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清痛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_小米一粒_


每日更新,敬请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痛风、风湿、类风湿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并且三者之间的病症还是有点相似的,那么,到底该怎么样区分痛风、风湿、类风湿这三类疾病呢?

一、痛风。

痛风其实是因为患者体内嘌呤的分泌出现问题然后引起尿酸升高,尿酸升高后尿盐结晶就会有很多沉积在人体内,继而就会引起人体患上一些关节类的疾病。痛风的主要症状是:发作的时候会有剧烈的疼痛感,然后会慢慢红肿起来。多数的痛风是在脚拇指的大拇指开始,并且一般只是单侧开始发作,痛风发作会导致患者走路比较吃力。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治疗就是控制好尿酸的含量,千万不能过高。

二、风湿。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的骨关节总是在受凉、受冷的状态之下感觉到疼痛,那么可能就是患了风湿了。风湿是一个比较宽广的范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炎症的范畴,说白了风湿性关节炎就是患者的骨关节发炎了。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它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导致患者的骨关节疼痛难忍,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的骨关节还会出现畸形,最后如果还是得不到救治,那么患病的骨关节很有可能会落下残疾。

以上就是痛风、风湿、类风湿的一些区别,不管是痛风患者,还是风湿类、风湿患者,发现自己患病了一定要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千万不可大意,也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民间的偏方和灵丹妙药。


关节重建医生王健


“哎呀,这该死的阴雨天,我这老寒腿可真折磨人呀”“可不是咋地,我这风湿也犯啦”“可别胡说,你这叫痛风”……很多老百姓对于痛风、风湿、类风湿的认识只停留在都有关节疼痛层面上,傻傻分不清楚。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来深入认识下它们。

先介绍痛风,古时候称为“帝王病”或者“富贵病”,它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血尿酸增高的疾病,典型表现为关节红肿、畸形及痛风石形成的不适。其病因有∶1.饮食,比如美味佳肴、过量饮酒、紧张生活是主要原因;2.遗传以及某些药物也密切相关。本病是“重男轻女”的疾病,男性多余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40-55岁,60-70%为肥胖型。所以,40岁以上男性,突然夜间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红肿,需要警惕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痛、功能下降。病程持续,反复发作,详情可参考前期内容。(一不小心偷了个懒,嘿嘿)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天气转阴或冬季症状加重。但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和天气没有直接关系,天气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诱发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绝不是因为单纯受凉或是天气潮湿而患病,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俗地讲就是自己的身体内的抗体无端地“攻击”自己的关节,导致损伤。类风湿关节炎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吸烟也是其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但和自然界的风和湿没有必然关系。

总而言之,痛风可以全作一类代谢性疾病,通常起病急骤,与饮食有很大关系,所以预防痛风要牢记十二字原则∶管住嘴、减体重、多饮水、常运动!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大的特点在于持续性、对称性以及侵蚀性,病程反复,关节疼痛不像痛风那般剧烈,主要与免疫调节相关。风湿病则是个广泛的概念了,其范畴包括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特点,可分为十大类。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属于其中一种分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痛风则归位与,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

如果经常感觉关节疼痛,不要总以为“风湿”犯了,专业风湿免疫科医生则是您的良师益友,专业而全面的指导,只为您的健康。让阴雨变“晴天”!


天天博士讲风湿


众所周知,痛风、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都会引起关节疼痛,甚至关节破坏,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么,三者有什么区别呢?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升高,产生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而引起的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好发于足部第一跖趾,单侧多发,导致行走困难,患者极度痛苦。对于痛风来说需要测定血尿酸水平,做关节超声来评估病情。治疗以降尿酸为主,如果能够将血尿酸控制在300umol/L左右,沉积在关节的尿酸盐结晶可逐渐溶解,预后较好。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侵犯全身关节的自身免疫病,它主要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主要累及双手、双腕等小关节,大关节也可累及。诊断类风湿需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的支持,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RF、CCP等,影像学指标主要包括X线、关节超声等。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可呈纽扣样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治疗方面,类风湿需要规律治疗,需长期联合服用激素、改善风湿病情的药物、抗炎镇痛药物等。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症状相似,但没有抗体及影像学指标的阳性,且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等。治疗也不像类风湿那样复杂,多以对症支持治疗及物理治疗为主,一般不会致残,预后较好。

通过以上对比,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这三种疾病有所帮助!

