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能守得住吗?为什么?

百态千知


个人认为换不换廉颇,赵国都守不住,如果一直是廉颇为将,可能败的没有那么惨。

毛泽东认为战争胜败主要取决于物质基础的优势,同时还需要主观指挥的正确。

一、秦赵两国长平对峙三年,战争由最初的战略决战变为了消耗战,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赵军擅长进攻,不擅长坚守。战争消耗就是对两国国力的比拼,秦国富有汉中之地,同时又有巴蜀粮仓,物质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而赵国的地域主要处于太行山地区和黄河中部平原,地域比秦国小,物质产量不及秦国,再相持下去赵国国力必然难以为继,可能会以撤退告终。

二、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长平相持三年临阵换帅给赵国将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赵军气势渐短。再次在相持过程中,赵国的外交攻势都被秦国化解,其他五国都不乐意赵国坐大不愿插手,导致外交失败。再加上秦国密谋换白起为将,让自己进攻上处于最优势。

综上,个人看来不管怎样赵国都有可能守不住长平,只是廉颇比较稳重,损失会降低到最小,如有不同看法,大家可以共同讨论。


永康太尉


两千两百七十九年前的长平之战,可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一方面,这场战役可说是先秦以前,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场内战。作为列国中最具有统一实力的秦赵两方,各倾举国之力总出兵100多万,结果秦军死伤过半惨胜,数十万赵国壮士被活埋,烦冤鬼哭于黄土之中,西周以来近八百年累积而建的洪范九畴意识、礼乐文明制度被彻底击碎。

另一方面,秦国也经次役消灭了最大敌手赵国的有生力量,倘若没有长平之战的摧毁式对抗,赵国完全可以保住精锐之师与秦周旋较量,不可能倾覆亡国,而嬴政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尚未可知,整个华夏的历史可能会另外重写。

过去自《史记》以来的史书在讨论这场战役时,多把责任推给赵国将领赵括一人身上,认为是他的“纸上谈兵”直接导致了战败,是罪魁祸首,比如宋末史家胡三省就说“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

以我浅薄的认知看来,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宋人周密说韩侂胄“身陨之后,众恶归焉,然其间是非,亦未尽然”,此理同样适用在赵括身上。实际上,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回顾,可以推断,赵国的罹难,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失误所造成的,让一个人背起所有黑锅有失公允。

因为,这根本就是一场必亡之战,唯一可以挽救的不过就是失败的轻重问题。


一,赵国整体的战略部署准备不足,一开始就是仓促应战,已为败局埋下伏笔。

任何一个大规模的作战,战略部署的周密,防祸于未然,善后于未萌,都是前提工作。而赵国完全只是临机应对,“起跑线上就已经输掉”。

长平之战前,按照当代史学家林剑鸣《秦史稿》的统计分析,整体国力上赵国虽略逊于秦,但就军事实力而言双方基本旗鼓相当。

但因事发突然,赵国的准备不足,开始就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并不会因为廉颇还是赵括领兵而改换局面,唯一可说的就是要是廉颇带兵的话,以他的持重和经验,可能不至于全军覆没而已。

图:长平之战遗址尸骨坑)

长平之战的直接导火索是赵国接手韩国上党,秦国出兵攻韩国,赵国只是驰援,属于被逼无奈的战略防御,并不曾想到战火会蔓延到赵国境内,并演变为各倾国力你死我活的大决战。所以赵国在前中期都只是仓促应战,临机应对,小打小闹,军事目标与手段都很有限,没有一个完备且周密的计划安排。

这是战略预估和部署的严重失误。


二,赵国就长平周边的地势、兵种、援助而言都处在极大的劣势,基本上无论由谁带兵都败局已定。

赵国的军事力量之强,主要强在骑兵。由于过去百年它长期的作战对象,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它的兵种训练主要都投放在骑兵之上,作战经验也基本是围绕着平原场地而发的。

