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石達開決意要離開洪秀全?

老傑17


兩個原因,一是天京事變,一是天王雄猜。

太平天國於金田舉事,星火速成燎原,南方十餘省迅速落入掌控,其鼎盛之時,滿清顫慄,諸國為之側目,北伐一戰,若非計劃失當,清廷都有遷都的可能。


可是他們沒能逃脫農民起義的侷限性,那便是爭權奪利,內部分裂。

翼王石達開是最早參與起義的人之一,為天國立功甚多,清軍聞之喪膽,贈以“石敢當”之稱。

以天京為都城後,太平天國又擊潰了清軍圍剿,軍事力量盛極一時。曾國藩如果不是有手下勸慰,他怕是早就投江而亡,那也就沒有他後來的什麼事了。


眼看清廷如此不堪一擊,而天國似乎又有一統河山的兆示,站在天國金字塔頂端的這幾個人,心思開始活泛了。

洪秀全自稱天父次子,以下凡附體之說威服內外,可東王楊秀清很清楚,這完全就是鬼扯。

楊秀清也實行了這一套,而且還是在起義之前,那個時候的楊秀清,恐怕不會想到,這個東西會成為自己手上的一把利刃。

永安五王,俱聽東王節制。為什麼會這樣?恐怕其中就有忌憚楊秀清的原因。


宗教形式起義的核心是什麼?是信仰,信仰不在,那麼他們就會崩潰,楊秀清牢牢把握住了這一點,時不時就來個附體,洪秀全,他不敢拿自己怎麼樣。

大家都是一樣的出身,又都可以顯靈,他比洪秀全差什麼?再進一步,就是九五之尊。

楊秀清動心了,於是勾結黨羽,並且時不時把天王召出來鞭笞一下,打擊其威望,天父下凡了,洪秀全不忍也得忍。

雙方矛盾越積越深,高層互相爭權奪利,這個時候的石達開,恐怕也是憂心忡忡吧?

強敵在側,這群人怎麼會如此鼠目寸光呢?

他人在外面,天王和東王又都比他權重,他左右不了大局,眼看韋昌輝殺入京城,攪起血雨腥風,這場動亂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

東王一系兩萬多精銳折損殆盡,北王韋昌輝被殺,石達開自己的眷屬,也被韋昌輝給清洗了一遍。

東西南北翼,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洪秀全還是知道局勢危急的,趕緊請石達開來主持朝政,可是猜忌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居然封自己的哥哥們為王,來牽制石達開,洪秀全的哥哥們有什麼功績?他又在防什麼?

這樣的朝廷,讓石達開憂憤不已,他待不下去了,於是領兵出走,單幹。

就這樣,石達開離開了洪秀全,重創分裂之後的天國,也迅速走向敗亡。


浮沉於史


首先,石達開離開洪秀全是為了保命,洪秀全已經做出“剝奪”石達開兵權的各項舉動,經過東王、北王等諸王被殺等事件後,洪秀全已經不再信任“第一代領導的成員”。石達開只能離開。之後,洪秀全也做出過各種樣子,請其回心轉意。然而,任何人都明白:不回可活,回去則兩說了。

其次,石達開之所以離開洪秀全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本就不信“拜上帝教”。其實,“第一代領導成員”是沒有人信的。否則,楊秀清、蕭朝貴也不會一個“天父下凡”、一個“天兄下凡”了。在“第一代領導成員”中,他們都屬於能幹大事的人,這種人很難臣服一個人的。特別是石達開,年少有為、素有才略。

再次,石達開是較早開始“禁止滅儒”的領導人,在入川過程中逐漸拋棄了“拜上帝教”。石達開本身又不是窮苦人出身,他加入太平軍之時本身就是帶著“獨立隊伍”進入的,因此,他小小年紀才會成為“六王之一”。

石達開12歲時便身材高大,猶若成人。少年失去父親的他便接收了家裡的所有商業組織,開始遊走於各類人士之間。由此,也就養成了與各色人等和諧交流的能力。排解糾紛、扶危濟困等是常做的事情,這就使其有一定的領導力。

