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終前除掉了一個人,使得蜀國滅亡推遲30年,此人是哪個?如何看待諸葛亮此行為?

羽評郡主


據小說《三國演義》描述,諸葛亮曾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反,故臨終前授馬岱密計,囑咐馬岱待魏延造反證實後,趁他毫無防備時出其不意將其斬殺。魏延一死則叛亂可熄,而漢祚可續也!

不過這畢竟是小說之言,至於魏延是否真有反心,如今早有明斷。從正史記載來看,魏延被殺這個“黑鍋”也實不該由諸葛亮來背。那麼魏延到底因何而死呢?關於演義中的“諸葛亮計殺魏延”,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魏延之死,其因有三

說起魏延之死,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魏延孤傲的性格。魏延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倒是和關羽很像,忠心不容置疑,且善待士卒,但對於士大夫階層則和關羽的態度差不多,其為人多少也有點剛愎自用。而魏延孤傲的性格缺陷也使得他在朝中沒少得罪人。據史料記載,時人多避魏延鋒芒,故魏延被殺時,也無人幫他。

其二:魏延不曉時勢。魏延作為一名英勇善戰的武將,雖非有勇無謀,但有時確實看不清楚形勢。《三國志》記載了這樣一段話: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這裡道明瞭魏延和楊儀,姜維等人算是分道揚鑣了,但選擇諸葛亮剛死這個時間,真的合適嗎?且不說諸葛亮有明令讓全軍撤退放棄北伐,你魏延不願意放棄北伐倒還在情理之中,能得到部分親信士兵的支持,但公然領兵欲殺楊儀,這就說不過去了。時楊儀一面要護送諸葛亮靈柩回國,一面肩負撤軍大任,你魏延此時和他“火併”,置蜀國安危於何處?置諸葛亮英靈於何處?

其三:諸葛亮之死導致魏楊矛盾徹底爆發。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據《三國志》記載:

“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刀擬儀,儀泣涕橫集。”

魏延和楊儀之間的嫌隙很深,兩人都有點恃才傲物的特點,故互相憎厭。之前有諸葛亮的調和,兩人才沒發生大沖突,而諸葛亮一時,兩人之前的“平衡”就徹底打破了。

由於魏延率先耐不住性子,在諸葛亮死後公然叫板楊儀,終被楊儀所殺,死後不但三族盡滅,還被楊儀安上了一個叛國之名,實在可惜啊!

演義中的“諸葛亮計殺魏延”

演義中說諸葛亮計殺魏延也不是毫無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

“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與諸將密議卻獨缺魏延,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當時諸葛亮已經是拋棄魏延了,至於密議中是否有要殺魏延,我們不得而知,但個人認為應該是沒有的,不然也不會留部分兵權給魏延讓其斷後。

而演義中之所以明寫諸葛亮設計殺魏延,一來可能卻與當年諸葛亮與諸將密議一事有關;二來也是為了彰顯諸葛亮智謀超絕,能斷身後事;其三也是呼應了之前魏延“反骨”一說,成全了魏延謀反之名!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諸葛亮臨終滅除的不僅是一個人,而是蜀國的兩個隱患,武將魏延,文官楊儀。

二人在外界評價不高,但諸葛亮有足夠的能力駕馭他倆,因此在世時候倆人唯諸葛亮命令是從,不敢違逆,尚且風平浪靜。

魏延和楊儀都算從荊州來的老臣子,資歷都很老,諸葛亮已經對自已的後事安排妥當,知曉自他之後再無第二人可駕馭此二貨,為了蜀國的長治久安只能尋機帶走兩人。

魏延不用說了,沒明白什麼回事,腦袋就被砍了。

對待楊儀是網開一面,除了自個作死,那就怨不得別人。

重病猛糾,對楊儀,諸葛亮還是託付信賴,由其領兵退,激斬魏延。

楊儀自詡大功,不滿諸葛安排人事,最終被告發,入獄自裁。

非常厲害的心理殺招,魏延死於自傲,楊儀死於不滿,諸葛亮臨終定下除去隱患的計略完全實現。


鴻哥iouyh福小鋪


你說諸葛亮臨終前設計除掉一人,使蜀國滅亡推遲了30年,你說的是魏延吧?