可偏偏长平之地,周边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岭、河谷、关隘等环绕。这种地形限制下:1,赵军只适合大规模突击作战的奇兵根本就寸步难行,而秦军的轻重步兵混合编队则如鱼得水;2,秦在战前已占据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等地,粮食、救兵可以畅通无助源源不断抵达,实际对此地已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态势,且修筑了大量长城,可以轻而易举断绝赵军的粮食和军事补给,让赵军完全成为瓮中之鳖,事实也正是如此。

因此,在战事初期,赵国主将廉颇固守防御,既是计划中事,也是不得已而然之举。

但是,这样的守备工作根本无法在长期坚持下去,无论是谁领兵,不管是廉颇还是赵括,最终都得主动出击,接着迎接失败。原因在于当时的赵国,因为百万大军的三年对峙,巨大的消耗已导致举国“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必须得谋求速战以求脱困境,而且主动攻击或有一线胜机,即便战败也可消耗大量秦敌有生力量,远胜不战自败。

所以,史称赵孝成王因为听信秦国离间计一意孤行任命赵括代替廉颇,恐怕没那么大脑简单,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国内形势的不得已使然;而即便还是廉颇领军,也必然会如赵括一样选择出战,这也是形势所迫。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势下,守,大家都知道是明智的,但是耗不起;战,是投薪于火,朝野不会不明白,但势必得如此。这根本就不是廉颇与赵括谁领兵的问题。


三,现代评价赵括的军事才能,并非如史书所写那般无能,实际也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只不过战不逢时

一般意见认为长平之战,赵军倾覆,将领赵括的无能是最重要的原因;经过《史记》等正史的渲染,赵括也因“纸上谈兵”的骂名,遗臭万年,也被嘲笑千年至今。

而实际而言,这可能是夸张的。赵括不但不无能,且军事才能确实卓越,只因条件实在劣势,且不幸遇上的对手是“战神”白起,功败垂成成为必然,但也无法而因此说他无能重大。

一方面,从两军伤亡对比上看,秦之胜也是惨胜。关于秦此次出战的总兵力,历代史书并无记载,学者靳生禾、谢鸿喜等统计为35万至50万之间,50万也是秦国当时所能出动的最大限度,而秦军此战死亡人数是有记录的,即在25万到30万之间,战后白起自己也明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个战死人数绝大部分是在赵括接替统帅后所有的,是赵括发动总攻,两军在丹河两岸拼死决战造成的;

(图:古长平之战发生地现况)

而赵国方面,根据统计,赵括接替统帅时赵军最多只能有30万,史书如杜佑《通典》也说了其死亡人数:“其时马服子与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之。军大败,卒20余万人降,皆坑之”,也就是说,赵方当时被坑杀人数为20余万人。综合各种数据,赵括是以战死10万人的代价,杀死秦军20多万人。假设史书给出的数据都是比较可靠的,就赵括的战绩而言,可说是秦军的强劲对手,秦国的胜利也是拼死挣扎的惨淡侥胜而已。

另一方面,青年将才赵括的不幸,还在于他遇上的敌手,是战国时代最大的军事天才白起。在《史记》等书中,白起堪称“战神”一般的绝代名将,先后带领着秦军击溃楚、韩、魏、赵助强敌,斩首近100万,而据吕思勉等人研究,秦统一前历代统合起来的斩首人数总共才180多万,此人的才干、威望、战绩远超时流,战国名将尚无人能望其项背,廉颇就战绩而言也远非其对手。

长平之战中,白起是被秘密启用的。公元前262年,无往不胜的白起将要出山领兵长平的前夕,秦军还是严密封锁此消息,赵国将领赵括还蒙在鼓里。但即便就是这样,长平之战依然是白起一生所指挥的所有战事中,所受损失最惨重的,也是战国时期秦国所有战事中损失最惨重的。这一点,也可以说明赵括的军事才能本身就是卓越的。


总结:

长平之战,无论就形势而言,还是就条件而论,赵军可说一开始就败局已定。这根本就不是将领是廉颇还是赵括所能挽救的。赵括可能是冥冥之中被选定为加速赵国灭亡的那个人。

长平之战第二年,即公元前259年,一个婴儿在赵国邯郸老城呱呱坠地。这个人,才是最后真正亲手埋葬赵国的那个人。这个人,“名为政,姓赵氏”,即后世熟悉的秦始皇嬴政。

2018,7,17,晚闲敲


刘愚愚


第一个问题,廉颇很厉害?