因為自身本來就不信洪秀全的那套騙人學說,再看到“拜上帝教”已經成為“推翻清朝”的最大絆腳石時,作為“六王”之中品格最好、能力最強的人,他早已經有了新的“滅妖計劃”,即進川入陝與其他起義軍匯合,在此養精蓄銳,奪取天下。

既然已經脫離洪秀全,那就自己打一片天下。然而,非常不幸,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之間的權力鬥爭,已經讓天下人看明白了這無非是一場“傳統的農民起義”。一切都是騙人的。雖然,石達開逐步擺脫了“拜上帝教”的束縛,但已經晚了。他面臨著兩大方面的鉗制。

一方面,清軍不斷地對其調集主力進行圍追堵截;

一方面,又要迎接洪秀全的暗箭。

最終,當他來到更復雜的四川后,他最終失敗了。


坐古談今


石達開為何要離開洪秀全?是戰略選擇也是無奈

一直以來,有不少人認為石達開離開天京,帶走精銳隊伍是一種分裂行為;直接導致了後期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的慘敗。而實際上,事情遠遠沒有想像的那樣簡單。

一 天京事變後,洪秀全對石達開百般提防和限制,洪、石矛盾漸深,直到難以調和

天京事變,韋昌輝大肆屠殺楊秀清及其部下2萬餘人,將楊秀清嫡系精銳斬殺殆盡。韋昌輝的濫殺引起了天國眾人的不滿,為平息眾怒,韋昌輝被凌遲處死。石達開回到天京主持軍國大務,但洪秀全對石達開百般提防和限制。洪秀全讓自己的兩個草包哥哥架空石達開,石達開主持軍國大務,並無實權,還要受到洪秀全兩個哥哥的欺辱。洪秀全一直疑心石達開在處理楊秀清事件上的態度,因此矛盾日深,直至不可調和。

二 石達開出走後,洪秀全明裡渴望石達開歸來,實則暗裡派人追殺,兩廣將士徹底寒心

石達開離開天京時,僅有親信數千人,都是府中殿將和家屬親信。並沒有帶走天國精銳大隊。石達開走到安慶後,天國內部才有部隊陸續出走,跟隨石達開。“隨後絡續隨翼王而出京者,官員兄弟約有五、七萬人。”(《六安州總制掌書陳鳳曹上六安州總制陳敬票》)。如果石達開真要分裂,以他的影響力,絕不會僅有這點人馬跟隨。

石達開離京後,洪秀全一面假仁假義多次呼喚石達開回京,還送去“義王金牌”一道以示籠絡。實則派遣追兵一路追殺,晝夜不停。

咸豐七年五月二十五日(1857年6月16日)清將何桂清奏:“傳聞本月十一日,翼王石達開已由銅井渡江逃往江北。洪逆令蒙賊(蒙得恩)、禾賊追之,禾賊亦乘勢逃去。足見該逆自相殘害,眾版親離。”

又江北大營欽差大臣蒙古正白旗都統都興阿奏道:“又據溫紹原察稱,探得金陵自石逆去後,毛逆屢遣人追趕,皆為石逆所留,或競遭其殺害,即廣西老賊曾受偽職者,亦多借追亡為名,中途均各遠遁。”

可見,石達開出走後,洪秀全曾派蒙得恩等人率兵日夜追殺石達開,這種行為徹底讓石達開及其兩廣將士寒心。

三 石達開獨力苦撐危局,不曾棄洪秀全而去

反觀石達開,雖然和洪秀全矛盾已深,無法調和。但他仍然以手中僅有的人馬堅守安慶,為天京緩和了戰局。

1857年7月,江南大營欽差大臣和春、提督銜漳州鎮總兵張國樑率軍向天京進逼,形勢非常危急。此時,石達開近在安慶卻不發一兵一卒救天京,是他不想救對洪秀全徹底失望了嗎?不是這樣的。

一是以他手中的五六萬人馬,要守住安慶,面臨十餘萬清軍的圍攻,已經是絕境拼死了,哪還有多餘的兵馬去救天京?

