價上漲30%以上,公司業績也在2016年開始好轉。

在此期間,東北製藥董事會、監事會提前完成了換屆選舉,遼寧方大及東北製藥實控人方威並未入列東北製藥董事會名單,東北製藥董事長仍由魏海軍繼續擔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