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全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港澳居民在前海免办就业证,港澳居民在前海可缴纳住房公积金,放宽港澳专业人士执业门槛,允许港澳会计、法律和建筑等领域专业人才在区内提供专业服务,开展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服务……作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前海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积极在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方面先行先试。从企业和人才获得感入手,找准制度创新的着力点,大胆改革制约创新发展的管理方式,打造前海人才特殊优势、密切深港人才合作、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扎实推动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前海:全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港澳居民在前海免办就业证

前海能源公司生产服务部副部长李志健是港籍工程师。早在2015年,他就来到前海工作。“需要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了,至少耗时一周。同时,港籍人士不能购买住房公积金,同样岗位与内地同事在待遇上有约10%的落差。” 李志健表示,今年,“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在前海被率先打破,港籍人士可享受与内地员工相同待遇,这让与他一样在前海工作的香港人更有信心。

国务院决定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是前海三年来站在深度融合角度、坚持不懈提出前瞻性建议、积极进行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国家广纳建言、科学决策、重视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实践。

2015年,前海率先提出了在前海工作的港澳人士免办就业证的便利措施。2017年12月,在前海的大力争取下,2017年12月,广东省委组织部、人社厅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政策》,提出在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工作的港澳人员可免办就业证。

2018年3月,经过联合市公安局、市社保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议定落实方案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前海发布公告、召开政策宣讲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在区内工作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同时允许境外人才购买住房公积金。前海这一做法,得到了香港人士的广泛认可。2018年7月28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实施了24年的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许可制度,最终在前海率先实现突破,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复制。

港澳居民在前海可缴纳住房公积金

今年初,前海率先推行同意港澳台居民缴存和提取住房公积金的便利举措。“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愿意到前海,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他们的事业。”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工作的香港青年傅蘅,对前海推出的这一举措大加赞赏。她表示,可以在深圳买房,就没必要再办就业证。在前海还可以享受到个人的补贴。这些措施将成为吸引港澳台居民共同建设大湾区的重要利好消息。

2017年12月,广东省委组织部、人社厅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政策》,

文件提出8条便利措施。其中就包括在前海就业的港澳居民在缴纳和提供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市民待遇,且可以享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权限(限自住)等措施。这一政策在前海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可在前海缴纳和提取住房公积金,将直接提升港澳居民10%左右的待遇,让港澳居民享受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等优惠。

实行为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服务

今年9月4日,深圳市公安局举行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首发仪式。前海企业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审计监察高级经理、47岁的外籍华人张威收到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这是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后,广东省首位经积分评定的技术人才,申请并获得广东自贸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申请办理“中国绿卡”的过程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全流程跟办、上门服务,从前期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学历学位验证等材料准备,到积分证明函办理,以及后期公安出入境管理系统协调,均提供了精准服务、靠前服务、一条龙服务。张威表示,这张外国人永居证不仅给他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更让他有了更多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前海:全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前海坚持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统筹协调的工作原则,积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开展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服务,进一步完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向深圳市外国高端人才提供优质的综合配套服务,为优化外国高端人才在深工作生活环境,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做出贡献。

实行为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服务措施,获得《外国人工作许可证》(A类)的外国高端人才,可获批2-5年工作许可及工作居留,在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方面享受深圳市市民待遇。被认定为我市杰出人才的,可选择600万元奖励补贴,也可选择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经我市认定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可享受相应奖励补贴,可选择最长3年、每月最高1万元的租房补贴,或选择免租入住最长3年、面积最大150平方米的住房,子女可享受教育上的优惠,并可按规定享受市政府二级或三级保健待遇。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并在本市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配偶和未满十八周岁未婚子女,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购置等方面可以享受市民待遇。

除广东自贸区首例积分评估技术人才“中国绿卡”落地外,前海还完成了全省首例博士华人申请“中国绿卡”,全市共利用便利政策为自贸区重点企业聘雇并担保的高级专业外籍人才办理5年工作居留许可等2000多份。在深圳市公安局支持下,出台了自贸区企业商务签注便利政策,对前海初创企业大幅度放宽纳税和创汇条件限制,实现创业人才商务签注“按需申领”,超过700家前海企业、1900余人享受了该政策。

允许港澳金融和法律领域专业人才在区内提供专业服务

香港太平绅士、前海华商林李黎律师事务所港方合伙人林新强是最早入驻前海的港企代表之一。在全国共有11家粤港澳联营律所中,其中7家在前海。前海成为粤港澳联营律所的试验田和先行地。目前,经司法部批准,允许前海蛇口自贸区内港澳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以本所的名义聘用港澳律师,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的内地律师可以受理、承办内地法律适用的行政诉讼法律事务。

前海:全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前海与香港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目前,前海正在研究推进自贸片区内工作的港澳专业人士(金融业)通过测试的方式,申请获得内地从业资格(金融业),其在港澳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内地从业经历。前海人才管理、金融政策的创新,吸引大量金融机构与企业集聚。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户前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揭牌,瑞士银行、东亚联丰投资等首批21家财富管理机构明确了入驻意向、13家首批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正式获证监会批复,加上此前已经落户的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恒生前海基金公司,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

前海:全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为吸引港澳人才,前海还制定了香港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社工、房屋经理、建筑、结构、屋宇装备、工料测量、园境、建筑测量等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的办法措施,通过资格认可、考试互免、合伙联营、港资工程项目试点等特殊机制安排,降低准入门槛,让香港专业人士能进来。有137家香港工程企业纳入前海专业机构名册,建设领域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可在前海执业从业。目前,前海建筑领域的港资企业有50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