二是要解救天京之圍,他這點人馬去也是杯水車薪,在上游安慶牽制清軍主力大軍,減緩天京的壓力才是戰略上的正確選擇。事實上,石達開在安慶奮戰數月,牽制了大量清軍,減緩了天京的壓力。日後的天京被圍,李秀成也採取的是分兵出安徽、浙江攻打清軍兩大營的策略。

三是即使在最艱苦時刻,石達開依然將主力調往南京,以少量兵力入江西,牽制曾國藩主力,打亂清軍部署。

咸豐七年九月都興阿奏:“又抄得石逆由安慶寄與洪逆偽章一紙,內有令賊黨李壽(秀)成會同張洛行領數十萬賊分擾下游,又調賊黨陳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韋志俊、楊來清等各率賊數萬及五、六千不等,概回金陵,並欲赴援江西,竄擾浙江等語。”

從這封奏摺我們可以看出兩點,一是即使在安慶困戰的艱苦時刻,石達開仍然將主力李秀成、陳玉成等部調到下游去保衛南京,如果他真的要分裂,為何不帶走陳玉成與李秀成?

二是石達開準備以僅有的人馬轉戰江西,分散清軍主力的圍攻,讓曾國藩疲於奔命。

果不其然,石達開入江西,清廷震動,急派曾國藩親自督師圍剿。“自達開之從安慶出師也,所至聲勢震盪,滿清援浙、援閩、防蜀諸役,輒以湘軍主帥曾國藩御之。”(《太平天國史稿》卷十九·石達開傳)

然而,這一切都沒能得到洪秀全的理解。洪秀全對石達開的猜忌從未減少,在石達開艱苦奮戰的時候,還

誘惑楊輔清離開石達開,撤走了石達開唯一的支援。

石達開從此陷入了後無支援,前有重兵圍困的死局。只得孤軍奮戰,以僅有的人馬搏出一線生機。由此,石達開決意遠走四川,以蜀地為根基再做良圖,不料最終全軍覆沒在大渡河。

太平天國的覆滅,如果將罪責歸在石達開的出走之上,說石達開分裂天國,這種說法是偏頗和有失公允的,實際上石達開是個好下屬,倒是洪秀全並非是個好領導。


稗史候說


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不過很簡單。

第一次,當年洪秀全發高燒,久病不愈,在迷糊中夢到西方救世主,從此迷上了聖經,而且看過聖經之後,病竟然好了,於是成立了拜上帝教,並自稱天子。

第二次,洪秀全與馮雲山跑去去廣西八排山那邊的六烏村向當地人民傳教,並一筆點破六烏神,於是乎跟隨者烏央烏泱達到了倆千多人。

第三次,由於跟隨者太多,洪秀全觸動了當地封建勢力的利益,一方面為了躲避風聲,另一方面也為了編寫教義,洪秀全從廣西跑路回廣東老家。

第四次,洪秀全跑路了,留下了馮雲山主持事務,於是馮雲山被當地封建勢力投入大牢。為了挽留局勢,其中跳出一個叫楊秀清的人,口吐白沫自稱天父下凡,並救出了馮雲山。

第五次,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之後一路勢如破竹,攻破江南江北倆座大營,基本上統一了長江以南地區,並且定都南京。


第六次,由於楊秀清集教權、軍權、政權於一身,洪秀全不爽,於是發動天京事變。楊秀清被殺,太平天國勢力受損。韋昌輝是事變劊子手。

第七次,韋昌輝殺人殺瘋了,想要連石達開幹掉,於是石達開率人殺了韋昌輝,並回天京主持軍政大務。

第八次,洪秀全猜忌石達開,信任洪仁軒、洪仁發,於是各種排擠打壓石達開。

第九次,由於石達開被各種排擠打壓,期間還受到曾國藩間諜離間,於是率部出走。

石達開的離開很正常,小事一步步累積加劇成的結果。就像人吃飯一樣,一口一口吃飽的,你能說出你是怎麼吃飽的嗎?

