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經典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唱詞及音頻賞析

眾所周知,常香玉大師的三部代表作品是《紅》、《白》、《花》,而她的弟子們卻很少全本直工直令地演出這些作品。相反她們更青睞於《大祭樁》、《五世請纓》這樣大腔大口、激越奔放的常派戲,戲迷們上《梨園春》也常演唱其中的段子,是為膾炙人口的名段。至於提到常香玉大師早期作品《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卻很少有人注意,她的弟子們也無人繼承下來,更別說演出了,戲迷們也無人演唱其中段子,真正成了常派“冷門戲”。

常香玉經典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唱詞及音頻賞析

記得有一年常大師紀念活動,其高徒做過音配像。還有一次,我記得是《梨園春》“非遺體驗”,常派高徒汪荃珍及再傳弟子楊紅霞唱過一小段,據說她們有望重排此劇全劇,後來幾年也沒有看到,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著實讓人遺憾。這部戲很少有人去宣傳,不能不使人產生困惑:為什麼常大師演唱的這部戲就如此不受重視呢?

有人會說,這是大師的早期作品,錄音質量不太好;再者說,其唱法老腔老調,已經過時;更甚至有人會說,越劇袁雪芬、範瑞娟主演的《梁祝》早已掩蓋了豫劇的光彩,所以這部戲就被人遺忘了。

但我認為這種種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好多資深“常迷”都是很看好這折戲的,因為常大師的這部作品清新雅緻,青翠欲滴,不同於她後來激情奔放的風格。整個唱腔處理,不見大江東去,卻見小橋流水,給人一種別樣的藝術享受,對常派藝術的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固然,它比不上越劇《十八相送》那樣唯美,卻在豫劇中是不多見的。如果有人稍加包裝,恢復到豫劇舞臺上,肯定能贏得青年人的青睞與傳唱。

關於《十八相送》的劇情想必早已家喻戶曉,無需過多介紹。在豫劇《十八相送》這場戲裡,常香玉飾祝英臺,馬蘭香飾梁山伯,閻玉蓓飾銀芯,四九何人飾演待查。由河南豫劇一團樂隊伴奏,說明這場戲是“香玉劇社”改河南豫劇一團之後錄製的,估計時間是在上世紀50年代。

常香玉經典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唱詞及音頻賞析

下面請欣賞這部戲目前僅存的一段錄音,結合相應唱詞,相信一定會給“常迷們”一種美的感受:

常香玉經典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唱詞及音頻賞析

豫劇《十八相送》全場戲詞

(祝英臺唱): 三年同窗情如海,

(梁山伯唱): 梁山伯我難捨祝英臺。

(祝英臺唱): 今日相別是出無奈,

(梁山伯唱): 我送賢弟下山來。

出了城,到了關,

見一樵夫把柴擔。

起早落夜多辛苦,

我的賢弟呀,

打柴度日也艱難。

(祝英臺唱): 他為何人把柴打?

你為何人送下山?

(梁山伯唱): 他為妻子把柴打,

(祝英臺白): 梁兄你呢?

(梁山伯唱): 我為賢弟送下山。

(四九唱): 過了一山又一山,

(銀心唱): 前行來在鳳凰山。

(祝英臺唱): 鳳凰山上般般有,

(梁山伯唱): 缺少鮮花共牡丹。

(祝英臺唱): 我家中有一株好牡丹,

那牡丹花兒好哇,

那牡丹花兒可是香又豔。

梁兄長你若是愛---

愛呀愛牡丹,

來來來來來,

來來來你隨我咱把家還。

(梁山伯唱): 牡丹雖好在天邊,

我難同賢弟一同還。

(祝英臺唱): 面前閃出一池塘,

鴛鴦成對又成雙。

英臺若是女紅妝,

梁兄啊---

問梁兄願不願你配鴛鴦?

(梁山伯唱): 配鴛鴦配鴛鴦,

除非你再世重尋娘。

走吧賢弟!

(祝英臺唱): 那邊過來一黃牛,

牧童緊跟牛背後。

對牛彈琴是牛不懂,

可嘆你像一個那牛犢頭。

(梁山伯唱): 英臺講話欠忠厚,

你為何將我比成牛?

(祝英臺唱): 梁兄不要心難受,

黃牛牧童他是朋友。

(銀心唱): 前面閃出一條河,

相公,漂來一對好白鵝。

(祝英臺唱): 雄的它在那前邊走,

雌的後邊就緊跟著。

我的梁大哥呀---

(梁山伯白): 賢弟!

(祝英臺唱): 我看你像一隻那呆頭鵝呀!

(梁山伯唱): 非是愚兄發了火,

誰叫你比來比去你比著我?

(祝英臺唱): 就算我惹你發了火,

施禮賠罪我認錯。

(梁山伯唱): 見你認錯我笑呵呵,

賢弟的禮路哪恁多?

