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如何煥發“新”光彩重振“都”風範?範銳平現場辦公支招破題!

作為成都的北大門,“古蜀三都”之一的新都,素有“天府膏腴、川西碧玉”的美譽。

新都區如何深刻把握潛在的戰略機遇,積極參與大都市經濟圈的分工體系和大港區的協作體系呢?

今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現場辦公時強調,新都區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讓新都煥發“新”的光彩、重振“都”的風範。

範銳平在新都區現場辦公時強調

貫徹新發展理念 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

努力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新支撐新動能

羅強唐川平李仲彬出席

12月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前往新都區現場辦公。他強調,新都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借勢大都市發展戰略機遇,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讓新都煥發“新”的光彩、重振“都”的風範,努力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新支撐和轉型發展新動能。

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川平,市政協主席李仲彬出席。

新都如何焕发“新”光彩重振“都”风范?范锐平现场办公支招破题!

成都今創軌道交通配套裝備生產項目基地

新都是成都的北大門,素有“天府膏腴、川西碧玉”美譽。當日,範銳平一行先後來到成都軌道航空產業新城和成都今創軌道交通配套裝備生產基地,瞭解項目建設進展,幫助協調解決問題。他強調,要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引導企業運用成都國際班列戰略通道,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隨後,他來到新都街道正因小區,詳細瞭解社區發展治理情況,要求堅持“少拆多改”理念和商業化邏輯,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現場辦公會上,新都區作了工作彙報,客觀剖析當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矛盾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市委常委、秘書長苟正禮通報了新都區前期反映的15個問題解決情況。比如支持傳化智聯成都北部物流中心建設、支持軌道交通產業“走出去”等。

新都如何焕发“新”光彩重振“都”风范?范锐平现场办公支招破题!

新都街道正因小區

聽取大家發言後,範銳平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新都區堅定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主動擔當“中優”“北改”雙重使命,重點打造大港智造區、生活公園城,思路清晰、執行力強,各項工作富有成效。當前,既要看到著眼未來發展存在的差距短板,更要深刻把握潛在的戰略機遇,發揮融入戰略全局的區位優勢、接續發展積澱的產業基礎優勢和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優勢,積極參與大都市經濟圈的分工體系和大港區的協作體系。

範銳平強調——

要借勢大都市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構建高能級城市發展新格局。

◆要加快融入中心城區,客觀分析競爭優勢,找準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積極參與大都市經濟圈分工體系,科學做好城市規劃;

◆要加快融入鐵路港經濟區,在金堂、青白江、新都“大港區”一體化發展中努力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要加快融入成德同城化,努力以“蓉歐+”國際班列為支撐形成商業消費中心,打造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集聚地。

要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加快形成高質量產業發展新引擎。

新都是傳統的工業重鎮,發展工業有濃厚的氛圍和堅實的基礎。

◆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產業功能區的理念,做大做強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服務業,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做大做強航空製造服務業,把航空裝備製造和相關服務業作為未來發展主要方向;做大做強現代物流裝備製造業,重點發展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智能倉儲等專用物流裝備。

要堅持一體規劃功能共享,加快建設高品質蓉歐鐵路港經濟區新支撐。

◆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實現經濟區內各行政區規劃有效銜接、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生態文明共建、公共服務共享;

◆要堅決打破行政區劃侷限,以組群式城市形態統籌功能佈局和公共服務,提升樞紐集疏、對外交往、區域創新和產業配套服務等功能;

◆要堅持錯位協同,引導要素資源跨行政區域有序流動和產業適度錯位發展;

◆要堅持品質高端,以公園城市理念推進規劃建設,優化城市形態風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新都如何焕发“新”光彩重振“都”风范?范锐平现场办公支招破题!

新都高新技術企業社區

要注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繪就高水平鄉村振興新藍圖。

◆要堅定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為目標,做好“整治、轉化、統籌”三篇文章。

◆要按照景區化建設標準,以川西林盤為載體,彰顯天府文化特色,把鄉村變成美麗大公園;

◆要盤活鄉村資源、激發鄉村活力,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把鄉村變成創新創業園;

◆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拓展延伸,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把鄉村變成幸福生活園。

要弘揚“實心幹事、科學作為”工作作風,打造一支思想開放、專業精深、敢作善成、擔當有為的幹部鐵軍。

◆要持續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始終以國際視野、互聯網思維謀發展、抓發展、促發展;

◆要厚積專業素養,提升創業能力,培養系統思維、全球思維、產業思維、商業思維和績效思維;

◆要樹牢“有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為”的奮鬥觀和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政績觀,精準定位城市功能、產業方向、風貌形態,持之以恆塑造出新都的城市風貌。

羅強指出,新都區要聚焦重點目標,加快轉型發展,堅定不移走“產業結構優、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質量效益好、發展可持續”之路,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市前列。要加快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推動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科學謀劃做大做強軌道交通等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文創音樂等新興產業;要著力優化城市功能品質,加快實施一批戰略性、引領性、功能性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三治一增”,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築牢成都北部生態屏障;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高效農業,打造特色小鎮,加強文化建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要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排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確保全年目標完成。

市領導胡元坤、王川紅、田蓉、劉守成、劉筱柳、曹俊傑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