魏延這個人很有意思。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反面人物。《三國演義》裡這樣描述說,魏延剽悍勇猛,武功絕倫,但為人不忠,三心二意,常懷不臣之心。多虧諸葛亮能掐會算,尤其會相面,早就發現魏延腦後長著一塊所謂的“反骨”,知道自己健在時他尚有畏懼之心,不敢輕舉妄動,自己死後他必反,所以臨終前將兵權託付給長史楊儀,並授密計給馬岱,叮囑馬岱待魏延造反的證據坐實後,將其一舉誅殺。

按三國史權威呂思勉大師的看法,魏延被殺是千古奇冤,他不僅沒有造反,而且是蜀漢的忠臣,他的死與蜀漢文武內訌有關。

魏延算得上三國時智勇兼備的名將之一,他是蜀漢中後期當之無愧的國防中堅。魏延本為軍中一小卒,後被慧眼識才的劉備攫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在軍中排位僅次於關、張。魏延不僅是劉備時代的重臣,還是劉禪繼位前期的國防中流砥柱。他鎮守漢中多年,採用正確的分兵據守、相互策應之法, 使虎視眈眈的曹魏大軍始終無法前進一步,將蜀國的北大門——漢中牢牢地扼守住。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其軍事業務水平不遜於諸葛亮。當年蜀軍第一次北出祁山征伐曹魏時,魏延曾多次向諸葛亮提出一個令後世眾多名將讚歎不已的出奇制勝之策,就是大軍出漢中後兵分兩路,一路出斜谷(吸引魏軍主力),另一路(奇兵)出子午谷,然後沿崎嶇山道千里奔襲,直搗長安。

諸葛亮用兵一向謹慎,他屢次否定了魏延的北伐計劃,認為此計過於冒險, 最終採取了一套自認為“十全必克”的穩妥之法——一次次兵出祁山,又一次次鎩羽而回。

由於屢出祁山均無功而返,諸葛亮在軍事能力上的威信受到了來自魏延的挑戰,所以積勞成疾、自知來日無多的他亟需有人能站出來制約能力出眾、桀驁不馴的魏延。

他看中了一向和魏延有矛盾的文官——長史楊儀。從《三國志》的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重用楊儀後,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完全是在掣肘魏延,基本上達到了諸葛亮的預期目標。

史載:“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刀擬儀,儀泣涕橫集”。

意思是魏延和楊儀嫌隙很深,互相憎厭,完全無法和平相處,特別是楊儀受諸葛亮倚重後,兩人的矛盾更加激化,勢同水火。兩個人在一起就爭吵不休,因話不投機,身為武將的魏延經常拔刀恫嚇文官楊儀。楊儀動嘴還行,動手自然打不過魏延,一旦魏延動粗,他只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以弱者的姿態博取眾人的同情。

明明是商議軍務的嚴肅場合,經常讓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諸葛亮本是個行政才能出類拔萃的名相,豈不知要辦大事就必須營造一個團結、和諧的穩定內部環境?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本就不對付、關係緊張、猶如針尖麥芒一般的魏延和楊儀放到一起,蜀國北伐大軍焉有不亂之理?

《三國志》記載,面對兩位重要部屬內訌不斷、蜀軍領導層亂成一團的頹局,以睿智著稱的諸葛亮竟然還說:“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

意思是楊儀才能出眾,魏延驍勇過人,只可惜這兩人鬧不團結,搞不好關係,我又不能厚此薄彼,這兩貨真叫我左右為難啊。

諸葛亮一面慫恿楊儀和魏延明爭暗鬥,一面又擺出一副勸架的模樣,採取居中調停的立場,似乎楊儀和魏延的矛盾是他倆自身的問題,與己無關,他倒成了個“恨鐵不成鋼”的大好人。

諸葛亮任用楊儀,還偷偷把兵權交給了這個不諳軍事的文官,他利用楊儀掣肘、降服劉備舊臣的目的雖然達到了,但軍隊思想渙散,士氣不振,秩序已經亂了。

主要將領都將主要精力用到了激烈內鬥上,哪裡還有心思籌劃什麼北伐曹魏、平定中原的宏圖大業呢?

