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商丘市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睢阳区燧人氏陵

睢阳:因在濉水之阳(濉河北岸)而得名。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魏国占领商丘后,改商丘为睢阳,睢阳始有此名。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梁园区商丘人民公园

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于睢阳城东北筑梁园,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县级商丘市的基础上设立梁园区。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陈胜王陵(永城芒砀山)

永城:隋大业六年(610年),割彭城、睢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始得此名。名称由来有两说:一为隋大业四、五年间,淮河、汴河流域连遭大水,多数城池被水淹没。六年三月,隋炀帝乘龙舟顺汴河南下,一路上只看见马甫城(永城县治所)安然无损,隋炀帝顺口说道:“五年水灾毁多城,唯有马甫是永城”,因此改马甫为永城;二为永城之名沿用了甲骨文中的原地名“永”,即永城市境内原有“永”地,隋朝沿袭了古老的原地名而称“永城”。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柘城容湖

柘城:秦时筑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故得名“柘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柘县,改称为“柘城县”。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虞城新城——秋色

虞城: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秦时置"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b年)复置虞县,改称为“虞城县”。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夏邑天下第一长寿阁

夏邑:古称栗邑,秦时置栗县(今夏邑)、下邑县(今砀山),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置砀郡,迁下邑县治于栗城改称"下邑”,以下邑为郡治。金末,改下邑为夏邑,始有其名。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宁陵万亩梨园

宁陵:古称葛地,夏启封伯益次子飞廉于葛地为葛伯,是为葛国。春秋时期属宋国称宁邑,战国时魏公子无忌封于此地为“信陵君”,信陵君死后其子于此被封为“宁陵君”因此得名宁陵城,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置宁陵县,延续至今。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民权庄子文化馆

民权:1928年,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取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民权”,划睢县北三区、杞县北五区,置民权县。

浅说河南各县名称由来——豫东篇一

睢县中原水城国家湿地公园

睢县:秦时置襄邑县,宋时置拱州,金时因睢水泽被此地改称睢州,民国始称睢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