本期答主:陈泳淼 医学硕士


杏花岛


由于痛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症状表现方面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如关节疼痛、红肿,且随着时间的推迟,痛风因屡屡发作的关节疼痛,不仅损害组织,而且骨质的关节端有侵蚀,再加上痛风石的沉积,使关节呈慢性炎症和关节畸形,很容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

其实,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疾病。痛风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范畴。前者好发于男性,后者好发于女性。前者常常呈急性发作,好发部位常为第一脚趾的跖趾关节,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疼痛难以忍受;后者呈慢性发作,好发于手的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疼痛一般能承受。前者发作呈间歇性,缓解期可无关节症状,但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肾脏受损者可发展到尿毒症;后者晚期可引起关节畸形、脱位。

当痛风病变位于手指关节时,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指病变十分相似,都可有指间关节肿大。但进行进一步检查时可以发现痛风患者肿大的手指关节呈结节分叶状,有时在皮肤表面可见白色的痛风石沉积,部分患者局部皮肤溃破后,可流出“石灰石”样尿酸结晶。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时,早期可见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病变具有对称性,受累的关节数目比痛风要多,有时关节周围可见类风湿结节,X摄片检查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


科学运动与健康


上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解答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所以在此,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转换为“怎样分清痛风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比较合适。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肥胖人群及少数绝经后的妇女。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而造成关节炎,我们称为痛风性关节炎。根据起病急缓,又细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夜间易犯,红肿热痛,疼痛如刀割难忍,活动受限。首次一般为单关节受累,多为非对称。如果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会使关节肿胀畸形、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痛风石,常见部位为耳轮、关节及周围。如果痛风石处皮肤溃破,会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且溃疡处不易愈合。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呈对称性,如双手的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膝、足等左右对称受累。关节疼痛和肿胀,伴有晨僵和握力下降。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如果病情未能得到控制,软骨和骨受到侵蚀,会导致关节破坏,引起关节畸形,常见的畸形为“纽扣花”样、“天鹅颈”样和向尺侧偏斜。重症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可在10-20年间发展成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

因此,这两种关节炎的患者都应积极重视疾病,培养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应及早、正确、规范的接受专业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而致残。


药事健康


痛风是因为血液里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导致尿酸过多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从而在关节组织里堆积。一般急性发作期因为尿酸在关节里的沉积会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多发作于关节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及相关细菌感染后发生炎症反应,同时心脏的肌肉和瓣膜也会受到炎症的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畸形、强直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甚至后期严重时会有骨头、肌肉的萎缩破坏,与身体内的多个脏器系统相关,属于遗传性疾病,血液指标中类风湿因子阳性是检测标准。将三者进行对比,痛风的发生一定会有血液尿酸的升高,并且关节内可能会摸到痛风石,发作时候关节的红、肿、痛非常明显,是阵发性的。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炎症感染,初始发作时有丹毒等感染病史,还会伴有发热、皮疹等症状。风湿性关节炎也会有关节的红肿热痛,但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几天就会消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损伤最为严重,不仅是关节畸形,甚至后期可能会瘫痪,是种长期严重的慢性疾病。


KK健康


刘医生谈骨论筋🐳痛风、风湿和类风湿的区别🐳

大家都听说过痛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认为它们都会引起关节疼痛,但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其实在医学上风湿病是一个总称,这两种疾病就属于它。它包括很多疾病,只要是关节、关节周围、肌肉、骨的慢性疼痛都叫风湿病。而大家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比较狭义的说法。下面说一下它们的区别。



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的一组疾病。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肾结石和尿路结石,严重的出现关节残疾和肾衰。它的主要指标是尿酸升高。


一、病因

1.尿酸生成增多。2.尿酸排泄减少。3.因为肾病和骨质增生性疾病等其他疾病引起尿酸增高。

二、症状

1.突然疼痛。夜晚突然出现下肢远端单一关节疼痛。2.发热。疼痛部位皮温高。3.痛风石形成。4.高尿酸血症。5.病变关节皮肤瘙痒和脱皮。6.关节破坏。7.肾脏和泌尿系统受损。