更嚴重的是,諸葛亮病死後,在其屍骨未寒之際,掌軍權的楊儀害怕身經百戰的悍將魏延不服,居然誣陷他陰謀造反,最後聯合王平、馬岱等人一舉誅殺了根本沒有反心的魏延。可憐魏延身為兩朝重臣,謀勇兼具,一身本領,一片中稱,在楊儀等陰謀家的策劃下,居然落得個身死族滅的悲慘下場。

客觀的說,正史裡記載的諸葛亮沒有懷疑魏延會造反,他只是用人不當,這才造成了他身後這場無法挽回的悲劇。楊儀唯恐自己被魏延所殺,王平心懷私慾,姜維異常冷漠,馬岱懵懂無知,這些因素造成了魏延的悲劇。

正是因為諸葛亮看人走眼,這才導致蜀漢內耗不斷,其軍事政治策略一次次劍走偏鋒,蜀國國力疲憊,各項綜合實力愈發衰弱,最終在鄧艾的一次軍事冒險僥倖成功後就迅速灰飛煙滅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陰謀的策劃者楊儀也落得個身敗名裂、被迫自盡的悲催下場,這一切或許都是冥冥中上天早已安排好了的吧?

【插圖源自網絡】【寫作辛苦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看題主這個意思,大概是說諸葛亮設計誅殺了魏延吧?很遺憾,這個標題不但是標題黨,而且說“使得蜀國滅亡推遲30年”更是無稽之談。實際上,魏延之死,不僅和諸葛亮的設計毫無關係,並且對蜀漢來說是一場嚴重的內耗。

魏延之所以拒絕班師,根本不是因為他想謀反,也不是因為他不愛戴諸葛亮,而是因為他作為一個職業軍人,認為打仗的事情不應該因為一個人的死就改變原先作戰計劃,哪怕是蜀漢最高決策者諸葛亮也不行。所以他就說,丞相雖然去世了,但我魏延還在,我還可以接著打的嘛!

但問題是,誰敢讓你打呢?儘管諸葛亮臨終前曾下令:如果魏延不聽命令班師你們就自己撤不管他,但是作為劉備身前的愛將之一,此時蜀漢武將集團裡面資歷最老的將軍,魏延如果真的不撤退,會讓人怎麼想,是不是這傢伙要搞事情?畢竟在迷信的古代,魏延這個名字,是要幫魏國延長壽命嗎?

偏偏魏延還和丞相府長史楊儀是死對頭,作為丞相府的“丞相”,楊儀算得上是諸葛亮的大秘書長。魏延的這種舉動,在他看來無疑就是把他弄死的好機會。所以在他的上下活動之下,魏延成了反賊,並且最終被殺。而楊儀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不久以後他也被以布衣之身處死。

殺掉魏延,使得蜀漢失去了他們立國以來最強悍的將軍(可能沒有之一),也讓他們陷入了內鬥之中。而仔細想想,內鬥,不正是中國人最經常玩死自己的方法嗎?