廉颇不厉害,战国四大名将里廉颇最差。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指挥的赵军面对秦军几乎是全线溃败。廉颇的对手是谁?白起?不对,是白起手下的三大将军之一,王龁。廉颇面对王龁指挥的秦军,连丢两座堡垒,损将数人,兵数万。廉颇防守是最优解?没错,但廉颇并非主动防守,而是被迫退守,他正面战根本打不过,只能守。

第二个问题,廉颇的战略有用吗?

然后看一看双方陷入僵持之后的局面,廉颇以为可以靠拖把秦军拖垮,可结果呢?昭王下了血本,不惜让全郡的人爵升一级,也要把粮草供上,最后的结果就是,秦国的粮草供应完全没有问题,廉颇拖死秦军的计划彻底落空。

从另一个角度说,赵军根本不删守,历史上的赵国从来都是进攻进攻进攻,有数次灭国危机,赵国最后也是外交加反攻撑过去,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化的也是赵国的骑兵机动力量,换句话说,赵国的兵从来都只擅长进攻,廉颇让他们守,这是廉颇的本事,但赵军不擅长。

而秦军呢?秦军的攻城是非常强的,白起破魏拔几十城,破楚克楚国国都,秦军是野战,攻城,守城全能的优秀兵种。事实上,秦军擅长攻城的优势在长平之战前期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廉颇野战打不过秦军,就利用堡垒守卫,结果几座堡垒全被秦军打下来,廉颇被迫退入太行一带,集中兵力防守。

第三个问题,赵军还有能力防守吗?

没有了,赵国粮草已经吃紧了。

赵军45万,秦军50万,需要消耗的粮草是一个极大的数目。赵国作为一个北方国家,农耕并不发达,支持约40万大军(前期攻防战中伤亡数万人)坚守三年已经接近一国的极限,粮草供应十分困难。从后来白起以五千兵就能断赵军粮道可以看出,赵军的粮道已经极其脆弱。而秦国呢?关中一带大平原,土地肥沃粮食丰富,巴蜀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还有秦国从韩魏手里夺来的矿产和粮产都十分丰富的土地,加上秦昭王发动一郡百姓运粮,秦国的粮草供应几乎不成问题。

整个局势从廉颇希望的拖死秦国,变成了秦国几乎拖死赵国。以上帝视角来看,赵国必须求战,打了,还有一线生机,不打,输定了。

三个问题结束,其实以上帝视角,或是赵国视角来看,赵国换下廉颇,主动出击,已成定局。秦军这一招反间,与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阳谋。这一招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赵王还在思考换谁时,坚定了换赵括的念头。

事实上,赵括在开战初期,确实尝到了一点甜头,丹河沿线的秦军几乎被他全数吞下,一路追击时秦军也丢下了几万具尸体。然而,赵括没想到的是白起的胃口太大太大,他想的是一次性把赵国所剩的军队全都吃干抹净,然后一举灭掉赵国。其实如果是常规攻防,秦军一样能打赢赵国,只是不可能像长平之战这样,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其实我一直抱有的结论就是,长平之战,赵国必输,不论哪种情况发生,我看不到赵国的一丝赢面。


Passer-by103040443


前几天我写了白起坑杀40万大军的文章,也有读者留言问,如果赵军不将廉颇换掉,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守不住!

从两个维度来思考问题:第一、秦国为什么要发动长平之战?第二、赵国为什么要换掉廉颇?

