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步槍跟三八大蓋哪個厲害?

逃禪仙吏GJF


中正式步槍,也就是過去國民革命軍的官方正式用槍,也是最近很火的98K步槍的同門兄弟,是在1924年毛瑟公司在Gew 98步槍基礎上推出的“標準款毛瑟步槍”的基礎上仿製而來的,是德國毛瑟步槍的國產版本;而日本的三八大蓋的原型則是35式海軍步槍和30式步槍,而更巧的是,日本30式步槍也是在仿製德國毛瑟步槍的基礎上弄出來的,所以,中正式和三八大蓋可以說是師出同門了(同出德國毛瑟公司)。


▲中正式步槍

至於哪把槍更厲害一點,其實各有優缺點,中正式的口徑更大,使用7.92mm的全威力步槍彈,所以射程和殺傷力都要大於使用6.5mm子彈的三八大蓋,而且三八大蓋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膛線的纏度過於密集導致子彈旋轉速度過快,在擊中目標的時候停止力不行,容易產生貫穿傷,極大的降低了子彈的殺傷力(子彈殺傷力主要在於空腔效應和彈頭的翻滾、碎裂,這方面三八大蓋沒有中正式的7.92mm步槍彈效果好),如果不是擊中要害的話,可能不能一擊致死。

▲三八大蓋

不過三八大蓋這種特性也意味著在中遠距離的交戰上有著更好的精度(然而沒什麼卵用,畢竟步兵交戰的最佳距離是在400米內),不過要說到三八大概最大的優點,那就是槍身長度,這個中正式比不了,中正式全槍長1100mm,而三八大蓋則是1280mm,加上刺刀的話,總長度都有一米七了,用來拼刺刀能佔很大的便宜,所以,三八大蓋能這麼出名(在亞洲)完全是中國戰場成就了這把槍的名聲,因為我們當時的國情是怎樣的想必大家也清楚,很多時候真的刺刀拼出來的勝利,而日本矮子們,使用比他們還要高的步槍,在拼刺刀的時候就能彌補自己身高的不足!

因此,真要說到性能,三八大概比起中正式真的說不上能好到哪裡去,火力上還比不上中正式呢,唯一的優勢就是槍長,當然,可能質量上三八大蓋也要強上很多(1905年服役,到1945年還在用),但是三八大蓋算不上一把多厲害的步槍,前面說了,

完全是中國戰場成就了這把槍的名氣(我們當時的醫療條件差,即使是貫穿傷可能也會導致損員,而且我們缺少子彈,打到一定程度就白刃戰了,然後鬼子用這把槍比我們的大刀要有優勢),要是去歐洲戰場試試,絕對被打出翔,人家用的都是各種衝鋒槍等自動武器,小日本你用拉大栓怎麼打?


哨兵ZH


中正式步槍和三八大蓋,是抗日戰爭戰場上,中日兩方軍隊各自使用的主要步槍。回答這個問題,先說一下這兩種槍的來歷吧。

中正式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淘汰和多餘的各式槍械大多被賣到了中國,加上國內各軍閥派系控制下的軍工廠自產武器,使得當時國內使用的槍械龐雜,口徑互不相同。

1928年北伐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1932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全國制式武器會議,決定以德國1924式步槍定為制式步槍,該槍使用7.92×57毫米尖頭型毛瑟步槍彈,在德國尚只有小量生產,是當時最新型的步槍。

經過一番購買談判達成協議後,鞏縣兵工廠在1935年7月開始試產這種步槍,因1935年是民國二十四年,此槍原定名為“二四式”步槍,也叫1924年式短式毛瑟槍。在籌備試產過程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暨夫人宋美齡,曾到鞏縣兵工廠視察,並對“二四式”提出改進意見。蔣介石認為毛瑟槍的槍長是根據歐洲人身體設計的,而中國士兵比歐洲士兵身高矮,建議將槍托略微縮短。為表示對其尊重,1935年8月,將新槍定名為“中正式”步騎槍,槍匣上的印記也改為“中正式”三字。“中正式”槍身短了,便於攜帶,使用方便。為了在拼刺刀時不吃虧,把刺刀加長了。

中正式步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於1935年10月10日正式量產。當時鞏縣兵工廠一年有生產四萬多枝步槍的能力。