青言論史


千不該,萬不該,諸葛亮死前並沒有要殺魏延。。楊儀借諸葛亮之威望,假傳諸葛遺命,擅殺大將魏延。諸葛亮病危之時,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段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惑不從命,軍便自發。枉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他這次會議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使魏延被冤殺,蜀漢失去了一位功勳卓著的大將軍,也失去了一位忠心耿耿的扶保蜀漢的優秀將領。諸葛亮當時是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領司議校尉,益州牧,武鄉侯,魏延當時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領漢中太守,南鄭侯。可以說魏延是當時蜀漢的三把手,地位遠在丞相府長史楊儀,丞相司馬費禕中監軍徵西將軍姜維之上的。諸葛亮並未要魏延,那魏延為何被殺了。一魏延行事風格與諸葛亮不同,諸葛亮一生太過謹慎,,他就是做戰經驗不足更缺乏實戰經驗,陳壽評價諸葛於治絨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魏延征戰一生,實戰經驗將略都優於諸葛,如果二人珠聯璧合的話,一個治理國家,一個管理軍事,那諸葛亮也不必勞累過死,魏延也不會被冤殺,可惜諸葛亮不是個好領導,使他的手下無法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諸葛亮一杆子插到底,仗怎麼打,都要聽他的,要知道戰場上情況旬系萬變戰機轉旬既失,但諸葛亮不知,而魏延精於謀略,以韓信自居,常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如果諸葛亮將軍事這一塊交給魏延,魏延就會違揹他的既定軍事方針,這是諸葛亮所不能容忍的。二諸葛亮成也謹慎,敗也謹慎,你看看諸葛所忠意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姜維那了個不是循規蹈矩之人,諸葛亮深知要使他的接班人順利上位,魏延是個大障礙。臨終之時,為了排出異己,諸葛亮將個人利益至於國家之上,不惜毀掉蜀漢的棟樑之才,欲陷魏延於謀反之罪。三楊儀攜私憤殺害魏延,魏延與楊儀二人勢同水火,二人一個自負,一個驕狂,每之並作爭論,延或舉刀擬儀,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但在臨終之際,感情的法碼偏向於楊儀最後導之魏延被殺。魏延未能參與諸葛亮臨終絕策,又被安排為斷後將軍,等於楊儀被諸葛亮受予了全軍指揮權。四魏延作死,魏延燒斷糧道。與楊儀爭鋒,結果被殺,蜀漢失去棟樑之才,可惜。





約定9521


首先,這題有兩個地方不成立,第一,魏延不是諸葛亮除掉的,無論陽謀陰謀,諸葛亮從來沒有想要除掉魏延。這點《三國演義》是有偏頗的。第二,即使魏延不被楊儀冤枉害死,魏延也不可能為禍蜀漢三十年。所以,不要太高看諸葛亮和魏延了,諸葛亮很無奈,魏延的性格屬性早就註定其憋屈的下場。



諸葛亮的無奈,其實容易理解。夷陵之戰,荊州集團關,張,黃去世,劉封必須清除,糜芳投降,趙雲常年領導禁軍,而且年事已老,其他諸將才能,資歷和以上幾人不能相提並論,只剩下一個魏延了。而當時,魏延和車騎將軍劉琰鬧矛盾,劉琰是誰?同屬荊州集團的高級人士,可惜是個“花架子”。諸葛亮因為劉琰欺負魏延,於是令劉琰道歉,可見諸葛亮是站在魏延一邊的。魏延常常因為諸葛亮不用他的“奇計”而抱怨,諸葛亮呢?並沒有責怪魏延的意思。諸葛亮需要魏延這面在軍中的荊州集團的大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後來的姜維在和蜀漢朝廷的溝通上,就出現很多問題,導致北伐時被掣肘嚴重,蜀漢上下也不能形成一股勁。


(影視劇中的楊儀)

而魏延呢?魏延的桀驁不馴,有一部分諸葛亮對他縱容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當時,荊州集團在蜀漢內部,軍事是魏延為代表,政治是以蔣琬為代表,後勤和丞相府中事物都是楊儀在負責。蜀漢有兩套系統,一套是朝中運行的常規系統,一套是戰時走開府系統。而開府系統才是蜀漢人才上位的主要系統。比如,法正當尚書令,諸葛亮卻是以軍師將軍統領劉備開府中的事物。不是諸葛亮官小,而是這套系統的重要性。後來的蔣琬也是諸葛亮丞相開府中長史,再進入朝中,成了接班人。楊儀以他的才能,諸葛亮本來是要重點培養,可惜他和魏延不和,諸葛亮才常常恨二人不平。魏延和楊儀,一個荊州集團軍事上一號人物,一個是荊州集團政治上的二號人物,諸葛亮不得不頭疼。

(魏延)