在秦国上层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平了赵国,天下如探囊取物。而秦王是谁?天下枭雄,以取得天下为抱负,如果秦王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先拿下赵国。所以赵国无论做什么样的反应,都阻挡不住秦与赵国开战的势头。

如果“长平之战”秦国输了,秦国还会发动“短平之战”“宽平之战”。所以“长平之战”的失败除了赵国更换将领外,主要的原因还是秦国势在必得的情势。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行的兵制改革,在军事实力上远超赵国。

赵括,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而廉颇确是历史夸赞的名将,可历史真是如此么?

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的话,那么秦国就完全没必要密调武安君白起,就光凭那个至少能和廉颇五五开的王纥就完全足够了!

廉颇其实是一个贪图富贵,飞扬跋扈却又富有心计的人,想当初赵武灵王亲手提拔了廉颇,赵奢,乐毅三人!但是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奢、乐毅因此被迫离开了赵国,只有廉颇转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兑。

在李兑死后,赵奢回到了赵国,而自诩赵国第一武将的廉颇因为忌惮赵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让赵奢做个收税的小吏,后来在乐毅伐齐的时候,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却被挡在了麦丘城外。在这时候赵奢被推荐接替廉颇攻打麦丘,然而廉颇却对赵奢百般刁难,最后逼得赵奢立军令状一个月拿下麦丘,最后还是赵括献奇谋这才拿下了麦丘城。

所以换下廉颇是正确的事情,赵括确实强于廉颇,最后赵括失利,要是换廉颇上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笑尝历史百态


“赵孝成王”再咬咬牙,坚持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还是有机会拖垮秦国的。
以“长平”之险要,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毋庸置疑,“廉颇老将军”绝对能守得住。


秦国之所以在赵国散布谣言,混淆视听,是因为拖不起了。

“长平”在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西北。秦国深入赵国作战,补给线拉得太长。虽然有“渭河——黄河”一线水路运输,但细细考虑“船只、水流”问题,怕是作用没那么大。


实属“远水解不了近渴”,而“补给线”就是“生命线”,在冷兵器时代更是“战场胜败”的关键。

赵国的临阵换将,也是因为扛不住了。战争的消耗太大了,还是粮草问题。
尽管战线在本国境内,可得跨越太行山运粮,也是有困难的。

纵算秦国粮草比赵国充足,可秦兵比赵兵多了十多万。光这多出来的“十万用度”,在千里辗转之下,也够秦国喝一壶。

这“一长一消”之间,双方优势都将不复存在!

当“长平之战”发展到如此地步,不再是“将帅才能”、“兵马之多”来决定胜负存亡”,而是最高统治者“狭路相逢”的勇气和魄力来决定战争走向。

正是“赵孝成王”的摇摆不定和缺乏“破釜沉舟”的气概,断送了“廉颇”,葬送了“赵国”!


如若“老将廉颇”指挥到底,很可能将“白起”耗死在“长平”。就像“司马懿把诸葛亮活生生地耗死在‘五丈原’ ”一样!


内求安己


即使赵国换上比白起还牛的将领,赵国也必败无疑,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代的分水岭之战,单凭一个主帅的能力是无法左右这个大趋势的。

长平之战前后历时三年,秦王开始只想把长平给收走,分割韩国,结果局势的发展让秦王发了狠,几乎征发了全国所有的青壮男子上前线打仗或搞粮草运输,秦国500万人口,到最后直接参战的军队加后勤的民工就达百万,军队达60万,而赵国300万人口到最后也投入了近50万人参战,这场战争直接升级成了关乎两国国运的大战。

战前,六国若组成联军,还有一败秦军的可能,战后,秦国具备了鲸吞六国的能力,六国即使倾全部之力,也再无力改变命运。

赵国接受了长平之地,却没有充分准备好秦军的报复行动,开始赵王还任命廉颇去接收长平同时负责防守,但赵王完全没有料到秦王最后会倾举国之力来攻取长平,而是轻率地换赵括去守长平,导致惨败。