三八式

比起中正式步槍,三八式步槍的年紀要大得多。日軍侵華戰爭中輕武器的標準配備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槍,仿造自德國毛瑟步槍,於1897年進行制式化生產,並於1903年完成日本全軍裝備。

1904年至1905年,日軍在中國東北戰場上使用三十年式步槍,暴露出一種問題,沙塵容易進入操作機關內,導致操作不良。日本設計師為此進行了改進,在槍機表面增加了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改動。改進後的槍以明治天皇年號第三十八年(1905年)命名,到了明治43年(1910年),三八式步槍全面裝備了日本陸軍。

中正式至少不比三八式差

從這個產生過程其實也可以看出,中正式步槍系出名門,設計生產的年代比三八式晚很多,因此綜合性能上沒有比三八式差的道理。具體來說:

中正式步槍採用7.92×57毫米尖頭彈,三八式步槍採用6.5×50毫米槍彈,前者比後者大不少,殺傷威力也大得多。中正式彈頭打到人的軀幹部位不死也是重傷,而日本的三八式步槍往往是貫穿傷。

中正式步槍槍身短,便於攜帶,符合槍械發展潮流。三八式步槍大約是二戰中槍身最長的一種步槍,這顯然不是什麼優勢。

當然,三八式步槍瞄準基線長,槍彈口徑小,射擊時後座力小、易於控制,因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準確度,所以射擊精度較好。從射速上來看,三八式步槍也優於中正式步槍。

綜合來看,兩種槍雖然各有千秋,但中正式步槍絕不比三八大蓋差。

但必須說,中正式步槍在抗戰爆發前不到兩年才正式生產,生產能力嚴重不足。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中正式步槍的生產受到較大影響。為了躲避戰火,鞏縣兵工廠多次搬遷,生產時斷時續,加之造槍材料短缺和質量控制不過關,該槍產量始終上不去。直到1943年,才又有兩家兵工廠同步生產中正式。即便如此,中正式步槍從1935年到抗戰結束時總產量也只有40萬支左右,顯然無法滿足中國軍隊的裝備需求。所以,比起日本軍隊清一色的三八大蓋,中國軍隊在抗戰時槍械仍不能統一,只有部分軍隊配備了中正式,漢陽造等舊式武器還要大量使用,再加上軍隊訓練不足,重武器裝備差距太大,所以戰場上的敗退也就不奇怪了。

小資料
中正式步槍:
口徑:7.92 槍長:1110mm 射程:500m 全槍質量:4.00kg 供彈方式:5發彈倉
三八式步槍:
口徑:6.50 槍長:1280mm 射程:460m 全槍質量:3.95kg 供彈方式:5發彈倉

烽火連三月,點贊抵萬金。如果加關注,萬金抵不住。


洪良


大家好,我是南黎。這次給大家來比較一下國軍的中正式和小鬼子的三八式

中正式

口徑:7.92毫米

槍身全長:1.110米

槍身總重:4千克

槍管長:600毫米

彈藥:7.92×57毫米

裝彈具式樣:橋夾

裝彈具裝彈數:5發

刺刀全長:575.5毫米

加裝刺刀總長:1.685毫米

初速:810米/秒

有效射程:200米

三八式


口徑: 6.5毫米

全槍長:1275毫米

槍管長度: 797毫米

加裝刺刀總長 :接近1700毫米

裝彈具樣式:橋夾

全槍重 :4.1千克

彈匣容彈量 :5發

有效射程 :460米

彈藥 :6.5×50mm 有坂步槍彈

子彈初速 :765米/秒

(以上數據來自環球軍事)


我們從數據可以看到,三八式的射程,穿透性和精度是強於中正式的。但是子彈初速,威力是弱於中正式的。而且中正式也比較輕。

中正式的缺點

中正式射程近的這個大缺點無疑是致命的。

比方說兩軍在開闊平原進行戰鬥,鬼子離國軍460米即可射擊殺傷國軍,而國軍則必須在200米內才能有效殺傷鬼子。包括日本二戰時使用的狙擊槍97式(可以理解為裝了倍鏡的三八大蓋)在460米進行狙擊的話,國軍的中正式就算髮現了鬼子狙擊手也奈何不了,中正式在射程方面無疑是吃了大虧。

