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大學生”寧願單身,也不找專科生談對象,結果很“現實”

在我國的大學中,大致分為幾個層次:最高層次當屬雙一流大學,其次是211工程大學和985工程大學,再次是普通本科大學,而層次最低的當屬專科大學。我們暫且不論這樣排名公不公平,這樣的等級差距在大學生的心中潛移默化的被認可。在雙一流大學裡,不少大學生找對象,大多是選擇自己的同學,哪怕自己單身,也不會選擇專科生作為對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以下幾個原因是關鍵因素所在,結果很現實。

“雙一流大學生”寧願單身,也不找專科生談對象,結果很“現實”

門不當,戶不對,思想不在一條線

很多專科生都有這樣的疑惑:同樣都是大學生,一個是雙一流大學生,一個是專科大學生,為什麼找對象的差異就這麼大?實際上雙一流大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和思想,遠遠比專科生接受的知識多得多。他們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廣闊的國際視野,身邊有很多知識淵博的教授,接納的知識層次都比專科生高很多。而專科生因為大學本身的限制,不能夠接受優秀的學校教育,因此在視野和思維上要比雙一流大學生低。因此,雙一流大學生覺得自己和專科生缺乏“門當戶會”的基礎,思想不能連在一起,因此寧願單身,也不會找專科生作為對象。

“雙一流大學生”寧願單身,也不找專科生談對象,結果很“現實”

學歷不匹配,溝通不便有障礙

在這一點上,雙一流大學生與專科生的差距就比較大。一個是重點大學文憑,擁有學位證;一個就是普通的專科文憑,學歷的差距尤其明顯。舉了例子:雙一流大學傳授的知識都比較複雜和晦澀,專科生學習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如果兩個學歷的人相互交流,一個聽不懂,一個覺得沒意思,那麼溝通起來很可能造成障礙。因為學歷的不匹配,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關注的興趣點也不盡相同,可能不能起到互補的作用,因此,雙一流大學生不願意找專科生做對象。

“雙一流大學生”寧願單身,也不找專科生談對象,結果很“現實”

職業規劃不統一,發展速度有差距

雙一流大學生畢業之後,可以選擇考研繼續深造,可以選擇就業找份好的工作,而專科生往往繼續深造比較困難,只有出去找工作。如果前者考研,後者找工作,那麼兩人不能共同學習和進步,發展的速度會有很大差距。就算兩者同時就業,雙一流大學生自然更受到企業重視,提拔升遷比較快。而專科生只能從基層做起,因此,二者的職業規劃也顯得不統一,發展速度也不均衡。幾年之後,兩者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因此,雙一流大學生寧願選擇單身,也不會和專科生談對象。

“雙一流大學生”寧願單身,也不找專科生談對象,結果很“現實”

大學生是社會上有思想有文化的一群人,他們對於擇偶對象的選擇會更加慎重和仔細。因為談對象不止要考慮感情基礎,更要考慮到若干年後的發展是否同步。大學等級和層次是人為設定的,如果能夠破除這個束縛,敢於大膽接受對方,有可能這樣才是更好的選擇。如果你是雙一流大學生,你願意找專科生作為對象嗎?請留言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