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魏延到底有沒有參與,在歷史是有爭議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魏延是沒有參與這次機密會議。《三國志》轉引的《魏略》,魏延是很可能參與了這次會議,甚至諸葛亮還明確要求魏延不要馬上發喪,只不過楊儀依然會陷害魏延。從歷史記載來看,魏延存心謀反是不可能的。可當時楊儀和魏延都上書對方謀反,魏延卻終究成了蜀漢朝中要清除的一方。究其原因,主要是魏延個性問題,也有一部分楊儀是負責丞相府事物的身份問題。所以,在朝中的費禕,董允等重臣一致支持楊儀,魏延就成了“過街老鼠”了,連部下都反叛了。不過害人者終害己,楊儀因為嫉妒蔣琬,最終也害死了自己。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魏延在蜀漢朝中的地位高,但是人緣薄,沒有政治頭腦。即使沒有楊儀這事,魏延想要出頭,也是難了,要影響蜀漢三十年,那就更難了。


大飛熊ヽ騎士


應答:歷史終歸是歷史,這樣顛三倒四的問題有誤導之嫌,史學家們對魏延評價挺高,而魏延自跟劉備以來戰功顯赫,把漢中咽喉要道交給魏延這是劉備的高明之處,而魏延不負眾望,能文能武,官至徵西大將軍,級別在趙雲之上,蜀國的所謂五虎上將,其實劉備稱漢中王時沒有封過什麼五虎上將,僅只是職務極級別高於其它人,關羽,張飛與劉備情若兄弟,而從創業就在一齊這不要講,馬超本是一方諸候,也就是講在將軍裡就那麼幾個超過魏延,大凡有能耐之人都是有個性的,這個可以理解。就說張飛吧,守個徐州酒醉誤事,丟徐州,關羽吧丟荊州,攻城掠地是強項,守城就未必了。

另魏延也不是諸葛亮按排殺死的,這個黑鍋讓諸葛背千年之久,其它羅貫中作者是有意襯托諸葛的神機妙算,但臨陣斬將的莫名而讓諸葛亮適得其反,魏延的死眀是跟楊儀的內訌而發生的,根據魏延的一貫作風怎麼可能反呢?他守漢中這麼多年要反早反了,而誰而奈何不了他,這就是千古奇冤,這個《反》也不該讓魏延來背。

再就是錯殺了魏延還讓蜀國延援亡國三十年,還是諸葛亮的英明,這就有點扯犢子了,也可這麼講,有魏延在,加上姜維蜀國的軍事力量及總體素質要上一個層次,必竟姜維資歷太淺,魏延資歷較深,如魏延活到鄧艾渡陰平時,鄧艾未必成功,因魏延善於出奇謀,有生之年曾想偷越子午谷,並與諸葛亮發生矛盾,所以這個答題吧太過牽強。




9紫氣東來


此人便是魏延,死諸葛殺了活魏延,卻是諸葛亮萬萬沒有想到的結果,卻無心造成另外一個結果。

諸葛亮臨終前的安排是讓楊儀率領大軍班師回成都,由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諸葛亮此安排不僅不是要除掉魏延,反而是為了保全魏延,可謂用心良苦。

為什麼是魏延斷後?



想想看,如果讓魏延代替楊儀領軍,或者讓魏延首先撤退,以諸葛亮對魏延的瞭解,魏延肯定不願撤回成都,如果魏延領軍必然不會撤退,會繼續北伐,如果讓魏延在最前面撤退,魏延勢必會影響全軍撤退,那樣的話,最前面的不想退,後面的聽從諸葛亮遺願要退,勢必全軍大亂。

事實上魏延也是這麼幹的,即使讓魏延斷後,魏延也是跑到軍隊最前面燒燬棧道,影響大軍撤退,並派兵攻擊楊儀,導致帶來殺身之禍,這實非諸葛亮遺願,諸葛亮並沒有設計除掉魏延,而是魏延自已咎由自取造成的。

魏延與楊儀爭執,雙方都告對方謀反,而朝中官員都相信楊儀而說魏延謀反。王平怒斥魏延,導致魏廷士卒離散,之後楊儀派馬岱斬殺魏儀及三族,魏延之死,死於楊儀公報私仇,魏延罪不致死,無謀反之意,最多也就是蜀漢內部矛盾。