回答完畢。


像我一樣besos


這要從太平天國高層的組織架構說起,太平天國剛開始起義的時候,在組織內部是有分工的。

廣東人負責思想體系和意識形態工作,也可以說是精神領袖,代表人物就是洪秀全。

廣西人主要負責戰略和戰術執行,也就是說要負責起義的具體執行工作,代表人物就是楊秀清。

在廣東和廣西人之間起到協調作用的就是馮雲山,在馮雲山死後,廣東和廣西人之間的矛盾做驟然升級,同時廣西人內部,也有很多矛盾。

天京事變的本質就是多種矛盾集體爆發的結果。

首先是洪秀全藉口楊秀清要造反,命令韋昌輝等人殺掉楊秀清及其部屬兩萬多人。

然後再借韋昌輝殺人過度之名,再除掉韋昌輝。

到了這個時候,太平天國高層領導集團的五王,除了天王洪秀全外,全軍覆沒,太平天國高層的領導權已完全控制在洪秀全手中。

廣西人中,最高的領導人只剩下翼王石達開。洪秀全對他也是不放心的,提拔自己的兩個親哥哥為王,來牽制石達開。

石達開對自己的處境,非常清楚,他明白,廣東人對廣西人是不放心的,尤其是最高層領導的自己。

與其束手待斃,不如拼死一搏。

於是石達開帶領自己的嫡系人馬,脫離了太平天國的指揮系統。

在四處征戰中,進展並不順利,有不少人又重新回到了太平天國旗下。

這時石達開手下已經沒有太多人了,先想廣西發展,沒有成功。然後又轉進四川,最後在大渡河全軍覆沒。


新知傳習閣


石達開的離開,代表著太平天國一個時代的結束。

這個時代,是1856年,天京事變楊秀清、韋昌輝死往前這段鼎盛時期。1856年前,太平天國的政體,雖然是政教合一,但實際上,卻是元首無權,所有大權,都掌握在東王手裡。

洪秀全是拜上帝教的創始人,但是他在廣東混不下去,到了廣西偏遠的山區,在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當地人才的輔佐下,才得以發展壯大。

尤其是楊秀清,馮雲山這兩個人,很有才華。不僅有牛逼的軍事才能,還很有組織能力。在金田起義之前,清政府大肆抓捕,馮雲山被抓,洪秀全一度逃走,拜上帝教差點瓦解。楊秀清心生一計,兩眼一瞪,口吐白沫,披頭散髮,假裝天父下凡,穩定了教眾的軍心。

從此以後,楊秀清不僅排行老二,他還能天父附體,在教主天天兄洪秀全之上。楊秀清窮苦出身,但是聰明,骨子裡就是一位政治投機主義者。

所以,當他不爽洪秀全時,就會天父下凡,教訓洪秀全,有時還把洪秀全暴打一頓。洪秀全沒辦法,這套遊戲規則,是他指定的,楊秀清只是鑽了空子,只好接受。

關鍵是,教眾都是廣西金田幫,他一個廣東人,畢竟只是個外人。

經過這次事件以後,洪秀全基本上,只是個坐在教主位置上的花瓶,沒有什麼實權了。這也是為什麼,洪秀全在天京事變前,基本上只能研究他的哲學,養花玩女人,而不聞政事。

因為楊秀清全都幹了,也不許他插手。尤其是馮雲山、蕭朝貴犧牲後,教權、軍權、政權,全部掌握在了這個窮小子手裡。

楊秀清是東王,封為九千歲。其他四個王爺,都是依次為八千歲,七千歲,六千歲,五千歲。

楊秀清很有才華,太平天國能夠定都天京,控制半壁江山,也都是出於他的功勞。

不過,楊秀清這個人,因為功勞大太大,權力太大,逐漸驕橫,儼然以天王自居。北王韋昌輝一個至親得罪了楊秀清,最後韋昌輝竟然還得把親人殺了,向楊秀清負荊請罪。

楊秀清囂張跋扈,到了這樣的地步。所以,有很多人,對他不滿起來。尤其是天王洪秀全,他一直都隱忍不發。當孫子做傀儡的日子,不好受啊。明明他才是老大,結果卻像個囚徒木偶。