中正式的優點

它的優點也就是初速快,傷害高

。日本三八式步槍使用的是6.5mm子彈,雖然穿透性方面甚至可以一次穿透兩棵樹還有殺傷力,但是直接打人的話就顯得雞肋了,也會穿透。所以它造成的傷口相對較小,通常是對穿的兩個小洞,不擊中要害幾乎沒事。而中正式它使用的是7.92mm的子彈,這樣穿透力雖弱了一些,但是威力上卻有著大幅度提升,幾乎可以一擊致死。傷害比鬼子太平洋上的九九式還高(7.7mm子彈)。所以中正式在這方面是優於三八式的

拼刺刀

中正式比三八大蓋還輕一些,這樣靈活性就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刺刀較三八式稍長,這樣捅的更深,傷害更大。槍身稍短便於攜帶,而且三八式和中正式的長度差不多,

所以中正式拼刺方面還是有優勢的。


中正式當時的中國軍隊也沒有大量的裝備,多數還是漢陽造。所以說我們的抗日先烈們就是拿著那種武器與日寇較量的,可見先烈們的英勇與智慧。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裡,感謝大家閱讀,我是南黎


南黎233


中正式步槍是舊中國當時的:蔣介石國民政仿製德國一九二四式毛瑟步槍的口徑為7.92毫米的大威力步槍,是一款精度絕佳的半自動加強型高精度步槍,該型號槍在二戰時經過德軍方多處改進,主要是加裝了8倍的劉波爾光學管瞄準鏡,在加厚和加長了高精度的槍管後,被德軍和毛瑟k98一起列裝為狙擊型步槍使用。但是標準型的原裝德國一九二四式毛瑟步槍卻換下了一戰就開始裝備德軍的98k步槍而正式作為德軍的第二代軍用步槍。一

當時國民黨政府二三十年代正是在強大軍隊,擴充武器,統一步槍口徑和大力列裝精銳單兵裝備主力步槍的時候,曾經財政部專門武裝了一個稅務總團,上至軍官,下至士兵全部德式裝備,整個加強團三萬多人,相當於現在我軍的一個野戰集團軍,這批半兵半警的部隊裝備比老蔣的五大主力的配置還要精銳,最後和鬼子交戰,在保衛南京和上海全部陣亡,可惜了,當時的戰鬥力身據國軍第一☝️!

隨著日軍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件的開始,拉開了侵略中國的步伐,隨著戰事加緊,國軍在對幾款德制步槍,包括,1898德國委員會步槍在內的幾種槍械對比後,選定了德國一九二四年式毛瑟步槍作為仿製對象,來作為國軍三軍的主力標配武器。

我們再來看中國稱呼的三八式步槍在日本官方和軍隊專業稱為九九式步槍,口徑為7.7毫米口徑,全尺寸型號,它要比中正式步槍長是在槍管的尺寸上,中正式短步槍在射程上是要輸於三八式步槍的,我軍曾經用繳獲的三大大蓋在距敵方二千多米精度射擊,打死了一名日軍的小隊長指揮官,而且是一槍爆頭,可見一斑:三八式步搶的遠程精度單射是相當精準的。

從兩支槍諸元一一各項綜合的指標來比較,中正式的口徑比三八式步槍略大一點7.92比7.7毫米。但是槍管要短九九式很多,這本不是仿製國的失誤,而是德國在生產毛瑟一九二四型時,把此槍就定義為多功能性能,既可作為馬騎槍,也可兼據步兵和步騎槍功能,所以犧牲了槍管的長度,來加強了使用者的方便,所以在精度上和初速上,中正式要略遜於三八大蓋,但是在停止作用和浸徹殺傷力上,在四佰米中距上,中正式短步槍要優於三八式的殺傷力効果,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三八式步槍由於槍管長,來福線(膛線)纏距長,子彈頭在出膛的動能方旋轉度相當的快,在三四佰米正是彈頭平衡飛行狀態的初中速,應該在最距殺傷力的六百多米左右,還沒有釋放出最大的動能,所以有時候在三佰米內外擊中人體,它釋放的旋轉浸徹功能,還沒有達到彈進側旋拉橫向,把空腔傷害度放得更大,所以看到三八式彈孔的穿透傷是子彈進去有好大的孔,穿出的孔也不會放大,和前傷孔受傷的口徑一致,所以造成不了好大的殺傷効果,那麼意味著停止作用也就不夠,所以只要三八式步槍不擊中要害比如大小腦,心肺臟正中,不傷及大動脈,造成失血性心肺功能衰竭死亡,一般身上貫穿傷都要不了命。