廉颇是坚定的防御派,即使他一直坚守下去,赵王没有换人,廉颇也无法取胜,毕竟几十万军队在此,赵国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这场战争的长期进行,虽然赵军就在家门口作战,看似很近,但是古代粮草运输的损失率是极高的,时间一久国力根本吃不消。再加上昏庸的赵王比千里远征的秦军更加急不可耐地寻求速战速决,廉颇最终也不得不出营决战,最后还一个惨败的结局,毕竟白起战神的名号不是盖的,拼谋略、拼军力、拼战力,60万秦军消灭40多万赵军,明摆着的事。

秦王为了打持久战,不惜征召百万青壮年疏通水道,从水路大批量快速向前线调集粮草装备,而赵国此时作死,派使者去秦国议和,反被秦国利用,隆重接待使者并昭告天下,让各国以为秦赵和好,便不再发兵救赵。此时其他5国,魏韩楚三国被秦军打怕了,根本不敢出兵,赵国曾经参与乐毅伐齐,而燕国与秦国交好,渐渐地,赵国陷入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绝地。

其实,赵国也不是没有希望,那就要看执政者的智慧了,拿出当年五国伐秦的胆略,赵国花重金去交好齐国以外的4国,花点时间,哪怕把家底掏空,哪怕割点地给其他四国,总归能吸引其他四国再来一次五国伐秦,毕竟当年可是逼的秦国割地求和的。

可惜啊,六国心不合,各怀鬼胎,最后也只能一家家被秦国灭了国。


云中史记


长平之战,赵国不换赵括,廉颇绝对可以能守得住长平。更何况那时候的廉颇已经守城守了三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秦国拿廉颇一点办法都没有。不得不说,这就是名将廉颇的功劳。

因为秦国是侵略国,长期对峙对于秦国来说,害处更大。所以,秦国很想速战速决,对于他们来说,若是在攻不破城池,他们也就该选择撤退了。

可是,让秦国撤退,他们多少又觉得很遗憾,毕竟已经打了三年了。现在走的话,这算是什么,功亏一篑。

秦国明白若是廉颇不换,他们想打赢这一场仗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不得不想其他办法了。他想的这个办法,当然就是让赵王换将了。最好把这个打不着的廉颇给换走。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开始大肆收买赵国的重臣,并且在军营里散步谣言。说秦国最怕的将军是赵国的赵括将军。

这个廉颇太怂了,就是一个缩头乌龟。你看秦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他廉颇连出城都不敢,只知道想乌龟一样把头缩在壳子里。

久而久之,这个谣言经验传遍了整个赵国。连赵王都觉得太窝囊了,这个廉颇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这个廉颇真的是让赵国丢尽了脸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开始找到赵括商议,让他换廉颇的。

赵括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他的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就说过赵括肯定不是打仗的料,并且嘱咐妻子,若是赵王让赵括带兵打仗,千万不能答应。

这样会给赵国带来灾难的。

结果,赵王知道这个情况的时候,他并不听。他觉得赵括就是大将,赵国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打败秦国。

赵王还是让赵括换了廉颇,廉颇很沮丧地离开了战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秦国换上了最能打的将军白起,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小白,怎么可能是白起的对手呢?

两军对垒,赵括主动发动攻击,中了白起的计。

白起先是断了赵括的粮道,然后把赵括的军队给截成了两段,让他们收尾不能相呼应。

赵括在断粮的情况下,想突围出去,结果没有成功,赵括被乱军杀死。赵括一死,赵军就投降了秦国,结果白起把四十万赵国大军全部给坑杀了。

所以说若是廉颇不被换下来,廉颇肯定是能把长平给守住的。

要不秦国也不会使用离间计,让赵王换将了。

他们实在是拿廉颇没有办法呀,廉颇就是一个硬骨头,光恶心就能把他们给恶心死。


汉史趣闻


许多自以为是的二把刀都振振有词地说,赵括打了败仗,一怪廉颇防御太久,三年都干不倒秦军,大量消耗国力。二怪赵国贫弱,没有上亿兵员,满山黄金和遍地的粮草。三怪白起太狠,没有给一头猪仔成长为巨象的机会。他们唯一不责怪赵括,原因很简单:大家是同类项。嘴炮万语加千言,胸中草包无一策。四十万人啊,都死了,这个责任可扛不起!有个大学文凭就想当区域经理,待遇要好,但企业搞不好可不能怨我,我不敢担当,更不愿负责。