1856年,楊秀清終於想要名正言順的當萬歲爺了。他要求洪秀全,封他為萬歲。這也就意味著,法理上,將和天王平等,意味著奪權。

洪秀全終於退無可退,發動反擊。利用內部不滿楊秀清的勢力,如北王韋昌輝,突然發動政變,將東王府一派,2萬人,殺了個精光。多少精兵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內鬥上。

楊秀清的東王府,人才濟濟,是太平天國的精華所在。從此,太平天國走向了下坡路,再也無人,能夠掌控這艘大船,繼續昂首前進了。

奪回了宗教、軍隊、政府的最高權之後,洪秀全再也不肯放權。也不再信任當年的創始團隊成員了。這幫打江山有能耐的兄弟王爺,他看到的都是威脅,所以必須除掉。韋昌輝是第二個。

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這兩個牛逼的人,早在湖南就陣亡了。剩下的,五虎上王,只剩石達開。

石達開很有才,是當年的五個王爺裡,論軍事才能,排在了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之後。此時,他平定了江西、安徽、湖北戰場,威望太高。

所以,當他回到天京,主持朝政後,發現洪秀全基本上把他困住了。不斷的派人,跟蹤監視。同時提拔自己的洪家子弟,當上了王爺,共同執政。這些草包,就是飯桶。

洪秀全步步緊逼,想除掉他的意圖,越來越明顯。

石達開只好逃離天京,實際上是為了保命。他在天京,即使不死,處處受到牽制,難有作為,待著也沒意思了。

1856年後,石達開的政治理念,已經與洪秀全不同。太平天國,內憂外患,很多不近人情的制度,譬如男女分開住,財產共有,等級森嚴,不注意團結知識分子等,負面效應越來越大,逐漸在蠶食掉太平天國的夢想和國力。

外面,則是湘軍、清軍八旗綠營的包圍進攻,步步緊逼。

但此時的洪秀全只想著是保住位置,享樂,而不顧實際,無視天國的實際困難,盡玩虛的忽悠人的謬論。

石達開想要做點實在的,進行內政上的改革,更加的符合實際,擴大革命根基,整軍備戰。

所以,石達開只好在一個風高月黑的晚上,逃離了天京城,逃到了自己的兵團地盤。他的軍團,都集中在江西、安徽戰場。

石達開不想和天王的軍隊開戰,只好帶著親信20萬人,展開西征,獨樹一幟。同時,也是為了分解天京的壓力。

這才是大公無私的人啊。都這樣了,還在替天國考慮。

石達開,給天京留下了兩個軍事天才,那就是陳玉成、李秀成。這兩個人,將支撐著這個天國,延續了七八年時間,直到滅亡。


三生有畫


建都天京前,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之間已是一種既互相依賴又互相排斥的關係,建都天京後,他們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並逐步激化。

對此,一貫反對“此黨彼群”的石達開很是無奈,他不願捲入這種錯綜複雜的內部矛盾與鬥爭當中,試圖當一個局外人和旁觀者。

石達開盡力尊奉洪、楊、韋,對哪一個都不願違抗,可即便如此,要想讓三大頭都滿意,根本不可能。

洪秀全深居宮中,不問政事,石達開自然與其接觸較少,而與總攬軍政事務的楊秀清接觸則較多,一直為楊秀清所指揮和調用,在洪秀全、韋昌輝眼中,石達開就是楊秀清的馬仔。

天京事變前,楊秀清“召喚石達開”回京,洪秀全也給石達開下達了誅楊的密詔,但石達開不希望發生內訌,遲遲未回,直到楊秀清被誅一個多月後,不忍韋昌輝的濫殺才趕回天京。

石達開指責韋昌輝濫殺無辜,勸其以大局為重,及時收手,卻被韋昌輝汙為“東黨”,必欲殺之而後快。石達開倉皇縋城出走,其全家大小被韋昌輝殺害。

逃出天京的石達開不僅被韋昌輝派兵追殺,還遭到了洪秀全的懸賞捕殺,“有得翼賊者官丞相,金六百兩。”後來,迫於石達開的軍事壓力,洪秀全不得不“收滅前賞格”,以“心腹盟弟”韋昌輝的首級為代價請石達開回京。

