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夏打不過腐朽不堪的北宋?

帝國主義的接班人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從綜合國力上看,西夏和北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和家大業大的北宋相比,西夏要錢沒錢,要人也沒多少人。縱觀西夏,極盛之時,人口都超不過300萬,還不到北宋一路的人口。而且,西夏的地盤偏居於西北一隅,物資匱乏,跟宋遼兩個大國比,實在窮太多了。



因此,西夏要對抗經濟繁榮,人口超過一億的大宋,按理來說無疑是以卵擊石!

但作為小國的西夏卻擁有強悍的軍事力量,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是個軍事天才,其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不僅讓指揮本就不靈活的宋軍頻頻吃虧,就連強大的遼軍也在此吃了敗仗。此外,西夏還設有鐵鷂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往往在戰爭中起到很大的衝擊作用。



由於在軍事上的特殊優勢,讓西夏能支撐自身以弱小的國力與宋朝,甚至遼國在較短時間內開戰,並且不佔下風。

尤其是面對重文輕武,軍事體制僵化的宋軍,西夏軍在巔峰時期更是一再吊打宋軍。宋在對夏的戰爭中,多次慘敗。比如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永樂城之戰,宋軍幾乎都是全軍覆沒,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損失。



但宋朝實在太大了,它可以承受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打擊,而西夏則不行。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宋軍逐步適應了西夏軍的戰術,加上宋朝後期的改革,宋軍又逐步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並在熙寧年間,先後收復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開始對西夏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史稱熙河開邊。


這些歷史要讀


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看:第一是西夏真的從始至終都沒有戰勝過北宋嗎?第二是北宋的實力對比西夏究竟如何。


先來看第一個方面。西夏曾經有一段時間是暴揍北宋的。當時北宋的皇帝是宋仁宗,西夏剛剛建國(李元昊剛剛稱帝)。彼時,宋朝由於久不作戰,軍備廢弛;而內部由於種種原因,造成冗官和冗費。在此期間,由於李元昊的突然宣戰,北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於消極防禦,三川口之戰和好水川之戰,北宋被西夏殲滅數萬人,此後李元昊更是在西北橫行。但這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李元昊的確有兩把刷子,他不僅打得北宋"賜歲幣",還戰勝了當時東亞地區最強的軍事大國契丹。


所以,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北宋是被西夏壓著打的。轉折點就在李元昊被兒子幹掉以後。西夏皇帝李諒祚是個小孩,母親沒藏太后長期干政,西夏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大殺四方。宋朝這邊,西北軍隊長期和西夏作戰,已經成為了精銳,不再懼怕西夏。尤其是在王安石變之後,相比之前,此時北宋可謂是真正的"軍威正盛",在熙河開邊,拓地千里後,雄赳赳氣昂昂五路大軍伐夏。但很不幸由於指揮失誤,導致了永樂城大敗。

雖然敗了,但實際上,宋夏之間已經攻守異勢。

自此之後,西夏開始了被北宋反吊打。至1115年橫山之戰,西夏已經成為了甕中捉鱉,首都興慶府已無險可守,就差最後一口氣。

北宋之所以能反殺,無外乎以下原因:

第一,王安石變法之後,北宋的國力軍力的確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新法被廢除了一段時間,但宋哲宗親政後,有任用章惇恢復了新法。


第二,北宋的國力強於西夏很多,幾萬甚至十幾萬人的損失對於北宋而言,在可承受範圍內。換句話說,就是容錯率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北宋最終練出了一支專門剋制西夏的精銳西軍。

第三,西夏在李元昊之後,長期處於太后干政的狀態。先是李諒祚的母親沒藏氏,李諒祚本人早死,他的皇后野利氏又幹政。這樣便造成了政局不穩,自然無法和北宋抗衡。

如果再簡單地說,那就是:北宋憑藉著強大的國力,緩過勁來了;而西夏卻開始內部折騰。


庭州行者


素來的遊牧入侵都是從滿蒙區域,那裡的水草豐茂,擁有大量的馬匹資源,可組建廉價的騎射兵團。

但西北就差強人意多了,風沙、苦寒、貧瘠之地,即便擁有比中原還優厚的馬匹來源條件,但地理環境卻是處於交通樞紐,列強環伺,沒有依靠就只能採取防守為國策。

中原在缺乏馬匹來源的狀況下,雖然無法如同強漢那般威震四方,但由於農耕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只要扼守關卡就能富庶一方。

西夏的原型是唐代節度使的屬地,也就是以敦煌、沙洲一帶立國,它是趁亂世而崛起,而且還是在草原處於混亂時期得以發展。

一旦中原穩定,草原團結,西夏自然就沒落了。

好在李元昊給西夏留下不少財富和資源,否則根本撐不住這兩股大勢力的碾壓。

更是在兩大勢力互鬥獲得生機,但分一杯羹是別想了,因為這樣會惹禍上身。


鴻哥iouyh福小鋪


這種觀點認識片面。一是西夏建立初期,其軍隊戰鬥力遠超北宋,這從宋夏初期的戰爭可以看出來;二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宋雖然重文抑武軍備廢弛,但由於北宋控制了富庶的江南地區。無論從後勤保障還是武器裝備。北宋遠超西夏;三是北宋還有韓琦、狄青等一系列名將存在,宋的國防重點也從東北移向西北;四是宋採取步步為營、僱傭周邊藩兵替宋打仗,隨著時勢發展,北宋西夏綜合實力對比不差上下。形成相持局面。西夏對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花錢買平安,形成了和平相處,誰也吃不掉誰的局面。五是宋如果沒有金滅北宋。或許北宋還可失復許多失地。




