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底真標誌:關注A股“獨立期”的到來

紅刊財經 張俊鳴


見底真標誌:關注A股“獨立期”的到來


在A股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境內外股市的聯動往往被投資者拿來對比。在以往“牛短熊長”的主基調裡,A股在弱勢中經常出現“跟跌不跟漲”的現象,甚至是“熊霸天下”。在今年的調整市道中,“跟跌不跟漲”也多次出現,但從四季度開始,這一情況悄悄起了變化。在今年10月11日、10月24日、11月12日美股道瓊斯指數出現單日跌幅超過2%的次日,上證指數都低開高走,出現小幅上漲;而12月4日和12月7日道瓊斯指數分別大跌3.10%和2.24%後,次日上證指數也僅小跌0.61%和0.82%,表現明顯強於美股。看起來,A股似乎有從“跟跌不跟漲”到“一枝獨秀”演變的趨勢(見表1)。未來如果這一趨勢得到進一步強化,出現一段獨立於全球股市走穩的“獨立期”,則將成為最終見底的真正標誌,期間演變的過程值得所有投資者高度重視。

表1:2018年美股單日下跌2%次日A股表現


見底真標誌:關注A股“獨立期”的到來



見底真標誌:關注A股“獨立期”的到來


應該看到,境內外股市出現聯動屬於正常現象,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個重要市場出現經濟面的重大變化,勢必也會傳導到其它經濟體,進而造成全球股市的連帶波動。即使傳導過程未必順暢,但股市的波動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未來的預期和心理的實時波動,因此容易出現短期情緒性的買入或賣出行為,反映在盤面上就是高開或低開。但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各國股市的基本面不同、資金流動性不同、對外開放程度不同,也決定了影響股市波動主要還在於內因,短期的聯動鮮少演變成長線的同漲同跌。只有在同時影響全球的重要因素髮生,才會導致全球股市的連續同向波動,比如2008年金融海嘯引起全球股市的同步重挫。而如果在全球股市大跌之後,A股出現“一枝獨秀”的獨立行情,則很有可能是引發上漲的內因逐步超過誘發下跌的外因,漲跌天平悄悄發生位移,見底回升指日可待。

在2008年全球股市大跌的過程中,A股也無法獨善其身,甚至由於此前兩年的連續大漲累積豐厚的獲利盤和估值泡沫,在一年內出現深度調整,上證指數最大跌幅超過72%,在當時的全球主要股市中也是跌幅排名靠前的。但在2008年四季度,A股卻出現了“獨立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見底。從2008年10月28日到2009年3月5日期間,上證指數四個月上漲了33%,而同期全球主要股市仍在不斷下挫,同期美股道瓊斯指數跌幅甚至超過20%(見圖1)。這段“獨立期”也奠定了A股的底部區間,1664點成為此後再也沒有觸及的低點。而這段“獨立期”也不同於零星走強的“獨立日”,體現的是一個週期內低點逐步抬高、交易重心不斷上移,同時成交金額也顯著放大,不同尋常的增量資金在逆勢進場。因此,“獨立期”的出現和確立,給了投資者從容底部佈局的機會,具有相當高的“含金量”。

圖1:中國與美國股市對比(2007.10-2009.10)


見底真標誌:關注A股“獨立期”的到來


當時A股能出現“獨立期”並率先走強,是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首先是跌幅足夠大,無論是從6124點下跌以來開始計算的絕對跌幅,還是全球主要股市的橫向比較,都具有足夠誘人的“折扣”;其次是估值足夠低,滬深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從下跌前的70倍一路下探到14倍出頭,平均市淨率從超過7倍跌至2倍左右,估值和2005年牛市啟動前相差無幾。如果說跌幅和估值是“乾柴”的話,點燃行情的“烈火”則是政策因素,包括匯金公司直接買入大銀行股票、連續降準降息,以及後來發佈的四萬億投資計劃,都為股市注入了大量流動性。正是在跌幅、估值和政策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有A股“獨立期”的出現,成為領先全球見底的市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股重現十年前“獨立期”的可能性並不小。在經過多年的上漲之後,全球股市的流動性面臨拐點,美股在高位搖搖欲墜,通過一波回調修正其巨大漲幅和估值高企的壓力概率極大。而與此同時,A股在過去三年多已經出現了充分的調整,最大跌幅超過一半,估值也和2008年底相差無幾,平均市盈率甚至還更低。政策面更是暖風頻吹,圍繞企業紓困、促進回購和增持、擴大對外資開放等實錘共同構成了築牢“政策底”的組合拳。也正因為如此,在三季度A股和美股“剪刀差”擴大之後,10月底以來A股明顯出現了低點逐步抬高的走勢,從零星的“獨立日”邁向連續的“獨立期”,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大(見圖2)。

圖2:中國與美國股市對比(2018.01-12)


見底真標誌:關注A股“獨立期”的到來


當然,A股最終能否在這一區間演變成“獨立期”,還需要更多的檢驗。首當其衝的是,如果美股在目前的點位再往下調整20%,A股能否扛得住?其次,增量資金的集中進場也是重要的觀察指標,反映在盤面上就是成交顯著放大,而這點也是目前市場比較欠缺的。這兩大關鍵指標,正是尋找底部佈局良機的投資者需要重點觀察的。

從“獨立日”到“獨立期”是A股見底的真標誌。未來美股的調整將成為試金石,如果接下來美股出現單日大跌A股都相對抗跌,甚至小幅翻紅,則走向“獨立期”的可能將大大增加。此外,上證指數的60日線和5周均線能否走平並有效站上,以及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也是重要的觀察指標。一旦上述三大指標陸續出現,則“獨立期”將成為構築A股本波底部的最後階段,投資者屆時可逢低逐步加碼,在每一次調整過程中大膽參與,把握底部進場的良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