石達開從小參加拜上帝教,對太平天國很有感情,對洪秀全也甚為尊崇。他抱著盡力彌補內訌帶來的損失、重振太平天國雄風的良好願望回到了天京,可惜此時的洪秀全看誰都像睡在自己身邊的那啥曉夫。石達開不僅難能有所作為,還隨時有性命之憂,不得不逃離天京。

發現石達開逃跑之後,洪秀全立即派人四處追捕。可以說,如果不是石達及時逃脫,極可能成為洪仁發等人的刀下鬼。

石達開逃亡後,包括洪秀全派去追捕石達開在內的許多太平軍官兵,紛紛逃離天京,以至天京“城內死黨不過七、八千人”,洪秀全“甚為驚謊”,不得不 “將洪仁發、洪仁達偽號削去,並鐫偽義王金牌一道。及合各成大小偽職求救表章送往安慶”,再次請石達開回京,但此時的石達開已對洪秀全有了清醒的認識,決意要離開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石達開難道就是那遭殃的小鬼兒?

其實神仙在起事前,佈局就有問題了,洪秀全是天弟,然後蕭朝貴代天兄下凡,楊秀清乾脆代天父下凡,整個一貴圈真亂。更亂的是,上帝家不只偷生了洪秀全這個二胎,除耶穌外,標配是“五子一婿”,即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和蕭朝貴。洪秀全甚至還說自己上天見過“天媽”和“天嫂”,也就是上帝和耶穌的老婆。靠,外圈都這麼亂。基本架構,或者說,棋子初布時,就是相走日,馬走田,炮平蹚,車跳梁的,不反噬能中不?

理不反噬。大到一個國家,中到一個家庭,小到幾個合夥人。理不反噬都是起碼的基礎。你的理論,破綻百出,都招架不住你們幾個合夥人的內訌,破產倒閉是遲早的事兒。


端木賜香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備之人,1831年出生於廣西貴縣(今廣西貴港)的富農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無人管束,讀書未成,跟隨族人經商做生意,往返奔走於江湖。

石達開為人仗義疏財,廣交四方豪傑,江洋大盜,是類似於《水滸傳》中晁蓋一樣的人物。他與當時活動在潯州、梧州一帶的天地會首領羅大綱,大頭羊張昭等有著密切來往。

他少年高志,報負遠大,立誓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詩文俱佳,文采遠勝洪秀全等人,“揚鞭慷慨蒞中原,不為仇讎(chóu)不為恩。只覺蒼天方憒憒,莫憑赤手拯元元”石達開還是當時的武學大家,拳法中擊敵上三路的稱為弓箭裝,打下三路的稱為

懸師裝,九面應敵。還有一路神奇步法稱作連環鴛鴦步,武術界認為這就是後來號稱“北腿之傑”“戳腳拳”

1847年,在廣西傳教的洪秀全、馮雲山慕名拜訪年僅16歲的石達開,邀其出山共圖大計。石達開見天地會一盤散沙,難成大業,遂欣然接受,在家中設立拜上帝教分支,以教授武術為名,招攬當地人入會。1850年底,金田團營時,石達開毀家紓難,率貴縣教眾千餘人趕到金田村。洪秀全見之大喜,讓他負責操練士兵併兼管財物。

金田起義時,石達開受封為左軍主將,永安建制時受封為翼王,是太平天國初期所封五王之一,年僅20歲受封王爵。此後,太平軍一路征戰,石達開身先士卒,出力甚多。

在象州擊敗廣州副都統烏蘭泰部,在長沙水陸洲大敗清將向榮。自金田起義大小數十戰從無敗績,給清軍留下深刻印象,稱其為“石敢當”。1854年秋,石達開接替賴漢英擔任西征軍主帥,挽救節節敗退的西征形勢,在九江湖口大敗湘軍水師,繳獲曾國藩座船。