雖然中正式的初速並不是三八式的對手,但是在中距離殺傷効果更高,是在三四佰米正是7.92彈頭釋放能量的顛峰,在高速旋轉的彈頭進入體內後,動能造成的橫切翻滾,把空腔傷害拉得更大,所以如果是四百米距造成的貫穿傷,子彈進入身體的彈孔和子彈的口徑差不多大,但是子彈拉出後的彈孔有些如小碗口直徑一樣大,那麼造成的傷害就是直接失去行動能力,或者是快速死亡。

小結,最後總結這兩支槍的各自優劣度為:

中正式步槍雖然在射程範圍要弱於三八式步槍,而且在精確的瞄準度上指標也要低於九九式步槍,但是在中距離的殺傷効果和停止作用要優於九九式步槍,而且中正式由於槍管短,在使用和攜帶方便度上也比三八式要佔據上風,總的來說,在中距離上和三八式對射,中正式步槍要佔據很大的優勢,但是如果在600以外的遠距離上,三八式步槍可以說是遠射之王,超過600米距離外,中正式也就發揮不出遠距離的最大動能,也就談不上殺傷力和精確度了。

所以一句話,遠距端九九,中近據中正。這也是對這兩支二戰時期的老槍最客觀的評價!呵呵😄不喜勿噴!個人觀點。🙏🙏🙏😄😄😄


空一體


先來一組數據,用事實說話

中正式步槍:

口徑:7.92 槍長:1110mm 射程:500m 全槍質量:4.00kg 供彈方式:5發彈倉

三八式步槍:

口徑:6.50 槍長:1280mm 射程:460m 全槍質量:3.95kg 供彈方式:5發彈倉

可見二者主要區別在兩點:長度和口徑。

中正式步槍為德國毛瑟步槍的國產版,其優點:槍身緊湊,彈藥口徑大,7.92mm槍彈在射入人體後易翻滾,對肌肉組織破壞性強,在引進時對槍長加以控制,符合東方人使用特點。

缺點:

槍長較三八式短,在近距離刺刀戰時缺乏長度優勢,雖然通過加長刺刀來稍作彌補,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另外受限於當時的加工水平,該槍普遍構件質量差,導致故障率相對較高,同時由於材料不過關容易出現精度下降。

三八式步槍是二戰期間日軍主力武器,優點是:結構簡單性能可靠,防塵蓋可以有效保護槍膛。膛線高達四條使得子彈飛行極為穩定,提高了射擊精度。另外該槍後坐力不大,相較於中正式更適合東方人的體格。

缺點:全槍過長,對於身材矮小的日軍來說略顯笨重。該槍過分注重射擊的精確性,導致子彈穩定性好,意外後果是 這種子彈打中人體後,不會翻滾往往是貫穿傷,而且創口不大,治療相對簡單。

總的來看,使用性上中正式槍身緊湊,更適合亞洲人使用。精度上,三八式更勝一籌。殺傷力上由於三八式子彈口徑小不易翻滾,導致殺傷力偏低。近距離作戰中三八式更長,有利於近距離拼刺。質量,也是衡量一款武器最重要的方面,受制於國情,中正式品質不穩定,是一大劣勢。

綜合說起來,還是三八式略勝一籌,但戰爭不僅僅是一款武器能夠決定的。戰爭的勝負取決於諸多因素,如國家工業實力,部隊戰鬥意志等。國軍戰力弱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戰鬥意志不堅決,武器產能跟不上,以及兵員素質差等因素。


武器裝備秀


武器這個東西並不能直接說誰比誰厲害,更適合什麼樣的戰場才是最重要的

縱橫對槍支火炮也很感興趣,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樣的武器這屬於“因材施教”,在越南自衛反擊戰中,中國步兵使用的主要槍械都是56式,56式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但是在越南戰場因為是熱帶雨林氣候,空氣極為潮溼,56式的槍幾天不擦就生鏽,損耗了太大,而AK47為主體,基本不生鏽,所以,AK更適合越南戰場。

儘管AK47後坐力大,槍的準確度不高,在熱帶雨林中一般都是短兵相接,反而是AK47火力壓制上很猛。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在來分析分析中正步槍和三八大蓋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支制式步槍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種制式步槍,中正式步槍是德國1924年毛瑟步槍(俗稱98K)的中國改良版,相對於毛瑟步槍,中正式步槍更接中國地氣的地方是更短了一點,也比原來輕了一點,相對於原來的漢陽造,中正式進步了很多。