首先要明白痛风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改善症状。预防发生。

1.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应用药物。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3.慢性期可用苯溴马隆,别嘌醇等。4.戒酒,避免吃高嘌呤食物。5.多喝水。6.适当体育锻炼。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积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



一、病因

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下面几项有关系。

1.自身免疫因素。2.遗传因素。3.感染因素。4.还可能与精神因素,体质好坏,天气变化等有关系。

二、症状

1.关节肿胀和疼痛。2.多个关节病变呈对称性。手关节为首发部位。3.早晨起来关节僵硬,活动一段时间后可缓解。4.关结婚动受限和畸形。5.可有发热,类风湿性结节,心脏、肺和肾脏病变。

1.发病时应休息,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2.药物治疗,包括青霉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激素等。3.手术治疗。切除病变滑膜。

风湿性关节炎

与风湿热有关,系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表现为关节和肌肉对称性游走性酸胀疼痛。好发与年轻人,好发部位为膝、肘等大关节。

一、病因

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二、症状

1.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疼痛,可伴有红肿热痛。2.肌肉不适,全身乏力。3.不规则发热。4.皮下结节,环形红斑。5.舞蹈症。

1.抗链球菌治疗。2.水杨酸制剂。3.激素。4.中药治疗。

上面这些就是这三种疾病的区别。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

刘医生谈骨论筋


痛风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都是风湿性疾病的一种。

痛风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可以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痛;同时都是风湿性疾病的一种。同时需要就诊的科室是一个,风湿免疫科。

但两者有以下不同:

1、分类不同,痛风是代谢性风湿病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一种。2、发病机制不同,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免疫失衡有关。

3、症状不同,痛风一般情况下是单关节或少关节炎,大关节为主,非对称性;类风湿关节炎是对称性、慢性多关节炎,小关节为主,伴有晨僵现象。

4、化验检查不同:痛风往往会出现血尿酸水平增高;类风湿关节炎有自己特异性类风湿抗体,如AKA、APF和抗CCP抗体,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高滴度升高。

5、影像学表现不同:慢性痛风关节病在好发关节会出现“穿凿样”改变,会有痛风石形成;类风湿关节炎会有关节梭形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可有骨质破坏及半脱位等。

6、治疗方法不同,痛风以控制血尿酸水平达标为主;类风湿关节炎以控制炎症疾病活动度为主,多系统损害时如肺间质纤维化时,等同于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治疗。

目前的医疗技术对这两种疾病鉴别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风湿免疫科均能区别出来,千万别怕病不去看病,讳疾忌医不可取。


希望帮到需要的人,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科普的动力。


风湿免疫科孟医生


一、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

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n


\n

二、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免疫性疾病。

\n


\n

三、受累关节:风湿以4肢大关节(膝、髋、踝、肘、肩、腕)为主,类风湿以4肢小关节(手指、掌指、足趾)为主。

\n


\n

四、临床表现:风湿急性期发病急、高热、关节红、肿、热、痛,慢性期关节游走窜痛或兼低热。类风湿手足小关节肿痛、晨僵,可侵犯大关节,常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变形。


用户13770938065


痛风的诊断标准目前仍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关节液中具有特异性的尿酸盐结晶

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含尿酸盐结晶

3、具备以下12项中的6项

a、四肢关节疼痛、肿胀2次以上,发病急,1~2周自行缓解;

b、明显红肿且炎症反应在1d内达到高峰;

c、夜间发作;

d、关节炎发作时关节微生物培养阴性;

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f、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疼痛肿胀;

g、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h、可疑痛风石;

i、高尿酸血症;

j、不对称关节周围肿胀(X线证实);

k、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

l、应用秋水仙碱治疗后,炎症反应在48小时内明显缓解;

更多痛风相关知识,可到么众号风欲止了解。

风湿一般病前有A族溶血性链状菌感染病史,主要影响心脏和关节,下述特点可资鉴别:

1、青少年多见

2、起病前1~4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病史

3、常侵犯膝肩肘踝等关节,且有游走性、对称性

4、常伴有心肌炎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等表现

5、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升高

7、血尿酸含量正常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