隨後乘勝而進,攻佔江西八府五十餘縣。1856年3月,他率軍回師天京,聯合太平軍各部一舉摧毀清軍江南、江北兩座大營,解除了困擾天京三年之久的圍困。1856年8月,楊秀清假借天父之名“逼封萬歲”,洪秀全密召韋昌輝、秦日綱、石達開率部回京誅楊。

石達開不願揹負自相殘殺的惡名,因此藉故拖延入京。9月2日,韋昌輝、秦日綱在天京大開殺戒,楊秀清及其眷屬、親信慘遭殺戮,天京城內一片血雨腥風,這便是著名的天京事變石達開入京勸阻韋昌輝不要濫殺無辜,被韋昌輝所嫉恨,向洪秀全密告,說石達開事前奉密詔而不進京,進京又指責奉旨清剿

“東黨”為濫殺無辜,實有反心。

洪秀全聽後同意韋昌輝除掉石達開,於是韋便率軍包圍翼王府,將家眷、護衛盡數殺害。石達開提前收到消息,繾城而逃,前往安慶。自此石達開對洪秀全失望之極,家眷遇害更使他悲痛萬分,憤而起兵討伐北王,求天王殺北王以謝天下。

太平軍各地守城將士紛紛響應,洪秀全見勢不妙,下詔以五馬分屍酷刑處死了韋昌輝,將首級遞送安慶查驗並迎石達開回京提理政務。石達開見洪秀全確有悔意,回京之後又要求洪秀全處死了秦日綱和陳承瑢這兩個韋昌輝的幫兇。洪秀全封他為通軍主將,提理政務,又擔心石達開獨攬大權,成為楊秀清第二。於是封自己的長兄洪仁發為安王,次兄洪仁達為福王,與石達開共理政務。

安福二王對政務事事掣肘,百般牽制。石達開對天京事變的前因後果心知肚明,眼見洪秀全先用殘忍手段剷除了楊秀清及其同黨,又如此猜忌多疑,任用私人,恐天國不能久矣。於是再次逃出天京,在安慶率部出走,自此踏上不歸之路。石達開少年英才,文武雙全,即便屈居人下也要屈居於明君英主之下。石達開率部出走,切實的表明他已經對洪秀全及太平天國的未來徹底絕望,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寧願率部獨自征戰,再拓疆土,也不願再與洪秀全為伍。

實事求事來說,洪秀全不僅在用人方面乏善可陳,而且在協調君臣關係上也是無能之極。不說跟歷史上的明君英主相提並論,就連同時期的慈禧太后都比他高明百倍。

辛酉政變中,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一舉將顧命八大臣徹底拔除,卻不傷及國本分毫,隨後又大膽重用手握雄兵的漢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

反觀洪秀全為了剷除楊秀清,弄得天國元氣大傷,人才凋零,從此種下了覆滅的惡果,這恰恰應證了石達開當初的預測。


歷史茶坊


太平天國運動,早中期太平軍勢如破竹,沿長江一路東進,功下江南大片土地,遺憾的是,1856年的“天京事變”,約兩萬人在此次事件中喪生,事後翼王石達開被天王猜忌而出走。

在“天京事變”時,翼王石達開指責北王衛昌輝濫殺無辜,北王衛昌輝連夜捕殺翼王石達開不得,然後盡殺翼王石達開家屬及府下部屬。翼王石達開在安慶起兵討伐北王,最後北王萬不得已去攻打天王府,兵敗被殺。



北王衛昌輝死後,翼王石達開執政,天王洪秀全開始重用其兄弟以牽制石達開,激發石達開在1857年帶領大軍出走,更令太平天國的形勢雪上加霜。



那麼,為什麼翼王石達開決意要離開洪秀全呢?

