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張派唱腔中的“衝”

京劇張派唱腔中的“衝”

張君秋先生年輕時候的劇照

一個新的流派,除了有兼容其他流派的一些共性特點外,還有很多他自己新形成的東西,這是他的發明。今天,我談談張派唱腔中的“衝”。請原諒我用“衝”這個字,來形容張派的某個行腔特點。因為,我沒見過,或者說我找不到一個字、詞,來形容張派行腔中的這個特點。

有許多唱張的人唱的軟塌塌的,使一些對梅派、張派特點分不清的人,誤認為唱的是梅派。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張腔中的這種“衝”勁表現的很不夠。張派唱腔中的“衝”勁,這種發音,區別於京劇中的所有旦角流派的唱法,它有整體行腔的“衝”和個別字的“衝”,它與尚腔中的高、棒、硬、挺似乎有相似之處,但實際卻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張派傳人中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繼承了張先生的這個特點。張腔中有些腔好象與尚腔中的某些行腔有相似之處,但更加的靈活、多變、靈動、亮麗。有的地方則更加猛烈、快速一些。具體到行腔,那絕對就是個人特點了。例如,1951年他與楊寶森在香港的錄音《武家坡》對唱。王寶釧“軍爺休要發狂言”的“發”字,就是極有力度的“衝”腔。這樣的唱,需要唱家、嗓音有極高的爆發力,並且對氣息運用有極高的要求。有位北京很紅的張派傳人,唱的這段雖然音很高,但其內勁一點都沒有,整個腔是空的,不實、不厚,感覺除了調門挺高,其他指標還欠缺的多。

京劇張派唱腔中的“衝”

張君秋演《望江亭》

《秦香蓮》與皇姑對唱:“我與世美是親眷”入腔很重,我以前談過張派的唱一般輕入輕出的多,部分入腔很重,應該也是這種“衝”的範圍。

《四郎探母》與太后的對唱:“當初被擒就該斬。。”的“初”字。張派的“初”字多不上口,其他流派的有上有不上的,這個“初”字我在以前談過好多回了,按現在我們北京音的發法,上口的初字有時候感覺並不悅耳,因此,好多流派大家都選擇不上口,如“海島冰輪初。。。”有不少人就不上,或者略上。而張派入腔極重,極衝,行腔斬釘截鐵,痛快淋漓。

《望江亭》“見賊子”三個字,也是屬於這個範圍,一般人的發音多不到位,力度不夠,用唱腔體現人物當時的氣恨情緒不夠。

張先生這些行腔一般在現場錄音裡更有發揮,在靜場錄音裡多不出現。這種行腔,需要對氣息的運用有相當高的技巧,並且對嗓音的要求也很高,現在學習張派的人中多不注意,張派的所謂幾大傳人,沒有幾個能做到這一點的。說起來,李維康在某些行腔的氣勢上,倒多少繼承了些張腔的這種特點,但她的東西和張先生的東西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個流派的行腔用字,有其優勢就必有其劣勢,張派這種衝音如果用的多了,也就出現了弊端,程硯秋先生在評價張君秋唱腔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大意):有一條天賦極佳的好嗓子(先肯定),但唱如“脫韁野馬,不知收斂”。我們今天聽張先生的唱,已經感覺很收斂了,只是在應該發揮的地方,爆發上去,這是會唱。但就這樣,作為他老師輩的程硯秋先生,仍然給了很嚴厲的評判,反觀今天的張派弟子,有些人,那就不只是脫韁野馬了,簡直就是喊叫著唱,唯恐臺底下聽不見,如果程硯秋先生今天還活著,聽了以後,不知道做何感想呢?

京劇張派唱腔中的“衝”

張君秋演《四郎探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