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長平之戰趙國必敗無疑?如果不臨時換將,歷史會改寫嗎?

靜說歷史


很多人都聽過“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主人公趙括侃侃而談,運籌帷幄能力出色,不過真正上了戰場之後表現卻差強人意,很多人說趙括就是一個書呆子,葬送了趙國無數將士的生命,其實真實地戰場情況遠遠超過大家預料,古時候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雙方的主將,最重要的士兵素養以及後勤補給,長平之戰雙方賭上了國運,這種生死交鋒並不是單單換一個主將就能扭轉局勢的。

如今上千年的時間過去了,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沒有趙括的存在,或者趙國沒有臨時換將,結局會不同嗎?歷史會改寫嗎?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瞭解雙方為什麼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展開大戰,這場戰爭對秦趙兩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長平之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影響戰國未來走向的決定性戰役,當時已經進入戰國後期,趙國是唯一一個還有實力阻止秦國進行吞併的國家,就是這樣意義重大的戰爭,雙方做好了萬全準備。

這場戰爭孰勝孰敗,拼的是兩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當時秦趙雙方整體上來看,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秦國統治者是秦昭王趙稷,在他的統治之下,秦國國力空前發展,幾代君主的積累讓秦國百姓生活富足,軍隊戰鬥力超群,尤其是在對外戰爭上接連取勝,整個國家士氣高漲,此外韓國和魏國兩個國家接連成為秦國附庸,國力達到鼎盛階段。

讓秦國更進一步的是任用范雎為丞相,採取“遠交近攻”的對外方針,幫助秦國進行對外擴張,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反觀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國力迅速發展,逐漸脫穎而出成了唯一一個可以與秦國一決高下的國家。

雖說如此,影響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高低的不僅僅是經濟基礎,如果是那樣的話,腐朽落後的清政府不會輕易被打敗,如果一個國家有實力就得找到發揮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正是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

從這來看,秦國明顯要比趙國做的好,秦國很早就確立了軍功爵制度,鼓勵民眾上前線打仗,人人都想著建功立業,自然在戰場上更加賣力,這也是秦國最終取勝的原因。

再來看一看雙方的最高指揮官——

趙國。趙孝成王起初在漳州作戰,一開始就沒能看清楚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戰略決策搖擺不定,先是撤掉了廉頗的主帥地位,統治者與主將存在隔閡,打的正激烈的時候意外接待秦國使者,在戰與和的決策當中下不定決心,聽信讒言被敵方間諜滲透,換上了能力不足的趙括,最終葬送了勝利。這樣的統治者如何安定軍心,取得成功呢?

秦國。宣太后、秦昭王等人始終抱在一起,形成了牢不可摧的領導集團,相互之間各有分工,外交、軍事等等從各方面干擾趙國的對陣策略。

況且秦國還有一張王牌,“戰國四名將”之首的白起,整個秦國上下一心,加上軍事素質過硬,各種條件都具備的秦國怎能不勝出。

再來看一下雙方的動員能力——

秦國。秦昭王親自到戰場上督促後勤軍備,發佈命令參與到戰爭當中的人勝利之後全部加爵一級,在秦昭王的號召之下,許多精壯勞動力紛紛應召入伍,即便是沒有作戰能力的人也加入到後勤部隊裡,整個秦國從統治者到百姓全部團結在一起。

集結了全部力量的秦國才是取勝的最終原因,秦國有最先進的政治體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凝聚全國力量,因此他們才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偉業。

通過上面這些因素我們就能發現趙國輸的並不冤,不僅僅是一個戰場指揮的問題,也不是因為趙括的個人原因導致趙國最終失利,更為關鍵的是整個國家體制完全落後於秦國,缺少深層次的動員機制,諸多因素的影響才使趙國落敗,所以是不是趙括指揮對這場戰爭來說其實並不重要。


靜說歷史


史書是勝利者編寫的!絕不會告訴你真相是什麼!

趙國這麼多年的開疆擴土,軍事實力達到了戰國第二,而且孝成王年少即位,並在即位第一年就連齊抗秦,把秦軍打敗,現在秦國到嘴的鴨子沒了,趙國這口肉吃進嘴裡也不會再吐出來了!

秦國派了王齕進攻上黨郡,趙國派了廉頗去守護上黨郡,結果廉頗還沒到,上黨郡就沒了,廉頗在高平地區設營等待秦軍的攻擊!(孝成王派廉頗就是要他去防守上黨郡的,結果現在上黨沒了,所以要從防守模式改變為進攻模式啦。)結果廉頗再也不往前走一步,每天就是等待秦軍的進攻,並且接連丟失戰略要地,(不信的看看老沈一說,專門去實地考察了長平之戰的全部細節!)如果,高平再丟失的話,邯鄲就是直面秦軍威脅了。進攻和防守,對於秦王和趙王來說是兩種不同的心態,秦王已經完成既定計劃奪回上黨郡,如果能拿下高平,以後攻打邯鄲就簡單了!趙王則接連失去地盤,如果高平再沒了,趙國可就快亡了。現在廉頗已經在高平待了一年多了,就是被王齕暴打了,趙王也該換人了!


流水清風298


公元前260年,位於太行山脈的丹河河谷中,絕望充斥著趙軍營地,因為他們已經被包圍了整整四十六天。而這支軍隊的統帥趙括在等待來自邯鄲的救援中已經崩潰,在接到軍營裡因斷糧發生的吃人事件後,這位年取得的軍官明白最後的時刻已經來臨。這一次他決定親自出擊,四十萬趙軍中抽調出最後的精銳,跟隨著趙括走出軍營列成四個攻擊隊形,向阻擋著他們回家道路丹河河谷上的秦軍發起衝擊,嚴陣以待的秦軍對於趙軍衝擊的回應就是手中強弓勁弩射出的利箭,最終在傾盆箭雨中趙括猝然倒地。在這場左右戰國局勢的血腥衝突中,最終以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拉下了帷幕。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不僅是天文數字的士兵,還誕生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紙上談兵’。顯然這個成語來自於導致趙軍全軍覆沒的將軍趙括,在戰爭中他的主動出擊導致趙軍被白起一分為二困死在丹河河谷。已至後世認為如果趙王沒有聽信流言將廉頗換下,秦軍絕無可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戰果。

廉頗這個與同時代的白起被司馬遷列入史記中的戰國四名將,雖然在異國他鄉中等待趙國的任命中死去,但這位曾在北方列國的軍事衝突中威名遠揚的統帥,在長平之戰中初期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在他最初的計劃中,趙軍依靠長平丹朱嶺的險要地形,用 堅硬岩石構建起長達百里的防禦工事,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秦軍在攻取上黨的必經之路上,遇到天險和人工構築起的防禦陣地,在那個缺乏攻堅器械的年代將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