第一、“天京事變”之後,隨著東王死去,天王洪秀全開始掌握實權,而對執政的翼王石達開,他是用之,也猜忌。

第二、翼王石達開的聲望過大,在討伐北王衛昌輝時,很多人就支持翼王石達開,這些,讓天王洪秀全如坐針氈。

第三、“天京事變”之後,民眾的精神和思想層面的損失才是最嚴重的,天京事變的惡果不是軍事兵力的銳減和戰鬥力的下降,也不是土地的喪失,而是神話宗教體系的崩潰。更多的人在事件後清醒,認識到這只是一次農民起義運動,形勢不一樣了,石達開也想去開闢新的根據地。

第四、天王洪秀全大肆修建宮殿、選美女充實後宮、亂封王等一系列政策,翼王石達開看不慣天國的驕奢淫逸,貪汙腐敗,被猜忌後憤然出走。


司馬PC


石達開為什麼要離開洪秀全?咱們反過來問一句,石達開是想做大當皇帝嗎?

第一,石達是太平天國人氣最高的人,但他絕不拉山頭。

(石達開)

石達開並不是迷信,也並不相信拜上帝教(從石達開一生言行可看出,他對拜上帝教是比較抵制的),何以會參加太平天國呢?其實,他是被洪秀全和馮雲山慕名前往邀請來的。洪秀全和馮雲山為什麼要邀請石達開?就是看中了他因為豪爽性格,肝膽相照,結交了非常多的英雄豪傑。

石達開加入太平天國以後,由於他的人格魅力,身邊聚攏了一大批人才,包括李秀成與陳玉成英傑,都到了他身邊。

但是,石達開雖然積極發現人才,但他絕不拉山頭。他發現的人才,都毫無保留地送給了洪秀全。陳玉成、李秀成、韋志俊這些重要將領,他都讓他們回援天京。張朝爵、陳得才、朱鳳魁、賴冠英、葉芸來、梁立泰、陳坤書這些石達開的舊部,石達開出走天京,下江南的時候,都不准他們跟隨自己離開。可以說是忠肝義膽。

(韋昌輝)

第二,石達開是太平天國功勞最大的人,但他從不居功。如果說,天京保衛戰楊秀清功不可沒的話,外部疆域則都是石達開打下來的。晚晴重臣曾國藩還被石達開打得投水自殺。若不是被部下及時救起來,這位最後覆滅太平天國的干將在那時候就完了。就算是天京保衛戰,石達開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方面他牽制了清朝的兵力,另一方面他又把大量的人才送回天京。而最後,為了幫助天京破圍,他不得不率軍回援,也因此給曾國藩留下了喘息的機會。

但是石達開從不居功。他功勞最大,可是洪秀全只封他為“翼王”,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怨言。天京事變後,他回京,所有的天京群眾都稱呼他為“義王”,但是他辭謝不受。

第三,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無私的人,從不挾私報復。前面我們說到石達開從不樹山頭,就已經說明了他的無私。而最無私的還體現在,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回京,當面斥責韋昌輝,結果韋昌輝暗地裡要殺他。石達開逃走後,韋昌輝殺了石達開全家。可是石達開帶領部隊打回天京後,卻並沒有對北王府也來個屠戮殆盡,而只是懲治首惡,其餘的絕不連累。石達開心中沒有恨嗎?當然有。但是從太平天國整個發展的大局出發,他知道冤冤相報是不應該的。最重要的是要聚集人心,共同禦敵。

最後,當石達開在大渡河畔走上絕路的時候,他依然想的是自己身邊的兄弟。為了保護身邊的兄弟,他毅然把自己獻出去。也只有石達開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太平天國的四大王包括洪秀全,誰能做到這一點?

(洪秀全)

第四,石達是太平天國最潔身自好的人,從無個人享樂觀念。定都天京以後,所有的王都開始享受,大修宮殿,廣選後宮。只有石達開潔身自好,不做這些事情,而且積極籌劃接下來的戰役方案。

這樣一個石達開,他會是想自己做大而出走的嗎?

事實上,石達開出走後,一直尊奉洪秀全,努力配合洪秀全打仗。倒是洪秀全不斷地對石達開削爵,不斷地分化瓦解石達開的隊伍。可以說,石達開最後的全軍覆滅,洪秀全是要負相當大一部分責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