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學詩,無以言”和老子有關係嗎?有些農村人學歷不高但卻有文化,這是為什麼?

陌兮157115263


“不學詩、無以言”,出自孔子的《論語》,跟老子沒有關係。

如果把這句話引用到現實生活中來,通俗地說,就是不學習知識,那麼視野就不夠開闊,文章也寫不出來,和人聊天也沒有談資。比如我,如果不學習有關知識,我這個三農創作者也就難以解答有關問題。

為什麼有些農村人學歷不高卻很有文化呢?

學歷跟有文化沒有必然聯繫,文化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學習就可以實現的東西。多讀書完全可以提文化素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書讀多了,擁有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積累,寫起文章就會得心應手。

我的叔叔就是文化農民的代表,他只有初中畢業文憑,但愛讀書,肯鑽研,有關歷史、地理、時事、軍事都是他喜歡涉足的領域,如果跟他聊天總能滔滔不絕,這就是他肚子裡有點墨水的原因,都是通過自己的愛好獲得的,書讀得多了,文化水平自然就高了。我想如果他在頭條混,應該是一位相當優秀的創作者。

所以學歷不高卻有文化,並不稀奇,文化是後天可以獲得的,無論年齡多大,只要肯學習文化水平自然就不差。


田曉農村論談


“不學詩,無以言”,說的是不學《詩經》裡的內容,就不能很好地與人交流和溝通。這話出自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思想摘錄集《論語》,與老子無關。老子的著述是《道德經》。

有些農村人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很有文化,這說明實踐出真知,與“世事練達皆文章"是同一個道理。同時,通過自學也可以獲得各方面的知識。

事實上,知識不僅僅的是來自書本上,更多地來自於社會生活。高學歷只能說明某人接受過高等教育,並不代表其很有才能。我們單位前幾年從外地引進一個博士,可是他的實際工作技能比高中學歷的人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衡量一個人的真才實學,不能唯學歷,有些人雖然學歷不算高,但是,能力確令人刮目相看!





記者聚焦貧困村


“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和老子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以言無。”

意思就是不學習《詩經》就不懂得怎麼說,今人代代相傳就成了不學習知識,就不懂為人處世,言談舉止!

不是農村人學歷不高卻有文化,而是這些老道理老話都是輩輩相傳又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的,所以別說農村人沒文化粗俗,其實高人都在農村!


靈官廟人孫玉龍



李198588733


《一技難成》照字:一個曰本人,拿了一把刀,砍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

按:照書讀經是書呆,照地耕田是盲人。

照錢看人是淡親,照親看錢是窮漢。文理書經來自於農。萬物皆是由土而生,而亡。聖人君人源流於衣食行住而得。沒有勤勞的農民耕地。那位聖人君子不用吃飯的嗎?五行相剋缺一不可。



貴237450010


農村人在解放軍這所大學裡,先喊革命口號,再寫革命詩篇!回村後諸子百家也翻遍!就這麼簡單!


元明176


如果農村人有錢了,我們國家的人才可以數不勝數,因為窮嗎,我們就不學了。但智商和城裡人相比不比他們低,也許是天才,天才是不好好學習人的基礎。呵呵😊


春天---


俗語:”不學詩,無以言“和老子沒有關係。

古時讀書多以詩詞為主,所以農村人就以能讀詩詞的人稱為有文化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文化,無法和地方上勾通。

農村人雖然學歷不高,但無法抑制他(她)對文化的渴求。這樣,只要一有空閒,他(她)就不停地尋找書籍閱讀。日積月累雖無成就,偶爾卻也能吐出:之,乎,者,也,矣,焉,哉來。


秋嶠


其實道理很簡單,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也反映了詩歌的魅力,當然不是老子的專屬,也沒有關聯,農村人也有文化,智商也沒有多少差別,只有見識的廣度不一樣,外部的環境,氛圍的不同影響造成了不一樣的人而已。謝謝。


至竟君


短述,前天我從網上讀了一些詩,其中一首是一位詩人寫冬天雪景的,一隻狗和雞同時過橋時留下的詩景,這就是自然物和景以及時空的完美呈現,並不複雜,只是可遇不可求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