江湖夜雨不關情


國力估計不可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夏算什麼鳥, 一直就是重遼輕夏,麻痺大意,對於西夏人是戰是和,在戰備上飄忽不定,被動應付,把西夏變成了一隻喂不飽的狼,開始尾大不罷了。在幾次交鋒之後,面對這種嚴峻的軍事形勢, 北宋王朝的統兵體制及佈署有所變化。特別是北宋中期防禦重心從北邊轉移到了西北, 自熙寧變法後, 又以攻為守兼制西夏。黃河的存在也成為北宋方面阻擋西夏進攻,制約其騎兵突襲的一道天然軍事屏障。對此,宋朝在黃河沿線的進行了大量兵力部署,並且在冬季對防凌、打凌等尤為重視。這一舉措為宋朝防禦西夏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北宋經過幾次大戰,連續損兵折將,財力睏乏,也無力再戰。宋與西夏經過一年多的交涉,於1044年雙方達成了協議,宋冊封李匪元昊為夏國主,夏對宋仍保持名義上稱臣;宋每年賜給夏國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等大量財物。做老子的不放心呀。


大風起兮偶飛揚


造成北宋中後期積貧積弱的主要原因是冗官、冗兵、冗費。北宋政府豢養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卻沒有什麼戰鬥力。這是因為趙宋王朝得位不正,是典型的武將憑藉軍權欺負後周孤兒寡母而奪取政權的。為了防止“黃袍加身”再次重演,宋朝是拼命的打壓武將、重文輕武。武將統兵打仗需要請示皇帝,而戰情是瞬息萬變的,等得到皇帝的指示後,已經貽誤了戰機,所以北宋在對陣西夏、契丹時,經常是被動挨打,勝少敗多。另外,西夏、遼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擅長騎兵作戰,而北宋主要是步兵,在冷兵器時代,步兵對陣騎兵,步兵是要吃大虧的。所以在宋夏戰爭中,北宋經常被西夏打得大敗。但是,北宋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經濟實力強大,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了。而反觀西夏,立國西北,苦寒之地,土地貧瘠,物產匱乏,需要仰仗宋夏的互市貿易才能生存。其實,北宋根本不須打,只需斷絕宋夏之間的貿易,對其實行經濟封鎖,西夏就會死翹翹了。果不其然,西夏雖然打了勝戰,最終還是向北宋求和,對北宋稱臣,請求北宋的賞賜。


楓沙湖畔一小魚


"腐朽不堪"是個形容詞,但很難說明其到了什麼程度,好比一個人患了某種重病,說明身體不好,但不是說他什麼都不行了。例如一個老農民儘管患了肺病,但還沒到死的時候,往往還能挑起百斤重擔。一個人的右手負了重傷,但他還是能用左手拎起幾十斤東西。在國家層面上來說,明朝中後期已經開始腐敗了,賄賂公行,民怨沸騰,但仍有戚家軍平倭寇,仍有出兵朝鮮擊退豐臣秀吉兵的戰績;到明末,已經腐敗得不成樣子了,但還是有袁崇煥這樣的驍將,新興而生氣勃勃的後金兵見了他只能繞道走!

北宋和西夏大戰有五次,互有勝負,不是說每次西夏都打不過宋。在元昊朝,還是宋軍吃敗仗的時候多,但夏軍損失也很大,雙方罷兵言和,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夏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雙方開放邊境貿易。

以後幾次也是拉鋸,說不上誰佔了多大便宜,但政和四年(1114年),童貫、种師道指揮宋軍在古骨龍大敗夏兵,到宣和元年(1119年),宋軍攻佔橫山,西夏失去屏障,夏崇宗驚恐失措,向宋臣服。

但僅僅八年後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滅北宋,西夏又不認賬了,蠶食宋西北大片領土,宋夏戰爭就此結束。


大華273557151


國陏大好戰必亡,身於憂患死於安樂,隨北宋南宋,重文仰武,,腐敗無能,但還未到亡國滅種之時,,朝中尚有又識之士,向範中淹,韓奇,等眾多大將名將,,鞏國守邊,,,以西夏之實力,,不可能打敗軟宋,,,其綜合國力人口財富不可能支持他們有更大的作為,去完敗有千年文化底蘊的大宋王朝,,,,,


94310417小云


宋寶元元年(1038)西夏立國。疆域範圍在今寧夏,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地區。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佔地兩萬餘里。西夏東北與遼朝西京道相鄰,東面與東南面與宋朝為鄰。金滅遼宋後,西夏的東北、東與南都與金朝相鄰。西夏南部和西部是吐蕃諸部、甘州回鶻與西州回鶻相鄰。

西夏三分之二是沙漠,缺乏水資源。這種地方養活人都難,怎麼耗得過地利人和的北宋?


難得浮生閒半日


同樣的例子,二戰中,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也打不過日本。日本在印度有殖民地。若不是中國拖著,日本早佔了印度,根本不會有阿拉曼戰役。

西夏對於宋朝就像印度對日本,不是一個數量級。二戰能和日本對抗的只有中國,英法都不行,美國沒有中國的幫忙也不行,被日本趕出菲律賓。就像宋朝和大遼,棋逢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