諸葛亮更是無加害魏延之心,諸葛亮生前對魏延加官晉爵,加以重用,委以重任,比劉備過之而無不及,諸葛亮將魏延從劉備時代的鎮北將軍加封到徵西大將軍,爵位從都亭侯(亭侯)加封到南鄭侯(縣侯)。

而諸葛亮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本意是因為諸葛亮北伐的戰略目的是先取隴西,再攻長安,這一點劉備在孫權討要荊州時也說過,而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太過冒險,能否成功要打問號。

正是因為諸葛亮臨死前刻意保全魏延的安排,反而將魏延推向了死亡,實在非諸葛亮之意,而正是因為魏延的死,才導致蜀漢接下來的政策以休養生息為主,而伺機北伐為輔,減少戰爭。



試想如果魏延在世,以魏延在軍中的巨大影響力,勢必掌軍權,魏延一旦掌軍權,肯定北伐,如果有機會讓魏延實施所謂的子午谷奇謀,或者更加冒險的計劃,以魏延的能力,如果一旦有所閃失,那麼陪葬的可是整個蜀漢政權。

諸葛亮的無心舉動,讓魏延身死,而正是魏延的身死,使得蜀漢才得以續命30年,可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歷史不會重演,魏延當時掌握蜀國四分之一的兵權,管理不好對蜀國的確是滅頂之災。所以從這方面講除掉他的確使蜀國推遲滅亡很多年。

魏延此人是和黃忠一起投誠過來的,諸葛亮在世時有一次魏延公然違抗諸葛亮的軍令該撤而不撤。諸葛亮發現魏延雖然是一員猛將,可是就因為猛起來不計後果,打亂全盤計劃的好大喜功,用好了是個趙子龍式的人物,用不好會把蜀國葬送。

還有一次建議從另外一條道路直插魏都被諸葛亮否掉了,魏延惱羞成怒,至此以後諸葛亮對他留了一手。我們說就他的兵出子午谷的建議後世有很多稱讚他的大膽行動,稱是蜀國唯一的一次可以出奇制勝的機會,可惜讓穩重保守的諸葛亮給錯過了,的確直插敵方首都這一步是個好棋,可是給諸葛亮三個尷尬的選擇:

1)魏延可能突襲成功,可是後續兵力沒法跟上,敵兵反撲,最終還是可能失敗。

2)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可能沒有準備,一旦去了被消滅,真要把這隻隊伍折掉,給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蜀國是多大的損失?

3)魏延本來就是降將,再帶著這麼多兵一去不復返,對智謀著稱的諸葛亮來說是不是個大笑話?

對上有劉嬋這樣的昏君,下有劉關張意氣用事破壞聯盟,損失慘重的局面來說,諸葛亮怎麼都是一個悲劇終結者,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讓魏延去瞎鬧的!


黃蜂二師兄


如果這個人是指魏延的話,問題所涉及的前提和衍生都不成立。

首先,魏延不是諸葛亮臨終定計除去的,這本身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演義中的魏延諸葛亮一開始就因為所謂腦後有反骨要殺他,之後兩人之間也彆彆扭扭,所謂諸葛亮禳星延壽也是因為被魏延踏道七星燈而功敗垂成,反正魏延就是一個從小偷拿鄰居橘子偷看鄰居洗澡長大坑蒙拐騙吃喝嫖賭的天生壞人(打個比方)。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諸葛亮並沒有要除掉魏延。只是在諸葛亮去世後,魏延和原有宿怨的楊儀之間矛盾激化,魏延在爭鬥中落敗,被馬岱追斬,夷滅三族——魏延在與楊儀撕逼的過程中向後主劉禪上表攻擊對方尋求朝廷的支持,也沒有北投曹魏,所以他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但不是叛亂,更談不上腦後有反骨。

陳壽《三國志》對魏延的行動有一個定性: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元代名儒郝經更認為楊儀:

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魏延並不完美,可能做錯了事情錯誤還不小,但並非謀反,大節無虧,也並不是因為諸葛亮防患未然的遺命而被除掉。

既然這個前提不成立,那麼所謂使得蜀國滅亡推遲30年和如何看待諸葛亮此行為都完全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