從1935年開始量產,由於抗戰爆發製造中正式步槍的鞏縣兵工廠沒有生產幾把,工廠幾經搬遷,在加上生產資料不足,在抗戰中只生產了六七十萬只左右,根本無法滿足當時國防的步兵需求。

從參數上來看,中正式步槍口徑7.92毫米,彈倉容量5發,彈藥7.92*57毫米,全重8斤,有效射程500米。

當然,由於工廠幾經搬遷,製造工藝差了點,性能不太穩定,有一些槍只能打三百到四百米遠,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有一個學生兵拿的可能就是中正式步槍,卡殼了。

日本的步兵的標配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是三八式步槍,從1907年成為日本的制式武器,1910年部隊基本就普及了該種槍支,一直到二戰結束,三八大蓋都是日軍最基本的武器。

在日軍侵華戰爭中,三八大蓋可以說是日本的驕傲,中日步兵之間的對抗,中國的漢陽造被三八大蓋打的是遍體鱗傷,中國士兵也很喜歡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號稱二戰中最長的步槍,在當時世界機械化作戰思想風靡的情況下,所有的制式槍都採取了縮短和減重的理念,像中正式步槍也是這種思想,但是日本認為在未來日本的主要戰場,還是以碉堡等防禦工事進行步兵對抗依然是主流方式,以及最後肉搏的長步槍,所以,三八大蓋是二戰中最長的步槍。

從參數上來說,三八大蓋口徑6.5毫米,槍重8.2斤,彈匣容彈量5發,子彈6.5*50毫米,有效射程460米。

中正式步槍與三八大蓋的對比

從參數上來說,中正式步槍更符合世界步槍的發展趨勢,從口徑上來說,殺傷性更大一些,也更有力,並且靈活輕便,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虞嘯卿在收容站跟大家說中正式步槍比三八大蓋更好,其實純粹是扯淡,按照正常來說,中正式步槍作為後出現的產品,1935年量產的,仿製的對象也是1924年毛瑟槍,遠比1907年日本裝備的三八大蓋要先進。

中正式步槍的缺點是雖然有勁,但是不穩定,精準度上也不如三八大蓋,三八大蓋因為槍長且口徑比較小,彈道比較穩定,因此打的也比較準,缺點也有,就是一打就透,有的時候不是致命傷。

如果從更適合中國戰場的角度來說的話,其實還是三八大蓋,在中國的戰場基本就是構築工地進行陣地戰,缺乏坦克大炮等重火力攻堅,這樣的話三八式穩定的性能就體現出來了。

小日本最缺德的地方是,他知道中國缺乏藥品,即使是擦傷,弄不好也得惡化腐爛,所以三八式步槍的貫穿傷實際上是對中國缺醫少藥的部隊的一種意志上的考驗,本來拿點藥就能救活的事,但是你就是沒有藥,讓你眼睜睜的看著同伴的傷口惡化,腐爛,最終整個人都爛了,最後你的意志也逐漸被消磨掉。

所以,在日本人看來,三八大蓋更適合中國戰場。


史論縱橫


中正步槍他這個是仿自德國的毛瑟步槍,具體他仿的應該是毛瑟g98,也就是98k步槍的原型,不過最讓人迷糊的就是中正式比g98還有個改短的設計,這就有點難說是仿了。不過單從設計上看這個中正步槍實際上跟98k可以說也沾點親戚,兩者在設計上都是由g98而來,而且也都有改短的設計,甚至有的抗戰老兵戰後見到98k的時候以為這是槍栓壞了的中正步槍。

單從設計上來講由於血統原因中正式還是個不錯的步槍,可靠性高,精準度也不錯,比之漢陽造之流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恐怕也是1937年往後中國唯一能自己大量生產的步槍,其配用的7.92mm毛瑟步槍彈在漢陽造時期就有,在1937年的中國幾乎哪都可以補充,地方民團都能給你搞些。可以說那個時候的中正式對於中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相比於三八式步槍而言中正式的優點是口徑比三八式步槍的6.5mm大一些,而且彈道也不是像三八式步槍那麼平,不會有打進去就一個小眼進去多大眼出去也多大眼這種情況出現。