(四九唱): 哪恁多哪恁多,

河裡無有人他把船撥,

咱們三人可難過河。

(梁山伯唱): 那邊閃出橋一座,

(四九唱): 獨木小橋水上擱。

(祝英臺唱): 小弟膽小我不敢過,

(銀心唱): 俺相公從小他怕過河。

(梁山伯唱): 怕過河無有什麼,

還有愚兄摻扶著,

攙賢弟---

(祝英臺唱): 扶哥哥---

(梁山伯唱): 一步一步莫辭錯。

(祝英臺唱): 緊一腳---

(梁山伯唱): 慢一腳---

(祝英臺唱): 身子一動這橋亂活,

嚇得小弟戰索索。

(梁山伯唱): 緊攙賢弟把河過,

(祝英臺唱): 若不是梁大哥我難以過河吶呵呀!

(梁山伯白): 啊銀心,你要慢一點哪!

(銀 心白): 不要緊!

(梁山伯白): 走哇!

(祝英臺唱): 過了河灘到一莊,

四下黃狗汪汪汪。

(梁山伯唱): 賢弟你不要心內慌,

我打黃狗你過莊。

(祝英臺唱): 梁大哥你扶我到井旁,

井中耀耀好容光。

(梁山伯唱): 好容光---

(祝英臺唱): 喜洋洋---

(梁山伯唱): 喜洋洋---

(祝英臺唱): 一男一女在水中藏。

(梁山伯唱): 賢弟講話太荒唐,

你為何將我比女郎?

走吧賢弟!

抽起身來向前望,

前行來到土地堂。

(祝英臺唱): 土地堂來土地堂啊,

廟中空空無和尚。

(梁山伯唱): 見你這樣,你盼妻房,

早晚削髮當和尚。

(祝英臺唱): 梁兄若是當和尚,

小弟定要落庵堂。

(梁山伯唱): 我做和尚好還俗,

你當尼姑怎嫁郎?

(祝英臺唱): 你說尼姑她難嫁郎啊,

(梁山伯白): 是呀!

(祝英臺唱): 那尼姑她可以嫁和尚。

(梁山伯唱): 兄討尼姑不討你,

(祝英臺唱): 要嫁和尚我定要嫁兄長。

(梁山伯白): 哎,賢弟,不要胡講了,咱們趕快探路吧!

(銀 心白): 相公,走吧!

(祝英臺白): 走哇!

(銀心唱): 過了一堂又一堂,

(四九唱): 相公!前行來在觀音堂。

(梁山伯唱): 觀音堂觀音堂,

送子觀音坐上方。

(祝英臺唱): 觀音大士她來作媒,

來來來咱二人,

這雙雙拜堂。

(梁山伯唱): 哎!

賢弟講話太荒唐,

兩個男子怎拜堂?

(祝英臺唱): 你比金童是好不好?

我比玉女看像不像?

(梁山伯唱): 金童玉女是神仙,

比來比去不應當,不應當!

(梁山伯白):啊賢弟,趕快走吧!

(祝英臺白): 走哇!

(梁山伯唱): 快走吧!

送一程來又一程,

十八里相送到長亭。

(祝英臺唱): 來在長亭且站穩,

我就且站穩---

小弟的言語兄聽在心,

有一件事兒把你問,

問梁兄你可曾訂過親?

(梁山伯唱): 有愚兄家中寒貧,

二十二歲我未有訂親。

(祝英臺唱): 梁兄未訂親我願作媒人,

問梁兄願尋可不願尋?

(梁山伯唱): 謝賢弟多關心,

但不知千金是何人?

醜不醜,俊不俊,

她的脾氣可溫存?

還大還小你說個真,

你不要吃棗我囫圇吞哪。

(祝英臺唱): 梁兄問話太細心,

問得小弟我笑盈盈。

這個女子非是別個,

她是我九妹這小千金。

她不比我醜,

也不比我俊。

不比我剛強,

不比我溫存。

她與我是同年同月同時辰,

俺本是一母雙胎兩個人。

(梁山伯唱): 哎,好哇!

聽一言喜在心,

這樣的好事無處尋。

怕只怕伯父不應允,

我的賢弟呀---

枉搭賢弟一片好心。

(祝英臺唱): 兄臺不要胡猜論,

家父囑我把英才尋。

(祝英臺白):我有一首詩句贈上,

梁兄猜出之後,即速前來迎娶!

(梁山伯白): 賢弟請講!

(祝英臺白): 一株牡丹天邊栽,

月老移向杭城來。

親手架成鵲橋渡,

迎候春風並蒂開。

(梁山伯白): 賢弟贈詩愚兄記下,

一路之上,多多保重身體!

(梁山伯唱):草橋結拜整三載,

(祝英臺唱): 兩情依依也難分開。

(梁山伯唱): 我心中想說千句話,

(祝英臺唱): 盼望你梁兄你早些來。

常香玉經典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唱詞及音頻賞析

另外,常香玉在這一時期也錄製了《梁山伯與祝英臺·樓臺會》一場的錄音,由常香玉飾祝英臺,趙義庭飾梁山伯,閻玉蓓飾銀芯,仍由河南豫劇一團樂隊伴奏。可惜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找到後再說吧。

常香玉經典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唱詞及音頻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