分析秦赵的长平对峙双方将领之功过,其实从不起眼的几个记载中就能判断出来。双方开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到后来战争的天平会逐渐向哪一方倾斜呢?古代打仗,没有大炮飞机,武器也没有很明显的优劣,靠的就是人力和勇气。而对峙中的进攻一方的人力消耗是远远大于防守一方的。王龁与廉颇之间不是野战,是阵地战,无法迂回,不能偷袭,当时的地理情况也使秦军的骑兵优势完全无法体现出来,只好一条命一条命往里填,一斤米一斤米往下耗。



谁先着急了,谁希望尽快摆脱这种境况,不是一些人认为的严重缺粮的赵国,而是秦国。这就矛盾了,按道理,这样僵持下去,秦国应该高兴啊,把赵国耗得山穷水尽,穷途末路,多好的事!但秦王不同意,范雎不同意,白起不同意,难道这三个家伙是秦奸,想叛国?



于是,三个秦奸勾连一气,决定使用反间计,让廉颇这个笨蛋出局,换个英明神武的赵括。让这个未来的战神,白起的终结者在战火中粹练成钢,将来好灭了秦国。

实在编不下去了。最后问大家些问题,如果你认真分析,立刻会判断出,如果赵国不换将,战争的走向。

问,秦王使白起为主将后,为什么严令,“敢泄武安君白起为将者,斩”?


馋嘴肥猫铲史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赵国为争夺韩国的上党郡而爆发的一场战役,最后秦国惨胜,赵国惨败。因其规模之宏大,战况之惨烈,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长平之战布防图

长平之战打响于公元前262年春夏之交,先期以秦将王龁与赵将廉颇对阵,二人隔丹河相持三年,以公元前260年秦换白起与赵换赵括为转折点,战役于当年以白起围歼赵军而结束。

如果说赵国有机会的话,那最应该在王龁与廉颇的相持初期。秦国的强大自然毋庸讳言,但赵国实力也不十分弱,在当时的七雄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二的。而且在公元前269年,赵国曾经于阏与之战中由名将赵奢击败秦军,因此赵军在心理上至少是不怵秦军的。

清人绘赵奢像

但仅在军事上,赵国的最好局面估计也就是相持了。赵国最大的机会在于外交战线。秦国独大,除燕国与秦交好之外,其余五国均怨秦久矣。如果赵国操作得当,本来是可以争取几国的支援,或围魏救赵,或直接支援前线,总不至于最后落得个“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而在历史上,赵国也确实在外交战线做了努力。在廉颇放弃丹河西岸防线退守东岸之后,赵国朝廷朝廷了外交战略的辩论,但主题却是如何与秦媾和。当时有上卿虞信指出,如果确信长平必败且欲与秦媾和,那么有必要争取楚魏的支持,以合纵压力迫和秦国。“发使以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纵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这在战略上讲是正确的,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是不可能得到的。这是赵国的第一次机会。

然而赵孝成王选择了两线出击,一面发使臣与秦求和,另一面向楚魏求援。这就是首鼠两端了,楚魏很难决断的,如果你求和成功了,那来援的楚魏将无地自处。虞信也做了预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果然,秦国欣然接受了赵国的求和请求,并昭告六国。楚魏也果然拒绝发兵。赵国完全被孤立了。

外交的失败与后勤压力迫使赵国决定速战速决。方法便是换将,换掉主张坚守相持的廉颇。这本来是赵国的第二次机会,但这个机会比之先前就要渺茫一些了。赵国其实是有其他名将的,乐毅当时在赵国,赵孝成王仿佛不太相信他,不敢重用,但还有一位后来挽救赵国的名将——李牧。李牧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在长平之战后,曾经屡次大败秦军。以李牧后来的战线看,未必没有机会解了长平之围,但也仅仅是有机会而已,毕竟,当力量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智谋就没用了。然而赵国也没有选李牧,而是派了个废物点心赵括。赵括的水平他父亲赵奢早有定论:“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而当时卧病在床的蔺相如也极力劝阻,但赵王一意孤行,坚持派赵括上阵。