而缺點也有,首先是中正式的槍長因為蔣當年的建議而改短了部分,這確實有利於攜帶和行軍,相比於三八式步槍的長度中正式在拼刺中實在不佔優勢。其次,其7.92mm口徑的子彈後坐力對歐洲人來說並不難控制,然而對於飯都吃不飽的中國軍隊而言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浩漢防務論壇


簡單來說這兩種型號的步槍性能上差不多,但是由於當時中國的工業水平較差,所以製造出來的步槍比較粗糙,精準度遠遠達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中正式步槍兵沒有大規模的裝備國軍,國軍手中的中正式是存在一定瑕疵的。

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之後,國民政府便開始了下一代步槍的選擇,當時就決定同德國合作,因為那時候中德兩國關係不錯,德國願意為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相反的中國也樂於用礦產資源來換取德國的軍事技術和裝備。所以一拍即合,國民政府同德國進行了交流,最後根據當時的國情選中了1924式步槍為仿製對象。

德國派遣了軍事技術人員島中國,對中國的一些軍事工業進行了升級,使得組裝1924式步槍不是問題,但是產量卻十分少,只得由中國慢慢的來消化,不過好在有了這些工業,否則中國的抗戰將艱難的多。抗戰時期唱主角的步槍就是中正式,子彈生產也是管夠,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基礎,才使得戰略相持階段的國軍可以扛下來。

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中國的東北兵工廠,東北兵工廠在當時已經可以生產捷克式輕機槍,產量也十分可觀,並且東北兵工廠是用的英法技術,製造出來的步槍也是性能非常不錯的。所以一直有個遺憾就是當時軍閥混戰,沒能把東北兵工廠的技術複製到中國國民政府的兵工廠,如果當時可以,我軍將士何至於拿著不可靠的武器打仗。


小司馬遷論史


最主要的是射程和精準度沒說中正式有效射程800米精準射程450米

三八式步槍有效射程1650米精準射程1200米

就這兩點相差太多沒辦法比,只能他打你追著你跑,腿慢了只能捱揍,再有隻能近戰或打伏擊別無選擇

還有當時國軍單兵作戰配發步槍子彈十發手榴彈兩枚 機槍一個排一挺 加強排兩挺步槍子彈每個人十五發手留彈五枚迫擊炮兩門炮彈二十枚

日本鬼子單兵作戰配置三八式步槍一隻步槍子彈200發 田瓜手雷十枚 急救包一套步兵鐵鍬一把 木盒一個

就單兵作戰配置高的不是一個級別


棋如人生54449701


這兩種步槍都是手動步槍,性能差不多,不過說起來,中正式屬於一戰後出現的短步槍,就是把原來步槍的槍管截短一些,方便攜帶和出入塹壕。而三八式步槍應該和中正式的前身毛瑟98屬於一個時代的產物,這兩種步槍的長度差不多,加上刺刀都差不多有1.7米長,發射全威力步槍彈,有效射程都在500米以上。

中正式的主要指標和毛瑟98屬於同一個水平,不過由於全槍長比較短,而且配用的刺刀也是短刺刀,在和三八式步槍進行白刃戰的時候有點吃虧,後來中國製造出來加長刺刀來彌補這個缺陷,但是這種加長刺刀裝備的數量並不充分。

對於這兩種步槍來說,中正式的優點是威力大,便於攜帶,而且精度不錯,而三八式步槍由於配用的槍彈後座力小,更適合東亞人種的身體條件,所以更適合中國戰場。

至於三八式的有效射程遠這種說法並不可信,兩者發射的彈藥都可以保證在800米的距離上有足夠的動能和精度,當時中國大量裝備的漢陽造由於還是使用老式的圓頭彈,所以在遠距離精度方面要比三八式差,但是中正式沒有這個問題。順便說一句,800米的距離上用肉眼能看見什麼?大家可以找個寬闊的地方自己去看看,沒有望遠鏡一類的光學器材輔助,用肉眼不用說800米,就是500米的距離上,人體已經是一個很小的東西了,瞄準起來還沒有準心寬呢,能打到要看人品了。

對於游擊戰來說,中正式更加適合,長度短,便於攜帶,其實游擊隊更喜歡日軍的三八式馬槍,那個長度更短,而威力什麼的不差。不過中正式也不錯了。三八式步槍性能不錯,就是太長不方便攜帶,尤其是在諸如地道一類的狹窄空間內,活動並不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