清人绘李牧像

于是,赵括便把数十万赵军带入了鬼门关。

自赵括出任统率,赵国就彻底没有机会了。当长平赵军被白起合围之后,赵国还在外交战线上做过一次努力,仍然是企图一面与秦求和,一面向楚魏求援。当时局面已经很清晰了,赵军的覆灭基本已成定局,无论如何秦国也不可能议和,楚魏也不可能援救。

长平之战遗址之骸骨坑

于是长平之战赵括败亡,损失45万精锐劲卒,后又遭遇邯郸围困战,几被破城。这些其实都是赵国的战略失误造成的。


海子蔚蓝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时候,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这个地方,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最终这场战争以秦国战损二十万大军惨胜,并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而结束,这一仗也给秦国未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赵国之所以会在长平之战中败给秦国,其主要原因是赵国国君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年老稳重的廉颇!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首先我们知道,在的古代战争中,粮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样东西,而在长平之战中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队兵种就多骑兵,在上党这一个丘陵地带守城作战本就不利,在正面战场上也一直处于劣势,再加上齐国等诸侯国已经拒绝借粮。所以在和秦国死磕到底的时候,赵国根本不可能继续使用廉颇的坚守方案!

更何况跟据史料记载,在长平之战后期,秦军因为拥有关中和汉中两大粮仓,虽然战事吃紧但却比赵国粮食供应已经开始告急的情况好很多。

所以在成唐看来,其实秦国的这个反间计与其说是阴谋倒不如说是阳谋,因为赵国相比于秦国,赵国更加渴望速战速决,因为赵国的国内局势相比于秦国更加严峻,赵国也更加拖不起!

再加这一切还有其他诸侯国的虎视眈眈,而秦、赵两国自然也不想为他人做嫁衣,所以速战速决早已成了双方的共同意愿,赵国临阵换将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当然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最终赵国会选择一个,在我们来看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顶替一个用兵老道的廉颇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要知道当时赵国可是有着李牧、乐毅、田单这些名将,为什么秦赵两国却都偏偏都选中了年轻的小将赵括呢?

首先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虽然能征善战,但却刚被赵括推荐上任不久,名声不显;乐毅虽然战果辉煌却已经年老无法出征,况且也早已归隐;而田单身为一个齐国人,又刚刚到赵国不就,虽然得到了赵国国君的礼遇和重视,但是忠心不明也难以服众。

所以自幼随父出征,又立过不少战功,对兵法有着独到见解,在军中又颇具威望的赵括无疑成了最佳人选!

在秦国方面,秦军也深知作为名将之后的赵括的巨大的军事潜力和恐怖的军事才华,而为了尽早除掉赵括,扼杀这个可能会阻挡秦国未来霸业的种子,所以对于赵国任命赵括为帅这件事,也是一边大力支持一边暗中布局应对赵括的计谋!

毕竟如果赵括真的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的话,那么秦国就完全没必要密调武安君白起,就光凭那个至少能和廉颇五五开的王纥就完全足够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廉颇其实是一个贪图富贵,飞扬跋扈却又富有心计的人,想当初赵武灵王亲手提拔了廉颇,赵奢,乐毅三人!但是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奢、乐毅因此被迫离开了赵国,只有廉颇转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兑。

在李兑死后,赵奢回到了赵国,而自诩赵国第一武将的廉颇因为忌惮赵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让赵奢做个收税的小吏,后来在乐毅伐齐的时候,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却被挡在了麦丘城外。在这时候赵奢被推荐接替廉颇攻打麦丘,然而廉颇却对赵奢百般刁难,最后逼得赵奢立军令状一个月拿下麦丘,最后还是赵括献奇谋这才拿下了麦丘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